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1778发布日期:2018-12-08 07: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因本电费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系统计算需要得到营销数据库实时数据和海量历史数据的支撑,这就对数据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能力有限,扩展能力又不强,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访问需要。

为满足系统计算需要,需解决数据从营销系统单点数据库系统到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增量迁移问题。而从单点数据库系统向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转换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数据切分问题,即按照什么算法把数据切分到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本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范围切分和哈希切分的组合算法。全局上,数据按增量区间进行切分,切分的片段不是分布在一个数据节点,而是一个节点组内;局部上,也就是在节点组内,片段会再按简单哈希方式均匀分布到组内各数据节点上。迁移技术方案上,本系统针对单点数据库系统自增主键不唯一问题,自研了一种全局序列生成方案,通过维护一个全局序列表来生成自增长主键,从而赋予系统从传统数据库快速增量迁移的功能,为电费数据分析与风险预警的实时计算提供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其主要构造有:算法神经元钩针、钩针卡脚、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针位储存腔、定位数据片、插芯片夹、无机硅晶块、算法组合芯片、钩式算法神经元槽、槽盒网络构成脚,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内等间距设有多个针位储存腔;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两末端各设有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内侧固定有定位数据片;

每个所述的针位储存腔内均背向插入有两枚所述的算法神经元钩针,所述的算法神经元钩针一端弯折,另外一端末设有钩针卡脚;

所述的插芯片夹两末端均固定有无机硅晶块,插芯片夹的内侧面设有算法组合芯片;所述的算法组合芯片两端末均设有槽盒网络构成脚,所述的槽盒网络构成脚外侧边设有拉钩,且此拉钩与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相匹配、吻合;所述的槽盒网络构成脚内侧边设有凹槽腔,且此凹槽腔与定位数据片的顶部相匹配、吻合;所述的算法组合芯片内铣有钩式算法神经元槽,所述的钩式算法神经元槽与钩针卡脚相匹配、吻合;

所述的插芯片夹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核心算法部分,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主板部分;所述算法神经元钩针的弯折部分通过碳纤维丝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机头尾部分相拉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内等间距设有7-12个针位储存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数据片上设有长度刻度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机硅晶块纵向伸缩范围为1.3-2.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通过机械固定方式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主板部分相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通过化学粘结的方式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核心算法部分相结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槽盒网络构成脚内侧边设有凹槽腔,且此凹槽腔与定位数据片的顶部相匹配、吻合;算法组合芯片内铣有钩式算法神经元槽,钩式算法神经元槽与钩针卡脚相匹配、吻合;插芯片夹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核心算法部分,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主板部分;算法神经元钩针的弯折部分通过碳纤维丝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机头尾部分相拉接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构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4的a-a处剖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爆炸结构图。

图中1-算法神经元钩针,11-钩针卡脚,2-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1-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2-针位储存腔,23-定位数据片,3-插芯片夹,31-无机硅晶块,32-算法组合芯片,33-钩式算法神经元槽,34-槽盒网络构成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海量数据快速增量迁移的技术处理系统,其主要构造有:算法神经元钩针1、钩针卡脚11、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1、针位储存腔22、定位数据片23、插芯片夹3、无机硅晶块31、算法组合芯片32、钩式算法神经元槽33、槽盒网络构成脚34,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内等间距设有多个针位储存腔22;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两末端各设有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1,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1内侧固定有定位数据片23;

每个所述的针位储存腔22内均背向插入有两枚所述的算法神经元钩针1,所述的算法神经元钩针1一端弯折,另外一端末设有钩针卡脚11;

所述的插芯片夹3两末端均固定有无机硅晶块31,插芯片夹3的内侧面设有算法组合芯片32;所述的算法组合芯片32两端末均设有槽盒网络构成脚34,所述的槽盒网络构成脚34外侧边设有拉钩,且此拉钩与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1相匹配、吻合;所述的槽盒网络构成脚34内侧边设有凹槽腔,且此凹槽腔与定位数据片23的顶部相匹配、吻合;所述的算法组合芯片32内铣有钩式算法神经元槽33,所述的钩式算法神经元槽33与钩针卡脚11相匹配、吻合;

所述的插芯片夹3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核心算法部分,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固定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主板部分;所述算法神经元钩针1的弯折部分通过碳纤维丝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机头尾部分相拉接。

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内等间距设有7-12个针位储存腔22。

所述的定位数据片23上设有长度刻度标识。

所述的无机硅晶块31纵向伸缩范围为1.3-2.5厘米。

所述的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通过机械固定方式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主板部分相结合。

所述的侧神经元钩式算法神经元槽21通过化学粘结的方式与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核心算法部分相结合。

本发明是一个衔接件,主要由三大组件构成:算法神经元钩针1、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插芯片夹3。其中芯片储存芯片集成盒2、插芯片夹3这两大组件是用于衔接计算机服务器组的机体与机翼之间的安拆的。而算法神经元钩针1配合碳纤维丝则是用于稳固和定位角度整个计算机服务器组机头和机尾的,是一个整体校位模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