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6078发布日期:2018-06-30 12:2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施工管理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BIM5D施工管理软件打造的系统软件。



背景技术:

在BIM应用软件方面。目前,市场上的BIM软件很多,但大多用于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应用软件相对匮乏。大多数BIM软件以满足单项应用为主,集成性高的BIM应用系统较少,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更是匮乏。此外,软件商之间存在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壁垒,使得软件之间的数据集成和数据交互困难,制约了BIM的应用与发展。

在BIM数据标准方面。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数据孤岛和数据交换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国际标准的IFC数据标准在我国的应用和推广不理想,而我国对国外标准的研究也比较薄弱,结合我国建筑工程实际对标准进行拓展的工作更加缺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像IFC一样的技术标准,还需要更细致的专业领域应用标准。

在BIM应用模式方面。一方面,BIM的专项应用多,集成应用少,而BIM的集成化、协同化应用,特别是与项目管理系统结合的应用较少;另一方面,一个完善的信息模型能够连接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为建设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集成管理与协同工作的环境,但目前由于参建各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不愿提供BIM模型,不愿协同,不愿精确和透明,无形之中为BIM的深入应用和推广制造了障碍。

在BIM人才方面。BIM从业人员不仅应掌握BIM工具和理念,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程专业或实践背景,不仅要掌握一两款BIM软件,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订BIM应用规划和方案,但这种复合型BIM人才在我国施工企业中相当匮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这解决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为用户在施工过程中规避风险,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内电路板上锡焊有设计输入模块、业务输出服务模块和底层模块组成,所述设计输入模块通过底层模块与业务输出服务模块连接,设计输入模块由设计师和预算员组成,业务输出服务模块由BIM设计、清单文件、构件设计、任务计划、BIM导出数据接口和BIMD管理组成,BIM导出数据接口的输出端与BIMD管理组成的输入端相接,底层模块由RevitAPI和组件技术组成。

优选的,BIMD管理上设置有数据准备模块和功能模块,数据准备模块的输出端与功能模块的输入端相接,数据准备模块由数据导入、清单关联、三维视图和进度管理组成,功能模块由施工模拟、施工保量、报表管理、三维可视化和模型集成信息组成。

优选的,数据准备模块上的数据导入与数据库连接,根据需求设置为分布式数据库或集中式数据库。

优选的,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的正面设有控制装置,柜体的内部电路板与柜体侧面安装的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触摸显示屏和IC读卡器,触摸显示屏和IC读卡器并排镶嵌在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上。

优选的,接口对接第三方BIM软件工程文件接口、造价清单系统接口和财务系统接口。

优选的,IC读卡器与用户手持的IC卡相接,IC卡用户取得权限认证和用户角色授权。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业务输出服务模块接受到任务委托后,委托信息交由设计师和预算员,设计师和预算员利用手中的IC卡进入取得权限在触摸显示屏的软件进行操作;

S2:与BIM导出数据接口相接的,设计师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后进行汇报,然后将数据从BIM导出数据接口输入至BIM5D管理;

S3:BIM5D管理将倒入的数据进行准备,对进度进行管理,在利用功能模块的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施工和施工报量,将数据转换为模拟实体在软件上呈现;

S4:预算员根据数据呈现的模拟实体进行预估成本,然后将成本做成报告进行汇报;

S5:对报告复核,没有问题后,进行资料的存档;

优选的,针对S4中预算员利用模型关联清单是为了实现计算造价成本,进一步提高准确性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符合国内标准的BIM5D施工管理软件,此软件采用先进的三维引擎,能满足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发展要求,旨在为用户在施工过程中规避风险,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设计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模块功能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1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11设计输入模块、111设计师、112预算员、12业务输出服务模块、121BIM设计、122清单文件、123构件设计、124任务计划、125BIM导出数据接口、126BIM5D管理、13底层模块、131RevitAPI、132组件技术、2数据准备模块、21数据导入、22清单关联、23三维视图、24进度管理、3功能模块、31施工模拟、32施工保量、33报表管理、34三维可视化、35模型集成信息、4控制装置、41触摸显示屏、42IC读卡器、5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1,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1的正面设有控制装置4,柜体1的内部电路板与柜体1侧面安装的接口5电性连接;控制装置4包括触摸显示屏41和IC读卡器42,触摸显示屏41和IC读卡器42并排镶嵌在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1上,接口5对接第三方BIM软件工程文件接口、造价清单系统接口和财务系统接口,BIM软件工程文件接口目前主要的BIM建模软件包括了AUTODESK公司的Revit三维建模软件,Bentley公司旗下的Microstation等,针对不同建模软件的工程文件,对应不同的接口用于读取和显示模型文件,造价清单系统接口针对不同平台的不同格式的清单文件,需要制作不同的接口以便读取多种格式的造价清单文件,财务系统接口BIM5D完成清单关联和任务关联之后,可以生成各种报表文件,用于编制结算,财务部门根据结算成果办理固定资产转资工作,IC读卡器42与用户手持的IC卡相接,IC卡用户取得权限认证和用户角色授权,系统可以设置采用帐号+密码方式进行认证,也可以设置采用加密狗方式进行认证,只有认证成功后才能进入系统,用户还可以被放置在组织结构中,使得用户权限按其在公司的职位进行设置。在不同的项目管理流程中,用户权限根据其角色、或职位进行不同的设置,从而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或恶意操作而造成模块数据的破坏或丢失,施工管理平台本机体1内电路板上锡焊有设计输入模块11、业务输出服务模块12和底层模块13组成,设计输入模块11通过底层模块13与业务输出服务模块12连接,设计输入模块11由设计师111和预算员112组成,业务输出服务模块12由BIM设计121、清单文件122、构件设计123、任务计划124、BIM导出数据接口125和BIM5D管理126组成,BIM导出数据接口125的输出端与BIM5D管理126的输入端相接,底层模块13由RevitAPI131和组件技术132组成,BIM5D管理126上设置有数据准备模块2和功能模块3,数据准备模块2的输出端与功能模块3的输入端相接,数据准备模块2上的数据导入21与数据库连接,根据需求设置为分布式数据库或集中式数据库,多数处理就地完成;各地的计算机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联系,克服了中心数据库的弱点:降低了数据传输代价;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局部系统发生故障,其他部分还可继续工作;各个数据库的位置是透明的,方便系统的扩充数据准备模块2由数据导入21、清单关联22、三维视图23和进度管理24组成,功能模块3由施工模拟31、施工保量32、报表管理33、三维可视化34和模型集成信息35组成。

