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快速平面映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73374发布日期:2018-07-07 02:4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快速平面映射方法,属于工程地球物理探测信息化领域,该技术具体是将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圈画的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映射到平面图中,用于将相邻的多个电磁波ct纵剖面中的异常区域合成为一个平面异常区域,形成工程探测范围内不良地质体的平面位置分布图。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岩溶探测时,通常会在预开挖的隧道两侧布置多条地质钻孔测线,每条测线按一定间隔布置钻孔,采用钻孔电磁波ct技术在钻孔间进行两两对穿,实现对隧道区间岩溶发育情况的全覆盖探测。城市轨道交通岩溶探测成果包含各类图表,工作量最大最费时的是电磁波ct纵剖面异常平面合成图的制作,原因在于:钻孔电磁波ct获取的是两孔间的纵剖面图,在生成不良地质体异常平面图时,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投影到平面图的测线上,再将相关的异常闭合成为一个区域。

人工映射的过程如下(以一条测线为例进行说明):将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复制到平面图中(以钻孔孔口位置为复制基点),沿平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左、右两侧分别绘制铅垂线,并任意绘制一条水平线与两条铅垂线相交,从水平线中点引出一条垂线与平面图上的测线相交,交点a,计算中点与两条铅锤线的距离d1(左),d2(右),之后以交点a为中心,沿平面图中测线左侧方向移动距离d1并绘制一个点p1,沿平面图中测线右侧方向移动距离d2并绘制一个点p2,连接点p1、a、p2,形成一条折线,完成一条测线的映射过程(见图8)。依次完成邻近测线的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再依据异常的相关关系闭合成平面区域,形成平面异常分布图。

由此可见,人工映射方式较为繁琐,效率低。一方面由于轨道交通岩溶探测钻孔较密,电磁波ct纵剖面数量多,不良地质体异常解译量大,通过人工方式将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的不良地质体异常映射到平面图的工作量巨大;另一方面人工映射容易出现错误,一旦发生错误,也难以找到错误点,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快速平面映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磁波ct纵剖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人工映射到平面图过程操作繁琐、易犯错、效率低的问题,所提出了一种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不良地质体异常的快速平面映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磁波ct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快速平面映射方法,所述平面映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对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的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进行唯一编码

①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m、n之间的情况,编码规则为“n孔左x米至n孔左y米”。

②对于异常区域跨越一个钻孔m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至m孔右y米”。

③对于异常区域跨越两个钻孔m、n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至n孔右y米”。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m、n、n1……、k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过n孔、n1孔……至k孔右y米”。

二、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范围参数值,并存储为记录序列

①对于异常位于两个钻孔m、n之间的情况,通过异常区域与钻孔n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最右端与钻孔n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m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钻孔m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最右端与钻孔m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m、n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两个钻孔m、n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与钻孔m、最右端与钻孔n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m、n、n1……k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多个钻孔m、n、n1……k中的m和k钻孔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与钻孔m、最右端与钻孔k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

三、逐条解译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

①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之间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n,空间关系“孔左”以及距离参数a、b。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m,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参数a、b。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m、n,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参数a、b。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之间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跨越异常的钻孔孔号m、n、……、k,以及参数a、b。

四、在平面图中进行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映射

①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之间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n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n左a、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将其与钻孔n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左a、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按将其与钻孔m、n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n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孔左a米、钻孔孔号n孔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将其与钻孔m、n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之间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n、……、k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孔左a米,钻孔孔号k孔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将其与钻孔m、n、……、k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所述方法用于电磁波ct或地震波ct或声波ct剖面图。

所述不良地质体异常包括溶洞、溶蚀、孔洞、断层破碎带。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将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合并成平面异常时具有以下优点:

(1)电磁波ct纵剖面异常区域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自动投映射到平面图中,为实现电磁波ct不良地质体异常在平面图中快速合成提供了坚实基础。

(2)基于计算机编程使得电磁波ct不良地质体异常平面图的制图效率大幅提升。以往1000对电磁波ct剖面需要2个人连续工作1个月才能完成,采用该技术后,2个人仅用2天便可完成该项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生产项目能够按期完成任务。

