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9677发布日期:2018-10-16 21:49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市场交易以来,从服装、日用物品在到食品等领域,市场都存在着假货,假货的肆意,损害了厂家的形象,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给厂家和消费者均造成了许多的困扰。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防伪标签、验证码应运而生,降低了消费者对物品的疑虑,同时为消费者制造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

但是,目前的防伪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如果该物品的验证码被山寨厂家复制,或者是消费者登录到山寨网站或者是拨打了山寨服务电话,则查询到的该物品为正品的虚假信息,无法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究其原因,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该查询并不是通过全网广播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该查询并不透明,因此造成了该正品验证码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的现象,或者是消费者登录到了山寨网站或者是拨打了山寨服务电话来查询到了所谓的“正品”验证信息。

因此,如何实现全网信息实时共享监督机制下的物品真伪的验证,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提供一种可以全网区块链信息实时共享监督机制下的物品真伪的验证方式。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包括步骤:

厂家节点为出厂的物品设置防伪码,所述防伪码随机产生、且包含与物品相关的明码和暗码;

厂家节点建立所述物品与所述明码、所述暗码的码标对应表,所述物品、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一一对应;

用户节点至少在本地区块链的账本中检索所述明码,将针对所述明码的检索结果进行广播;

用户节点根据所述物品是否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

优选的是,还包括通过所述暗码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包括步骤:

用户节点在全网区块链中通过广播信息发起物品真伪验证请求,该所述查询请求中包括有该所述物品的暗码信息;

厂家节点监控全网区块链中所有的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广播信息,并提取所述暗码;

厂家节点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检索提取得到的所述暗码,将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广播至发出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用户节点;

用户节点根据暗码检索结果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

优选的是,根据接收到针对所述明码的检索结果,

若所述物品未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所述物品已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需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厂家正品。

优选的是,根据接收到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

若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为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为不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非厂家正品。

优选的是,所述明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明码对应的包括所述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

所述暗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暗码对应的明码、包括所述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所述暗码以保密的形式印记在所述物品上或所述物品的包装内。

一种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包括设置模块、对应模块、检索模块、确定模块,其中:

所述设置模块,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为出厂的物品设置防伪码,所述防伪码随机产生、且包含与物品相关的明码和暗码;

所述对应模块,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建立所述物品与所述明码、所述暗码的码标对应表,所述物品、所述明码和所述暗码一一对应;

所述检索模块,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至少在本地区块链的账本中检索所述明码,将针对所述明码的检索结果进行广播;

所述确定模块,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根据所述物品是否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

优选的是,还包括请求模块和提码模块,以通过所述暗码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其中:

所述请求模块,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在全网区块链中通过广播信息发起物品真伪验证请求,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包括有该所述物品的暗码信息;

所述提码模块,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监控全网区块链中所有的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广播信息,并从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提取所述暗码;

所述检索模块,还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检索提取得到的所述暗码,将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广播至发出所述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用户节点;

所述确定模块,还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根据暗码检索结果确定所述物品的真伪性。

优选的是,在所述确定模块中,根据接收到针对所述明码的检索结果,

若所述物品未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所述物品已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需进一步确认是否为厂家正品。

优选的是,在所述确定模块中,根据接收到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

若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为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针对所述暗码的检索结果为不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非厂家正品。

优选的是,在所述对应模块中:

所述明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明码对应的包括所述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

所述暗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所述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所述暗码对应的明码、包括所述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所述暗码以保密的形式印记在所述物品上或所述物品的包装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及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通过随机生成的具有唯一对应性的暗码-明码的方式,并将验证物品真伪的查询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使得该物品的明码和暗码可以广播到全网、并写入到区块链的账本中,形成一种基于全网区块链信息实时共享监督机制下的物品真伪的验证,避免了山寨厂家(或假厂家或黑厂家)对同一个验证码反复多次使用或者是正品的验证码被盗用等现象发生,避免了大量的造假行为;同时避免了山寨厂家通过山寨网站或者山寨查询电话的虚假查询方式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家的双重利益。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识中:

1-设置模块;2-对应模块;3-请求模块;4-提码模块;5-检索模块;6-确定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从物品产生的那一刻即建立档案,保证物品纯粹的正品性质,能有效鉴别山寨物品造假的现象,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家的双重利益,提升消费者体验。

如图1所示,该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厂家节点为出厂的物品设置防伪码,防伪码随机产生、且包含与物品相关的明码和暗码。

在该步骤中,在厂家出厂的物品上设置厂家随机产生的防伪码,该防伪码包含有明码和暗码两个部分,明码可以为该物品的标识,暗码以保密的形式印记在物品上或该物品的包装内。明码可以初步验证该物品的真伪,暗码可以确切验证该物品的真伪。

步骤s2):厂家节点建立物品与明码、暗码的码标对应表,物品、明码和暗码一一对应。

码标对应表相当于一个物品数据库,厂家出厂的物品上随机产生的一对明码和暗码,是一一对应的,唯一的,不重复的。在某物品出厂的时候,厂家保存下来该物品的防伪码以及对应的物品信息,也就是说厂家内部存储有所有物品的明码和暗码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组明码和暗码对应的物品的品牌和型号等具体信息。

明码的形式可以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并且该明码在厂家内部的码标对应表内设置有与该明码对应的包括物品的型号等具体信息的信息列表;暗码用于进一步验证该物品是否属于该厂家的正品,暗码的形式可以为随机数、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暗码对应的明码、包括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暗码应以保密的形式印记在物品上或该物品的包装内,消费者刮开保密涂层才可以看到该暗码。

