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5841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



背景技术:

一般概念下的机柜、机架,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标准机架设式设备的安装空间和固定支架,常规概念的机柜一般是作为系统设备安装固定的基础和承载装置。目前,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计算机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传统的机柜多采用自然通风散热,散热效率低,不但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速度,同时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部分具有制冷效果的机柜,因制冷不均,导致设备各部位温度差较大,影响设备使用寿命,且制冷过程中极易导致设备内腔湿度增大,对设备是一种安全隐患,设备自身安全性较差,无法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身份识别,导致设备极易受到外部破坏和控制,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且设备体型较大,难以移动。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存在散热效率低,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设备自身安全性较差,无法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身份识别,导致设备极易受到外部破坏和控制,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且设备体型较大,难以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存在散热效率低,不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设备自身安全性较差,无法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身份识别,导致设备极易受到外部破坏和控制,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且设备体型较大,难以移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制冷,有效除湿,移动便捷和有效提高了设备自身安全性的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所述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包括上部柜体和下部柜体;

所述上部柜体的夹层中嵌置有制冷管路;所述上部柜体后侧壁的前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除湿板,所述上部柜体后侧壁中嵌置有排气扇组,所述上部柜体后侧壁的后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除湿板;

所述上部柜体的前端面通过电磁条固定座固定有第一电磁条,所述柜门的后侧面通过电磁条固定座固定有与第一电磁条相对应的第二电磁条;

所述下部柜体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左侧通过输入管与制冷管路底部的左侧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的右侧通过输出管与制冷管路底部的右侧连接;

所述下部柜体的左侧壁上和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焊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焊接有托板,所述下部柜体的前端面从左到右依次通过螺栓固定有扬声器、显示器和指纹识别器,所述显示器的上方嵌装有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上部柜体的内腔由第一横向分隔板和第二横向分隔板分隔为三个放置空间,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的夹层中和第二横向分隔板的夹层中均嵌置有导管,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温湿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所述上部柜体前端面的右边缘处通过转轴与柜门转动连接;所述柜门的中心处嵌置有玻璃面板,所述上部柜体的底部与下部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制冷管路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设置在第二横向分隔板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导管的左端与上部柜体左侧壁夹层中嵌置的制冷管路连接,且导管的右端与上部柜体右侧壁夹层中嵌置的制冷管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置空间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置有照明灯具。

进一步,所述托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上安装有刹车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的有效制冷、有效除湿、移动便捷和有效提高设备自身安全性的目的;通过制冷装置与制冷管路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将制冷剂在上部柜体内腔中循环流动,结合第一横向分隔板夹层中的导管和第二横向分隔板夹层中的导管,使得上部柜体达到了制冷平衡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设备制冷不均的弊端。通过第一除湿板、排气扇组和第二除湿板实现了在对设备内湿气有效地吸附和排出,从而达到了对设备内腔除湿的目的,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设备因制冷而导致设备内腔湿度增大的弊端。通过下部柜体左右两侧凹槽内的伸缩装置带动万向轮进行收展运动,实现了设备移动便捷的目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电磁条和第二电磁条有效地关闭柜门的同时,结合指纹识别器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识别,提高了上部柜体内腔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部柜体后侧壁的内部结构右视图。

