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曲面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8070发布日期:2018-11-20 19:0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贴合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双轴曲面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考虑到平面贴合技术难度低、良率高,一般对工件进行贴合时,贴合区域位于平面上。因此,针对双轴曲面玻璃盖板与热贴合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的贴合,一般贴合区域只能位于平面上,因此,目前设计将贴合区域设置在双轴曲面基材的外部,然而此种方式会造成外形的不美观。另外,若将贴合区域设置在双轴曲面基材的内部,需要特殊的热压刀头并且压力不均的现象将严重。而且,贴合完成后FPC与双轴曲面基材的边缘交界处为曲面,FPC凹折时位于FPC上的导线很容易断裂,可靠性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贴合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该双轴曲面触控面板包括一双轴曲面基材,该双轴曲面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凸面;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处形成至少一平面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一双轴曲面基材,所述双轴曲面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弯曲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表面为凹面,所述第二表面为凸面;步骤S2:在所述双轴曲面基材的第一表面外边缘处形成至少一平面区;步骤S3:在所述双轴曲面基材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多条导线,其中每一条导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平面区;步骤S4:在所述平面区将所述多条导线与一待贴合的部件进行贴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在双轴曲面基材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外边缘处形成至少一平面区,外形美观、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图1沿剖面线III-III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双轴曲面触控面板100双轴曲面基材10触控区101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走线区102左侧区1021右侧区1022上侧区1023下侧区1024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平面区13弧面区15缺口130交界处14导线20第一导线21第二导线22接地线23贴合步骤S1-S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的双轴曲面基材是指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且该两个相对的表面朝同一方向弯曲,且该两个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一长轴及一短轴的基材。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双轴曲面基材10,该双轴曲面基材10包括第一表面11和与第一表面11相对的第二表面12,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弯曲方向相同(即朝同一方向弯曲),其中第一表面11为一凹面,第二表面12为一凸面。图2为图1中II处的结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表面11的外边缘处形成至少一平面区13。第一表面11还定义有弧面区15。第一表面11的弧面区15是指第一表面11除平面区13以外的区域。图3为图1沿剖面线III-III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3所示,弧线AB为双轴曲面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上,经过平面区13的一弧线,B点为位于平面区13与第一表面11连接的交界处14的点。直线BC为弧线AB在B点的切线,直线BC为与平面区13同平面,即第一表面11的弧面区15与平面区13连接的交界处14的切线与平面区13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平面区13与第一表面11上的弧面区15之间圆滑过渡。平面区13由形成于第一表面11且相对于第一表面11朝第二表面12凹陷的一缺口130形成,本实施例中,缺口130贯通双轴曲面基材10的外边缘,即平面区13连通双轴曲面基材10的外边缘。在其它实施例中,缺口130也可以不贯通所述双轴曲面基材10的外边缘,即平面区13也可以不连通双轴曲面基材10的外边缘。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表面11定义有触控区101和围绕触控区101的走线区102。走线区102形成有多条导线20;多条导线20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平面区13。本实施例中,触控区101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31和多个第二电极32,多条导线20包括多条第一导线21和多条第二导线22,多条第一导线21和多条第二导线22形成于走线区102,其中多条第一导线21电性连接第一电极31,多条第二导线2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32。请继续参阅图1,触控区101大致为矩形,走线区102包括位于触控区101左右两侧的左侧区1021和右侧区1022以及位于触控区101上下两侧的上侧区1023和下侧区1024,所述平面区13位于下侧区1024。每一第一导线2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极31后,自左侧区1021延伸至所述平面区13处,每一第二导线22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32后,自右侧区1022延伸至平面区13处。多条导线20还包括环绕所述触控区101的接地线23,其中接地线23的一端自平面区13处环绕触控区101后,再次延伸至平面区13。本实施例中,接地线23用于接地,以形成静电释放路径,达到静电防护的目的。于一实施例中,双轴曲面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图未示),多条导线20在平面区13处与该柔性电路板进行贴合。于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31和多个第二电极32可以为单层自容式触控电极。当触控发生时,对应于触摸点附近的电容感应信号出现差异,该电容感应信号经接收并处理,然后再经过换算即可得到触控点的相对位置。于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31和多个第二电极32可以为互容式触控电极。多个第一电极31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多个第二电极32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多个第一电极31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多个第二电极32为触控驱动电极。其中多个第一电极31与多个第二电极32形成互容式的触控感应结构,当触控发生时,对应于触摸点附近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之间的电容耦合将会受到影响,导致与互容相关的感应信号(例如电压值)发生变化,进而可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本实施例中,由于平面区13与第一表面11上的弧面区15之间圆滑过渡,因此可避免多条导线20在平面区13与第一表面11上的弧面区15连接的交界处14断开。双轴曲面基材10可作为触控面板的基材。双轴曲面基材10的材质为玻璃或塑料,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双轴曲面基材1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限于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ricMethylMethacrylate,PMMA)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glycolterephthalate,PET)等等。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双轴曲面触控面板10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双轴曲面基材10,此时双轴曲面基材10上未形成平面区13。步骤S2:在双轴曲面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的外边缘处形成至少一平面区13。于一实施例中,步骤S2中形成平面区13的方式可以为通过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或者模压成型在第一表面11形成一个相对于第一表面11朝该第二表面12凹陷的缺口130;平面区13与第一表面11连接的交界处14的切线与平面区13位于同一平面上。于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CNC加工对双轴曲面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的外边缘处进行切割、磨削处理,以形成平面区13;也可以采用模压成型先对所述双轴曲面基材10进行逐步升温,使其软化,然后在预定的温度下,对双轴曲面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的外边缘处施加压力,使其变形,以形成平面区13。步骤S3:在双轴曲面基材10的第一表面11上形成多条导线20,其中每一条导线20的一端延伸至平面区13处。步骤S4:在平面区13处将多条导线20与一待贴合的部件进行贴合。于一实施例中,步骤S4中,待贴合的部件(图未示)可为一柔性电路板。于一实施例中,在平面区13处涂覆异方性导电胶,使异方性导电胶覆盖多条导线20的一端,然后将柔性电路板和涂覆有异方性导电胶的双轴曲面基材10在平面区13处进行热压贴合。于一实施例中,热压贴合的过程中使用的刀头(图未示)为平面热压刀头,其可避免曲面热压刀头造成的应力不均现象。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轴曲面触控面板100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双轴曲面基材10上形成至少一用于与待贴合的部件进行贴合的平面区13,外形美观,可靠性强,不会发生凹折时断裂的现象。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