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33189发布日期:2019-06-28 22:55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食品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控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现有对食品安全的检查是通过对所检查食品进行抽样,对抽样产品进行检查得到检查结果,然后将检查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所检查食品是否安全。但是该检查结果只能对样品本身负责,不足以提供全局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及装置,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

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通过对某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多维度确定在该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包括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

日常检查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经营条件、从业人员、生产环境的检查次数和检查结果,违法查处数据包括经营主体的违法次数、违法内容和处罚结果,检验检测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所经营产品的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差异信息。

获取多个与经营主体相关的检查信息,实现数据的多样化和全面性,避免数据的单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

根据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分别得到经营主体的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

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通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从多维度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对下一时间段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预警,以便于执法人员根据预警等级调整执法力度,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第二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的下一年份时,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包括:

获取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对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平均,得到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

对上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前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经营主体上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前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包括:

利用第一公式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第一公式包括:mnext=αmpre+βmcurr+λmave,st:α+β+λ=1;

其中,mnext表示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pre表示经营主体上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curr表示经营主体当前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ave表示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α、β和λ表示加权因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和第一确定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包括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

日常检查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经营条件、从业人员、生产环境的检查次数和检查结果,违法查处数据包括经营主体的违法次数、违法内容和处罚结果,检验检测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所经营产品的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差异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静态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

动态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分别得到经营主体的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

第一加权子模块,用于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食品安全风险确定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在第一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第二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的下一年份时,获取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平均子模块,用于对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平均,得到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

第二加权子模块,用于对上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前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权子模块用于利用第一公式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第一公式包括:

mnext=αmpre+βmcurr+λmave,st:α+β+λ=1;

其中,mnext表示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pre表示经营主体上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curr表示经营主体当前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ave表示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α、β和λ表示加权因子。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该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经营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经济实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体经营者。若要成为经营主体,必须取得经营资质。此处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营业执照为例进行说明,从营业执照中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经营范围等信息。

经营范围是指国家允许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类别、品种及服务项目,反映企业业务活动的内容和生产经营方向,是企业业务活动范围的法律界限。鉴于本公开实施例主要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包括粮食类(如米、面粉、小麦等)、酒类(如白酒、啤酒、红酒等)、饮料类、肉制品类(如熟食、半成品等)、食品类(如点心、饼干等)、餐饮类、蔬菜水果类、乳制品等。

102、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包括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其中,日常检查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经营条件、从业人员的检查次数和检查结果;违法查处数据包括经营主体的违法次数、违法内容和处罚结果;检验检测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所经营产品的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差异信息。

示例性的,对经营资质的检查,可以检查经营主体所持有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过期,食品经营许可证中所记载经营的内容与实际经营是否相符等。对经营条件的检查,可以检查是否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经营产所的环境是否整洁等。对从业人员的检查,可以检查是否有食品安全专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等。

另外,第一时间段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定,第一时间段可以是月份、季度、半年、一年或者用户自定义的时间段,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加限定。

103、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包括:

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确定食品静态安全参数;

根据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分别得到第一食品动态安全参数、第二食品动态安全参数和第三食品动态安全参数;安全检查信息得到动态安全参数;

将食品静态安全参数、第一食品动态安全参数、第二食品动态安全参数和第三食品动态安全参数进行加权,得到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由于每个经营主体所经营的范围是确定的,因此,可以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得到静态安全参数。根据食品种类、食品制造的难易程度和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可以将步骤101中的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酒类、饮料类、肉制品类、食品类、餐饮类、乳制品等进行等级分类,从而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得到食品静态安全参数。当某一经营主体经营多种类型的食品时,以所经营食品中等级最高的作为该经营主体的食品静态安全参数。

另外,对于经营主体的安全检查包括例行检查和随机检查,由于每次检查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根据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得到三个不同的食品动态安全参数,然后将食品静态安全参数和三个不同的食品动态安全参数进行加权得到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此处以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分为a、b、c、d、e五种不同的等级为例进行说明,并不代表本公开局限于此。其中,a表示最高等级,b表示次高e表示最低等级。

示例性的,食品静态安全参数和食品动态安全参数总计为100%,其中,食品静态安全参数总共占30%,第一食品动态安全参数、第二食品动态安全参数和第三食品动态安全参数总共占70%,对于这三个食品动态安全参数比重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经营范围的不同进行设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通过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对某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多维度确定在该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图1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104、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食品安全预警等级用于对经营主体第二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预估,根据预估结果,便于执法人员制定第二时间段内的执法力度,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第二时间段可以与第一时间段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经营主体在第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预估该经营主体在第二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当在第一时间段内该经营主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需要加强对经营主体食品安全的检查,因此,在第二时间段内该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低于第一时间段内该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在第一时间段内该经营主体未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可以保持或降低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第二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的下一年份时,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包括:

