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60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饮料生产商常常会在饮料瓶的外部包装有标签,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厂商会做一些兑奖促销活动,原先的兑奖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将兑奖信息放置在瓶盖中,消费者须打开瓶盖才能进行兑奖。随着互联网与二维码技术的发展,将兑奖信息可变为兑换码和二维码印刷在标签背面,现有的一些手撕兑奖标签通过在标签表面打孔形成方形或矩形撕裂线,消费者获取兑奖信息前需将标签撕裂线开对标签进行局部破损,而在纵向和横向均有撕裂线,在实际撕裂过程中极易受力不均造成标签背面的二维码被撕坏,导致不能进行兑奖,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相当不便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能够使撕裂简便且手撕成功率高,具有扫码识别功能,受力均匀,不易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包括标签本体、纵向撕裂线、折痕线,所述标签本体底部设有标签剪裁线,标签本体上设有扫码识别区、若干纵向撕裂线和折痕线,所述纵向撕裂线由若干均匀线性排列的椭圆状击穿孔组成,所述折痕线和标签剪裁线垂直相交。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撕裂线和下方的折痕线之间设有隔离间隙,隔离间隙的长度不大于折痕线的长度,所述纵向撕裂线和折痕线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扫码识别区介于两条纵向撕裂线之间,扫码识别区包括色块遮盖区、二维码区和兑换码区。

作为优选,所述折痕线为半击穿线,折痕线一端位于标签本体的外侧,折痕线的长度为2mm-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标签本体上设有若干折痕线和纵向撕裂线,折痕线为半击穿线,纵向撕裂线由若干椭圆状击穿孔线性均匀排列而成,纵向撕裂线和折痕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标签手撕的成功率高,手撕方便,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撕坏现象;将标签本体的背面设有扫码识别区,扫码识别区包括色块遮盖区、二维码区和兑换码区,具有了扫码识别功能,方便人们获取商品的兑奖信息用于兑换;将折痕线和纵向撕裂线之间设有隔离间隙,可以有效防止在跌落、运输、非人为撕裂情况下而造成的标签损坏现象发生;将折痕线和标签剪裁线垂直相交,折痕线部分位于标签本体的外侧,方便手撕标签提高手撕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标签本体、2-纵向撕裂线、3-折痕线、4-标签剪裁线、5-扫码识别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纵向撕裂线2、折痕线3,所述标签本体1底部设有标签剪裁线4,标签本体1上设有扫码识别区5、若干纵向撕裂线2和折痕线3,所述纵向撕裂线2由若干均匀线性排列的椭圆状击穿孔组成,所述折痕线3和标签剪裁线4垂直相交,所述纵向撕裂线2和下方的折痕线3之间设有隔离间隙,隔离间隙的长度不大于折痕线3的长度,所述纵向撕裂线2和折痕线3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所述扫码识别区5介于两条纵向撕裂线2之间,扫码识别区5包括色块遮盖区、二维码区和兑换码区,所述折痕线3为半击穿线,折痕线3一端位于标签本体1的外侧,折痕线3的长度为2mm-4mm。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标签上的二维码和兑换码信息进行识别查询时,通过手撕超出标签本体1的折痕线3部分,在纵向拉力的作用下,标签本体1沿着折痕线3和纵向撕裂线2被撕裂,露出内部的扫码识别区5,从中得到相应信息。

本实用新型一种易撕兑奖包装标签,将标签本体1上设有若干折痕线3和纵向撕裂线2,折痕线3为半击穿线,纵向撕裂线2由若干椭圆状击穿孔线性均匀排列而成,纵向撕裂线2和折痕线3处于同一直线上,使得标签手撕的成功率高,手撕方便,受力均匀不会出现撕坏现象;将标签本体1的背面设有扫码识别区5,扫码识别区5包括色块遮盖区、二维码区和兑换码区,具有了扫码识别功能,方便人们获取商品的兑奖信息用于兑换;将折痕线3和纵向撕裂线2之间设有隔离间隙,可以有效防止在跌落、运输、非人为撕裂情况下而造成的标签损坏现象发生;将折痕线3和标签剪裁线4垂直相交,折痕线3部分位于标签本体1的外侧,方便手撕标签提高手撕成功率。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