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5475发布日期:2018-08-04 14:27阅读:40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标,具体涉及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



背景技术:

从原始鼠标、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再到如今的触控鼠标,鼠标技术经历了漫漫征途终于修成正果。鼠标是我们最频繁操作的设备之一,但它却一直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在早些年,大多数用户都只愿意在鼠标身上花费不超过20元投资,当然此种情况今天已难得一见,应用的进步让人们对鼠标开始提出更多的要求,包括舒适的操作手感、灵活的移动和准确定位、可靠性高、不需经常清洁,鼠标的美学设计和制作工艺也逐渐为人所重视。是什么推动了鼠标技术的进展?有人说是CS之类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也有人说是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的影响。无论怎样,都是应用催生了技术的进步。在电脑中,鼠标的操纵性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鼠标制造商迎合这股风潮开始大刀阔斧的技术改良,从机械到光学、从有线到无线,造型新颖、工艺细腻的高端产品不断涌现。今天,一款高端鼠标甚至需要高达500元才能买到,这在几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毫无疑问,一款优秀的鼠标产品会让操作电脑变得更富乐趣,这也是鼠标领域技术不断革新、高端产品层出不穷的一大诱因。

现在的很多鼠标,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往往可以更换脚贴,脚贴一般粘在鼠标底部,难以取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的很多鼠标,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往往可以更换脚贴,脚贴一般粘在鼠标底部,难以取下,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解决现在的很多鼠标,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往往可以更换脚贴,脚贴一般粘在鼠标底部,难以取下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包括鼠标本体,在鼠标底部还设置有与鼠标底部外形匹配的脚贴安装板,所述脚贴安装板一面与鼠标底部连接,另一面开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磁铁,还包括与安装槽以及磁铁匹配的脚贴板。本方案通过增加磁吸脚贴安装板的方法,将脚贴通过磁吸的方式安装在鼠标底部,在需要更换脚贴时,只需要将磁吸的脚贴板取下即可完成更换。

所述脚贴板包括与安装槽匹配的本体,本体的一面设置有与磁铁匹配的金属块,另一面粘贴有脚贴。采用上述结构,节约资源,取下的脚贴板的本体部分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取下本体表面的脚贴时,可以使用细杆从本体没有贴脚贴的一面穿过通孔将脚贴顶起,便于将脚贴与本体分离。

所述脚贴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槽匹配的凹槽,凹槽与安装槽的侧壁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取下脚贴板时,可以用手指从凹槽处抠起脚贴板,便于拆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采用磁吸的方法安装脚贴,便于拆装和更换脚贴;

2、本发明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部件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脚贴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脚贴安装板,2-安装槽,201-磁铁,202-凹槽,3-脚贴板,301-本体,302-脚贴,303-通孔,304-金属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便于更换脚贴的鼠标,包括鼠标本体,在鼠标底部还设置有与鼠标底部外形匹配的脚贴安装板1,所述脚贴安装板1一面与鼠标底部连接,另一面开有若干安装槽1,安装槽2的底部设置有磁铁201,还包括与安装槽2以及磁铁201匹配的脚贴板3。本方案通过增加磁吸脚贴安装板1的方法,将脚贴302通过磁吸的方式安装在鼠标底部,在需要更换脚贴302时,只需要将磁吸的脚贴板3取下即可完成更换。

所述脚贴板3包括与安装槽2匹配的本体301,本体301的一面设置有与磁铁201匹配的金属块304,另一面粘贴有脚贴302。采用上述结构,节约资源,取下的脚贴板3的本体301部分可以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所述本体301上还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303。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取下本体301表面的脚贴302时,可以使用细杆从本体301没有贴脚贴302的一面穿过通孔303将脚贴顶起,便于将脚贴302与本体301分离。

所述脚贴安装板1上还设置有与安装槽2匹配的凹槽202,凹槽202与安装槽2的侧壁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在需要取下脚贴板3时,可以用手指从凹槽2处抠起脚贴板3,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