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1380发布日期:2018-12-12 00:0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产品质量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品质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产品质量检测平台,用于笔记本外壳等塑胶件的质量监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已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在生产环节加强监管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在笔记本外壳等塑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从产品原料的进货、生产线上的加工和成品的包装、出售进行质量监测,用以提高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同时也需要对产品的售后问题进行总结,解决已销售产品上的问题。现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料的进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出售都有独立的部门完成。当某一批次的售后产品出现异常时,无法对当时的生产环节进行追溯,获得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其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改善,不利于提升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对原料的进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出售系统整合,全流程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品质量检测平台,该平台包括员工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进料模块、生产模块、包装模块和出检模块;其中

员工管理模块,用于公司内部人员管理,按照其部门、角色进行权限分配;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供应商提供物料,客户提出产品需求;

进料模块,配置人员对供应商的物料按照物料种类进行分类检测,以确认物料质量是否合格;

生产模块,针对客户的产品配置生产线、人员、物料、工艺进行生产,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检,以确认生产过程中产品是否合格,生产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编制,使得产品均具有唯一的编号;

包装模块,针对不同客户的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并检查产品与包装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出检模块,针对出售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出货时的质量。

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进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出售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检测,能够对产品的全流程进行质量监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当售后产品出现异常时,通过平台可追溯到当时的生产质量情况,获得产品质量异常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生产工艺改进。

进一步来说,针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档案记录,档案记录包括客户料号、客户、产品系列、机种、物料类别、物料编号、加工的工序、生产线、人员、检验时间、检验结果和检验状态。通过对加工产品的记录,进而获得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详细信息,上述信息具体到时间、由谁进行检验、由哪个生产线生产、采用的物料是哪家等等详细数据,为后续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优选地,所述的工序包括冲压、打磨和电镀,所述打磨包括打磨长边、打磨短边和外观检查;所述冲压包括落料、切口、冲孔和剪切。一个生产线上具有多个工序,针对产品质量检测时,产品某个点出现异常,则可将其推导至某个工序加工引起的,有助于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而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进一步来说,针对进货时的物料建立档案记录,所述档案记录包括物料类别、物料编号、供应商、物料名称、检验时间、检验结果、检验状态和检验编号;该平台可针对进货时的某一批次物料进行抽检,抽检到的物料在检验状态显示“检验”,未抽检到的物料在检验状态显示“无任务”。对进货时的物料进行详细记录,后续产品加工的材料可进行追溯,为后续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优选地,可针对进料模块、生产模块、包装模块和出检模块中抽检到的物品进行抽检质量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归集获得抽检直通率。该平台可对产品全流程的质量检测进行统计,便于管理人员可获得详细的质量检测数据。

优选地,所述抽检直通率可获得一定时间内的某产品的抽检情况,并以图表形式呈现。通过将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图表显示,方便人员查看、管理。

优选地,该平台通过所述抽检直通率可实现对不良品的分析,获得产品某一产品批次异常的问题点。通过对质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得管理人员后的问题集中点在哪里,针对该异常点可进行专项整改。

优选地,公司内部人员通过该平台进行信息互动,将问题点或处理意见传递给相关人员。通过该平台,公司内部人员可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信息传递,及时的将问题点传递给相关人员,让其尽快解决问题。

优选地,通过该平台检查时,选择客户料号、检验类型可获知产品的抽检的详细信息。售后产品出现异常时,需要对前期的生产环节进行了解,可通过客户料号了解到生产环节中抽检的质量情况,进而判断是否是产品本身问题引起的。

优选地,所述检验类型包括首检、巡检和末检。通过生产前中后三种不同时间段对某一批次的产品抽检,能够最大化的获知该批次产品的总体质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产品进料抽检流程图。

图中:

1-员工管理模块;2-进料模块;3-生产模块;4-包装模块;5-出检模块;6-用户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产品质量检测平台,该平台包括员工管理模块1、用户管理模块6、进料模块2、生产模块3、包装模块4和出检模块5;其中:

员工管理模块1,用于公司内部人员管理,按照其部门、角色进行权限分配,每个内部人员均具有一个账号,并对每个账号进行了权限管理,使其与自身的本职工作相适配;

