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3163发布日期:2018-09-18 18:3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物资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电力公司对于备品或备件的管理都是基于人力管理,手动建立excel表格,进行出入库登记。且由于备品或备件种类繁杂、数量不一,不能及时的更新信息。另外,电力公司对备件应急要求严格,手动建立的excel表格无法实现对台账的实时共享,不能实时掌握备件信息,难以做到应急备件的准确掌握。

供电企业对于电力系统的维护,需要高度系统化的物资供应体系支撑。由于电力系统的公共服务特性,所以要求电力物资的管理和供应具有极高的时间和空间特性。与此同时,由于电力系统的技术复杂度和专业特性,决定了电力物资供应门类复杂、价值高的特性。因此现在需求一种应对电力行业备品或备件的智能化管理系统,要求对备品或备件实现物物联网,加强对备品或备件的管理,方便取用。

公开号为207068040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人值守智能仓库系统,包括仓库、锚节点、物资标识器和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为每个物料都配备物资标识器,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实现仓库物联网。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存在误差,通过将仓库货架划分为网格空间,根据传感器网络定位后所在货架网格区域,确定所在货架。本实用新型设立物料堆放区和入库堆放区,实现无人仓库,入库及领料出库全自动化。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实现对存储物品的物物联网,但是对于出入库登记尤其是存储物品的合理使用存在较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备品或备件进行分类存储,并将备品备件的信息集成化,便于备品备件的台账信息收集和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入库登记模块、存储登记模块、远端控制模块以及储备模块;

所述管理模块包括设置在仓库控制中心的工控机,对其它模块进行统一控制,记录各个备品或备件的收入库信息,与远端控制模块连接查阅备品或备件使用信息;

所述入库登记模块对备品或备件入库时进行分类运送,并对备品或备件进行入库登记;

所述存储登记模块包括对各类备品或备件进行存储的第一存储机构,并对各个备品或备件进行出库登记;

所述远端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的远程通信设备,实现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使用信息,并对备品或备件的使用进行预约登记;

所述储备模块对常用备品或备件进行额外储备。

进一步的,所述入库登记模块包括备品或备件上设置的RFID标签以及设置在仓库门口的第一RFID读写器,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包含该备品或备件的名称、型号、厂家、待用变电站、采购提报人、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库存数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存机构针对备品或备件的种类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二RFID读写器,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备模块包括第二存储机构,所述第二存储机构存储备用的备品或备件,所述第二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与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仓库内设置温湿度控制模块,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仓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与第四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度控制机构包括加热机和除湿器。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购的备品或备件入库,在备品或备件表面贴上RFID标签,通过第一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包含该备品或备件的名称、型号、厂家、采购提报人、入库时间、库存数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

S2、电力工作人员通过远程通信设备与管理模块连接,可以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信息,并远程预定;

S3、管理模块收到远程预定信息后,对现存的备品或备件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各个备品或备件的剩余数量;

S4、电力工作人员到仓库领取备品或备件,在第一存储机构上取出备品或备件后,通过第二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读取以及写入,确认取出了备品或备件,第二控制器发送信息至管理模块,修改后台存储的备品或配件数量,并将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录入RFID标签;

S5、管理模块通过收集到的各个备品或备件的入库、出库时间以及库存数量,并结合一年中各个时段备品或备件的使用量,确定储备模块需要存储的备品或备件数量;

S6、在需要的备品或备件库存数量为零时,通过储备模块暂时供应需要的备品或备件,并开始采购用完的备品或备件,储备模块储备的备品或备件数量通过一年中各个时段出库的频率以及对应的备品或备件采购时间确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模块、入库登记模块、存储登记模块、远端控制模块以及储备模块;

所述管理模块包括设置在仓库控制中心的工控机,对其它模块进行统一控制,记录各个备品或备件的收入库信息,与远端控制模块连接查阅备品或备件使用信息;

所述入库登记模块对备品或备件入库时进行分类运送,并对备品或备件进行入库登记;

所述存储登记模块包括对各类备品或备件进行存储的第一存储机构,并对各个备品或备件进行出库登记;

所述远端控制模块包括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的远程通信设备,实现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使用信息,并对备品或备件的使用进行预约登记;

所述储备模块对常用备品或备件进行额外储备。

管理模块作为整个控制中心,与其它模块通信连接,入库登记模块对采购的各个备品或备件进行入库登记,存储登记模块对备品或备件进行存储,并在取出备品或备件时对备品或备件上的RFID标签进行读写,写入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管理模块通过存储登记模块读取的数据,对库存数量进行修改,远端控制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存储情况,并实现远程预定,储备模块额外储备备品或备件,防止因为在特定时间短内某些备品或备件使用过多导致在未采购新的备品或备件时,无备品或备件可领取,通过储备模块可以保证备品或备件的充足供应。管理模块对备品或备件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结合备品或备件的采购时间,确定储备模块需要存储的备品或备件数量,这样以最少的储备数量满足使用需求。

所述入库登记模块包括备品或备件上设置的RFID标签以及设置在仓库门口的第一RFID读写器,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与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RFID标签包含该备品或备件的名称、型号、厂家、待用变电站、采购提报人、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库存数量信息。第一RFID读写器对采购入库的备品或备件信息进行登记,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RFID读写器对备品或备件上的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在出库时可以选择采购时间最早的备品或备件优先使用。

所述第一储存机构针对备品或备件的种类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二RFID读写器,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与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第一存储机构用来分类存储备品或备件,可以通过货架来存储,对于环境要求高的备品或备件,采用密封能控温湿度的货柜存储,在出库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RFID读写器对备品备件的标签进行读取并写入数据,包括备品备件的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管理模块接收数据后台修改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

