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4205发布日期:2018-09-14 23:0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触控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当中,为人们的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触控屏是触控电子设备的主要部件,触控电子设备通过触控屏实现触控操作与图像显示。触控电极驱动电路是触控屏实现触控与显示驱动的重要结构,用于进行触控驱动以及显示驱动。现有的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只能逐一的驱动各个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检测,触控驱动的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在实现正常触控驱动的基础上,提高触控驱动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只能逐一的驱动各个触控电极进行触控检测,触控驱动的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下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

所述下拉节点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三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或在第四时钟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下拉节点;

所述上拉节点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和第二上拉节点,或在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端的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和第二上拉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或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

所述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或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触控信号端的信号或公共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所述触控信号端的信号或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

所述上拉模块用于在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五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上拉节点;

所述第一下拉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下拉节点;

所述第二下拉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所述下拉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下拉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上拉节点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入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第十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第一节点输出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第十晶体管和第三电容;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相连;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相连,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拉节点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第二节点输出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第十二晶体管、第十四晶体管和第四电容;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七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上拉节点相连;

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上拉节点相连,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所述第十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所述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拉节点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十五晶体管、第十六晶体管、第十七晶体管、第十八晶体管、第十九晶体管、第二十晶体管、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所述第十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触控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相连;

所述第十六晶体管的栅极与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相连;

所述第十七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七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十八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十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十八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相连,所述第十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第十九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四节点相连,所述第十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相连,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十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第二十二晶体管、第二十三晶体管、第二十四晶体管、第二十五晶体管、第二十六晶体管、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触控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的栅极与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十三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第八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三晶体管的第二极分别与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十六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十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

所述第二十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十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触控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二十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公共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十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节点相连,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十六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所述上拉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相连;

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四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

和/或,

所述第一下拉模块包括:第十一晶体管,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

和/或,

所述第二下拉模块包括:第十三晶体管,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节点相连,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相连,所述第十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下拉节点相连。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述任一种触控电极驱动电路。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其中移位寄存器中包括:下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相互配合,同一个移位寄存器能够向两个触控电极输出触控电极驱动信号,该种设置不仅提高了触控电极驱动的电路的驱动效率,还减少了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位寄存器对应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移位寄存器对应的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如图1所示,包括:下拉节点控制模块1、上拉节点控制模块2、上拉模块6、第一下拉模块5、第二下拉模块9、第一节点输出模块3、第二节点输出模块7、第一输出模块4和第二输出模块8;

下拉节点控制模块1用于在第三时钟信号端ck3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信号端cn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pd,或在第四时钟信号端ck4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信号端cnb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pd;

上拉节点控制模块2用于在第一输入信号端stv_n-1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信号端cn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pu1和第二上拉节点pu2,或在第二输入信号端stv_n+1的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信号端cnb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pu1和第二上拉节点pu2;

第一节点输出模块3用于在第一上拉节点pu1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端ck1的信号或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1;

第二节点输出模块7用于在第二上拉节点pu2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二时钟信号端ck2的信号或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a2;

第一输出模块4用于在第一节点a1的电位的控制下将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或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

第二输出模块8用于在第二节点a2的电位的控制下将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或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

上拉模块6用于在下拉节点pd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五参考电压信号端v5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pu1;

第一下拉模块5用于在第一上拉节点pu1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pd;

第二下拉模块9用于在第二上拉节点pu2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p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包括:下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相互配合,同一个移位寄存器能够向两个触控电极输出触控电极驱动信号,该种设置不仅提高了触控电极驱动的电路的驱动效率,还减少了功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下拉节点控制模块1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

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三时钟信号端ck3相连,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端cn相连,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分别与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和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相连;

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第四时钟信号端ck4相连,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压信号端cnb相连;

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第一参考电压信号端v1相连,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当第三时钟信号端信号为高电平时,第三晶体管导通,将第一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当第四时钟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四晶体管导通,将第二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第五晶体管处于常开状态,作为单管传输门工作,以更好的降低电压的噪声。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下拉节点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下拉节点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上拉节点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第一电容c1;

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输入信号端stv_n-1相连,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压信号端cn相连,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

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第二输入信号端stv_n+1相连,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压信号端cnb相连,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十参考电压信号端v10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三节点c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在第一输入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晶体管导通,将第一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三节点;在第二输入信号端的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二晶体管导通,将第二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三节点,第一电容用于保持第三节点的稳定,从而滤除第一上拉节点和第二上拉节点的杂波,保持第一上拉节点和第二上拉节点电压的稳定。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上拉节点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上拉节点控制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第一节点输出模块3包括: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第十晶体管t10和第三电容c3;

