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83172发布日期:2019-07-06 10:16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与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者身份辨识的技术;特别关于一种信息浏览平台上确认昵称使用者身份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各网站在辨识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时,均是单纯针对用户的电子装置所发出的小型文本文件进行解读之后,了解使用者在所述网站的连续使用状态,进而针对此使用状态自动进行特征辨识与广告的投放。由于小型文本文件所储存的用户使用状态的数据较少,且电子装置上若安装不同的浏览器,则会有不同的小型文本文件去支持不同的浏览器,或同一用户使用不同电子装置而无法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因此造成目前的网站业者在进行广告投放时,所挑选的消费者较不精准而降低了广告投放的成功机率。

另外,目前各网页只能针对网页主自己的网页客户群追踪与分析其浏览模式。例如,脸书只能针对其使用者分析某一位使用在在脸书上的浏览足迹。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的算法去分析已知的一位使用者的浏览足迹,其中一种方式请参阅美国专利号9,654,541。但是,其他的网页或是平台的经营者是不可能接触到脸书的用户的数据。

对于不同网页或是跨网页上的同一昵称使用者,甚至是跨平台的昵称使用者,因无法掌握其身份,从而无法分析某一昵称使用者在不同网页上的浏览足迹,并且辨识其身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步骤包含建立一信息追踪系统到多个平台;收集多个昵称用户的信息,其浏览多个所述平台的多个浏览信息与对应的追踪码;分析多个所述浏览信息与对应的多个追踪码;建立多个浏览模式对应到多个所述昵称使用者;以及当一昵称使用者登入多个所述平台中的一平台时,赋予该昵称使用者一身份。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中上述的建立步骤是让多个所述平台架构在一信息管理系统上,以直接记录多个所述昵称用户的信息于所述对应的追踪码。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中上述的建立步骤是让在多个平台的多个浏览信息嵌入追踪码。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中上述的平台用以显示信息。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中上述的追踪码为小型文本文件。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方法,其中上述的分析步骤包含利用语意辨识分析浏览信息的内容。

本发明亦公开了一种网络上识别用户的系统,包含一内容管理平台、一载具以及一分析引擎。内容管理平台用以管理及输出多个平台上的浏览信息的多个追踪码,或输出嵌入多个追踪码至上述多个平台上的浏览信息。载具是用小型文本文件以连续追踪记录上述的多个平台的浏览与用户匿名识别信息。分析引擎用以分析上述的多个平台上的浏览信息与对应的多个追踪码,当一昵称使用者登入多个平台中的一平台时,赋予该昵称使用者一身份。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系统,其中上述的平台用以显示信息。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系统,其中上述的追踪码为小型文本文件。

本发明的网络上识别用户的系统,其中上述的分析引擎使用语意辨识分析浏览信息的内容。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与系统,一昵称用户在跨网页浏览后可以识别其身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使用者身份辨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用户身份辨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用户身份辨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整合图2a与图2b的实施例所建构的用户身份辨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10-内容管理平台;16-使用者身份标识符;20-网页浏览足迹;24-小型文本文件;26-用户轨迹数据;30-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32-轨迹追踪模块;40-分析引擎;42-语意分析模块;80-载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跨网页或是跨平台上辨识昵称用户的方法与系统。本专利说明书的内容既在于使习于此项技术者得以了解、制造及使用本发明,因此习于此项技术者易于依据揭露于本专利说明书的原理或实施例而衍生出各种变化或修饰当系显而易见。是故,本发明的范围将不限于本专利说明书所述的实施例,而是包含所有符合本发明的原理或特征的技术。

本发明主要是在平台的前端网站的系统中嵌入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sertrackingapplication)的追踪码(trackingcode),以将网站所接收到的用户的电子装置传送来的小型文本文件(cookie)及网站信息与用户身份标识符传递至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进行比对,追踪应用系统将对不同使用轨迹进行分类,以辨识网络昵称用户的身份及使用习惯与兴趣。当一昵称使用者登入其中一网页时,赋予该昵称使用者一身份。

