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0681阅读:1199来源:国知局
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图书馆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供读者使用,目前有的图书馆中设置有噪音监测系统。噪音监测系统是利用设在图书馆内的噪声分贝传感器实时监测不同区域的噪音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计算机(上位机)进行统一监控的系统,一旦发现某区域噪音超标则由工作人员前往处理。目前,噪声分贝传感器的数量较多(一般平均每15㎡就需要设置一个),其将实时数据发送至监控室的计算机中。计算机包括主机和显示器,主机中设有接收器及用于数据处理的控制器(CPU),显示器用于显示实时数据。由于主机需要进行较大的数据运算且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主机内的电子器件(包括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发出的热量较大,而电子器件一般又通过紧凑方式安装在主机的机箱内,主机散热性不足,不仅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且各电子器件将会因过热而发生损坏;目前的主机机箱一般设有散热口,但是灰尘容易从散热口进入机箱内,灰尘堆积可能引起电子器件发生损坏,因此散热与防尘实际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防止电子器件因灰尘堆积而发生损坏,保证噪音监测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包括主机、显示器和分别安装在图书馆不同区域的噪声分贝传感器;所述主机的机箱为长方体结构且设有顶板和底板;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在机箱内的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顶板上开有第一散热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用于将箱体内空气抽至外界的散热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口中位于散热风机内侧安装有电吸尘组件,所述第二散热口中设有防尘罩。

进一步,还包括灯光指示器,所述灯光指示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扬灯光指示器的数量与噪声分贝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灯光指示器的位置与噪声分贝传感器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防尘罩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设置的上布层、海绵层和下布层。

进一步,所述电吸尘组件包括正极金属防尘网和负极金属防尘网,所述正极金属防尘网和负极金属防尘网平行正对形成电容,电容的两极分别与供电模块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负极金属防尘网位于正极金属防尘网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连接有无线信号发送器,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器将数据发送至处理器。

进一步,所述灯光指示器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灯光指示器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来自处理器的信号。

进一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器及无线信号接收器分别通过相对应的GSM网络、GPRS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者4G网络与处理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散热风机工作时,外界的冷风通过第二散热口进入机箱内,箱体内的热风通过第一散热口流至外界,从而实现控制机箱的散热;由于第二散热口设有防尘罩,能够在散热时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二散热口进入控制机箱内;此外,由于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电吸尘组件,电吸尘组件启动时能够吸附从第一散热口中落下的灰尘,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一散热口进入控制机箱内;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箱,防止电子器件因灰尘堆积而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图书馆噪音监测装置,包括主机1、显示器2和分别安装在图书馆不同区域的噪声分贝传感器3;所述主机1的机箱为长方体结构且设有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在机箱内的处理器10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顶板11上开有第一散热口11a,所述底板12上设有第二散热口12a;所述第一散热口11a中设有用于将箱体内空气抽至外界的散热风机5;所述第一散热口中位于散热风机5内侧(内侧即朝向机箱内腔的一侧,外侧即朝向外界的一侧)安装有电吸尘组件,所述第二散热口12a中设有防尘罩7;噪声分贝传感器3可采用现有的部件,例如可采用型号为WS600A的精密噪音计,其测量范围为30dB~120dB;噪声分贝传感器3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例如可在室内每15㎡设置一个;处理器101为CPU;机箱102由六块面板围合而成;机箱箱体中安装有主板,而主板上安装有计算机的大部分发热电子器件(包括处理器101),电子器件所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风机5形成的负压而被抽出箱体;散热风机5工作时,外界的冷风通过第二散热口12a进入机箱内,箱体内的热风通过第一散热口11a流至外界,从而实现控制机箱的散热;由于第二散热口12a设有防尘罩7,能够在散热时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二散热口12a进入控制机箱内;此外,由于第一散热口中设有电吸尘组件,电吸尘组件启动时能够吸附从第一散热口11a中落下的灰尘,阻挡外界灰尘从第一散热口11a进入控制机箱内。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灯光指示器4,所述灯光指示器4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101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灯光指示器4的数量与噪声分贝传感器的数量相同,且所述灯光指示器4的位置与噪声分贝传感器的位置一一对应;灯光指示器4用于远程提醒,布置在便于读者观察到的位置,以提高处理效率;当噪声分贝传感器3监测到某一区域的噪音超标时,处理器101即向该区域的灯光指示器4发出启动信号,以远程对发出噪音的对象进行劝阻。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罩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设置的上布层71、海绵层72和下布层73;各层可由一外框固定,外框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第二散热口12a;上布层71、下布层73可为尼龙布;上布层71、海绵层72及下布层73的厚度之比可为1:(8-12):1;该结构使防尘罩7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尘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吸尘组件包括正极金属防尘网61和负极金属防尘网62,所述正极金属防尘网61和负极金属防尘网62平行正对形成电容,电容的两极分别与供电模块63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负极金属防尘网62位于正极金属防尘网61的上方;正极金属防尘网61和负极金属防尘网62形成电容,可保证两防尘网带电量大,利于提高防尘能力,同时,正极金属防尘网61设置于负极金属防尘网62下方,利于二次防尘,保证防尘强度;供电模块可为一设在机箱内的蓄电池,使电吸尘组件能够脱离市电运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3连接有无线信号发送器3a,所述噪声分贝传感器3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器3a将数据发送至处理器101;每一噪声分贝传感器3均连接有无线信号发送器3a,以与处理器101进行无线通信;其中的信号转换及信号放大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同时,所述灯光指示器4也连接有无线信号接收器4a,所述灯光指示器4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4a接收来自处理器101的信号;所述无线信号发送器3a及无线信号接收器4a分别通过相对应的GSM网络、GPRS网络、CDMA网络、3G网络或者4G网络与处理器101相连接;技术成熟,其容易实现,便于系统构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