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7157发布日期:2018-08-24 20:4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息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比如:现在社会中的智能手机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其除了通常用来进行通讯以外,还用来进行照相、照明或者视频播放等各种功能,满足用户日常需要。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终端经常被用来进行各种不同信息的传递及信息的存储,因此用户对智能终端的信息存储空间的需要越来越大,而且智能终端的存储空间往往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存储数据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导致分配出的一些存储区域内存储信息量具有较大差距,使得存储空间不能充分使用。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信息存储区域固定不变,无法根据存储信息的大小,动态改变存储区域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终端的存储空间内设置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和信息存储缓冲区域,并设置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

采集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信息存储量,并统计超出存储上限值或者低于存储下限值的信息存储量;

根据统计出信息存储量计算方差;

判断所述方差是否超出预置数值,若是,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并控制将超出存储上限值的信息存储至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

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进行信息存储。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随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增大而增加,随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减小而减小,且所述存储上限值小于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统计出存储值的最大值与存储上限值之间的差值,设置所述存储上限值与所述最大存储值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调整信息存储缓冲区域的存储值;

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的存储值与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之间的关系为两者的总和为固定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统计出信息存储量计算方差的步骤中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即为各个统计出的信息存储量,n为统计的信息存储量的个数。

可选的,当所述方差超出预置数值,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调整。

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为:所述存储上限值与存储下限值之间的差值与所述方差呈正比例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若方差大于第一数值,则提高存储上限值,同时降低存储下限值;

若方差小于第二数值,则降低存储上限值,同时提高存储下限值;

所述第一数值大于第二数值。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若方差位于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之间,则保持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不变。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当方差大于第一数值时,确定方差与第一数值x之间的差值a,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a/x)×原存储上限值,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原存储下限值/(1+(a/x)。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当方差小于第二数值,则确定方差与第一数值x之间的差值a,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a/x)×原存储上限值,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1-c)×原存储上限值,其中,c为获取的存储量中超出原存储上限值或原存储下限值所占的比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和信息存储缓冲区域,并设置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采集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信息存储量,并统计超出存储上限值或者低于存储下限值的信息存储量;根据统计出信息存储量计算方差;判断所述方差是否超出预置数值,若是,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并控制将超出存储上限值的信息存储至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进行信息存储。本发明提供的存储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存储区域内存储的存储量,动态调整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间,并将空闲的存储空间分配到其他的存储区域,为用户进行信息存储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终端上的存储空间不能动态根据存储数据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终端的存储空间内设置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和信息存储缓冲区域,并设置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

为了对终端在一定时间内的存储空间的存储量进行分析,本步骤中首先在存储空间内设置两个不同的存储区域,分别为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和信息存储缓冲区域,并为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设置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根据对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内的存储量与存储上限值及存储下限值之间的差值,及异常存储量的方差进行分析,判断出当前终端的存储空间的存储量波动状态,并根据当前存储量的波动状态对存储空间进行动态调整。

可以想到的是,终端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台式电脑、智能电视或者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

步骤s102、采集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信息存储量,并统计超出存储上限值或者低于存储下限值的信息存储量。

采集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信息存储量,所述预设时间可以为一天或者几个小时的信息存储量,并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存储量判断该时间段内是否出现信息存储量超出信息存储上限值或者低于信息存储下限值的情况,若有,则统计出全部超出存储上限值和低于存储下限值的信息存储量。

步骤s103、根据统计出信息存储量计算方差。

将上述步骤s102中统计出的多个信息存储量,并计算信息存储量的方差。

具体的,本步骤中通过以下方差计算公式进行方差计算:

其中,即为各个统计出的信息存储量,n为统计的信息存储量的个数。

方差可以反映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上述信息存储量的方差可以反映出终端在一段时间内存储信息量的波动情况。

步骤s104、判断所述方差是否超出预置数值,若是,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并控制将超出存储上限值的信息存储至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

根据上述步骤中计算出的方差与预置数值进行比对,判断是否超出所述预置数值的范围,具体的,所述预置数值包括两个数值,分别为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所述第一数值大于第二数值。

具体的,当所述方差超出预置数值,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调整。

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为:所述存储上限值与存储下限值之间的差值与所述方差呈正比例关系。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若方差大于第一数值,则提高存储上限值,同时降低存储下限值;

