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4684发布日期:2018-06-23 02:47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息整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需要进行整理的场合,更好的匹配是整理方法追求的效果,更好的展示是整理方法存在的基础,就像一个电商平台,成交量是效果,浏览量是基础。

整理,既为了整理对象能更好的匹配,也为了整理对象能更好的展示;可以更侧重匹配,也可以更侧重展示。

但是,只在乎匹配,就不是整理方法,而是筛选方法,比如选最好的一个客人住最好的一间房,但不管其他人有没有房住;而只在乎展示,却依然是一种整理方法,比如分配所有人都有房住,但无所谓满意不满意。

所以,对于整理方法的研究,可以提取出四项重点:管理方、管理方主导权、整理对象、整理对象主导权。

如果是更追求匹配效果,那这整理方法就要更追求管理方主导权,目前热门的大数据就是在追求管理方主导权。

如果是更追求展示效果,那这整理方法就要更追求整理对象主导权,这是本发明要做的。

以信息整理为例,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整理方法,比如线上的各种分类目录、城市列表、竞价排名、属性列表,线下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

这些方法中,有些是整理对象几乎没有主导权的,比如各种分类目录,大多是由管理方制定非常细化的规则,再对整理对象进行分类归纳。

有些是整理对象有更多主导权的,比如竞价排名,管理方虽然制定规则,可整理对象有很大的自由度针对规则去调整自己,以达到更理想的展示机会;尤其是线上的虚拟世界比线下更具调整便利,于是在线上,整理对象可以追求更多的主导权,比如搜索优化(SEO)。

但以上举例的这些,就算整理对象得到了更多的主导权,也只是管理方主导权之下的整理对象主导权;可以描述为世界之下的管理方,管理方之下的整理对象。

世界可以是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世界作为大环境,不参与主次表述,所以,这些方法的主次是:管理方、管理方主导权是主干,整理对象、整理对象主导权是枝干。

因为这些例子体现出来的整理特点是:虽然有世界的规则,但整理对象还是要基于管理方的规则而整理。

而观察的更广阔些,物理中的蒸馏或萃取,自然界中的地貌形成,社会中的人以群分,这些都是世界之下的整理对象,整理对象之下的管理方,主次是:整理对象、整理对象主导权为主干,管理方、管理方主导权为枝干。

因为这些现象体现出来的整理特点是:直接基于世界的规则而整理,管理方只作为调整或促进。

所以,这些现象体现出来的整理方法,有更强的整理对象主导权。

所以,通过这些现象的启发,再根据实际的实施场景,得到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本发明可以让整理的过程中,整理对象更具主导权,整理的结果也更具公平的展示机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包括由A1至AN组成的整理对象Ai,i为1到N的自然数,整理对象Ai对应设有整理属性X i和权重Ci,整理方法的步骤如下:

(a)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0的对象投票请求;

(b)所有整理对象Ai开始投票,统计出拥有整理属性的X 0的权重和为M,计算出拥有整理属性的X0的权重比例值如果a的值超过设定值H时,投票请求有效,驱逐不拥有整理属性的X0的整理对象Ai,如果a的值不超过设定值H时,投票请求无效。

进一步,整理属性X i为预先添加到整理对象Ai的标签。

进一步,权重Ni为整理对象Ai对应整理属性X i下的数量值。

进一步,发起对象投票请求的对象为整理对象Ai的一个或几个。

进一步,当该部分的整理对象Ai的数量超过设定值T时,通过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 i的对象投票请求;当该部分的整理对象不超过设定值T时,通过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 i的对象投票请求取消;

进一步,发起对象投票请求的对象为管理整理对象Ai的管理方。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由管理方或者部分整理对象Ai发起整理申请,管理方根据要求的某一整理属性X i进行统计,计算权重比例,不达标则不进行整理,达标则进行整理,整理效果为驱逐不含此属性的其它整理对象Ai。

本发明可以让整理的过程中,整理对象更具主导权,整理的结果也更具公平的展示机会,解决一些场景里的整理对象展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整理对象更有主导权的整理方法,包括由A1至AN组成的整理对象Ai,i为1到N的自然数,整理对象Ai对应设有整理属性X i和权重Ci。该方法还包括管理整理对象Ai的管理方。整理方法的步骤如下:

