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网客流协同控制优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444发布日期:2018-08-03 1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路网客流协同控制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实现外部数据的自动化导入,以及数据的编辑、存储;

客流分配模块,用于构建车站客流与区段客流间内在联系,为瓶颈疏解方案编制提供核心参数;

能力瓶颈疏解模块,用于对能力瓶颈区间予以疏解,反向确定控制车站及控流量;

客流控制方案生成模块,用于相邻时段内流量关系衔接、路网多瓶颈区段协同疏解,形成最终的客流控制方案;

客流控制方案分析模块,用于形成方案后结合流量关系,瓶颈疏解中间过程来进行方案可行性分析;

图形化展示模块,用于提供信息的图形化展示功能。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能力瓶颈疏解模块计算区间通过量与客运输送能力的差值,当区间通过量大于输送能力时判定为形成运输能力瓶颈,若判定为形成运输能力瓶颈,则确定目标控制车站,计算各车站权重系数,对多个车站进行协同控制,得到目标控制车站所需有效控流量,制定能力瓶颈疏解策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确定目标控制车站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1)根据瓶颈区间拥挤负荷确定响应控制车站集合数K;

步骤2)以区间运能占有率为依据,选取占用区间运能前K位的车站作为初步选定的响应控制车站集合

步骤3)依次判定中车站是否具备站外控制实施条件,且车站距瓶颈区间距离是否满足设定范围要求,若条件均满足,则将该站放入响应控制车站集合N'm;

步骤4)若集合N'm所包含车站数小于K,则转入步骤2,选取后续K位车站进一步判断,直至集合N'm中包含K各响应控制车站;

计算各车站权重系数的具体方式为:

式中为车站权重系数,为区间运能占有率,为响应时间,为站外广场面积,Vi为站外运营公交线路数,为车站i某方向站台的面积,μ1-μ5为重要度参数;

有效控流量计算方式为:

Δdi(t)表示控制车站i的有效控流量,为目标控制车站权重系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流控制方案生成模块利用车站客流区间通过率对有效控流量进行校正得到车站控流率,根据车站控流率生成控制方案;

车站客流区间通过率对有效控流量进行校正的方式为:

计算车站控流率

βi(t)为对应时段的车站控流率,di(t)为时段t内车站i的实际需求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流控制方案分析模块包括进站量分布分析、车站区间通过率分析、区间运能占有率分析、瓶颈疏解方案分析;

其中,进站量分布分析用于统计某一时段内进站客流中去往上行站台的客流量;

车站区间通过率分析用于计算车站客流区间通过率,车站客流区间通过率计算方式为:

为车站i关于区间m的客流通过率,其表示车站i的所有进站客流中流经区间m的客流量与总进站客流量的比值,为车站i到车站j在区间m的客流量,dij为车站i到车站j的总客流量;

区间运能占有率分析用于计算区间运能占有率,区间运能占有率计算方式为:

式中,为时段t内对应的区间运能占有率,表示通过区间m的客流中来自车站i的比例,为时段t内车站i到车站j在区间m的客流量,qm(t)为时段t内在区间m的客流量;

瓶颈疏解方案分析用于对某一时段内能力瓶颈的具体疏解过程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某一具体瓶颈区段疏解过程中所对应的目标控制车站、以及各车站对应的权重和控流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图形化展示模块包括流量视图、瓶颈视图、方案视图;

流量视图展示路网区段断面客流量;

瓶颈视图展示当前时段内路网能力瓶颈;

方案视图是对特定时段内的控制车站予以显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