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2715发布日期:2019-08-17 02: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屏占比的显示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设计全面屏时往往会预留一个非显示区域的凹口,用于放置前置摄像头、距离传感器(proximitysensor)及光传感器等光学元件。而在全面屏处于显示状态时,该凹口则保持为暗的状态,造成了视觉效果欠佳,并降低了屏占比。基于以上问题,便携式电子装置设计高屏占比的全面屏仍需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屏占比的显示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光学模组、电路板及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光学模组及电路板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光学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下,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外部光线。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屏及光学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屏为透明显示屏,所述光学模组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下,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操作在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所述操作方法包括:

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所述第一模式;

当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一模式时,关闭所述光学模组,开启所述第一显示屏显示一第一影像;

侦测是否有触发事件发生;

当侦测到触发事件发生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由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及

当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模式时,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开启所述光学模组来接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外部光线。

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紧密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有效提高了屏占比。在第一显示屏下设置所述光学模组,并通过不同模式的切换使得第一显示屏与光学模组的工作状态切换以达到较佳的优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沿ii-ii线段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显示屏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屏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ui操作模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休眠模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来电模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相机模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光侦测模式的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便携式电子装置100

第一显示屏11、11a、11b

基板112a、112b

电极114

rgbled116

低密度区域1162

高密度区域1164

留白区域1166

常规区域1168

第二显示屏12

第一端122

第二端124

容置口125、125a、125b

凹口126

间隔127

第一控制器101

第二控制器102

壳体13

前盖14

光学模组15

电路板16

相机单元152

距离传感器154

光传感器156

处理器17

存储器18

计时器182

光线l

应用程序图标c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壳体13、前盖14、光学模组15及电路板16。所述第一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

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光学模组15及电路板16均收容于壳体13内。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并列设置,并位于一个平面上。所述光学模组15电性连接至电路板16,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下。较佳地,所述光学模组15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6与第一显示屏11之间。所述前盖14盖设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盖14为透明的玻璃前盖,因此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通过所述前盖14为可视的。

请再参阅图1及图2,所述第二显示屏12大致呈矩形,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22及第二端124。所述第一端122及第二端124可分别抵持至壳体13的上边框及下边框。所述第一端122中间开设一凹口126。所述第一显示屏11设置于所述凹口126及所述上边框形成的开口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为非透明显示屏,例如可为但不限于为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屏,且具有触控功能。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为透明显示屏,例如可为但不限于为微发光二极管(μled)显示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为辅界面;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为主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

请参考图3,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12的第一端122与壳体13的上边框形成容置口125a,所述容置口125a中设置有第一显示屏11a。第二显示屏12的第二端124与壳体13的下边框形成容置口125b,所述容置口125b中设置有第一显示屏11b。

请参考图4,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第一端122中間开设凹口126。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第二端124与壳体13的下边框还形成容置口125。所述壳体13的两侧边框及上边框与所述第二显示屏12间形成间隔127。所述间隔127、所述容置口125及所述凹口126相互连通,并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11。换言之,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环绕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周围。所述光学模组15设置在所述凹口126中,并位在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下。

请参阅图5,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第一端122与壳体13的上边框还形成所述容置口125。所述壳体13的两侧边框及下边框与所述第二显示屏12间形成间隔127。所述间隔127及所述容置口125相互连通,并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11。换言之,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环绕並設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周围。所述光学模组15设置在容置口125中,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下。

第三及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屏11可利用显示融合技术,通过在有效平面上晃动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形成视觉暂留所产生连续的图形。

请参阅图6,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仅包括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各端抵持至所述壳体13的边框。所述光学模组15设置在所述壳体13内,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靠近所述壳体13上边框的一显示区域下。

