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1736发布日期:2018-09-21 20:4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中需要经常使用信息安全测评系统进行传输数据工作,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其结构包括有连接主体和数据传输器,连接主体设置有连接孔,数据传输器上设有插接头,并插入连接主体设置的连接孔中。这种普通数据传输器的连接方式不牢固、连接稳定性较差,从而引起信号传输的故障,并且连接主体与主机体固定连接,很难快速准确的实现插接工作,特别是在空间狭窄区域,使连接主体和数据传输器的连接工作更加困难。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连接更可靠、稳定性好,且装配简单的信息安全测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机体内的支撑框体、与所述支撑框体配合连接的连接主体以及用以与所述连接主体配合连接的数据连接器,所述支撑框体内设有活结区域,所述连接主体位于所述活结区域内,所述连接主体内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右侧内壁靠近内底壁位置处连通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顶壁内连通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顶壁延伸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主体的顶部端面,所述第一滑腔内底壁内连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底部延伸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主体的底部端面,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滑块顶部以及底部端面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过渡配合连接有圆形齿柱,所述贯通槽右侧内壁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圆形齿柱相对设置的弹性齿接部,所述第一通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活结区域内顶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贯通槽内且与所述圆形齿柱顶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活结区域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贯通槽内且与所述圆形齿柱底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活动空腔左侧内壁内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侧端面上固设有伸入所述活动空腔内的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二铰接头与所述第一铰接头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推压杆,所述连接主体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顶部延伸末端连通设置的插接凹槽,所述活动空腔下侧的所述第二滑腔的右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动力配合连接的驱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电机的外部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滑腔连通的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滑槽内的导滑块、与所述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以及与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连接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滑槽内底壁内,所述调节螺杆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导滑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连接器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插接凹槽插接配合连接的插头部,所述插头部内贯通设有锁接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凹槽下侧的所述连接主体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连通的连通槽,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端面上下对应设有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齿接部与所述圆形齿柱相对的端面设为弧形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和减温片,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调节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调节电机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手动控制连接主体沿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的中心线方向正反转动,直至连接主体旋转至指定位置处,然后,将数据连接器移动至插接凹槽前侧位置,同时,使插头部与插接凹槽处于相对位置,接着将插头部完全插入插接凹槽内,同时,使锁接孔底部末端与第二滑腔顶部末端处于完全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控制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进而实现由调节螺杆带动导滑块逐渐朝导滑槽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铰接头通过推压杆带动第一铰接头以及与第一铰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逐渐朝靠近活动空腔一侧滑动,直至导滑块滑动至导滑槽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导滑块带动第二滑块顶部延伸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接孔内,实现插头部的完全锁固工作,同时,由第二铰接头通过推压杆带动第一铰接头以及与第一铰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最大程度滑动至靠近活动空腔一侧的第一滑腔内,同时,使第一滑块内的弹性齿接部最大程度与圆形齿柱紧密贴合连接,从而实现连接主体的定位锁定工作,此时,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显示部移动至连通槽的相对位置,同时,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显示部最大程度远离连通槽一侧,从而实现连接主体的多角度调节工作,方便数据连接器上的插头部与插接凹槽快速对位以及插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插头部的锁定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滑块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承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信息安全测评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机体内的支撑框体7、与所述支撑框体7配合连接的连接主体8以及用以与所述连接主体8配合连接的数据连接器9,所述支撑框体7内设有活结区域71,所述连接主体8位于所述活结区域71内,所述连接主体8内设有活动空腔81,所述活动空腔81右侧内壁靠近内底壁位置处连通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腔82,所述第一滑腔82内顶壁内连通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通孔85,所述第一通孔85顶壁延伸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主体8的顶部端面,所述第一滑腔82内底壁内连通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通孔86,所述第二通孔86底部延伸末端贯穿所述连接主体8的底部端面,所述第一滑腔8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821,所述第一滑块821内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滑块821顶部以及底部端面的贯通槽822,所述贯通槽822内过渡配合连接有圆形齿柱823,所述贯通槽822右侧内壁上固设有用以与所述圆形齿柱823相对设置的弹性齿接部824,所述第一通孔85