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的联合拼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65120发布日期:2018-08-14 17:23阅读:9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的联合拼接方法,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为测绘科学或测量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尤其适应于大区域海底地貌“一张图”的精细获取。
背景技术
:侧扫声呐(sidescansonar,sss)作为高分辨率海底地貌图像的获取设备,目前应用日益广泛。大区域海底地貌“一张图”的精细获取,是开展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开发论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之一。受限于sss拖曳作业模式及船姿等因素影响,地理编码图像往往位置不准,导致地理拼接图像存在相邻条带共视目标错位的问题;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国外数据处理软件如sonarweb(chesaspeake)、isis(triton)、sips(caris)等,均基于地理编码完成图像拼接,难以满足图像后续深层次应用。因此,基于特征的sss图像拼接,成为研究的重点,赵建虎等最早提出了基于共视海床目标的侧扫声呐条带图像分段拼接方法,该方法保证了相邻条带图像中共视目标特征保形,基于航迹分段匹配有效缩短了surf配准的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但耗时仍较大,还不能满足程序实时处理的要求。王爱学等顾及局部畸变,又深入研究给出了弹性畸变配准方法,可保证共视目标的绝对保形;郭军,倪先锋后续也研究了基于surf特征的sss图像拼接;但均未解决效率不高的缺陷。同时,基于特征进行图像匹配,受限于海洋中无海底靶标,无法对图像进行整体位置纠正,条带数增加后,导致拼接后图像存在位置“漂移”,当测区内全部测线无法基于特征完成拼接时,也无法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实现测区所有条带的拼接,也即无法精细获取海底地貌“一张图”。技术实现要素:为提高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特征拼接效率,同时解决特征拼接位置漂移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几何变换的分段speed-uprobustfeatures(surf)特征提取和配准方法;给出一种多条带图像分组拼接方法,实现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的联合拼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图像几何变换:旋转和裁剪;第二步,surf特征分块匹配;第三步,特征拼接的地理位置误差纠正;第四步,多条带图像特征拼接后的地理基准重新确定;第五步,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的图像拼接。第一步中所述旋转角θ计算公式为:式中hi是第iping的航向角,n为条带图像的总ping数。第一步中所述旋转后的新图尺寸计算公式为:widthnew=height×|sin(θ)|+width×|cos(θ)|heightnew=width×|sin(θ)|+height×|cos(θ)|式中width和height分别为瀑布图像的宽度和高度。第一步中所述变换矩阵参数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代表像素点在图像宽度和高度上的位置。第一步中所述旋转变换计算公式为:式中srcx、srcy表示像素点在原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dstx、dsty表示像素点在旋转后新图的位置。第一步中所述裁剪后图像左上角的坐标(x,y)及图像大小要根据地理编码图像四个端点坐标进行重新确定,计算公式为:x=min(lb,lt,rb,rt)xy=min(lb,lt,rb,rt)ywidth=max(lb,lt,rb,rt)x-xheight=max(lb,lt,rb,rt)y-y式中,lb,lt,rb,rt为原始地理编码图像四个端点的坐标。第二步中所述surf特征分块匹配,将左、右条带特征点检测范围分别设定为(变换后)图像宽度的50%-100%,0%-50%(即公共覆盖率)。第三步中所述特征拼接的地理位置误差纠正。将待拼接图像平均分组,底层组图像仅为2或3幅图像。对3幅图像进行基准变换完成图像拼接,避免目标失真。三幅图像的旋转、缩放参数计算如下:将旋转角度均分到两幅图像中,同时旋转一半角度,旋转角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拼接后图像的像素尺寸rnew近似表示为:式中左、右条带图像的像素尺寸为r,配准得到的缩放参数为s。第四步中所述多条带图像特征拼接后的地理基准确定,在所有匹配点对中计算坐标差异最小的点,取其坐标均值作为全图的位置基准,经推算得到图像左上角的地理坐标。当多条带图像进行特征拼接时,根据匹配结果不断调整基准坐标。根据多条带图像连续拼接时存在的几种匹配情况,针对性给出位置基准确定方法:(a)所有条带都能正确匹配,可直接按照上述步骤确定拼接图像的左上角地理坐标和分辨率;(b)拼接末端存在无法匹配的条带,将最后一个可特征拼接条带的位置基准赋予拼接后图像,保证可联合最后一个条带进行地理编码拼接;(c)两端均存在无法匹配的条带,此时特征拼接后联合第一个条带地理拼接时采用第二个条带的地理基准,联合最后一个条带拼接时再以其前一个条带的位置基准,以此尽可能保证相邻条带位置关系的一致性。第五步中所述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进行图像拼接。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方法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提高了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特征拼接效率、解决了位置漂移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方法实现了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实现了大区域海底地貌“一张图”的精细获取。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大区域多条带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的图像拼接结果实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以“深圳某水域侧扫声呐测量”为应用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明:应用实例测区水深在12米左右,采用双频edgetech-4200系统的120khz低频数据,为保证数据质量,测量时船速较慢,保持在4-5节。设计条带数目为13,扫幅为200米,采用往返测量模式,条带间重叠度约为50%,因部分测量条带重复,仅选取10个条带进行后续拼接实验。(1)选取实验区两条测线,将匹配点坐标经过旋转逆变换后计算变换模型参数与基于航迹分块计算的参数进行比较,如下:h0h1h2h3h4h5基于航迹分块0.9936-0.00187182.7990.001870.9936-315.5基于几何变换后分块0.9899-0.00370190.9060.00370.9899-308.868(2)分别对这两个条带基于全图surf特征提取、航迹分块和几何变换的分块surf特征提取,全部surf特征点对参与匹配计算,耗时分别为120s、30s和7s,表明基于几何变换的分块surf特征提取、匹配效率最高。(3)对实验区10个条带图像依次进行基于几何变换的分块surf特征提取、分块匹配,计算匹配点对数目及变换模型参数(刚性变换),如下:匹配条带匹配点对数目s×cosθ-s×sinθh2h51-2151.00325-0.0059297.7-68.82-3260.99941-0.0034322.3-157.63-4450.99802-0.0001160.3-298.94-5910.99704-0.0009-71.6-747.75-640.86459-0.7162927.1-956.46-771.08771-0.3428-108.5-822.47-8/8-9/9-100条带1-5两两匹配得到的缩放和旋转参数较为接近;条带5和6,6和7的匹配点对数目较少,计算得到的缩放参数和旋转参数与前面4对参数差别较大,计算结果不可信;后面四个条带因缺少特征无法正确匹配。因此测区条带只能联合特征与地理编码完成图像拼接。(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条带1-5分别进行基于几何变换的surf分组特征拼接(改进特征拼接方法)、传统固定条带1旋转变换其余4个条带surf特征拼接和地理拼接,如下:多条带图像拼接后共视特征点对平均坐标偏差从地理编码的8.91m降低到1.17m,实现了特征拼接后图像位置统一;(5)对测区10个条带进行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拼接,结果如下图2。条带1-5特征拼接后地理坐标经过了一系列的基准调整后与剩余条带进行地理编码拼接,在拼接处有一些偏差,但幅度不大,而且图像整体的旋转和缩放基本一致,验证了联合特征与地理编码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大区域海底地貌“一张图”的精细获取。本发明所提供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方法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提高了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特征拼接效率、解决了位置漂移的问题;另一方面本方法实现了联合特征和地理编码的大区域多条带侧扫声呐图像拼接,实现了大区域海底地貌“一张图”的精细获取。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