(3)电磁波ct纵剖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在映射到平面图时错误率少,减少了返工次数。

(4)质量控制更容易保证。制图校核人员无须对每一个电磁波ct纵剖面不良地质体异常进行计算复核,只需要检查每个电磁波ct纵剖面不良地质体异常的记录是否都参与了制图,质量控制更容易,也提高了成果质量。

完成映射过程后,可依据测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平面图中多条具有相关关系的折线(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映射而成)的两端端点逆时针或顺时针连接起来,形成平面图中的不良地质体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码规则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ll’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mm’纵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rr’纵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lml纵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rmr纵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平面地质钻孔测线布置示意图。

图8为背景技术的人工映射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一种电磁波ct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快速平面映射方法,所述平面映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对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的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进行唯一编码

①如附图1(a)所示,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m、n之间的情况,编码规则为“n孔左x米至n孔左y米”。

②如附图1(b)所示,对于异常区域跨越一个钻孔m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至m孔右y米”。

③如附图1(c)所示,对于异常区域跨越两个钻孔m、n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至n孔右y米”。

④如附图1(d)所示,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m、n、n1……、k的情况,编码规则为“m孔左x米过n孔、n1孔……至k孔右y米”。

所述不良地质体异常包括溶洞、溶蚀、孔洞、断层破碎带。

二、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范围参数值,并存储为记录序列

①对于异常位于两个钻孔m、n之间的情况,通过异常区域与钻孔n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最右端与钻孔n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如附图1(a)所示。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m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钻孔m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最右端与钻孔m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如附图1(b)所示。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m、n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两个钻孔m、n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与钻孔m、最右端与钻孔n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如附图1(c)所示。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m、n、n1……k的情况,通过异常和跨越异常的多个钻孔m、n、n1……k中的m和k钻孔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最左端与钻孔m、最右端与钻孔k的水平距离参数值a、b,如附图1(d)所示。

三、逐条解译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

①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之间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n,空间关系“孔左”以及距离参数a、b。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m,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参数a、b。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钻孔孔号m、n,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参数a、b。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之间的情况,按照上述编码规则将水平范围参数信息记录进行解译,解译跨越异常的钻孔孔号m、n、……、k,以及参数a、b。

四、在平面图中进行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映射

①对于异常区域位于两个钻孔之间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n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n左a、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将其与钻孔n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②对于异常跨越一个钻孔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左a、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按将其与钻孔m、n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③对于异常跨越两个钻孔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n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孔左a米、钻孔孔号n孔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将其与钻孔m、n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④对于异常跨越多个钻孔之间的情况,从钻孔平面坐标记录中检索钻孔孔号m、n、……、k所对应的平面坐标,计算沿平面测线距钻孔孔号m孔左a米,钻孔孔号k孔右b米的两个点的平面坐标,利用图形软件将其与钻孔m、n、……、k孔的平面坐标连成折线,完成映射过程。

所述方法用于电磁波ct或地震波ct或声波ct剖面图。

完成映射过程后,依据测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平面图中多条具有相关关系的折线(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映射而成)的两端端点逆时针或顺时针连接起来,形成平面图中的不良地质体异常。

具体实施例

以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为例,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布置了l1l1’(l-k1、l-k2、l-k3……l-kn)、m1m1’(m-k1、m-k2、m-k3……m-kn)、r1r1’(r-k1、r-k2、r-k3……r-kn)、lm(l-k1、m-k1、l-k2、m-k2……l-kn、m-kn)、rm(r-k1、m-k1、r-k2、m-k2……r-kn、m-kn)五条平面地质钻孔测线,如附图7所示。采用电磁波ct方法对钻孔进行两两对穿,形成ll’(l-k1、l-k2、l-k3……l-kn)、mm’(m-k1、m-k2、m-k3……m-kn)、rr’(r-k1、r-k2、r-k3……r-kn)、lml(l-k1、m-k1、l-k2、m-k2……l-kn、m-kn)、rmr(r-k1、m-k1、r-k2、m-k2……r-kn、m-kn)五条电磁波ct纵剖面。将ll’、mm’、rr’、lml、rmr五条电磁波ct纵剖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映射到平面图中,并形成平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具体如下:

