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1550发布日期:2018-11-07 10:0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文件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常见终端平台的系统资源有限,终端系统所搭载的文件系统功能并不完善,导致文件在改变容量、删除或重命名时,必须保证终端所接受的供电稳定可靠;否则,终端文件系统内的文件就会存在被损坏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现在主要采取如下方法来应对该风险:在终端文件系统内创建文件时,首先计算文件可能的最大容量,然后按照该最大容量去创建内容空白的文件,最后在不改变文件容量的情况下完成针对文件内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操作。

但是,上述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文件一旦在终端文件系统内创建就会占用系统的固定空间,导致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其次,终端文件系统内所创建的文件通常选择尽量不进行删除操作,但是大量的未删除文件(或称废弃文件)将占用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同样会降低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5:

步骤1,所述终端需要创建记录数据用的文件时,在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创建匹配该文件用途的初始文件片;

步骤2,所述终端进行写入数据操作时,获取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其中,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为所述待写入数据在终端文件系统内的写入位置值到该写入位置值与待写入数据长度之和的区间;

步骤3,根据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以及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判断针对所述待写入数据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3-1,当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未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时,则将所述待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初始文件片内;

步骤3-2,当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存在下一个文件片时:

当该下一个文件片容量能够容纳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时,则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前段数据在所述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并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写入到终端文件系统所存在的该下一个文件片;否则,终端在其文件系统内自动创建所需数量的且与该下一个文件片等容量的备用文件片,以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前端数据在所述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后端数据依次写入到自动创建的所述各备用文件片内;其中,所述前段数据为待写入数据中处于所述写入位置与所述初始文件片末尾位置之间的数据,所述后段数据为待写入数据中除去所述前段数据后的数据;所述备用文件片的数量为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长度与该下一个文件片容量之间商值的向上取整值;

步骤3-3,当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不存在下一个文件片时,所述终端在其系统内自动创建所需数量且具有预设容量的新文件片,并将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前段数据在所述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所述初始文件片内,将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依次写入到自动创建的所述各新文件片内;其中,所述新文件片的数量为所述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长度与该新文件片容量之间商值的向上取整值;

步骤4,所述终端进行读取数据操作时,获取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其中,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为所述待读取数据在终端文件系统内的读取位置值到该读取位置值与待读取数据长度之和的区间;

步骤5,根据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以及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判断针对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5-1,当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未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时,则在所述读取位置值处读取所述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

步骤5-2,当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存在至少一个存储数据用的存储用文件片时,所述终端读取所述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读取数据的前段数据、依次读取各存储用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读取数据的后段数据;

步骤5-3,当所述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超出所述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不存在存储数据用的存储用文件片时,所述终端在所述读取位置处读取所述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所述待读取数据的前段数据,并自动读取空数据作为所述待读取数据的后段数据。

改进地,在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中,所述终端需要减小文件容量时,所述终端获取该待减小文件的末尾位置,并由该终端清除所述文件末尾位置以后的数据。

进一步地,当所述待减小容量的文件末尾位置之后存在有多余文件片时,所述终端自动回收所述多余文件片。

改进地,在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中,所述终端文件系统内的文件片名包括该文件片所归属的文件名称以及该文件片在其所归属文件内的序号。

再改进,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执行删除目标对象操作时,终端将所述待删除的目标对象设置为待删除对象进行存储的步骤;其中,所述目标对象为文件片或者包括文件片的文件。

进一步地,在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中,所述终端通过将所述目标对象的头信息对应标志做置位处理,以实现将该目标对象设置为待删除对象。

再改进,在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中,所述终端将存储的所述待删除对象在预设时间彻底删除。

优选地,在所述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中,所述预设时间为所述终端接受稳定供电的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首先,本发明中的文件管理方法通过在终端文件系统内创建初始文件片后,由终端根据所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与初始文件片的容量大小做出比较判断,以在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超出初始文件片时,将待写入数据的前段数据写入初始文件片,并将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写入到系统内已经存储的至少一个存储用文件片内,实现了在不改变初始文件片容量的情况下,根据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来自动、动态地调整终端文件系统内且匹配待写入数据写入范围的文件片数量,实现根据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自动提供合适数量的文件片以恰好匹配容纳当前待写入数据,提升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同样地,本发明中的文件管理方法在读取终端文件系统内的数据时,也由终端根据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与初始文件片的容量大小自动切换读取终端文件系统内各文件片的数据,这样可以实现终端文件系统对待读取数据的自动切换读取操作;通过将读取的前段数据和后段数据(如果有的话)拼合后,即可形成得到所要读取的整个待读取数据;