用户管理模块6,用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其中供应商为给我公司提供物料,客户为给我公司提供订单,我公司根据订单进行加工产品;

进料模块2,配置人员对供应商的物料按照物料种类进行分类检测,以确认物料质量是否合格;

生产模块3,针对客户的产品配置生产线、人员、物料、工艺进行生产,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抽检,以确认生产过程中产品是否合格,生产完成后对产品进行编制,使得产品均具有唯一的编号;

包装模块4,针对不同客户的产品进行分类包装,并检查产品与包装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出检模块5,针对出售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出售给客户的产品出货时的质量。

如图2所示,针对进货时的物料建立档案记录,所述档案记录包括物料类别、物料编号、供应商、物料名称、检验时间、检验结果、检验状态和检验编号。其中物料编号为内部专有编号,具有唯一性。将上述档案记录存储至平台数据库内,使得该平台可针对进货时的某一批次物料进行抽检。其中现场抽检到的物料在检验状态显示“检验”,未抽检到的物料在检验状态显示“无任务”;现场抽检到则显示检验结果、检验人、检验时间、供应商等信息。由于对进货的物料进行了详细记录,使得后续产品加工的物料可进行追溯,为后续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预先将公司内部人员的信息、生产车间的信息(机种、生产线)等信息预先存储至该平台的数据库中,使得每条生产线上的所有机种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上述管理人员可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督,进而获得生产质量检测的基础数据。管理人员针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档案记录,上述档案记录包括客户料号、客户、产品系列、机种、物料类别、物料编号、加工的工序、生产线、人员、检验时间、检验结果和检验状态。通过对加工产品的记录,进而获得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详细信息,上述信息具体到时间、由谁进行检验、由哪个生产线生产、采用的物料是哪家等等详细数据,为后续质量检测提供基础数据。

在进行笔记本外壳塑胶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工序包括冲压、打磨和电镀,所述打磨包括打磨长边、打磨短边和外观检查;所述冲压包括落料、切口、冲孔和剪切。上述工序对笔记本外壳塑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通过针对上述工序进行质量监管,能够有效的发现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点,有助于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而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例如,某生产线上的管理员在打磨工序上发现了产品的短边存在瑕疵,则可拍摄照片并将相关数据信息传输至该平台上,该平台收集到大量的质量问题点后可对生产工艺进行调节,用于克服原有生产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持续的改进,进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该平台针对进料模块、生产模块、包装模块和出检模块中抽检到的物品进行抽检质量记录,并对记录进行归集获得抽检直通率,上述抽检直通率为抽检时的通过率。该平台通过对产品全流程的质量检测进行统计,便于管理人员可获得详细的质量检测数据。通过该平台可获得一定时间内的某产品的抽检情况,并以图表形式呈现。通过观察图表,方便管理人员查看、管理。

本实施例中该平台还具有分析功能,通过抽检直通率可实现对不良品的分析,获得产品某一产品批次异常的问题点,通过对问题点出现位置的归集,可获得那个工序中容易出现问题。后续管理人员可根据获得的集中问题点,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进行专项整改。

当售后产品出现问题后,可通过该平台对当时出售产品的生产情况进行调取,判断是否为出厂产品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该平台上选择客户料号、检验类型可获知产品的抽检的详细信息,上述详细信息包括原料进货抽检情况、生产过程中的抽检情况、后续包装的抽检情况和出售时的检测情况,通过对前期生产环节的全流程了解,进而判断是否是产品本身问题引起的。其中检验类型包括首检、巡检和末检。通过生产前中后三种不同时间段对某一批次的产品抽检,能够最大化的获知该批次产品的总体质量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该平台能够实现内部人员的信息沟通,即不同内部人员账号之间进行信息互动,实现将问题点或处理意见传递给相关人员,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后能够实现反馈,从而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反馈的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进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出售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检测,能够对产品的全流程进行质量监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当售后产品出现异常时,通过平台可追溯到当时的生产质量情况,获得产品质量异常的原因,有助于提高生产工艺改进。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