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二参考电压信号端v2相连,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第一上拉节点pu1相连;

第九晶体管t9的栅极与第一上拉节点pu1相连,第九晶体管t9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ck1相连,第九晶体管t9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1相连;

第十晶体管t10的栅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第十晶体管t10的第一极与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相连,第十晶体管t10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a1相连;

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上拉节点pu1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节点a1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第七晶体管处于常开状态,作为单管传输门工作,以更好的降低节点电压的噪声;在第一上拉节点为高电位时第九晶体管打开,将第一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在下拉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晶体管打开,将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三电容用于保持第一上拉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电压差稳定。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第二节点输出模块7包括:第八晶体管t8、第十二晶体管t12、第十四晶体管t14和第四电容c4;

第八晶体管t8的栅极与第七参考电压信号端v7相连,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八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与第二上拉节点pu2相连;

第十二晶体管t12的栅极与第二上拉节点pu2相连,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一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ck2相连,第十二晶体管t12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a2相连;

第十四晶体管t14的栅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一极与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相连,第十四晶体管t14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a2相连;

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上拉节点pu2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二节点a2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第八晶体管处于常开状态,作为单管传输门工作,以更好的降低节点电压的噪声;在第二上拉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二晶体管打开,将第二时钟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在下拉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四晶体管打开,将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第四电容用于保持第二上拉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电压差稳定。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第一输出模块4包括:第十五晶体管t15、第十六晶体管t16、第十七晶体管t17、第十八晶体管t18、第十九晶体管t19、第二十晶体管t20、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

第十五晶体管t15的栅极与第一节点a1相连,第十五晶体管t15的第一极与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相连,第十五晶体管t15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

第十六晶体管t16的栅极与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vcom_en相连,第十六晶体管t16的第一极与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相连,第十六晶体管t16的第二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

第十七晶体管t17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端v3相连,第十七晶体管t17的第二极分别与第十八晶体管t18的第二极和第二十晶体管t20的栅极相连;

第十八晶体管t18的栅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十八晶体管t18的第一极与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相连;

第十九晶体管t19的栅极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十九晶体管t19的第一极与触控信号端tx相连,第十九晶体管t19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相连;

第二十晶体管t20的第一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相连,第二十晶体管t20的第二极与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相连;

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四节点d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相连;

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十晶体管t20的栅极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在第一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五晶体管导通,将触控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四节点;第十七晶体管处于常开状态,将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晶体管的栅极;在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第十六晶体管将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四节点;在第四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八晶体管导通将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晶体管的栅极;在第四节点为高电位时第十九晶体管导通,将触控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十晶体管导通时将公共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五电容用于保持第四节点与第一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稳定;第六电容用于保持第二十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稳定。

其中,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的信号是用来采样选择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的方波脉冲信号,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的一个脉冲信号可包含多个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为一组检测扫描触摸信号的高频脉冲信号。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第一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第一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第二输出模块8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第二十三晶体管t23、第二十四晶体管t24、第二十五晶体管t25、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

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栅极与第二节点a2相连,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第一极与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相连,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

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的栅极与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vcom_en相连,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的第一极与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相连,第二十二晶体管t22的第二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

第二十三晶体管t23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第八参考电压信号端v8相连,第二十三晶体管t23的第二极分别与第二十四晶体管t24的第二极和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的栅极相连;

第二十四晶体管t24的栅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二十四晶体管t24的第一极与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相连;

第二十五晶体管t25的栅极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二十五晶体管t25的第一极与触控信号端tx相连,第二十五晶体管t25的第二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相连;

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的第一极与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相连,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的第二极与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相连;

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五节点e相连,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相连;

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的栅极相连,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与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在第二节点为高电位时第二十一晶体管导通,将触控控制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五节点;第二十三晶体管处于常开状态,将第八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六晶体管的栅极;在公共电压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第二十二晶体管将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五节点;在第五节点为高电位时第二十四晶体管导通将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六晶体管的栅极;在第五节点为高电位时第二十五晶体管导通,将触控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十六晶体管导通时将公共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七电容用于保持第五节点与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差稳定;第八电容用于保持第二十六晶体管的栅极电压稳定。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第二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第二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如图2所示,上拉模块6包括:第六晶体管t6和第二电容c2;

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第五参考电压信号端v5相连,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

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下拉节点pd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第四参考电压信号端v4相连;

和/或,

第一下拉模块5包括:第十一晶体管t11,第十一晶体管t11的栅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十一晶体管t11的第一极与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v6相连,第十一晶体管t11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

