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30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码识别,具体涉及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



背景技术:

现今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疗系统也步入了现代化,我国也慢慢的赶上了世界先进医疗系统的步伐。医疗系统现代化是与时俱进的,21世纪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很多事物都多少有所联系,医疗系统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况且在中国这种泱泱大国,人口从多且密集,医疗系统严重缺乏,而且常常在一些小城市,医疗系统简陋不堪,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导致许多老百姓去大城市就医,使本来就拥挤的医院变得更加拥挤,同时也会滋生出许多麻烦和困扰,例如:黄牛挂号、医患纠纷等等社会问题。

那么在医疗系统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电子信息化成为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法,一方面可以将病患的详细信息储存在网上,以供医生随时调取查看;另一方面通过网上实名制,杜绝黄牛的滋生,方便了真正的患者,也侧面打击了黄牛。

但是现有的电子信息化医疗系统大多数是独立在各自医院的有线式局域网,很少有大规模因特网医疗系统,有的也只是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往往一些小的城镇或村落无法完成网线的铺设,也并没有一种便于携带的无线医疗信息收发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现有条码自动识别没有无线发送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该系统内部含有无线发射器,可以不受地理限制远程发送信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包括单片机、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传感器、译码芯片、无线发射器;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前开口和侧开口,所述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传感器连接在对应前开口的外壳内壁上;单片机分别与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连接;所述译码芯片连接在单片机和红外线传感器之间;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条码或二维码与距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发送至单片机;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有效增强红外线传感器的接受能力;红外线传感器,用于检测条码或二维码上反射的红外线信号,并将所述红外线信号发送至译码芯片;译码芯片,用于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译码,译码后得到数字信号,再将该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用于接收距离传感器发送的距离信号和译码芯片发送的数字信号,再产生信号并分别发送至红外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医生,无论是附近的医生还是远处的,都可以对其患者的基本信息做出判断,还可通过以上各器件的配合工作最终将接收到的病患信息发送至外界,以用于医生远程诊断或挂号。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为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传感器、译码芯片、无线发射器、单片机供电,电源可以使用市电,也可用电池。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传感、译码芯片、无线发射器以及单片机都用热熔胶粘贴在外壳内壁。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侧板的形状匹配外壳的侧开口并安装在该侧开口上。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光板,所述透光板的形状匹配外壳的前开口并安装在该前开口内。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传感器、译码芯片、无线发射器、单片机都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并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探测端朝向透光板,所述红外线发射器的发射端也朝向透光板,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端也朝向透光板。

进一步,上述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形状匹配所述连接件并与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远程无线发送患者信息,方便患者就医,无需去医院排队;

2、本实用新型轻便易携带,在偏远的山区也能使用;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不复杂且安装也方便;

4、本实用新型还自带红外线发射器,能够有效增强红外线传感器的接受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外壳,2-透光板,3-连接件,4-连接孔,5-侧板,6-散热孔,7-底座,8-红外线发射器,9-红外线传感器,10-无线发射器,11-单片机,12-译码芯片,13-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包括外壳1、单片机11、距离传感器13、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传感器9、译码芯片12、无线发射器10,以上器件都用热熔胶粘贴在外壳1内壁,其中:

距离传感器13,用于检测条码或二维码与距离传感器13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发送至单片机11,在本实施例中该距离传感器13优选使用APM-12D23-20-DF8/TR8;红外线发射器8,用于发射红外线,增强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的接收检测能力;红外线传感器9,用于检测条码或二维码上反射的红外线信号,并将所述红外线信号发送至译码芯片12,在本实施例中该传感器优选使用TCD1254-GFG传感器;译码芯片12,用于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发送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译码,译码后得到数字信号,再将该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11;单片机 11,用于接收距离传感器13发送的距离信号和译码芯片12发送的数字信号,再产生信号并分别发送至红外线发射器8和无线发射器10,在本实施例中该单片机11使用宏晶 STC12C5A60S2,价格便宜且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最后由无线发射器10将患者的信息发送到医生的手上,做出相应的判断,在本实施例中远程操作可使用GSM技术;在门诊上,也可用该系统作为挂号用,距离较近时采用蓝牙或Wi-Fi作为无线发射器10。条码或二维码通过距离传感器13来判别距离,在能够被识别的范围内时,发射红外线增强红外线传感器9的接受能力,然后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交给单片机处理,最后将所要发送的患者信息发送到医生手中。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提供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如图2,所述外壳1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外壳1还设置有前开口和侧开口;所述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还包括透光板2,所述透光板2的形状匹配外壳1的前开口;还包括侧板5,所述侧板5上设置有散热孔6,保证正常的工作温度,不会因温度对内部器件造成影响,所述侧板5的形状匹配外壳1的侧开口;所述距离传感器13、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传感器9、译码芯片12、无线发射器10、单片机 11都放置在所述外壳1内部,并且所述距离传感器13的探测端朝向透光板2,所述红外线发射器8的发射端也朝向透光板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9的检测端也朝向透光板2;还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形状匹配所述连接件3,这里的连接件与连接孔的组合可以使所述外壳1的前开口有角度的上下转动,从而可以多角度扫入条码或二维码等信息。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提供的医疗信息条码自动识别器,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分别为距离传感器13、红外线发射器8、红外线传感器9、译码芯片12、无线发射器10、单片机11供电,在医院或者有门诊的地方,可以通过市电接入,并连接一个电源适配器为其供电,适配器的供电电压在3.7-5V,优选电压为5V;在没有有线电源时,可用电池代替,电池电压同为 3.7-5V,优选电压为5V,电池安装在底座7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