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8924发布日期:2018-10-02 18:4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而现有的汽车,在汽车却可以由多人进行使用;如车主、车主家属或车主朋友等都可以使用同一辆汽车,且随着汽车租赁的发展,也有很多人通过汽车租赁进行使用汽车,一辆汽车存在着被多人租用的情况,这样就同样存在这一个人使用过多辆汽车,一个车辆可以有多个账户可以登录,这就对智能汽车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特别是对智能汽车进行远程登录的过程中,如临时账户远程登录智能汽车,对智能汽车进行操控,而对智能汽车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车辆有多个账户可以登录对智能汽车的安全造成影响,特别是对智能汽车进行远程登录过程中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移动终端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

当车载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移动终端允许该用户id登录车载系统。

进一步优化,所述“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具体包括:

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进一步优化,所述“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具体包括:

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从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进一步优化,所述“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之后还包括步骤:

检测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登录;

若检查到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移动终端,否则直接将登陆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移动终端”之后还包括步骤:

移动终端接收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后,根据该用户id的权限做出相应的响应,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车主权限,则将该用户id从其他车辆上退出,并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非车主权限,则直接使用该用户id登录。

发明人还提供了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系统,包括车载系统及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与车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并当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通过移动终端登录车载系统;

所述车载系统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进一步优化,所述车载系统具体用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进一步优化,所述车载系统具体用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从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进一步优化,所述车载系统还用于检测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登录;若检查到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移动终端,否则直接将登陆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

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接收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后,根据该用户id的权限做出相应的响应,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车主权限,则将该用户id从其他车辆上退出,并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非车主权限,则直接使用该用户id登录。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对智能汽车的车载系统进行远程登录时,移动终端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当车载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用户id的权限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当判断该用户可以登录后,则车载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移动终端允许用户通过该用户id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而当车载系统判断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时,则用户无法通过移动终端使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通过根据用户id权限的进行判断该用户是否可以远程登录车载系统,保证了用户id使用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10、移动终端,

220、车载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1,本实施例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移动终端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登录汽车的车载系统时,移动终端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通过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向车载系统请求登录,其中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

步骤s120:当车载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则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当车载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对用户登录请求信息进行响应,判断用户是否可以登录该车载系统,其中,车载系统通过对该用户id的权限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进行登录;当车载系统判断该用户id可以登录该车载系统,则车载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许可该移动终端通过该用户id进行登录车载系统;若车载系统判断该用户id没有权限登录该车载系统,则不允许该用户id进行登录。

步骤s130: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移动终端允许该用户id登录车载系统。当移动终端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该用户id经过车载系统授权可以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用户id使用移动终端远程登录车载终端。

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对智能汽车的车载系统进行远程登录时,移动终端向车载系统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当车载系统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用户id的权限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当判断该用户可以登录后,则车载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移动终端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移动终端允许用户通过该用户id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而当车载系统判断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时,则用户无法通过移动终端使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通过根据用户id权限的进行判断该用户是否可以远程登录车载系统,保证了用户id使用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远程登录的安全,其中,步骤s120中车载系统对用户id的权限的判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限制只有车主权限的用户id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登录,保证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其他用户的登录,步骤s120具体包括: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从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当车载系统检测用户id为车主权限时,直接判断该用户id可以进行远程登录该车载系统,则车载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许可该用户id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若判断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根据该用户id在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登录,车载系统向移动终端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许可该用户id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若调取出该用户不具有登录权限或者数据库中未存储该用户id的权限数据,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即可以方便其他用户进行登录,同时增加车辆的远程登录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id可能已经在其他车辆上登录,而需要在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后才能登录该用户id,则造成用户使用麻烦,为了解决该问题,所述“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之后还包括步骤:检测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登录;若检查到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移动终端,否则直接将登陆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当用户进行对车辆进行远程登录,当车辆的车载系统判断该用户id具有登录该车载系统的车载系统,再次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进行登录,若检测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至移动终端,若检测到该用户id没有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后,则直接将登录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当移动终端接收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后,根据该用户id的权限做出相应的响应,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车主权限,则将该用户id从其他车辆上退出,并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非车主权限,则直接使用该用户id登录。无需到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解决了当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登录,而需要在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后才能登录该用户id,则造成用户使用麻烦的问题,避免非法用户id的非法入侵。

请参阅图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用户权限的远程登录车载系统的系统,包括车载系统220及移动终端210;

所述移动终端210与车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210用于向车载系统220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包括用户id,并当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通过移动终端210登录车载系统220;

所述车载系统220用于当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可以登录,则向移动终端210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

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210进行对智能汽车的车载系统220进行远程登录时,移动终端210向车载系统220发送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当车载系统220接收到用户登录请求信息后,根据用户登录请求信息中的用户id的权限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当判断该用户可以登录后,则车载系统220向移动终端210发送登录许可信息,移动终端210接收到登录许可信息后,移动终端210允许用户通过该用户id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220,而当车载系统220判断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时,则用户无法通过移动终端210使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通过根据用户id权限的进行判断该用户是否可以远程登录车载系统220,保证了用户id使用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远程登录的安全,,所述车载系统220具体用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限制只有车主权限的用户id可以通过移动终端210进行远程登录,保证了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其他用户的登录,所述车载系统220具体用于根据用户id的权限判断该用户id是否可以登录,若该用户id拥有车主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从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id登录,若否,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当车载系统220检测用户id为车主权限时,直接判断该用户id可以进行远程登录该车载系统220,则车载系统220向移动终端210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许可该用户id通过移动终端210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220;若判断该用户id为非车主权限,则根据该用户id在数据库中调取该用户id的权限,若该用户id具有登录权限,则允许该用户登录,车载系统220向移动终端210发送登录许可信息,许可该用户id通过移动终端210进行远程登录车载系统220;若调取出该用户不具有登录权限或者数据库中未存储该用户id的权限数据,则不允许该用户id登录,即可以方便其他用户进行登录,同时增加车辆的远程登录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id可能已经在其他车辆上登录,而需要在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后才能登录该用户id,则造成用户使用麻烦,为了解决该问题,所述车载系统220还用于检测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登录;若检查到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移动终端210,否则直接将登陆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当用户进行对车辆进行远程登录,当车辆的车载系统220判断该用户id具有登录该车载系统220的车载系统220,再次进行判断该用户id是否在其他车辆上进行登录,若检测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则将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返回至移动终端210,若检测到该用户id没有在其他车辆上登录后,则直接将登录许可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210;所述移动终端210还用于接收到该用户id已经在其他车辆登录的信息后,根据该用户id的权限做出相应的响应,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车主权限,则将该用户id从其他车辆上退出,并用该用户id进行登录;若该用户id的权限为非车主权限,则直接使用该用户id登录。无需到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解决了当该用户id在其他车辆登录,而需要在其他车辆退出该用户id后才能登录该用户id,则造成用户使用麻烦的问题,通知增加了该用户id登录的安全性,避免非法用户id的非法入侵。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