(1)对纵剖面图中的每个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进行唯一编码

①对于l1异常区域(如附图2所示),其跨越了l-k2、l-k3两个钻孔,记录规则为“l-k2孔左x米至l-k3孔右y米”。

②对于m1异常区域(如附图3所示),其跨越了m-k2、m-k3两个钻孔,记录规则为“m-k2孔左x米至m-k3孔右y米”。

③对于r1异常区域(如附图4所示),其位于r-k1、r-k2两个钻孔之间,记录规则为“r-k2孔左x米至r-k2孔左y米”。

④对于lm1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其跨越了l-k2一个钻孔,记录规则为“l-k2孔左x米至l-k2孔右y米”。

⑤对于lm2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其跨越了m-k2一个钻孔,记录规则为“m-k2孔左x米至m-k2孔右y米”。

⑥对于lm3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其跨越了l-k3一个钻孔,记录规则为“l-k3孔左x米至l-k3孔右y米”。

⑦对于lm4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其跨越了m-k3一个钻孔,记录规则为“m-k3孔左x米至m-k3孔右y米”。

⑧对于rm1异常区域(如附图6所示),其跨越了m-k2、r-k3、m-k3三个钻孔,记录规则为“m-k2孔左x米过r-k3孔至m-k3孔右y米”。

(2)在ll’、mm’、rr’、lml、rmr五条纵剖面图中,结合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与钻孔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获取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范围参数值,并存储为记录序列

①对于l1异常区域(如附图2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l-k2的距离为d1,区域最右端与l-k3钻孔的距离为d2,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l-k2孔左d1米至l-k3孔右d2米”。

②对于m1异常区域(如附图3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m-k2的距离为d3,区域最右端与m-k3钻孔的距离为d4,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m-k2孔左d3米至m-k3孔右d4米”。

③对于r1异常区域(如附图4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r-k2的距离为d5,区域最右端与r-k2钻孔的距离为d6,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r-k2孔左d5米至r-k2孔左d6米”。

④对于lm1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l-k2的距离为d7,区域最右端与l-k2钻孔的距离为d8,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l-k2孔左d7米至l-k2孔右d8米”。

⑤对于lm2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m-k2的距离为d9,区域最右端与m-k2钻孔的距离为d10,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m-k2孔左d9米至m-k2孔右d10米”。

⑥对于lm3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l-k3的距离为d11,区域最右端与l-k3钻孔的距离为d12,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l-k3孔左d11米至l-k3孔右d12米”。

⑦对于lm4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m-k3的距离为d13,区域最右端与m-k3钻孔的距离为d14,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m-k3孔左d13米至m-k3孔右d14米”。

⑧对于rm1异常区域(如附图6所示),计算区域最左端与m-k2的距离为d15,区域最右端与m-k3钻孔的距离为d16,异常区域的水平范围记录为“m-k2孔左d15米过r-k3孔至m-k3孔右d16米”。

(3)按照上述编码规则,逐条解译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水平参数信息记录

①对于l1异常区域(如附图2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l-k2孔左d1米至l-k3孔右d2米”中的孔号“l-k2”、“l-k3”,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1、d2的值。

②对于m1异常区域(如附图3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m-k2孔左d3米至m-k3孔右d4米”中的孔号“m-k2”、“m-k3”,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3、d4的值。

③对于r1异常区域(如附图4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r-k2孔左d5米至r-k2孔左d6米”中的孔号“r-k2”,空间关系“孔左”以及距离参数d5、d6的值。

④对于lm1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l-k2孔左d7米至l-k2孔右d8米”中的孔号“l-k2”,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7、d8的值。

⑤对于lm2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m-k2孔左d9米至m-k2孔右d10米”中的孔号“m-k2”,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9、d10的值。

⑥对于lm3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l-k3孔左d11米至l-k3孔右d12米”中的孔号“l-k3”,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11、d12的值。