和/或,

第二下拉模块9包括:第十三晶体管t13,第十三晶体管t13的栅极与第三节点c相连,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一极与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v9相连,第十三晶体管t13的第二极与下拉节点pd相连。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在下拉节点为高电平信号时,第六晶体管,将第五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第三节点;第二电容用于保持下拉节点电压的稳定;在第三节点的电压为高电平时,第十一晶体管和第十三晶体管导通,将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和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提供给下拉节点,其中第六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和第九参考电压信号端的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

以上仅是举例说明移位寄存器中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或第二下拉模块的具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和/或第二下拉模块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描述过程均以所有开关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的,当所有晶体管为p型时,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降低制备工艺,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位寄存器中,所有开关晶体管均可以为n型开关晶体管。或者,所有开关晶体管也均可以为p型开关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中,n型的开关晶体管在高电位信号作用下导通,在低电位信号作用下截止;p型的开关晶体管在高电位信号作用下截止,在低电位信号作用下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开关晶体管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也可以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在此不做限定。在具体实施中,上述各开关晶体管的控制极作为其栅极,并且根据晶体管类型以及输入信号的不同,可以将第一极作为源极,第二极作为漏极;或者将第一极作为漏极,第二极作为源极,在此不做具体区分。

下面以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图3所示的时序图,对上述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中,1代表高电平,0代表低电平,并不表示具体的电位,具体包括两个阶段t1至t4阶段四个阶段,其中,以所有晶体管均为n型晶体管,cn、v1、v2、v3、v7和v8信号端的信号均为高电平,cnb、v4、v5、v6、v9和v10信号端的信号均为低电平为例进行说明。

t1阶段,stv_n-1=1,ck1=0,ck2=0,ck3=0,ck4=0。

由于stv_n-1=1,第一晶体管t1导通,将第一电压信号端cn的信号提供给第三节点c,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常开,将第三节点c的电压提供给第一上拉节点pu1和第二上拉节点pu2,第一电容c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第九晶体管t9、第十二晶体管t12、第十一晶体管t11和第十三晶体管t13导通,下拉节点pd的电压被拉低,第一节点a1和第二节点a2为低电平,第十五晶体管t15和第二十一晶体管t21截止,第十七晶体管t17将第三参考电压信号端v3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晶体管t20的栅极,第二十晶体管t20导通将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同理,第二十三晶体管t23将第八参考电压信号端v8的信号提供给第二十六晶体管t26的栅极,第二十六晶体管t26导通将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即在该阶段,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和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均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

t2阶段,stv_n-1=0,ck1=1,ck2=0,ck3=0,ck4=0。

由于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第九晶体管t9和第十二晶体管t12打开,导通的第十二晶体管t12将第二时钟信号端ck2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a2,使第二节点a2为低电平,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继续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导通的第九晶体管t9将第一时钟信号端ck1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1,使第一节点a1为高电平,第十五晶体管t15导通,将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的信号提供给第四节点d,第十九晶体管t19打开,将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即在该阶段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

t3阶段,stv_n-1=0,ck1=0,ck2=1,ck3=0,ck4=0。

由于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充电,第九晶体管t9和第十二晶体管t12打开,导通的第九晶体管t9将第一时钟信号端ck1的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a1,使第一节点a1为低电平,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导通的第十二晶体管t12将第二时钟信号端ck2的信号提供给第二节点a2,使第二节点a2为高电平,第二十一晶体管t21导通,将触控控制信号端tx_en的信号提供给第五节点e,第二十五晶体管t25打开,将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即在该阶段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输出触控信号端tx的信号。

t4阶段,stv_n-1=0,ck1=0,ck2=0,ck3=1,ck4=0。

在该阶段第三时钟信号端ck3的信号为高电平,第一时钟信号端ck1、第二时钟信号端ck2和第三时钟信号端ck3均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t3和第六晶体管t6导通,第一上拉节点pu1和第二上拉节点pu2的电位被拉低,下拉节点pd的电位被拉高,第十晶体管t10和第十四晶体管t14导通,将第一节点a1和第二节点a2的电位拉低,因此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和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均输出公共电压信号端vcom的信号。

由上述四个阶段的工作过程可知,通过一个移位寄存器就可以控制向两个触控电极输出的触控信号,不仅提高了触控驱动效率,同时也节约了能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种移位寄存器。该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工作的具体原理与上述实施例中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移位寄存器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上述的触控电极驱动电路。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电极驱动电路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位寄存器、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其中移位寄存器中包括:下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节点控制模块、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一节点输出模块、第二节点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相互配合,同一个移位寄存器能够向两个触控电极输出触控电极驱动信号,该种设置不仅提高了触控电极驱动的电路的驱动效率,还减少了功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