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业务输出服务模块接受到任务委托后,委托信息交由设计师和预算员,设计师和预算员利用手中的IC卡进入取得权限在触摸显示屏的软件进行操作;

第二步:与BIM导出数据接口相接的,设计师根据要求进行设计后进行汇报,然后将数据从BIM导出数据接口输入至BIM5D管理;

第三步:BIM5D管理将倒入的数据进行准备,对进度进行管理,在利用功能模块的进行三维可视化、模拟施工和施工报量,将数据转换为模拟实体在软件上呈现;

第四步:预算员根据数据呈现的模拟实体进行预估成本,预算员利用模型关联清单是为了实现计算造价成本,进一步提高准确性高,然后将成本做成报告进行汇报;

第五步:对报告复核,没有问题后,进行资料的存档。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3,一种施工管理平台系统,先进行文件导入和所有的软件系统一样,用户在创建一个新项工程目之后,需要集成各种数据信息,用于打通整个流程环节,文件导入是在BIM5D管理平台的新项目中导入项目指定的模型,清单,任务等文件,为后期的各种扩展功能实现做准备。

模型清单关联通过模型关联清单是为了实现计算造价成本。使用BIM模型计算工程量准确性高,关联清单后用来计算成本的话能大幅缩减成本计算的时间。模型清单关联是将导入的模型和对应的清单编码进行关联,通过模型可以计算模型的工程量,而模型和工程量清单关联就能够实现套价。而价格对应的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是施工过程中最核心的两个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如实反映成本,那么整个施工项目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三维可视化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例如经常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的采用线条绘制表达,但是其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建筑业参与人员去自行想象了。对于一般简单的东西来说,这种想象也未尝不可,但是近几年建筑业的建筑形式各异,复杂造型在不断的推出,那么这种光靠人脑去想象的东西就未免有点不太现实了。所以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出效果图的需要,但是这种效果图是分包给专业的效果图制作团队进行识读设计制作出的线条式信息制作出来的,并不是通过构件的信息自动生成的,缺少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然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通过可视化展示,使每个项目参与人员可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和意图,极大的提高了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沟通效率。进一步讲,模型的可视化同意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优化设计,避免错误和返工,从而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施工模拟即动态模拟施工情况,模拟在BIM5D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BIM5D的施工模拟可以模拟实际施工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从模拟中检讨进度计划是否需要调整,在设计阶段,BIM可以对设计上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热能传导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进行4D模拟(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也就是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从而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来指导施工。在BIM5D模拟(基于3D模型的造价控制),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后期运营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方式的模拟,例如地震人员逃生模拟及消防人员疏散模拟等。运用BIM的施工模拟特性,改善规划设计阶段可以预先发现施工阶段时,项目面临的诸多问题等情况,或发现造成项目拖延的原因,将可以减少进度落后的情形,同时可以让施工阶段与规划设计阶段的参与者可以通过施工模拟来调整施工计划及进度计划,使得整体工程项目品质、工期、成本等得到大幅改善及提高。

进度管理也可以称之为任务管理,是BIM5D的两个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模型关联任务,为模拟施工做铺垫。使用甘特图进行科学有效的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每个施工计划都可以关联要施工的模型,根据模型和清单的关联,方便统计每个计划的工程量和进行施工的动态模拟。

最后施工报量BIM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施工报量就是工程量计算的结果,允许统计不同施工时间段的工程量,方便查看和跟踪施工进度和施工量等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施工管理平台系统,符合国内标准的BIM5D施工管理软件,此软件采用先进的三维引擎,能满足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发展要求,旨在为用户在施工过程中规避风险,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