其次,本发明中的文件管理方法在允许文件删除的情况下,还针对系统内的待删除对象在预设时间彻底集中删除,以降低文件系统中各文件片被误删的风险,进而也提高了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终端文件系统的文件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至步骤5:

步骤1,终端需要创建记录数据用的文件时,在终端文件系统内创建匹配当前文件用途的初始文件片;该初始文件片的容量大小与当前这个文件片的用途有关,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个初始文件片的容量设置为1m;

步骤2,终端进行写入数据操作时,获取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其中,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为待写入数据在终端文件系统内的写入位置值到该写入位置值与待写入数据长度之和的区间;

步骤3,根据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以及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判断针对待写入数据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3-1,当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未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时,表明当前的初始文件片容量足以存储整个待写入数据,则将待写入数据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

步骤3-2,当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终端文件系统内存在下一个文件片时,表明当前的初始文件容量难以完全存储整个待写入数据:

当该下一个文件片容量能够容纳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时,则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前段数据在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并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写入到终端文件系统所存在的该下一个文件片;否则,终端在其文件系统内自动创建所需数量的且与该下一个文件片等容量的备用文件片,以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前端数据在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将该待写入数据的后端数据依次写入到自动创建的各备用文件片内;其中,前段数据为待写入数据中处于写入位置与初始文件片末尾位置之间的数据,后段数据为待写入数据中除去前段数据后的数据;备用文件片的数量为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长度与该下一个文件片容量之间商值的向上取整值;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前段数据和后段数据(如果有的话)拼合后,即形成了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整个待写入数据;

步骤3-3,当待写入数据的写入范围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终端文件系统内不存在下一个文件片时,该终端在其系统内自动创建所需数量且具有预设容量的新文件片,并将待写入数据的前段数据在写入位置值处写入到初始文件片内,将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依次写入到自动创建的各新文件片内;其中,新文件片的数量为待写入数据的后段数据长度与该新文件片容量之间商值的向上取整值;

步骤4,终端进行读取数据操作时,获取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其中,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为待读取数据在终端文件系统内的读取位置值到该读取位置值与待读取数据长度之和的区间;

步骤5,根据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以及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判断针对待读取数据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5-1,当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未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时,表明此时的待读取数据仅仅位于初始文件片内,则在读取位置值处读取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

步骤5-2,当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终端文件系统内存在至少一个存储数据用的存储用文件片时,终端读取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待读取数据的前段数据、依次读取各存储用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待读取数据的后段数据;其中,此处的前段数据和后段数据(如果有的话)拼合后,即形成了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整个待读取数据;

步骤5-3,当待读取数据的读取范围超出初始文件片的容量,且终端文件系统内不存在存储数据用的存储用文件片时,终端在读取位置处读取初始文件片内的数据作为待读取数据的前段数据,并自动读取空数据作为待读取数据的后段数据。其中,此处的前段数据和后段数据(如果有的话)拼合后,即形成了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整个待读取数据。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需要减小文件容量时,终端获取该待减小文件的末尾位置,并由该终端清除文件末尾位置以后的数据。其中,具体地,当待减小容量的文件末尾位置之后存在有多余文件片时,终端就自动回收多余文件片。

另外,终端文件系统内的文件片名包括该文件片所归属的文件名称以及该文件片在其所归属文件内的序号。例如,终端文件系统内的一个文件片归属于文件a,该文件片在其所归属文件a内的序号为02,则终端文件系统内的这个文件片名就是a_02。当然,至于文件片名称的定义格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文件片名格式可以设定为“a_02”,也可以设定为“a02”。

当终端需要执行删除诸如文件片或者包括文件片的文件这些目标对象操作时,终端将待删除的目标对象设置为待删除对象进行存储;其中,这里所说的目标对象为文件片或者包括文件片的文件。通过将待删除的目标对象设置为待删除对象进行存储,此时的文件或者文件片并不会被立即删除,而是将涉及的文件或者文件片置为待删除文件或者待删除文件。此时这些待删除文件或者待删除文件片对用户来说是不存在的,但是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通过调用终端文件系统再次去恢复得到这些文件或文件片。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将目标对象的头信息对应标志做置位处理,以实现将该目标对象设置为待删除对象。

为了节约终端文件系统内的空间,避免待删除文件或文件片过多占用终端文件系统空间,进而提高终端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将存储的待删除对象在预设时间彻底删除。本实施例中所说的预设时间为终端接受稳定供电的时间。当然,这个预设时间也可以是用户自己定义设置的,比如说,删除目标对象的预设时间是每天的0:00。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