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8299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馆电子商品防盗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图书馆普遍采用电子商品防盗系统(EAS),电子商品防盗系统中的RFID读写器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读写器包含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RFID读写器;但目前的电子商品防盗系统均与特定的进出通道结合,该进出通道空间狭小而且会占用图书馆出入门的空间,造成顾客出入不方便的体验;另外图书馆借还书需要到自助机或人工借还,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包括图书馆门、图书馆门下方的地板以及图书馆上方的天花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的下方和/或天花板的上方设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连接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还连接有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位于地板或天花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报警RFID读写器,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警报器和/或灯光警示器。

优选的,所述报警RFID读写器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网络模块包括有线网络端口和无线网络端口,所述服务器分别与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通过有线网络端口或无线网络端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图书馆门内侧的借书RFID读写器和位于图书馆门外侧的还书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图书馆门包括进口和出口。

优选的,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出口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和位于进口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图书馆门为旋转门,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旋转门出口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和位于旋转门进口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

优选的,所述借书RFID读写器和还书RFID读写器均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在图书馆门处的天花板和地板对应位置添加监测模块,该监测模块通过服务器与报警模块连接,代替传统的电子商品防盗系统,减少了占用空间的大型设备,方便用户通过;监测模块内的报警RFID读写器自动感应图书信息,实现无人值守的报警功能;在图书馆门的相应位置设置借书RFID读写器和还书RFID读写器,又实现无柜台自助借还图书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作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7的B-B剖视图;

图例说明:

图书馆门 1

地板 2

天花板 3

报警RFID读写器 4

借书RFID读写器 5

还书RFID读写器 6

进口 101

出口 1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9:

实施例一,一种隐藏式的图书安全RFID感应扫描装置,包括图书馆门1、图书馆门1下方的地板2以及图书馆上方的天花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2的下方和/或天花板3的上方设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连接有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还连接有报警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报警RFID读写器4,所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模块和网络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警报器和/或灯光警示器,所述报警RFID读写器4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所述网络模块包括有线网络端口和无线网络端口,所述服务器分别与监测模块和报警模块通过有线网络端口或无线网络端口连接。

实施例二,如图1-3,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监测模块位于地板2或天花板3的内部。

使用时,当有读者携带需办理借书手续的书籍经过出入口时,监测模块的报警RFID读写器4读取书籍上的RFID标签(RFID标签内包含书籍信息),并与服务器连线,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比对该书籍的借书手续是否完成,若该书籍的借阅手续未完成,则服务器通知报警模块的警报器进行报警,读者可贴身携带一具有身份信息的RFID标签(如借书卡),报警RFID读写器4可同时读取图书的RFID标签信息和用户的RFID标签信息。若该书籍的借阅手续未完成,则服务器通知报警模块的警报器进行报警,同时服务器中也记录读者身份信息,管理员即可知道未进行借还手续的图书是由谁借走的。

实施例三,如图4-6,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图书馆门1内侧的借书RFID读写器5和位于图书馆门1外侧的还书RFID读写器6,所述借书RFID读写器5和还书RFID读写器6均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利用RFID感测数据的时间差判断是借书或者还书,当门外的还书RFID读写器6读取RFID书籍信息时判断为还书,当门内的借书RFID读写器5先读取RFID书籍信息时判断为借书,配合进出的门禁管制(如刷卡、指纹等)获取用户信息,完成自动借还书的登记。

实施例四,如图7-9,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图书馆门1包括分开的进口101和出口102,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出口102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5和位于进口101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6,所述借书RFID读写器5和还书RFID读写器6均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当进口101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6读取RFID书籍信息判断为还书,当出口102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5读取RFID信息判断为借书,同样结合门禁管制获取用户信息,完成自动界换还书的登记。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图书馆门1为旋转门,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位于旋转门出口102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5和位于旋转门进口101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6,所述借书RFID读写器5和还书RFID读写器6均为915MHZ的超高频RFID读写器,当进口101处的还书RFID读写器6读取RFID书籍信息判断为还书,当出口102处的借书RFID读写器5读取RFID信息判断为借书,同样结合门禁管制获取用户信息,完成自动界换还书的登记。

本实用新型的监测模块如果是设置于天花板3,使用场景是放置在具有骨架的天花板3上,如果是设置于地板2,则是使用在具有高架地板的建筑物,将RFID读写器放置在高架地板的地板2底下。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