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475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主机结构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



背景技术:

主机是指计算机除去输入输出设备以外的主要机体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体(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

计算机主机,指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内存、硬盘、光驱、电源、以及其他输入输出控制器和接口,如 USB 控制器、显卡、网卡、声卡等等。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通常,主机自身(装上软件后)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internet主机,internet上的主机:与internet相连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称为主机,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迷你电脑主机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静音的迷你电脑,支持1080P分辨率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时也是一款时尚装饰家居的家庭设备,上网,看电影,样样毫不示弱。

图1所示为现有台式机的结构简图,设置有主机箱1,在主机箱内设置有主板安装位2部位、电源安装位3部位、光驱安装位4部位及硬盘安装位5部位,由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其设置方式基本为将主机箱1从左到右分隔成1/3区域和2/3区域,其中1/3区域内设置光驱安装位4部位及硬盘安装位5部位,而2/3区域内设置主板安装位2部位及电源安装位3部位,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主机箱过大,对于一些喜欢小巧机箱的人不适宜,同时该中设置方式也存在极大的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设计出一种小型的主机箱,并重新对主机箱内主要部件的安装位进行新的规划,使得整个主机结构更加紧凑,但该有的功能部件有不会减少,同时其散热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包括由顶板、背板、正面板、底板、定侧板和动侧板组成的主机箱,在所述主机箱内设置有主板安装位、电源安装位、光驱安装位及硬盘安装板,所述主板安装位设置在定侧板上,光驱安装位位于主板安装位上方,且光驱安装位以定侧板和顶板为依托,安装在光驱安装位上的光驱/软驱从顶板上出入;所述硬盘安装板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主板安装位的下方。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电源安装,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安装位设置在主板安装位与顶板之间,且电源安装位以定侧板和背板为依托。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硬盘与主板进行连接,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硬盘安装板上安装的硬盘的接口朝向正面板或动侧板或定侧板。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多种硬盘或挂接1块以上的硬盘,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硬盘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能安装2块SSD或机械式或混合式硬盘的安装区。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良好的通风通道,便于主机箱内的风流通,从而加速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硬盘安装板与底板、背板和正面板之间皆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从背板加速进风或出风,从而加速主机箱内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背板上位于主板安装位处设置有背板风扇安装位。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安装现有主机前面板标配接口亦能够形成良好的通风通道,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光驱安装位与正面板之间设置有安装主机正面插接口类配件的安装空隙,且光驱安装位与电源安装位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主板安装位上安装主板后,主板与正面板之间的间隙为2~3cm。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从正面板加速进风或出风,同时可以配合背板上设置的风扇形成对流风,以期达到快速进行主机箱内散热的目的,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正面板上位于光驱安装位的下方设置有正面风扇安装位。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大风流量,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正面风扇安装位设置有两个。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电源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安装位与顶板之间设置有0~1.5cm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小型的主机箱,并重新对主机箱内主要部件的安装位进行新的规划,使得整个主机结构更加紧凑,但该有的功能部件有不会减少,同时其散热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

(2)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主板、电源、光驱(软驱)、硬盘的安装,使得整个主机结构在得到小巧美感的同时,不会由于没有某一种主要部件而不能正常运行。

(3)本实用新型的正面风扇安装位、背面风扇安装位,安装风扇后,能够形成对流风,从而使得主机箱内的热能能够得到最快的释放,避免内部释热不良而引起主机运行缓慢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硬盘安装板与各面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通风通道,从而加速主机内部风循环,进一步加快释热。

(5)本实用新型采用光驱安装位设置在顶板处且从顶部出入光驱(软驱),同时将硬盘安装在主板安装位下方的底板上方,从而使得整个主机箱能够在现有主机箱大小的基础上节约小于1/3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现有主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机箱,2-主板安装位,3-电源安装位,4-光驱安装位,5-硬盘安装位,6-硬盘安装板,7-硬盘,8-正面风扇安装位,9-顶板,10-背板,11-正面板,12-底板,13-背面风扇安装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台式机的主机结构,设计出一种小型的主机箱,并重新对主机箱内主要部件的安装位进行新的规划,使得整个主机结构更加紧凑,但该有的功能部件有不会减少,同时其散热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如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包括由顶板9、背板10、正面板11、底板12、定侧板和动侧板组成的主机箱1,所述动侧板能够便捷的从主机箱1上拆卸下来,且在定侧板定对主板的CPU处设置有风孔,在所述主机箱1内设置有主板安装位2、电源安装位3、光驱安装位4及硬盘安装板6,所述主板安装位2设置在定侧板上,光驱安装位4位于主板安装位2上方,且光驱安装位4以定侧板和顶板9为依托,安装在光驱安装位4上的光驱从顶板9上出入;所述硬盘安装板6设置在底板12上,且位于主板安装位2的下方。

在设置时,光驱安装位4连接在定侧板和顶板9上,光驱安装位4上能够安装光驱或/和软驱,将主板安装位2设置在主机箱的中部,在主板安装位2上能够安装主板,其上方与顶板9之间留出设置电源安装位(用于安装电源)3和光驱安装位4的空隙,在下方设置硬盘安装空隙,将光驱安装位的光驱(软驱)设置位为从顶板9上出入,在底板12上安装用于安装硬盘的硬盘安装板6,从而将现有结构的光驱安装位和硬盘安装位节约出来,以达到整个主机结构趋于紧凑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电源安装,如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安装位3设置在主板安装位2与顶板9之间,且电源安装位3以定侧板和背板10为依托,在设置时电源安装位3连接在定侧板和背板10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硬盘与主板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硬盘安装板6上安装的硬盘7的接口朝向正面板11或动侧板或定侧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多种硬盘或挂接1块以上的硬盘,如图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硬盘安装板6上设置有至少能安装2块SSD或机械式或混合式硬盘7的安装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形成良好的通风通道,便于主机箱内的风流通,从而加速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硬盘安装板6与底板12、背板10和正面板11之间皆设置有间隙,风流通时,在硬盘安装板6与底板12之间能够形成风通道,从而对硬盘底部进行散热。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能够实现从背板加速进风或出风,从而加速主机箱内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背板10上位于主板安装位2处设置有背板风扇安装位13,所述背板风扇安装位13在进行主机组装时安装背板风扇。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能够方便安装现有主机前面板标配接口亦能够形成良好的通风通道,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光驱安装位4与正面板11之间设置有安装主机正面插接口类配件的安装空隙,且光驱安装位4与电源安装位3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所述主板安装位2上安装主板后,主板与正面板11之间的间隙为2~3cm。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从正面板加速进风或出风,同时可以配合背板上设置的风扇形成对流风,以期达到快速进行主机箱内散热的目的,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正面板11上位于光驱安装位4的下方设置有正面风扇安装位8,所述正面风扇安装位8可以在进行主机组装时安装正面风扇。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大风流量,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正面风扇安装位8设置有两个。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电源散热,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电源安装位3与顶板9之间设置有0~1.5cm的间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