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钞机的分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295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钞机的分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点钞机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是一种立式点钞机的分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点钞机的分钞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分钞时出现跳动及连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分钞轮和转轴的同心度问题。现有的分钞装置的分钞轮采用锁紧螺丝锁紧,即锁紧螺丝将分钞轮顶在转轴上,使分钞轮与转轴锁定,锁紧螺丝与转轴锁定存在误差,而且锁紧螺丝会影响分钞轮与转轴的同心度,从而造成分钞轮在分钞时出现连钞以及跳动的问题,以致点钞机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钞顺畅的点钞机的分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该种点钞机的分钞装置,包括有安装轴、安装架、转轴、分钞轮及捻钞轮,所述捻钞轮设置在分钞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钞轮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通过单向轴承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转轴与电机连接,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安装轴上,所述安装轴安装在点钞机的侧板上,所述安装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点钞机的侧板上安装有定位块,所述扭簧的始端与安装轴连接,所述扭簧的末端置于定位块的上方,所述分钞轮包括有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由铝材制成,所述外环由聚氨酯或橡胶制成,所述外环通过模具注胶在内环上并与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的内孔具有锥度,所述转轴穿过内孔并与内环紧配。

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分钞轮与捻钞轮之间的间隙的调节部件。

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有压块及调节螺丝,所述压块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上,所述压块的另一端置于定位块上,所述扭簧的末端置于压块的上方,且所述压块上开设有与调节螺丝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调节螺丝穿过通孔与定位块配合。

所述压块的上端面具有一凹槽,所述扭簧的末端置于该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分钞轮内孔的锥度设计,转轴由口径大的一端插入内孔最终与内环紧配,分钞轮与转轴锁紧,以此代替了锁紧螺丝,避免了锁紧螺丝造成的误差,而且提高了分钞轮与转轴的同心度,如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分钞轮与转轴的同心度,保证点钞时分钞轮使纸币逐一分钞,避免分钞轮跳动以及分钞时出现连钞的问题,这样不仅保证分钞轮正常工作,而且提高了分钞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钞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点钞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参照附图,该种点钞机的分钞装置,包括有安装轴1、安装架5、转轴4、分钞轮3及捻钞轮10,所述捻钞轮10设置在分钞轮3的下方,所述分钞轮3安装在转轴4上,所述转轴3通过单向轴承2安装在安装架5上,所述转轴4与电机连接,所述安装架5安装在安装轴1上,所述安装轴1安装在点钞机的侧板9上,所述点钞机的侧板9上安装有定位块6,所述安装轴1上套设有扭簧8,且所述安装轴1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分钞轮与捻钞轮间的间隙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有压块11及调节螺丝7,所述压块11的一端安装在安装轴1上,所述压块11的另一端置于定位块6上,所述压块11的上端面具有一凹槽,所述扭簧8的始端与安装轴1连接,所述扭簧8的末端置于压块上端面的凹槽内,所述压块11上开设有与调节螺丝相匹配的通孔,所述调节螺丝7穿过通孔与定位块6配合,即调节螺丝7向下移动时,因定位块6的限制使得定位块上方的压块11向上移动,使分钞轮3和捻钞轮10的间距变大,反之,调节螺丝7向上移动时,因扭簧8的压力,使得压块11向下移动,最终使得分钞轮3和捻钞轮10的间距变小,如此实现调节。所述分钞轮包括有内环13和外环12,所述内环13由铝材制成,所述外环12由聚氨酯或橡胶制成,内外分层采用不同材质不仅可以保证分钞轮的硬度,而且保证分钞顺畅,由聚氨酯或橡胶制成的外环与纸币的摩擦力相对于金属材质来说摩擦力更大,也就更便于输送;所述外环12通过模具注胶在内环上并与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内环13的内孔具有锥度,所述转轴穿过内孔并与内环紧配,即转轴4由口径大的一端插入内孔最终与内环紧配,分钞轮与转轴4锁紧,以此代替了锁紧螺丝,避免了锁紧螺丝造成的误差,如此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分钞轮与转轴之间的同心度,使得分钞轮工作时对纸币进行逐一点钞,避免跳动及连钞的问题发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