本发明的方法,请参阅图1。第一步s1,建立信息追踪系统在诸多平台上。平台,在本发明包含前端网页、通讯接口或是任何应用软件呈现的信息。目前许多的通讯应用软件,不需要使用浏览器就可以提供出多的信息供用户浏览,例如line或是微信(wechat)。在以下的内容,为简洁的表达,用一般浏览器所呈现的前端网页代表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有两个方式,第一种,建立一内容管理平台(contentmanagementsystem;cms),而所有的网页架构在这一内容管理平台上。内容管理平台直接在每一个网页上管理输出至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sertrackingapplication,uta)的追踪码(trackingcode),用以追踪与传输数据,例如网页编号、文章编号、使用者编号以及储存使用者使用此网站的习惯、使用信息及网站的信息,其中系统习惯及使用信息可为用户的登录账号、用户点选的物品选项、用户阅读文章的连结标的、用户键入的搜寻关键词、用户所点选的对象的图片类型、用户的ip位置、用户的电子装置的系统信息、用户所使用的浏览器种类、使用者所使用的浏览器的版本以及其他需要的信息。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平台可以与网站系统结合以直接处理所述网站的追踪码。匿名用户追踪识别信息则由小型文本文件(cookie)做连续的追踪与传送。

第二种,对于不想要加入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平台的网页,但是也想要通过本发明取得昵称使用者在跨网页的浏览轨迹,本发明提供前端网页一追踪码,定义追踪码的规范,将追踪码嵌入前端网页,使得之后可以正确回传所需的参数。匿名用户追踪识别信息则由小型文本文件(cookie)做连续的追踪与传送。

当与不同的网站业者合作时,由于各网站业者均已经建立其专属的内容管理平台,因此本发明的用户追踪主机只要与其他网站业者的内容管理平台连结以接收其他业者的管理平台所传送的追踪码进行后续的处理,即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针对不同的追踪轨迹进行分类,以辨识网络上的用户的身份。这里的追踪码,包含例如网页编号、文章编号、使用者编号以及储存使用者使用此网站的习惯、使用信息及网站等信息。

第二步s2,通过追踪码与小型文本文件(cookie)的匿名用户连续追踪识别信息则,收集或是汇集诸多网页的昵称用户轨迹数据(piece)至一载具(载具,主要是用来携带任何的信息。在本发明当中,可以使用具有运算能力与网络联机能力的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或是平板计算机等)。当用户通过电子装置上所安装的浏览器进入网站开始进行第一次浏览时,网站上将匿名用户追踪识别信息开始记录储存在小型文本文件(cookie)并将用户所点选的信息或是键入的信息包含追踪码传回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sertrackingapplication)。当使用者再次进入所述网站时,网站就能够利用小型文本文件(cookie)初步判断使用者的身份并配合分析引擎的分析结果,从而决定需要提供何种信息。在本发明中,进入网页的使用者在这时,往往是昵称使用者。

在本发明中当使用者下达新的操作指令,此时网站将会实时将包含旧的小型文本文件(cookie)的匿名用户追踪信息及追踪码传到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sertrackingapplication)进行后续的处理。随着系统设计的不同,追踪码可在一段设定时间后或是侦测使用者关闭浏览器后再传输至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其中此一段时间可为一定值或是追踪码不再被更新的特定时间区段。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可包含一追踪码解译模块,此追踪码解译模块可解译分析追踪码内的文字信息并根据此些文字信息绘制出特定使用者操作此网站的追踪轨迹。