若方差小于第二数值,则降低存储上限值,同时提高存储下限值;

所述第一数值大于第二数值。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若方差位于第一数值与第二数值之间,则保持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不变。

当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内存储的信息超出存储上限值时,则控制将超出的数据保存至信息存储缓冲区域,避免数据丢失。

步骤s105、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进行信息存储。

对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进行存储空间调整后,根据调整后的存储空间进行信息存储。

具体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内的存储空间的最大存储值与其设置的存储上限值之间的关系为:最大存储值随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增大而增加,随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减小而减小,且所述存储上限值小于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

为了更准确的对调整后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内的存储空间进行调整,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统计出存储值的最大值与存储上限值之间的差值,设置所述存储上限值与所述最大存储值之间的差值。

可以想到的是,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调整信息存储缓冲区域的存储值;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的存储值与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可存储的最大存储值之间的关系为两者的总和为固定值。

为了更好的实现根据计算出的方差进行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调整,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

当方差大于第一数值时,确定方差与第一数值x之间的差值a,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a/x)×原存储上限值,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原存储下限值/(1+(a/x)。

可选的,所述方差与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当方差小于第二数值,则确定方差与第一数值x之间的差值a,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a/x)×原存储上限值,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1-c)×原存储上限值,其中,c为获取的存储量中超出原存储上限值或原存储下限值所占的比例。

例如,原上限值是10,原下限值是4,x是7,方差为9,则a是9-7=2,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2/7))×10=12.8,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4/(1+(2/7))=3.1。

当方差小于第二数据时,确定方差与第二数据之间的差值b,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原存储上限值/(1+(b/y)),调整后的下限值为(1+(b/y))×原存储下限值。

例如,原上限值是10,原下限值是4,y是3.5,方差为2,则b是3.5-2=1.5,调整后的上限值为10/(1+(1.5/3.5))=7,调整后的下限值为(1+(1.5/3.5))×4=5.7。

对于方差小于第二数据时的特殊情况处理:

由于方差小于第二数据时,要调低上限值并调高下限值,所以可能会出现某个矛盾的情况,即调完后上限值低于下限值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会优先调整上限值,再根据上限值和一些其他参数来调整下限值。

例如原存储上限值是10,原存储下限值是4,第二数据是3.5,方差为0.5,则方差与第二数据之间的差值b是3.5-0.5=3,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0/(1+(3/3.5))=5.4,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1+(3/3.5))×4=7.4,这样存储上限值就低于存储下限值,就造成了矛盾。

此时,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存储量检测,所述方差与调整所述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当方差小于第二数值,则确定方差与第一数值x之间的差值a,调整后的存储上限值为:(1+(a/x)×原存储上限值,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1-c)×原存储上限值,其中,c为获取的信息存储量中超出原存储上限值或原存储下限值所占的比例。

在上述情况下,优先调整存储上限值,即存储上限值还是调整为5.4,但是,调整后的存储下限值为:(1-c)×原存储上限值,其中,c为获取的信息存储量中超出原存储上限值或原存储下限值所占的比例,极端情况下,所有的存储量均超出了原存储上限值或存储下限值,则c为1,则下限值为0,如果都不超,则c为0,则下限值等于上限值。

例如,原上限值是10,原下限值是4,采集到的信息存储量为10个,分别为(12)、(9)、(8.5)、(7)、(5)、(4.8)、(4.4)、(4.1)、(3)、(1),则超出的存储上限值的数量为3个:12、3、1,则c为0.3,存储上限值被调整为5.4之后,存储下限值将被调整为(1-0.3)×5.4=3.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的存储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和信息存储缓冲区域,并设置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采集信息动态存储区域在预设时间内的信息存储量,并统计超出存储上限值或者低于存储下限值的信息存储量;根据统计出信息存储量计算方差;判断所述方差是否超出预置数值,若是,则调整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并控制将超出存储上限值的信息存储至所述信息存储缓冲区域;所述信息动态存储区域根据调整后的信息动态存储区域的存储上限值和存储下限值进行信息存储。本发明提供的存储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存储区域内存储的存储量,动态调整存储区域的存储空间,并将空闲的存储空间分配到其他的存储区域,为用户进行信息存储提供便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