步骤s3):用户节点至少在本地区块链的账本中检索明码,将针对明码的检索结果进行广播。

当消费者拿到某物品后,如果要验证该物品的真伪,消费者首先检索自己本地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而非厂家的账本)中是否有该物品的明码,也就是说可以查询区块链中该明码是否被公开过。

步骤s4):用户节点根据物品是否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确定物品的真伪性。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包含一张被称为区块的列表,有着持续增长并且排列整齐的记录。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与前一区块链接起来的时间戳:设计区块链使得数据不可篡改——一旦记录下来,在一个区块中的数据将不可逆。区块链将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因此,根据物品是否在本地被公开,可以确定物品非厂家正品。若物品未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为厂家正品;若物品已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需进一步通过暗码确认是否为厂家正品。

明码对应的包括物品的型号等具体信息的信息列表,如果消费者在自己本地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中查询到该明码,则该物品为仿制品,不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如果消费者在自己本地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中未查询到该明码,则说明该明码没有被公开过,继续执行后续步骤,进一步通过暗码确认物品是否为厂家正品。

如图2所示,进一步通过暗码确定物品的真伪性包括:

步骤s5):用户节点在全网区块链中通过广播信息发起物品真伪验证请求,该查询请求中包括有该物品的暗码信息。

消费者刮开该物品上的暗码的涂层,在全网区块链中通过广播信息的方式来发起物品真伪验证请求,在该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包括有该物品的暗码信息。

步骤s6):厂家节点监控全网区块链中所有的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广播信息,并提取暗码。

厂家实时监控区块链中所有的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广播信息,从中筛选出和自己有关的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信息,并对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的暗码进行提取。

步骤s7):厂家节点在码标对应表中检索提取得到的暗码,将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广播至发出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用户节点。

厂家节点将该暗码在自己的码标对应表中进行检索,如果在自己的码标对应表中检索不到该暗码,则说明该物品不是自己出厂的物品,并广播这个物品不是厂家生产的消息。

如果在自己的码标对应表中检索到该暗码,则说明该物品是自己出厂的物品,那么将该暗码对应的该物品的明码和物品信息在区块链中进行公开,也就是说需要将检索到的包括该物品的明码和物品信息结果通过区块链的广播信息的方式广播出去。

步骤s8):用户节点根据暗码检索结果确定物品的真伪性。

用户节点根据暗码检索结果确定物品为厂家正品,或者非厂家正品。若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为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为厂家正品;若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为不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非厂家正品。

相应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其包括设置模块1、对应模块2、检索模块5、确定模块6,其中:

设置模块1,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为出厂的物品设置防伪码,防伪码随机产生、且包含与物品相关的明码和暗码;

对应模块2,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建立物品与明码、暗码的码标对应表,物品、明码和暗码一一对应;

检索模块5,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至少在本地区块链的账本中检索明码,将针对明码的检索结果进行广播;

确定模块6,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根据物品是否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确定物品的真伪性。

其中,在对应模块2中:明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明码对应的包括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暗码为随机数串、条形码、二维码中的任一种,在码标对应表中对应设置有与暗码对应的明码、包括物品的型号的信息列表,暗码以保密的形式印记在物品上或物品的包装内。

在确定模块6中,根据接收到针对明码的检索结果,

若物品未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物品已在本地区块链被公开,则物品需进一步通过暗码确认是否为厂家正品。

进一步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该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还包括请求模块3和提码模块4,以通过暗码确定物品的真伪性,其中:

请求模块3,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在全网区块链中通过广播信息发起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包括有该物品的暗码信息;

提码模块4,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监控全网区块链中所有的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广播信息,并从物品真伪验证请求中提取暗码;

检索模块5,还配置为使得厂家节点在码标对应表中检索提取得到的暗码,将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广播至发出物品真伪验证请求的用户节点;

确定模块6,还配置为使得用户节点根据暗码检索结果确定物品的真伪性。

在确定模块6中,根据接收到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

若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为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为厂家正品;

若针对暗码的检索结果为不具备对应的暗码信息列表,则物品非厂家正品。

在该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的系统中,当一个用户拿到某物品后,如果要验证该物品的真伪,用户首先检索自己本地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中是否有该物品的明码,也就是说可以查询本地区块链的账本中该明码是否被公开过,如果在自己本地的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中查询到该明码,则该物品为仿制品,不继续执行后续步骤。如果在自己本地的实时同步的区块链的账本中没有查询到该明码,则说明该明码没有被公开过,继续执行后续广播物品真伪验证请求、提取暗码并根据暗码进行检索的步骤。用户接收到区块链中的该厂家发送的广播信息(厂家返回的查询请求的响应信息,包括该物品的明码和物品信息),将其中的明码和自己请求验证的物品的明码进行对比,如果一致,则确认该物品为该厂家的正品,如果不一致,则该物品非厂家的正品。

本申请中验证物品真伪的方法和验证物品真伪系统,通过随机生成的具有唯一对应性的暗码-明码的方式,并将验证物品真伪的查询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使得该物品的明码和暗码可以广播到全网、并写入到区块链的账本中,形成一种基于全网区块链信息实时共享监督机制下的物品真伪的验证,避免了山寨厂家(或假厂家或黑厂家)购买一个正品并通过现有的查询的方式来获得该物品的正品的验证码信息,然后生产出大量和该正品具有相同验证码的山寨复制品的现象,避免了同一个验证码反复多次使用或者是正品的验证码被盗用等现象发生,避免了大量的造假行为;同时避免了山寨厂家通过山寨网站或者山寨查询电话的虚假查询方式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保证了消费者和厂家的双重利益。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