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连接柱851,所述第一连接柱851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活结区域71内顶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851底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贯通槽822内且与所述圆形齿柱823顶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通孔86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连接柱861,所述第二连接柱861底部延伸末端与所述活结区域71内底壁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861顶部延伸末端伸入所述贯通槽822内且与所述圆形齿柱823底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821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铰接头827,所述活动空腔81左侧内壁内连通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滑腔83,所述第二滑腔8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831,所述第二滑块831右侧端面上固设有伸入所述活动空腔81内的第二铰接头832,所述第二铰接头832与所述第一铰接头827之间铰接配合连接有推压杆811,所述连接主体8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83顶部延伸末端连通设置的插接凹槽88,所述活动空腔81下侧的所述第二滑腔83的右侧内壁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831动力配合连接的驱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电机843的外部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驱动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滑腔83连通的导滑槽84、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滑槽84内的导滑块841、与所述导滑块841螺纹配合连接且上下延伸设置的调节螺杆842以及与所述调节螺杆842底部延伸末端动力配合连接的调节电机843,所述调节电机843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滑槽84内底壁内,所述调节螺杆842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导滑槽84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所述第二滑块831的自动升降滑动工作,进而实现所述第二滑块831与所述数据连接器9的锁定配合的连接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数据连接器9上设有用以与所述插接凹槽88插接配合连接的插头部91,所述插头部91内贯通设有锁接孔911,从而提高锁定的稳固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插接凹槽88下侧的所述连接主体8左侧端面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腔83连通的连通槽87,所述第二滑腔83的左侧端面上下对应设有第一显示部834和第二显示部833,从而方便操作人员的观察所述第二滑块831的锁定状态。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弹性齿接部824与所述圆形齿柱823相对的端面设为弧形状,从而提高所述弹性齿接部824与所述圆形齿柱823的连接紧密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8431和减温片8432,所述减震板8431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843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调节电机843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8432设置在所述调节电机843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调节电机843固定连接,所述减温片8432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调节电机843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震板8431用以减少所述调节电机84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调节电机843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本装置抖动。

初始状态时,导滑块841位于导滑槽84内的最底部位置,同时,使导滑块841带动第二滑块831完全位于第二滑腔83,此时,使导滑块841顶部末端端面最大程度远离第二滑腔83,同时,由第二滑块831带动第一显示部834移动至连通槽87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显示部833最大程度远离连通槽87一侧,同时,由第二铰接头832通过推压杆811带动第一铰接头827以及与第一铰接头827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821滑动至第一滑腔82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使第一滑块821内的弹性齿接部824最大程度远离圆形齿柱823。

当需要调节角度安装时,此时,通过手动控制连接主体8沿第一连接柱851以及第二连接柱861的中心线方向正反转动,直至连接主体8旋转至指定位置处,然后,将数据连接器9移动至插接凹槽88前侧位置,同时,使插头部91与插接凹槽88处于相对位置,接着将插头部91完全插入插接凹槽88内,同时,使锁接孔911底部末端与第二滑腔83顶部末端处于完全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控制调节电机843带动调节螺杆842转动,进而实现由调节螺杆842带动导滑块841逐渐朝导滑槽84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铰接头832通过推压杆811带动第一铰接头827以及与第一铰接头827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821逐渐朝靠近活动空腔81一侧滑动,直至导滑块841滑动至导滑槽84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导滑块841带动第二滑块831顶部延伸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接孔911内,实现插头部91的完全锁固工作,同时,由第二铰接头832通过推压杆811带动第一铰接头827以及与第一铰接头827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821最大程度滑动至靠近活动空腔81一侧的第一滑腔82内,同时,使第一滑块821内的弹性齿接部824最大程度与圆形齿柱823紧密贴合连接,从而实现连接主体8的定位锁定工作,此时,使第二滑块831带动第二显示部833移动至连通槽87的相对位置,同时,使第二滑块831带动第一显示部834最大程度远离连通槽87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手动控制连接主体沿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的中心线方向正反转动,直至连接主体旋转至指定位置处,然后,将数据连接器移动至插接凹槽前侧位置,同时,使插头部与插接凹槽处于相对位置,接着将插头部完全插入插接凹槽内,同时,使锁接孔底部末端与第二滑腔顶部末端处于完全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控制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螺杆转动,进而实现由调节螺杆带动导滑块逐渐朝导滑槽内的顶部方向滑动,同时,由第二铰接头通过推压杆带动第一铰接头以及与第一铰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逐渐朝靠近活动空腔一侧滑动,直至导滑块滑动至导滑槽内的最顶部位置时,此时,由导滑块带动第二滑块顶部延伸末端最大程度伸入锁接孔内,实现插头部的完全锁固工作,同时,由第二铰接头通过推压杆带动第一铰接头以及与第一铰接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最大程度滑动至靠近活动空腔一侧的第一滑腔内,同时,使第一滑块内的弹性齿接部最大程度与圆形齿柱紧密贴合连接,从而实现连接主体的定位锁定工作,此时,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二显示部移动至连通槽的相对位置,同时,使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显示部最大程度远离连通槽一侧,从而实现连接主体的多角度调节工作,方便数据连接器上的插头部与插接凹槽快速对位以及插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插头部的锁定工作,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