第三步s3,通过分析引擎分析昵称用户在这诸多网页的使用模式。举例来说,当一使用者通过其笔记本电脑(nb)的ie浏览器进入与本发明的系统合作的网站a之后又利用文字标题a、文字标题b、及文字标题c阅读相关的文章后,本发明的用户轨迹追踪主机将会收到此浏览网站a所产生的第一追踪码并利用分析模块分析文字标题a、文字标题b、及文字标题c,并进而根据此第一追踪码产生第一追踪轨迹并将此第一追踪轨迹存在一内存中。当此使用者通过手机中的chrome浏览器进入与本发明的系统合作的网站b之后又利用文字标题d、文字标题e、及具有文字标签f的图片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信息后,本发明的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将接收此浏览网站b所产生的第二追踪码并利用语意分析模块将会分析文字标题d、文字标题e、及文字标签f,并进而根据此第二追踪码产生第二追踪轨迹并将此第二追踪轨迹存在一内存中,当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接收到第二追踪码并产生第二追踪轨迹之后,随即利用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上的轨迹比对模块比对第一追踪轨迹及第二追踪轨迹。当轨迹比对模块判对第一追踪轨迹与第二追踪轨迹相同或近似时,并且追踪码提供的身份是同一个,将第一追踪轨迹与第二追踪轨迹划分为同一类;当第一追踪轨迹与第二追踪轨迹利用轨迹比对模块判断为不同的追踪轨迹时,则将此两不同的追踪轨迹分为两个类别。随着本发明应用方式的不同,本发明的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上的轨迹比对模块可在系统收到追踪轨迹之后实时进行分类,或是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再对多个追踪轨迹进行分类。同一类别可包含多数个追踪轨迹且同一类别有机会被本发明的系统归类为同一用户。分析引擎可包含一语意分析模块追踪码解译模块,此语意分析模块追踪码解译模块可解译分析网页内容追踪码内的文字信息。语意分析模块,也可以放在内容管理平台,较佳的方式,是在分析引擎,这对本发明来说会比较有弹性。

由于特定用户的使用网站的设备特征是一致的,因此内容管理平台于小型文本文件(cookie)被封锁的情况下,依然可通过设备特征可分别获得特定使用者在不同网站上的追踪轨迹,进而利用轨迹比对模块将此追踪轨迹归类为同一族群。

当同一使用者使用不同的浏览器或是不同的电子装置,诸如:手机、平板计算机、或是笔记本电脑等浏览网站时,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平台利用各浏览器所回传的追踪码而获得多数个追踪轨迹之后,将可经由分析引擎分析各项身份特征信息轻松地将此些追踪轨迹归类为同一使用者。

在本发明中,一般的分析,只会从文章本身进行分类。例如文章的标签(tag),或是文章建立者自己的分类。另一种分类的方式,是语意分析。语意分析,是针对切词后形成的字词词义排列矩阵进行分析。在英文的网页中,由于英文是由词(term)所组成,因此可以针对词或是选词来分析一篇文章。而中文是用字(word)组成,所以需要先将文章的内容切分成各种的词,然后进行分类。这类的切词,目前以有各种的算法去分析文章的词来进行分类。而这种分析方式,可以主动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而不只是针对文章的标题,标签或是作者的分类进行分类。这样的方式,也会有较佳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s4,建立昵称用户的浏览模式的数据库。当上述不同的使用者的浏览轨迹被分析出来之后,将这一些对应的数据放在一起。

第五步s5,当一昵称使用者以一账号登入,赋予这位昵称使用者一身份。使用者尚未登入为特定网站会员前(memberid=null),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ta)仅以昵称识别的方式,追踪记录同一个浏览器的行为轨迹,只要使用者在任一合作网站完成登入动作,传回会员账号(memberid),先前以及未来的追踪记录,即会自动总归户予所述识别身份,完成使用者身份的识别动作,并持续追踪、识别与记录。

若使用者于一个以上的设备(如手机及桌机计算机)中,都曾在同一合作网站登入会员,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ta)即可将使用者于各设备上所回传的历史昵称轨迹记录,自动总归户为单一使用者,并认定这些设备后续回传的轨迹记录皆属于所述使用者直至同一设备的登入身份改变,达成跨设备识别使用者的效果。