1041、获取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其中,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指从该经营主体成立到当前年份之前每一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1042、对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平均,得到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

1043、对上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前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得到下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对于步骤1043中下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采用第一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公式为:

mnext=αmpre+βmcurr+λmave,st:α+β+λ=1;

其中,mnext表示所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pre表示所述经营主体上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curr表示所述经营主体当前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ave表示所述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α、β和λ表示加权因子。

通过上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当前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可以看到该经营主体近两年来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走势,通过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可以看到该经营主体历年来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发展态势。通过综合分析,预估下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预估的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根据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通过对某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多维度确定在该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对下一时间段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预警,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

基于上述图1和图2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数据采集。

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包括“行政许可”、“日常检查”、“稽查办案”和“检验检测”四个业务系统,为了避免数据的单一性,从每个业务系统中获取经营主体的相关信息,具体的:

从“行政许可”系统中采集经营主体信息,经营主体信息包括经营主体的地址,名称、法人、经营范围等;从“日常检查”系统中采集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日常检查数据包括生产的食品种类是否与经营许可证上的一致,生产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或卫生证,生产设备是否消毒、生产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从“稽查办案”系统中采集经营主体的违法查处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包括经营主体是否有违法行为,若有违法行为时,获取违法内容、违法次数和处罚结果等;从“检验检测”系统中采集经营主体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数据,检验检测数据包括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数据。

302、数据存储。

在对经营主体的食品进行安全检查时,执法人员会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等进行拍照,对执法过程进行视频录制,以及对检查数据进行记录等,因此将步骤301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划分,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将结构化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将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文件系统。其中,结构化数据是由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和实现的数据,主要通过关系型数据可进行存储和管理;与结构化数据相对的是不适于由数据库二维表来表现的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办公文档、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等。

303、食品安全预警模块构建。

食品安全预警模块包括静态风险模型和动态风险模型。根据食品的种类确定食品的静态风险模型,不同的食品种类分属不同的风险等级;由“日常检查”、“稽查办案”和“检验检测”系统中的结果数据构造动态风险模型,“日常检查”重点指标是检查次数和检查结果,“稽查办案”重点指标是是否有违法查处事实,是否为重点案件或典型案件,“检验检测”重点指标是检测数据和国家标准的异常。

304、数据分析及应用过程。

通过汇集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将经营主体和相关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检验检测数据进行关联加工,将加工过的数据与食品安全预警模块进行多个维度的匹配分析,得出食品药品以及食品药品经营主体的风险分级和安全预警,并同时将结论数据反馈给“日常检查”、“稽查办案”和“检验检测”业务系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对某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多维度确定在该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方法,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如图4所示,该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4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401、第二获取模块402和第一确定模块403;

第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

第二获取模块402,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包括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

日常检查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的经营资质、经营条件、从业人员、生产环境的检查次数和检查结果,违法查处数据包括经营主体的违法次数、违法内容和处罚结果,检验检测数据包括对经营主体所经营产品的检测数据以及检测数据与国家标准的差异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确定模块403包括:

静态参数获取子模块4031,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

动态参数获取子模块4032,用于根据经营主体的日常检查数据、违法查处数据和检验检测数据分别得到经营主体的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

第一加权子模块4033,用于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静态参数、第一食品安全动态参数、第二食品安全动态参数和第三食品安全动态参数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40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404;

第二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在第二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确定模块404包括:

获取子模块4041,用于在第一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第二时间段为当前年份的下一年份时,获取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

平均子模块4042,用于对经营主体历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平均,得到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

第二加权子模块4043,用于对上一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当前年份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和经营主体历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进行加权,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预警等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权子模块4043用于利用第一公式得到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第一公式包括:

mnext=αmpre+βmcurr+λmave,st:α+β+λ=1;

其中,mnext表示经营主体下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pre表示经营主体上一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curr表示经营主体当前年份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mave表示经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的平均值,α、β和λ表示加权因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确定装置,获取经营主体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根据经营主体的名称,获取在第一时间段内对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根据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确定在第一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通过对某一时间段内的食品安全检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多维度确定在该时间段内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解决现有通过单次抽样检查确定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上述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食品安全风险确定方法,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等。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图1~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