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244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



背景技术:

银行卡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因为各种银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存取款和转帐支付,所以又称之为“塑料货币”,银行卡的大小一般为85.60×53.98mm×0.76mm,银行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为多为用户办理多张新的银行卡,而这些新的银行卡只是简单堆积到一起,不便于银行工作人员拾取,拾取时容易将堆叠好的银行卡打撒,同时也容易弄混银行卡的顺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银行卡通道,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底部水平贯穿设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与壳体的后侧壁内部之间左右对称设有操纵套,所述操纵杆上在右侧的操纵套的左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操纵杆的左侧壁与壳体的左侧壁内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操纵杆的外侧壁左端均与设有操纵齿条,所述操纵杆的左侧顶部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旋转套管,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旋转齿轮,且旋转齿轮与操作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固定轴上在旋转套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轴的右侧设有开口调节杆,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开口调节齿轮,且第一开口调节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开口调节杆与壳体的后侧壁内部之间左右对称设有开口调节套,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口调节齿轮,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右端后侧设有开口调节条,所述开口调节条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调节齿条,且开口调节齿条与第二开口调节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开口调节条的顶部设有开口调节板,所述旋转套管的顶部设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上均匀设有推动齿条,所述推动块的右侧底部设有推动条,所述推动条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右侧顶部设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顶部设有银行卡。

优选的,所述操纵杆的右侧壁上设有操纵按钮。

优选的,所述操纵按钮为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推动条的高度小于银行卡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装置可以对银行卡进行收集整理,收集后避免了银行卡堆叠散落的情况,通过按下一次操纵杆就可以将装置内的一张银行卡弹出,便于工作人员抽取,抽取后装置复原,再次按下操纵杆即可以取出下一张银行卡,保证了发放银行卡的顺序,操作简单,简化了工作人员为人们置办新卡时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然状态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银行卡被推出状态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银行卡通道、3-操纵杆、4-操纵套、5-第一限位块、6-复位弹簧、7-操纵齿条、8-固定轴、9-旋转套管、10-旋转齿轮、11-第二限位块、12-开口调节杆、13-第一开口调节齿轮、14-开口调节套、15-第二开口调节齿轮、16-开口调节条、17-开口调节齿条、18-开口调节板、19-推动块、20-推动齿条、21-推动条、22-第一隔离板、23-第二隔离板、24-银行卡、25-操纵按钮、2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银行卡发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右侧壁上设有银行卡通道2,银行卡通道供装置内部存放的银行卡从装置从排出,银行卡通道的高度略高于银行卡的高度,即银行卡通道的高度略高于0.76毫米,便于银行卡的排出,否则可能导致银行堵塞在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右侧壁底部水平贯穿设有操纵杆3,所述操纵杆与壳体的后侧壁内部之间左右对称设有操纵套4,所述操纵杆上在右侧的操纵套的左侧设有第一限位块5,所述操纵杆的左侧壁与壳体的左侧壁内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操纵套将操纵杆固定在装置中,并且操纵杆可以在操纵套中进行左右的移动,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顶住操纵杆,使操作杆保持相对在右侧的状态,第一限位块卡在操纵套上,限制操纵杆的位置,避免操纵杆露出到装置外面的部分过多,不便于工作人员按压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的外侧壁左端均与设有操纵齿条7,所述操纵杆的左侧顶部设有固定轴8,所述固定轴上设有旋转套管9,所述旋转套管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旋转齿轮10,且旋转齿轮与操作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固定轴上在旋转套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限位块11,固定轴和第二限位块将旋转套管固定在操纵齿条的上方,且固定套管可以相对固定轴旋转,避免了旋转套管在固定轴前后移动导致齿轮传动失效,从装置外部按下操纵杆,操纵杆向左侧移动,操纵杆上操作齿条也向左移动,操纵齿条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套管因此顺时针旋转,松开操纵杆,操纵杆向右侧移动,操纵杆上操作齿条也向右移动,操纵齿条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套管因此逆时针旋转,所述固定轴的右侧设有开口调节杆12,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左端设有第一开口调节齿轮13,且第一开口调节齿轮与旋转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开口调节杆与壳体的后侧壁内部之间左右对称设有开口调节套14,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右端设有第二开口调节齿轮15,所述开口调节杆的右端后侧设有开口调节条16,所述开口调节条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调节齿条17,且开口调节齿条与第二开口调节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开口调节条的顶部设有开口调节板18,开口调节套将开口调节杆固定在装置中,且开口调节杆可以在开口调节套中旋转,旋转套管上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第一开口调节齿轮旋转,旋转套管的顺时针旋转带动开口调节杆旋转,从装置的左侧观看开口调节杆顺时针旋转,开口调节杆上的第二开口齿轮带动调节齿条移动,开口调节杆的顺时针转动带动开口调节条向上移动,开口调节条带动开口调节板向上移动,使开口调节板不再堵塞在银行卡通道上,使内部的银行卡能够从装置中排出,旋转套管的逆时针旋转带动开口调节杆旋转,从装置的左侧观看开口调节杆逆时针旋转,开口调节杆上的第二开口齿轮带动调节齿条移动,开口调节杆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开口调节条向下移动,开口调节条带动开口调节板向下移动,使开口调节板重新堵塞在银行卡通道上,使内部的银行卡无法从装置中排出,所述旋转套管的顶部设有推动块19,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上均匀设有推动齿条20,所述推动块的右侧底部设有推动条21,旋转套管上的旋转齿轮带动推动齿条移动,旋转套管的顺时针旋转带动推动块向右侧移动,推动块向右侧移动带动推动条向右侧移动,推动条将装置中最下层的银行卡推出,旋转套管的逆时针旋转带动推动块向左侧移动,推动块向左侧移动带动推动条向左侧移动,使推动条收回,所述推动条的底部设有第一隔离板22,所述第一隔离板的右侧顶部设有第二隔离板23,所述第一隔离板的顶部设有银行卡24,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壳体的左侧壁、壳体的前侧壁和壳体的后侧壁的内部形成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用来放置银行卡,它的长度和宽度要分别大于银行卡的长度和宽度,否则无法将银行卡放入到装置中,第一隔离板和第二隔离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银行卡通道的高度,便于银行卡的排出,第二隔离板与壳体之间留有空隙,这个空隙供开口调节板上下移动。