(a)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0的对象投票请求;

(b)所有整理对象Ai开始投票,统计出拥有整理属性的X 0的权重和为M,计算出拥有整理属性的X0的权重比例值如果a的值超过设定值H时,投票请求有效,驱逐不拥有整理属性的X0的整理对象Ai,如果a的值不超过设定值H时,投票请求无效。

整理属性X i为预先添加到整理对象Ai的标签。

权重Ni为整理对象Ai对应整理属性X i下的数量值。

发起对象投票请求的对象为整理对象Ai的一个或几个。

当该部分的整理对象Ai的数量超过设定值T时,通过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 i的对象投票请求;当该部分的整理对象不超过设定值T时,通过发起符合整理属性X i的对象投票请求取消;

发起对象投票请求的对象为管理整理对象Ai的管理方。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整理对象Ai可以为线上的各种分类目录、城市列表、竞价排名、属性列表,线下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管理方为管理各种分类目录、城市列表、竞价排名、属性列表的平台;

在进行整理方法前,管理方设定一些参数:(1)设定每个整理对象Ai的投票权重;(2)设定整理对象Ai发起整理的条件T=1/3(N);(3)设定一个比例值H(0-1之间)。

如果要进行整理,先由管理方或者整理对象Ai的一个或几个向管理方发出申请,要满足下列情况:(1)符合上述管理方设定的发起条件;(2)提出一个整理属性X i;(3)提出的整理属性X i可以不是发起者拥有的。

如果申请符合条件,管理方接收申请,并进行统计和计算:(1)统计并计算所有整理对象的投票权重总和M;(2)统计并计算拥有整理属性X i的整理对象Ai投票权重总和计算(C/M)的比例值a。

如果a小于或等于H,则此次整理申请取消;如果a大于H,则此次整理申请有效,发起申请的这部分整理对象Ai可以:可以驱逐这组信息里那些不含整理属性X i的整理对象Ai。(1)可以驱逐全部不含整理属性X i的整理对象Ai,也可以只驱逐部分不含整理属性X i的整理对象Ai;(2)如果发起者也是不含整理属性X i的整理对象Ai,也可以被驱逐,是自己选择驱逐自己,前提是必须发起者全部同意,才可以实施驱逐。

驱逐完成后,剩下的为一类(P),被驱逐的为一类(Q):可以连续发起投票请求,达到叠加的效果;每次选定的整理对象Ai不必是之前驱逐后的分类,只要符合管理方要求,可以重新选定,比如,一次驱逐之后分成(P)(Q)两类,之后依然可以把这两类合起来进行整理。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假设某一电商网络平台为管理方,其中某一页面设有一组整理对象A1、A2、A3、A4、A5、A6、A7,其中A1为卖柴火店铺,A2为卖苹果店铺、A3为卖香蕉铺、A4为卖盐店铺、A5为卖梨店铺、A6为卖醋店铺、A7为卖茶店铺。

管理方设定:(1)A1、A2、A3、A4、A5、A6、A7对应的投票权重为10、20、10、20、10、20、10;(2)发起整理申请的条件为至少3个整理对象;(3)H设定值为50。

情况1:假设A2、A5、A7向管理方发起整理申请:(1)符合管理方设定的发起整理申请条件(至少3个);(2)提出一个整理属性X i为:可以买吃的东西的店铺。

管理方接受申请,统计和计算:(1)所有整理对象的投票权重总和M为100;(2)拥有可以吃的店铺的的整理属性权重总和N为90(只有A1不能吃);(3)计算(N/M)的比例值a为90%。

因为a为90%,大于设定的H=50,所以,申请有效;发起申请的A2、A5、A7全部同意,要求驱逐不含可以吃的店铺的的整理属性的A1。

整理结果为:A2、A3、A4、A5、A6、A7为一类,A1为一类。

情况2:假设A2、A3、A5向管理方发起整理申请:(1)符合管理方设定的发起整理申请条件(至少3个);(2)提出一个整理属性Xi为:可以吃的水果店铺。

管理方接受申请,统计和计算:(1)所有整理对象的投票权重总和M为100;(2)拥有可以吃的店铺的的整理属性权重总和N为40;(3)计算(N/M)的比例值a为40%。

因为a为4%,小于设定的H=50,所以,申请无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