所述储备模块包括第二存储机构,所述第二存储机构存储备用的备品或备件,所述第二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与第三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储备模块是在某些备品或备件使用完毕后,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并在该段时间内,采购新的备品或备件。

仓库内设置温湿度控制模块,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仓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与第四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器与所述管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机构包括加热机和除湿器。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仓库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加热机和除湿器对仓库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避免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影响备品或备件的存放。

本发明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备品或备件进行分类存储,并将备品备件的信息集成化,便于备品备件的台账信息收集和管理;且方便工作人员提前预定备品备件使用,并通过储备模块实现最少量的存储满足工作的需求,大大降低了备品备件存储时间过长以及数量过多导致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模块5、入库登记模块4、存储登记模块8、远端控制模块1以及储备模块11;

所述管理模块5包括设置在仓库控制中心的工控机,对其它模块进行统一控制,记录各个备品或备件的收入库信息,与远端控制模块1连接查阅备品或备件使用信息;

所述入库登记模块4对备品或备件入库时进行分类运送,并对备品或备件进行入库登记;

所述存储登记模块8包括对各类备品或备件进行存储的第一存储机构,并对各个备品或备件进行出库登记;

所述远端控制模块1包括与所述管理模块5信号连接的远程通信设备,实现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使用信息,并对备品或备件的使用进行预约登记;

所述储备模块11对常用备品或备件进行额外储备。

管理模块作为整个控制中心,与其它模块通信连接,入库登记模块对采购的各个备品或备件进行入库登记,存储登记模块对备品或备件进行存储,并在取出备品或备件时对备品或备件上的RFID标签进行读写,写入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管理模块通过存储登记模块读取的数据,对库存数量进行修改,远端控制模块可以实现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存储情况,并实现远程预定,储备模块额外储备备品或备件,防止因为在特定时间短内某些备品或备件使用过多导致在未采购新的备品或备件时,无备品或备件可领取,通过储备模块可以保证备品或备件的充足供应。管理模块对备品或备件使用频率进行统计,结合备品或备件的采购时间,确定储备模块需要存储的备品或备件数量,这样以最少的储备数量满足使用需求。

所述入库登记模块4包括备品或备件上设置的RFID标签17以及设置在仓库门口的第一RFID读写器2,所述第一RFID读写器2与第一控制器3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3与所述管理模块5信号连接。

所述RFID标签17包含该备品或备件的名称、型号、厂家、待用变电站、采购提报人、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库存数量信息。

第一RFID读写器对采购入库的备品或备件信息进行登记,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RFID读写器对备品或备件上的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在出库时可以选择采购时间最早的备品或备件优先使用。

所述第一储存机构针对备品或备件的种类进行设置,所述第一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二RFID读写器6,所述第二RFID读写器6与第二控制器7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7与所述管理模块5信号连接。

第一存储机构用来分类存储备品或备件,可以通过货架来存储,对于环境要求高的备品或备件,采用密封能控温湿度的货柜存储,在出库时,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RFID读写器对备品备件的标签进行读取并写入数据,包括备品备件的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管理模块接收数据后台修改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

所述储备模块11包括第二存储机构,所述第二存储机构存储备用的备品或备件,所述第二储存机构上设置第三RFID读写器9,所述第三RFID读写器9与第三控制器10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器10与所述管理模块5信号连接。储备模块是在某些备品或备件使用完毕后,提供这些备品备件,并在该段时间内,采购新的备品或备件。

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仓库内设置温湿度控制模块12,所述温湿度控制模块12包括设置在仓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13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3以及温湿度控制机构与第四控制器14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器14与所述管理模块5信号连接。所述温湿度控制机构包括加热机15和除湿器16。

温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测仓库内的温湿度,并通过加热机和除湿器对仓库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避免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影响备品或备件的存放。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备品或备件智能化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购的备品或备件入库,在备品或备件表面贴上RFID标签,通过第一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进行数据写入,包含该备品或备件的名称、型号、厂家、采购提报人、入库时间、库存数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至管理模块;

S2、电力工作人员通过远程通信设备与管理模块连接,可以远程查阅备品或备件的信息,并远程预定;

S3、管理模块收到远程预定信息后,对现存的备品或备件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各个备品或备件的剩余数量;

S4、电力工作人员到仓库领取备品或备件,在第一存储机构上取出备品或备件后,通过第二RFID读写器进行数据读取以及写入,确认取出了备品或备件,第二控制器发送信息至管理模块,修改后台存储的备品或配件数量,并将待用区域以及出库时间录入RFID标签;

S5、管理模块通过收集到的各个备品或备件的入库、出库时间以及库存数量,并结合一年中各个时段备品或备件的使用量,确定储备模块需要存储的备品或备件数量;

S6、在需要的备品或备件库存数量为零时,通过储备模块暂时供应需要的备品或备件,并开始采购用完的备品或备件,储备模块储备的备品或备件数量通过一年中各个时段出库的频率以及对应的备品或备件采购时间确定。

步骤S6中储备模块存储的数量确定通过一年中各个时段出库的频率以及对应的备品或备件采购时间实现,因为备品或备件在一年四季中不同时间段使用数量是不一样的,夏季温度过高,电网因为高温发生的事故较多,且在南方因为大风发生的事故也多,而在冬季因为高温发生的事故较少,但是因为线路结冰或大雪引发的事故较多,因此管理模块要统计一年中各个时段的备品或备件出库频率,如某个备品月出库频率为10个,而采购时间为一个月,那么该备品使用完毕后,储备模块预先储备的数量为最少10个,优选为该采购时间内需求数量的百分之二十,即储备数量为12个。这样以最少的储备量满足使用需求,减缓资金压力,并降低因为备品或备件长期存放引起的故障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