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9826发布日期:2018-10-12 21:5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一种用于识别真伪并防止伪造、变造,克隆行为的技术手段。现有的防伪技术种类很多,比如浮雕版纹防伪技术,微缩防伪技术,纸张防伪,水印纸,防伪添加剂,镭射防伪,条形码防伪技术以及电码防伪标识及电话识别系统。但是普遍存在使用成本高,且存在易于伪造复制的风险。

条形码只是用来承载产品信息的。单单一个条形码是不能有效辨别真伪的,只能说对进出货管理、产品追踪、防窜货管理。制作防伪码一般都是将防伪码以被掩盖的暗码方法印刷在防伪标签上。

此外,目前广泛使用的二维码本身并不能防伪,需要有一个手机app应用端和企业商品信息数据库才能实现防伪的效果。原理是通过给每个商品分配一个唯一的二维码,并运用不可复制的材料印刷技术来确保二维码不能够被复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通过下载手机app查询二维码,核对商品信息、制造企业等信息即可辨别真伪。

印刷编码或印刷图文的扩散印迹是一条条随机弯曲的微曲线,具有随机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因此利用编码/图文等油墨边沿上凸起来的扩散纹(俗称毛刺)、或凹下去的扩散纹(俗称豁口)进行防伪识别,如图1中的扩散印迹1,具有工艺简单,防伪数据难于造假的优点。

但是印刷形成的随机扩散印迹,实际进行防伪应用时,仍存在如下缺点:1、扩散印迹特征可能不够清晰,缺乏个性化;2、编码/图文扩散纹本身容易产生变形,褪色,最终大大增加了识别难度;3、对扩散印迹相似性的判断处理较为复杂,难于保证达到较高的辨识度;4、严重依赖于网络在线识别处理,大大增加的服务器端的投入成本及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被盗后的防伪数据用于造假,且不需传输图片,大大提高传送效率,节省数据流量,并可方便地实现离线鉴别真伪。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承印物上选定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印刷区;s2)在所述印刷区形成具有随机扩散印迹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s3)获取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s4)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与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存储在服务器上,所述步骤s4)通过客户端软件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与服务器上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或者直接在客户端接收从服务器下发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直接印刷在承印物上,所述步骤s4)通过客户端软件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与印刷在承印物上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在所述印刷区内预先印刷扩散剂涂层,然后在扩散剂涂层上采用喷墨印刷形成具有随机扩散印迹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当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扩散印迹高度扩散达到0.015mm≤h<0.03mm时,通过向印刷区内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喷洒包覆剂对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进行预定型;当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扩散印迹高度扩散达到0.03mm≤h≤0.3mm时,通过向印刷区内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喷洒吸湿快干剂使得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定型。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的快干剂为硬脂酸甘油酯或油酸甘油酯,所述包覆剂为醇酸树脂、酚醛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所述快干剂的喷洒质量为扩散剂涂层质量的3~5倍。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印刷区涂覆金属保护膜和定影剂膜固定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并采用金属保护膜使得复印机的光分散或偏转。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至少选取一个随机扩散印迹的末端坐标作为位置信息放进防伪特征码中,同时对选取的随机扩散印迹进行放大拍照,并存储局部扩散印迹特征照片作为防伪特征备案信息;所述步骤s4)还包括采用手机拍摄承印物上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获取位置信息中指定的随机扩散印迹的实物现场照片,并与预先存储的局部扩散印迹特征照片做进一步的比对核实。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获取某一局部区域内所有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其末端坐标,并根据局部选定区域的大小、局部选定区域的位置信息、该局部选定区域的所有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以及每一条随机扩散印迹位置信息生成防伪特征码。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还包括将所有随机扩散印迹依次连线形成多边形,所述步骤s4)识别承印物上该局部区域内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如果识别出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与防伪特征码中记载的条数相同,则继续将识别出的随机扩散印迹的末端依次连线形成多边形,并与步骤s3)中形成多边形的进行比较,若两者相似则判定为真。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编码标识为序列号、一维条码、二维码、生产日期、产品批号、防伪数码、促销积分码、兑奖码、防窜货编码或产品溯源码。

上述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采用密钥对获取的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进行加密后再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通过获取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与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有效防止被盗后的防伪数据用于造假,且不需传输图片,大大提高传送效率,节省数据流量,并可方便地实现离线鉴别真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基于印刷的微细扩散印迹的二维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伪识别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使用的基于印刷的微细扩散印迹的二维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防伪识别过程示意图。

请参见图1和图2,以承印物上印刷的二维码为例,在放大状态下,二维码具有多个扩散印迹1,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承印物上选定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印刷区;

s2)在所述印刷区形成具有随机扩散印迹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

s3)获取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

s4)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与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

