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8864发布日期:2018-11-20 19:1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计算机容灾备份领域。



背景技术:

容灾备份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容灾技术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容灾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

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传统的数据备份主要是采用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但是这种方式只能防止操作失误等人为故障,而且其恢复时间也很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的海量增加,不少的企业开始采用网络备份。网络备份一般通过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和存储设备来实现。

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快照是通过软件对要备份的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快速扫描,建立一个要备份数据的快照逻辑单元号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扫描时,把备份过程中即将要修改的数据块同时快速拷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组指针,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盘子系统中不变的数据块(在备份过程中)。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份。它可使用户在正常业务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主要指容灾备份系统),实时提取当前在线业务数据。其“备份窗口”接近于零,可大大增加系统业务的连续性,为实现系统真正的7×24运转提供了保证。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该方法会在业务主机上安装一个磁盘管理小程序,将容灾备份设备划分过来的硬盘卷与本地数据卷通过磁盘管理小程序配置为镜像模式,使得本地数据卷的所有写入数据会同步镜像或异步镜像至硬盘卷,同时在使用的过程,容灾备份设备会通过快照将硬盘卷的数据按时间点保存,对修改数据会按指针索引至容灾备份设备物理卷的保留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专利。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容灾备份设备(10)、硬盘卷(11)、时间点数据(12)、保留空间(13)、业务应用主机(14)、数据卷(15)、业务应用数据(16)、磁盘管理小程序(17),该方法容灾备份设备(10)将硬盘卷(11)挂载至业务应用主机(14)上,能过磁盘管理小程序(17)将硬盘卷(11)和数据卷(15)配置为镜像模式,使得业务应用数据(16)会同步至时间点数据(12)中,同时通过快照管理,时间点数据(12)可保存业务应用数据(16)的多个时间点数据,同时修改数据会按指针索引至容灾备份设备(10)的保留空间(13)。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磁盘管理小程序(17)将硬盘卷(11)和数据卷(15)配置为镜像模式时,支持配置为同步镜像模式和异步镜像模式。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快照管理可实现时间点数据(12)可保存业务应用数据(16)的多个时间点数据,多个时间点最大支持512个或30天任意时间点。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磁盘管理小程序(17)支持主流的x86服务器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8、Windows2012、Linux等。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保留空间(13)只用于保存时间点数据(12)需要修改的数据,读取和写入时不占用保留空间(13)。

一种新型基于快照实现快速容灾备份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磁盘管理小程序(17)支持主流的数据卷(15),如MBR、GPT、RAID组磁盘、LV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