请一并参考图7,具体地,所述第一显示屏11包括至少一基板112a/112b、多个电极114、及多个rgb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116。所述基板112a/112b用于设置所述电极114及rgbled1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包括两个基板112a、112b。所述基板112a、112b为透明材质,例如可为但不限于为玻璃或聚酰亚胺(polyimide,pi)等。所述电极114为透明电极,例如可为但不限于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电极,分布设置于所述rgbled116的相对两侧并电性连接所述rgbled116,用于控制rgbled116的亮灭。每一对ito电极114对应一所述rgbled116。本实施例中,所述rgbled116的排列包括低密度区域1162及高密度区域1164。其中,所述光学模组15設置在所述rgbled116的低密度区域1162下,利于更多光线l通过所述低密度区域1162而进入光学模组15,藉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透光率。。在此实施例中,光学模组15可贴附設置在对应于所述低密度区域1162的基板112b的下表面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所述rgbled116的排列包括留白区域1166及常规区域1168。其中,所述光学模组15設置在所述rgbled116的留白区域1166下,利于更多光线l通过所述低密度区域1162而进入光学模组15,藉以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透光率。在此实施例中,光学模组15可贴附在对应于所述留白区域1166的基板112b的下表面上。

请一并参阅图9,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包括处理器17及存储器18。所述处理器17及存储器18可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6上。所述处理器17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光学模组15及存储器18,以用于控制及处理这些电子元件的数据。所述光学模组15包括至少一光学元件。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15包括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proximitysensor)154及光传感器156。所述相机单元152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前置摄像头,用于拍摄相片。所述距离传感器154用于侦测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光传感器156用于侦测当前的环境光亮度。所述存储器18用于储存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8包括计时器182。所述计时器182用于计数一预定时间。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计时器182可由硬件计时器182实现。

可以理解,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01及第二控制器102,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分别藉由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及所述第二控制器102电性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7,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及第二控制器102的规格不同,例如具有不同的接口。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具有第一接口,如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并透过所述第一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7;所述第二控制器102具有第二接口,如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mipi),并透过所述第二接口电性连接至所述处理器17,其中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接脚数量不同。所述处理器17通过所述第一控制器101及第二控制器102分别控制对应的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

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可操作在多种模式,例如可为但不限于为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ui)操作模式、休眠模式、来电模式、相机模式及光侦测模式。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多种模式中,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及光学模组15中不同的光学元件的工作状态不同。所述处理器17可侦测不同的触发事件,并根据所侦测到的触发事件来切换并控制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模式。

请一并参阅图10,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可包括应用程序图标c或应用程序界面等,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辅界面,可包括例如信号连接状态图标、电量图标、时间等影像。可以理解,所述ui操作模式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解锁后的显示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11,在所述休眠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关闭,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可仅显示时间。

请一并参阅图12,在所述来电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关闭,所述距离传感器154开启,所述光传感器156关闭。另外,在所述来电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整体关闭或部分关闭,使一外部反射光线可不受所述rgbled116所发射的光干扰,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11后由所述距离传感器154来接收。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通话界面,所述距离传感器154根据上述所接收到的外部反射光线来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当判断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预定距离时,则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12以节约电能,此时表示的状态为用户耳部贴近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接听来电,无需再观看所述第二显示屏12。

请一并参阅图13,在所述相机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开启,所述距离传感器154关闭,所述光传感器156关闭。另外,在所述相机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整体关闭或部分关闭,使一外部光线可不受所述rgbled116所发射的光干扰,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11后由所述相机单元152来接收。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相机单元152的拍摄界面。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所述光侦测模式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关闭,所述距离传感器154关闭,所述光传感器156开启。另外,在所述光侦测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整体关闭或部分关闭,使一外部光线可不受所述rgbled116所发射的光干扰,并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11后由所述光传感器156来接收。所述计时器182每计数达一所述预定时间,所述光传感器156侦测一次当前环境光亮度,以使所述处理器17根据上述所接收到的外部光线亮度来调整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亮度。

请一并参阅图15,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为由所述ui操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相机模式的操作,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501,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所述ui操作模式。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控制操作于所述ui操作模式。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可包括应用程序图标或应用程序界面等,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辅界面,可包括例如信号连接状态图标、电量图标、时间等影像。可以理解,所述ui操作模式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解锁后的显示状态。