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所述步骤s3)中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存储在服务器上,所述步骤s4)通过客户端软件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并与服务器上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或者直接在客户端接收从服务器下发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采用防伪特征码代替图片传输,大大提高传送效率,节省数据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所述步骤s3)中预先生成的防伪特征码直接印刷在承印物上,所述步骤s4)通过客户端软件识别承印物上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与印刷在承印物上的防伪特征码进行比较判别真伪,可以不需要网络,实现本地离线鉴别真伪。

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一般印刷时形成的微细扩散印迹(即扩散印迹1)基本能保证随机清晰的特征。优选地,所述步骤s2在所述印刷区内预先印刷扩散剂涂层,然后在扩散剂涂层上采用喷墨印刷形成具有随机扩散印迹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当然也可采用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或静电复印等其它油墨印刷方式。为了更好形成扩散印迹,优选慢干油墨,当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扩散印迹高度h扩散达到[0.015,0.03)mm时,通过向印刷区内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喷洒包覆剂对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进行预定型;当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的扩散印迹高度h扩散达到[0.03~0.3]mm时,再通过向印刷区内的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喷洒吸湿快干剂使得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定型,所述快干剂为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或其它甘油酯等,所述包覆剂为醇酸树脂、酚醛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本发明添加的树脂能有效的与墨水中的颜料结合起来,用于调节不同颜料吸油值,来保证墨水有一个合适的粘度,树脂的作用还在于有助于迅速将颜料颗粒包覆起来,使得颜料仅仅通过分散,便可达到较细的颗粒,从而更好地形成个性化的扩散印迹。所述快干剂的喷洒质量为扩散剂涂层质量的3~5倍,从而实现快干剂对扩散剂和颜料的充分包覆,提高干燥速度,保证扩散印迹快干成型,不易变形,大大降低后续识别处理的难度。

基于印刷的微细扩散印迹,使用现代超高精准度的扫描仪和照相制版都不能完全再呈现同样的扩散印迹,因此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止印刷品被复制。为了进一步加大复制和扫描造假难度,所述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印刷区涂覆金属保护膜和定影剂膜固定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上的扩散印迹,并采用金属保护膜使得复印机的光分散或偏转;比如选择氧化铝膜作为金属保护膜,从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复印和扫描造假,特别适用于本地离线鉴别。

为了防止造假者识别出防伪特征码中的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所述步骤s3)采用密钥对获取的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进行加密后再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

为了进一步提高伪造难度,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所述步骤s3)至少选取一个随机扩散印迹的末端坐标作为位置信息,同时对选取的随机扩散印迹进行放大拍照,并存储局部扩散印迹特征照片作为防伪特征备案信息。对某一条局部扩散印迹特征照片优选采用物距小于390mm的微距放大拍摄方式,拍摄放大倍数为8~80倍,以便能够从所拍摄的照片上、看清小至0.01mm~0.3mm的扩散印迹及其末端位置。记录扩散印迹的数目、位置信息以及局部扩散印迹特征照片后,防伪识别时首先对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进行比对,如果不一致直接反馈鉴定结论为假冒产品;如果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比对一致,则继续比对扩散印迹的数目和位置信息,如果不一致反馈鉴定结论为假冒产品,最后比对该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扩散印迹的照片的特征是否相符做进一步的比对核实。

本发明使用的编码标识可以为序列号、一维条码、二维码、生产日期、产品批号、防伪数码、促销积分码、兑奖码、防窜货编码或产品溯源码等。对于二维码,整体印刷区内的扩散印迹数目可能非常多。为了提高识别精度和效率,便于后续的存储处理及比对,所述步骤s3可以选取局部区域内扩散印迹的数目和位置信息进行记录存储;比如选取二维码标记区或中间镂空处作为局部选定区域,并将局部选定区域的大小及位置信息加入到防伪特征码中。所述步骤s3)获取某一局部区域内所有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其末端坐标,并依次连线形成多边形,所述步骤s4)识别承印物上该局部区域内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如果识别出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与防伪特征码中记载的条数相同,则继续将识别出的随机扩散印迹的末端依次连线形成多边形,并与步骤s3)中形成多边形的进行比较,若两者相似则判定为真。采用简单连线代替逐一坐标比对,可下发给客户进行直观比对。

本发明提供的微细扩散印迹的防伪识别方法,编码标识或图文标识连同其上的防伪特征备案信息统一存储,分别辨识,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推广;采用随机扩散印迹的条数及位置信息并预先生成防伪特征码,大大简化后续识别处理的复杂度,提高辨识精度。由于基于印刷的微细扩散印迹都是随机生成,具有更大的随机性,极大地增加伪造难度,从而有效防止被盗后的防伪数据用于造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