具体而言,所述操纵杆的右侧壁上设有操纵按钮25,操纵按钮便于工作按下操纵杆。

具体而言,所述操纵按钮为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使工作人员在按下操纵按钮时能够感觉到舒适,避免了多次按压坚硬物体使工作人员的手指感到不适。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26,在放入银行卡时将盖板打开,其余状态下将其关闭,避免外部杂物对内部存放的银行卡造成污染损害。

具体而言,所述推动条的高度小于银行卡的高度,即推动条的高度小于0.76毫米,保证推动条推动一次只会将一张银行卡推出。

工作原理:打开盖板,将多张银行卡放入到装置中,关闭盖板,按下操纵按钮,操纵杆向左侧移动,操纵杆上操作齿条也向左移动,操纵齿条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套管因此顺时针旋转,旋转套管的顺时针旋转带动开口调节杆旋转,从装置的左侧观看开口调节杆顺时针旋转,开口调节杆上的第二开口齿轮带动调节齿条移动,开口调节杆的顺时针转动带动开口调节条向上移动,开口调节条带动开口调节板向上移动,使开口调节板不再堵塞在银行卡通道上,同时旋转套管的顺时针旋转带动推动块向右侧移动,推动块向右侧移动带动推动条向右侧移动,推动块与银行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保证了银行卡通道先被打开后才会将银行卡推出,避免了装置卡住,推动条将装置中最下层的银行卡推出,银行卡从银行卡通道中排出,从装置中露出一部分,使工作人员能够将银行卡从装置中抽出,在银行卡露出一部分时,银行卡会将开口调节板挡住,使装置无法复原,在抽出银行卡后,由于复原弹簧的作用,操纵杆向右侧移动,操纵杆上操作齿条也向右移动,操纵齿条带动旋转齿轮转动,旋转套管因此逆时针旋转,旋转套管的逆时针旋转带动开口调节杆旋转,从装置的左侧观看开口调节杆逆时针旋转,开口调节杆上的第二开口齿轮带动调节齿条移动,开口调节杆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开口调节条向下移动,开口调节条带动开口调节板向下移动,使开口调节板重新堵塞在银行卡通道上,使内部的银行卡无法从装置中排出,旋转套管的逆时针旋转带动推动块向左侧移动,推动块向左侧移动带动推动条向左侧移动,使推动条收回,重新按下操纵按钮即可将下一张银行卡取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