步骤s1502,判断是否启动所述相机单元152。所述处理器17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是否启动,用户可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上对应的相机图标来启动所述相机单元152。当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未启动,则返回步骤s1501;当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启动,则执行步骤s1503。

步骤s1503,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相机单元152的拍摄界面,从而切换至所述相机模式。所述相机单元152拍摄的相片可储存于所述存储器18中。

步骤s1504,判断是否关闭所述相机单元152。所述处理器17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是否关闭,用户可通过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上显示的相机单元152拍摄界面来关闭所述相机单元152。当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未关闭,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1503;当判断所述相机单元152关闭,则返回执行步骤s1501。

请一并参阅图16,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为由所述ui操作模式切换至所述来电模式的操作,所述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601,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所述ui操作模式。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控制操作于所述ui操作模式。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可包括应用程序图标或应用程序界面等,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辅界面,可包括例如信号连接状态图标、电量图标、时间等影像。可以理解,所述ui操作模式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解锁后的显示状态。

步骤s1602,判断是否接听来电。所述处理器17判断用户是否接听来电,用户可通过第二显示屏12操作电话图标来接听来电。当判断未接听来电,则返回步骤s1601;当判断接听来电,则执行步骤s1603。

步骤s1603,显示通话界面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关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距离传感器154,从而切换至所述来电模式。

步骤s1604,所述距离传感器154侦测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是否被遮挡。当用户耳部贴近至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时,所述距离传感器154侦测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与遮挡物件(用户)之间的距离,所述处理器17判断所述侦测距离是否小于一预定距离。当判断侦测距离大于预定距离时,重复执行步骤s1604;当判断侦测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则执行步骤s1605。

步骤s1605,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12。

步骤s1606,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当判断通话未结束,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1604;当判断通话结束,则返回步骤s1601。

请一并参阅图17,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为由所述ui操作模式切换至所述光侦测模式的操作,所述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701,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所述ui操作模式。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控制操作于所述ui操作模式。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可包括应用程序图标或应用程序界面等,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辅界面,可包括例如信号连接状态图标、电量图标、时间等影像。可以理解,所述ui操作模式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解锁后的显示状态。

步骤s1702,判断所述计时器182是否计数达到预定时间。所述计时器182设置有预定时间,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每间隔所述预定时间,则启动所述光传感器156。当判断未达到所述预定时间,则返回继续执行本步骤;当判断达到所述预定时间,则执行步骤s1703。

步骤s1703,开启所述光传感器156以侦测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一外部光线的光亮值。

步骤s1704,所述处理器17根据侦测的光亮值调整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显示亮度。

请一并参阅图18,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操作方法为由所述ui操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休眠测模式的操作,所述第四实施例的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801,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所述ui操作模式。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被控制操作于所述ui操作模式。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开启,所述第二显示屏12开启,所述相机单元152、距离传感器154及光传感器156关闭。在所述ui操作模式中,所述第二显示屏12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可包括应用程序图标、应用程序界面等,所述第一显示屏11显示辅界面,可包括例如信号连接状态图标、电量图标、时间等影像。可以理解,所述ui操作模式为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在解锁后的显示状态。

步骤s1802,判断所述第二显示屏12没有接收到操作达到一预定闲置时间。当判断第二显示屏12没有接收到操作未达到预定闲置时间,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当判断第二显示屏12没有接收到操作达到预定闲置时间,则执行步骤s1803。

步骤s1803,关闭所述第二显示屏12,从而切换至所述休眠模式。所述第一显示屏11此时可仅显示时间。

步骤s1804,判断是否启动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处理器17判断在所述休眠模式下是否有唤醒或解锁操作以启动便携式电子装置。当判断未启动时,则继续执行本步骤;当判断启动时,则返回步骤s1801。

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通过紧密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屏11及第二显示屏12,有效提高了屏占比。在第一显示屏11下设置所述光学模组15,并通过不同模式的切换使得第一显示屏11与光学模组15的工作状态切换以达到较佳的优化效果。

综上所述,尽管为说明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基本技术思想的范畴内,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及应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