⑦对于lm4异常区域(如附图5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m-k3孔左d13米至m-k3孔右d14米”中的孔号“m-k3”,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13、d14的值。

⑧对于rm1异常区域(如附图6所示),解译异常区域水平范围记录“m-k2孔左d15米过r-k3孔至m-k3孔右d16米”中的孔号“m-k2”、“r-k3”、“m-k3”,空间关系“孔左”、“孔右”以及距离参数d15、d16的值。

(4)将ll’、mm’、rr’、lml、rmr五条纵剖面图中的异常区域映射到l1l1’、m1m1’、r1r1’、lm、rm平面测线上(如附图7所示)。

①对于l1异常区域,沿l1l1’测线l-k2~l-k3段,计算距l-k2孔左d1米lp1点的平面坐标,距l-k3孔右d2米lp2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lp1、l-k2、l-k3、lp2形成折线,完成l1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②对于m1异常区域,沿m1m1’测线m-k2~m-k3段,计算距m-k2孔左d3米mp1点的平面坐标,距m-k3孔右d4米mp2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mp1、m-k2、m-k3、mp2形成折线,完成m1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③对于r1异常区域,沿r1r1’测线r-k1~r-k2段,计算距r-k2孔左d5米rp2点的平面坐标,距r-k2孔左d6米rp1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rp1、rp2、r-k2形成折线,完成r1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④对于lm1异常区域,沿lm测线m-k1~l-k2~m-k2段,计算距l-k2孔左d7米lmp1点的平面坐标,距l-k2孔右d8米lmp2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lmp1、l-k2、lmp2形成折线,完成lm1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⑤对于lm2异常区域,沿lm测线l-k2~m-k2~l-k2段,计算距m-k2孔左d9米lmp5点的平面坐标,距m-k2孔右d10米lmp6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lmp5、m-k2、lmp6形成折线,完成lm2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⑥对于lm3异常区域,沿lm测线m-k2~l-k3~m-k3段,计算距l-k3孔左d11米lmp3点的平面坐标,距l-k3孔右d12米lmp4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lmp3、l-k3、lmp4形成折线,完成lm3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⑦对于lm4异常区域,沿lm测线l-k3~m-k3~l-k4段,计算距m-k3孔左d13米lmp7点的平面坐标,距m-k3孔右d14米lmp8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lmp7、m-k3、lmp8形成折线,完成lm4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⑧对于rm1异常区域,沿rm测线r-k2~m-k2~r-k3~m-k3~r-k4段,计算距r-k2孔左d15米rmp1点的平面坐标,距r-k4孔右d16米rmp2点的平面坐标,连接点rmp1、m-k2~r-k3~m-k3、rmp2形成折线,完成rm1异常区域的平面映射。

完成映射过程后,依据测线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平面图中多条具有相关关系的折线(剖面图中异常区域映射而成)的两端端点逆时针或顺时针连接起来,形成平面图不良地质体异常(如附图7所示)。

①连接点lp1、lmp1、lmp2、lmp3、lmp4、lp2,形成平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p1001。

②连接点lmp5、lmp6、lmp7、lmp8、mp2、rmp2、r-k3、rmp1、mp1,形成平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p1002。

③连接点rp1、rp2,形成平面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p1003。

所述方法除用于电磁波ct或地震波ct或声波ct。

所述不良地质体异常包括溶洞、溶蚀、孔洞、断层破碎带。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在将武汉轨道机场线的电磁波ct纵剖面图不良地质体异常区域合并成平面异常时具有明显优点:

(1)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电磁波ct不良地质体异常在平面图中的快速合成;

(2)基于计算机编程可实现电磁波ct不良地质体异常平面图的制图效率大幅提升。以往1000对电磁波ct剖面需要2个人连续工作1个月才能完成,采用该技术后,2个人仅用2天便可完成该项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确保了生产项目能够按期完成任务;

(3)平面图制图过程中错误率少,减少了返工次数;

(4)减少了制图过程中的数据校核工作,提高了质量控制水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