图中,1、上部柜体;2、下部柜体;3、制冷管路;4、第一横向分隔板;5、第二横向分隔板;6、放置空间;7、导管;8、温湿度检测装置;9、第一除湿板;10、排气扇组;11、第二除湿板;12、第一电磁条;13、转轴;14、柜门;15、第二电磁条;16、玻璃面板;17、制冷装置;18、输入管;19、输出管;20、凹槽;21、伸缩装置;22、托板;23、扬声器;24、显示器;25、指示灯;26、挡板;27、照明灯具;28、万向轮;29、刹车片;30、指纹识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机柜,包括上部柜体1和下部柜体2;所述上部柜体1的夹层中嵌置有制冷管路3,所述上部柜体1的内腔由第一横向分隔板4和第二横向分隔板5分隔为三个放置空间6,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4的夹层中和第二横向分隔板5的夹层中均嵌置有导管7,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4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温湿度检测装置8,所述上部柜体1后侧壁的前端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除湿板9,所述上部柜体1后侧壁中嵌置有排气扇组10,所述上部柜体1后侧壁的后侧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除湿板11,所述上部柜体1的前端面过电磁条固定座设置有第一电磁条12,所述上部柜体1前端面的右边缘处通过转轴13与柜门14转动连接,所述柜门14的后侧面过电磁条固定座设置有与第一电磁条12相对应的第二电磁条15,所述柜门14的中心处嵌置有玻璃面板16,所述上部柜体1的底部与下部柜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柜体2内腔底部的通过螺栓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制冷装置17,所述制冷装置17的左侧通过输入管18与制冷管路3底部的左侧连接,所述制冷装置17的右侧通过输出管19与制冷管路3底部的右侧连接,所述下部柜体2的左侧壁上和右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腔的顶部焊接有伸缩装置21,所述伸缩装置21的底部焊接固定安装有托板22,所述下部柜体2的前端面从左到右依次通过螺栓设置有扬声器23、显示器24和指纹识别器30,所述显示器24的上方嵌装有指示灯25,所述制冷管路3内腔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挡板26,所述第一横向分隔板4设置在第二横向分隔板5的正上方,所述导管7的左端与上部柜体1左侧壁夹层中嵌置的制冷管路3连接,且导管7的右端与上部柜体1右侧壁夹层中嵌置的制冷管路3连接,所述放置空间6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置有照明灯具27,所述托板22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8,且万向轮28上安装有刹车片29,所述显示器24具体为多点触控式电容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下部柜体2前端面的指纹识别器30可对操作人员进行指纹识别,通过显示器24可显示设备运行信息和设定设备运转程序,通过指示灯25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扬声器23输出语音讯号,通过显示器24设定设备运行程序后,下部柜体2内腔的制冷装置17制冷,并通过输出端将制冷剂输入到上部柜体1夹层中的制冷管路3内,制冷剂在制冷管路3内腔中循环后由输入管18回流至制冷装置17内,挡板26可有效地分隔制冷管路3内的制冷剂,第一横向分隔板4和第二横向分隔板5内的导管7使得设备能够均匀制冷,放置空间6内的照明灯具27为上部柜体1的内腔提供照明,第一横向分隔板4底部的温湿度检测装置8可有效地检测设备内腔的温湿度,上部柜体1后侧壁上的第一除湿板9和第二除湿板11可有效地吸附上部柜体1内的湿气,并通过排气扇组10排出上部柜体1的内腔,上部柜体1通过转轴13有效地与柜门14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一电磁条12和第二电磁条15可有效地开启或关闭柜门14,通过玻璃面板16可查看上部柜体1内腔的情况,当设备需要移动时,通过凹槽20内腔的伸缩装置21可对托板22进行升降,托板22底部的万向轮28由凹槽20内展出,从而可自由移动设备,通过刹车片29可控制万向轮28的启停。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的有效制冷、有效除湿、移动便捷和有效提高设备自身安全性的目的;通过制冷装置17与制冷管路3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将制冷剂在上部柜体1内腔中循环流动,结合第一横向分隔板4夹层中的导管7和第二横向分隔板5夹层中的导管7,使得上部柜体1达到了制冷平衡的目的,避免了传统设备制冷不均的弊端;通过第一除湿板9、排气扇组10和第二除湿板11实现了在对设备内湿气有效地吸附和排出,从而达到了对设备内腔除湿的目的,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设备因制冷而导致设备内腔湿度增大的弊端,通过下部柜体2左右两侧凹槽20内的伸缩装置21带动万向轮28进行收展运动,实现了设备移动便捷的目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和设备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电磁条12和第二电磁条15有效地关闭柜门14的同时,结合指纹识别器30对操作人员的身份识别,提高了上部柜体1内腔设备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