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以及二维码的扫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1220发布日期:2018-11-02 21:27阅读:2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以及二维码的扫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以及二维码的扫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捷的交互操作,变成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子。在现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二维码应用的领域就越来越广泛。例如:1、网站的扫二维码登录。2、扫二维码商品支付。3、扫二维码添加好友。4、扫二维码访问网站等等。在大量使用二维码情况下,如何便捷高效的集成使用安全二维码解决繁琐的业务交互变成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目前二维码的应用环境比较复杂,大多数没有与业务进行解耦。导致编码过程复杂,影响开发效率,和后期维护的难度;并且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终端生成二维码的方式,都是通过与服务器交互获取针对特定业务的二维码,二维码本身和业务耦合度较高,无法做到兼顾高效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以及二维码的扫码方法,保证二维码更加可靠,并且将二维码与业务进行解耦。

本发明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包括:

步骤1、智能终端上传其唯一标识,之后获取数据证书以及otp种子;

步骤2、若智能终端为联网,则服务器将二维码内容发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生成二维码图片;

若智能终端为不联网,则智能终端根据otp种子生成otp码,之后将otp码以及唯一标识生成二维码标识串,并用数字证书对二维码标识串进行签名,之后智能终端将二维码标识串以及签名生成二维码图片。

本发明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维码的扫码方法,包括:

步骤1、扫码端扫描智能终端的二维码图片;

步骤2、将二维码图片进行解析得到二维码内容;

步骤3、将二维码内容以及所述扫码端的业务码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4、扫码端从服务端获取所需的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在生成安全二维码的过程中,使用了数字证书对码值进行摘要保证二维码的安全可靠性.不可仿造;集成方式相对传统方式更加简单快速;二维码与业务逻辑剥离更加通用;在整个集成过程中,除了初始化和数据配置以及生码的调用外,不会对原有业务流程有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执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包括:

步骤1、智能终端上传其唯一标识,之后获取数据证书以及otp种子;

步骤2、若智能终端为联网,则服务器将二维码内容发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生成二维码图片;

若智能终端为不联网,则智能终端根据otp种子生成otp码,之后将otp码以及唯一标识生成二维码标识串,并用数字证书对二维码标识串进行签名,之后智能终端将二维码标识串以及签名生成二维码图片。

本发明二维码的扫码方法,包括:

步骤1、扫码端扫描智能终端的二维码图片;

步骤2、将二维码图片进行解析得到二维码内容;

步骤3、将二维码内容以及所述扫码端的业务码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4、扫码端从服务端获取所需的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智能终端上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

事件场景是在智能终端上需要通过二维码作为某项业务流程的标识时,通过使用本发明实现的sdk,进行简单的集成。具体的集成步骤:

开发人员将实现本发明的sdk包加入应用项目编译。sdk包主要实现初始化、生码功能,生码方式包括离线和在线。

应用编码中使用sdk中的初始化方法,传入码的属主的唯一标识,做二维码的所属关联。

在生成安全二维码时,调用生成二维码接口,生成安全二维码。该过程支持离线模式,可自动判断网络状态。若离线可直接本地生成,后台(即服务器)可识别,可解析的二维码。本过程可保证二维码快速生成。图1是生码流程

生成的二维码能通过二维码平台解析后,返回成原有的业务流程标识,并继续原有的业务流程。完成相应业务处理。本过程中业务与二维码耦合度大大减低。并支持大多数业务流程的引用场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生成安全二维码的方法,智能终端上传其唯一标识,之后获取数据证书以及OTP种子;若智能终端为联网,则服务器将二维码内容发送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生成二维码图片;若智能终端为不联网,则智能终端根据OTP种子生成OTP码,之后将OTP码以及唯一标识生成二维码标识串,并用数字证书对二维码标识串进行签名,之后智能终端将二维码标识串以及签名生成二维码图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维码的扫码方法,保证二维码更加可靠,并且将二维码与业务进行解耦。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李钻达;范启庭;林乐然;刘泉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7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