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U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289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安全U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U盘。



背景技术:

USB盘,简称U盘,另作优盘,是U盘的谐音。属于移动存储设备,用于备份数据,方便携带。U盘是闪存的一种,因此也叫闪盘。特点是小巧便与携带、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

现今信息发达的社会,人们习惯将重要信息存入U盘,以便随时随地使用,但是由于U盘没有任何防护措施,U盘丢失后重要信息也随之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全U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U盘,包括壳体、芯片及USB接口,所述芯片置于壳体内,芯片外设有保护壳,芯片穿过保护壳与USB接口相连,芯片、USB接口与保护壳一体固定连接,壳体一侧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有推拉杆,推拉杆与保护壳相连接,滑动槽上方的保护壳上设有丝孔,丝孔内设有顶丝;壳体内还设有垂直于壳体底部的锁筒,锁筒内设有锁芯,锁芯与壳体底部之间设有空隙,锁芯下端设有锁紧杆,锁紧杆一端穿过空隙与锁芯相连,锁紧杆另一端设有U型槽,保护壳与锁芯位置相对应的一角设有开口,锁紧杆与开口相配合。

所述保护壳内壁设有除湿层,除湿层包括两层柔软面层及设置在柔软面层之间的吸水树脂层。

所述柔软面层为防震棉层。

所述锁芯定位槽内设有弹槽,弹槽一端封闭,封闭一端内设有弹簧,弹槽内设有弹子Ⅰ和弹子Ⅱ,所述弹子Ⅱ伸出弹槽的开口端。

所述弹槽设置为2-4个,四个弹槽内设有长度一致的弹子Ⅰ,弹子Ⅱ的长度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U盘上设置小巧的钥匙锁结构,当转动锁芯时,锁芯带动下方连接的锁紧杆同时转动,当使用U盘时,可以利用钥匙将保护壳带动芯片及USB接口向壳体外滑动,进而露出USB接口端,以便插入电脑等设备;U盘闲置时,保护壳带动芯片及USB接口向壳体外内滑动,USB接口置于壳体内以保护U盘,即使U盘丢失,捡到U盘者没有钥匙,无法将接口推出,无法使用U盘,很好的保护个人隐私,如捡到U盘者强行破坏钥匙锁,则只会破坏U盘内部连接机构,导致U盘无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闲置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图1的后视图;

图5是除湿层结构示意图;

图6是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7是锁芯与锁紧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安全U盘,包括壳体、芯片及USB接口,所述芯片置于壳体内,芯片外设有保护壳7,芯片穿过保护壳7与USB接口相连,芯片、USB接口与保护壳7一体固定连接,壳体一侧设有滑动槽5,滑动槽内设有推拉杆6,推拉杆6与保护壳7相连接,滑动槽上方的保护壳7上设有丝孔,丝孔内设有顶丝;壳体内还设有垂直于壳体底部的锁筒3,锁筒3内设有锁芯4,锁芯4与壳体底部之间设有空隙,锁芯4下端设有锁紧杆2,锁紧杆2一端穿过空隙与锁芯相连,锁紧杆2另一端设有U型槽1,保护壳。

闲置U盘时,利用推拉杆6将保护壳推入壳体内,到达图2位置,将钥匙插入锁芯内,锁芯转动带动锁紧杆2转动,锁紧杆2在壳体空间成90度移动,由图1移动到图2位置,锁紧杆2的一端从开口8进入,U型槽1卡在保护壳底部的底板上,防止保护壳移动。使用U盘时,利用钥匙转动锁芯,达到图1位置,此时U型槽1离开开口位置,保护壳可以在壳体内移动,利用推拉杆推动保护壳,由于芯片、USB接口与保护壳7一体固定连接,保护壳移动的同时,USB接口滑出壳体,当到达相应位置后,利用顶丝将推拉杆固定,防止保护壳移动。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所述保护壳内壁设有除湿层,除湿层包括两层柔软面层7-1及设置在柔软面层之间的吸水树脂层7-2。由于U盘属于电子器件,很可能会因受潮无法使用,因此在保护壳内设置除湿层,吸水树脂能够很好的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达到保护U盘的作用,由于U盘体积较小,可以在保护壳内壁设置薄薄的一层,类似于手机芯片之类的。

进一步的,柔软面层为防震棉层,U盘不小心摔到容易导致里面芯片的破坏,因此设置防震棉层,能够一定程度起到缓冲作用,减轻摔坏的风险,更好的保护U盘。

如图7所示,所述锁芯定位槽内设有弹槽12,弹槽一端封闭,封闭一端内设有弹簧11,弹槽内设有弹子Ⅰ10和弹子Ⅱ9,所述弹子Ⅱ9伸出弹槽的开口端。

锁芯可以采用弹子锁的结构,弹子锁一般由锁芯、弹子、弹簧、锁舌、钥匙等几部分组成。弹簧是装在弹槽内顶住弹子,所述弹槽设置为2-4个,四个弹槽内设有长度一致的弹子Ⅰ10,弹子Ⅱ9的长度不一致。与之相配合的钥匙有不同高度的“牙花”,对应不同长度的弹子,没有钥匙的人打不开U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