例如,当一昵称使用者,在一特定的网页上以脸书的账号登入,这个时候,在上述的数据库当中,针对这一昵称的使用者,赋予他一特定的身份。这样,当这位昵称使用者被赋予身份后,可追踪这位用户在不同装置上浏览网页的环境。当其中一个追踪轨迹具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则此身份信息将成为此类别的身份信息。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网络上识别用户的系统。请参阅图2a、图2b、图2c,并同时参阅图1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系统提供一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30,用以记录或是追踪网页上昵称用户的浏览信息与追踪码;一载具用以收集浏览信息与追踪码;以及一分析引擎40用以分析昵称用户的浏览信息以及识别昵称用户的身份。

请参阅图2a,内容管理平台10,如上所述,直接在每一个网页web1、web2、web3上管理用户追踪系统的追踪码,用以追踪与传输数据。各合作网站经营者web1、web2、web3使用管理平台架设独立网站,并于前端网页嵌入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sertrackingapplication;uta)30的追踪码,经由平台前后端技术紧密的搭配,有效传送与记录包含前后端的各项追踪数据(piece)26(如文章编号、登入使用者会员编号等)。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30可包含一轨迹追踪模块32,亦称为追踪码解译模块,此轨迹追踪模块32可解译分析追踪码内的文字信息并根据此些文字信息绘制出特定使用者操作此网站的追踪轨迹。当昵称使用者浏览网页时,会先加密用户信息(uid;useridentification)16。并将追踪码与网页的昵称用户轨迹数据(piece)收集至一载具80。载具80包含网页浏览足迹20,对应的小型文本文件24,以及对应的用户轨迹数据(piece)26。这些数据解密后送到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uta)30。

由于各合作网站web1、web2、web3由后台至前台,皆有一致性的管理规格,故可建立紧密而深入的轨迹追踪架构。当用户登入与本发明的系统合作的网站web1、web2、web3时,用户轨迹追踪主机30将会追踪用户16在此网站上的使用轨迹20以产生追踪码26,并将此追踪码26传递至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平台10中利用语意分析模块42分析追踪码26的内容已产生追踪轨迹。之后,当这一些数据送给分析引擎40分析引擎40再利用轨迹比对模块42将产生的追踪轨迹进行分类并储存,以在日后根据每个类别中的多数个追踪轨迹产生此类别的用户图像。当一昵称使用者在其中一网页登入时,分析引擎赋予这位昵称使用者一身份。分析引擎40可包含一语意分析模块42,此语意分析模块42可解译分析网页内容追踪码内的文字信息。语意分析模块42,也可以放在内容管理平台10,较佳的方式,是在分析引擎40,这对本发明来说会比较有弹性。

针对自建内容管理平台的合作网站,本发明提供一个标准的前端网页追踪码嵌入规范,只要合作网站的技术人员依据规格,客制设计程序功能,正确回传各项参数,即可加入本发明的分析架构并取得数据回馈。本发明的用户轨迹追踪主机30可以与网站系统结合以直接处理所述网站的追踪码。

请参阅图2b。对于weba、webb、webc等网站不愿意建立在本发明的内容管理平台,或是已经有自己的内容管理平台,本发明的系统将与各个网站weba、webb、webc进行合作。当用户进入与本发明的系统合作的网站weba、webb、webc时,网站的内容管理平台(非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系统)在输出网页时,将网站的识别编号、文章编号及使用者会员账号(如处于登入状态)等,合并并加密计算为一个uid标识符16,并将其加入网页追踪码中一并传回给用户轨迹追踪应用系统30记录留存。后续的分析,如同图2a的实施例所示。

图2c是结合图2a与图2b。本发明的身份辨识系统,不管是网站平台要建立在本发明的内容管理系统10或是要有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皆可辨识出昵称使用者的身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分析并且收集昵称使用者在跨网页的浏览轨迹。并且利用昵称使用者在登入一网页之后,赋予所述昵称使用者一身份,得到辨识昵称使用者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