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17247发布日期:2018-12-19 05:3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校网络基础建设都比较完善,为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目前实验室管理都还处在人力加纸质件的阶段,随着实验教学任务的增加、资料的累积、设备的增加、人员的变更,必然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缺乏规范化、流程化、系统化的管理

实验室信息相互独立,数据共享交互困难。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收集和管理还处于手工操作或者文档管理的阶段。查询、管理的效率非常低下,且差错率相当的高,资料的保存也存在较大难度。

人工报表数据工作量大,数据汇总难度大。当评估检查或需要数据上报时就要加班加点赶材料,不仅使本来就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而且还难免出现挂一漏万,遗失很多信息。

管理模式和制度滞后,实验室硬件环境建设速度,急需信息化管理平台支撑。同时实验室管理存在一定随意性,需要提高流程化标准化管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学校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的实验室信息数据库,来管理诸如实验项目、人员、用房、设备耗材、实验室建设、安全准入、日志文档等信息。提高实验室全面系统化管理,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2、实验室资源浪费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实验教学排课手工方式繁琐无序,工作量大冲突检测难度大。实验课表查询不方便,信息无法共享,部分实验室在满足正常教学实验任务以外,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实验项目难以开放,学生难以预约,极大的浪费了实验室资源;同时造成仪器设备和耗材使用率不高,统计困难。需要建设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实验教学课表管理、实验室开放预约,方便师生通过平台了解实验室上课、开放安排情况。

3、实验室管理缺乏监控,存在安全管理漏洞

目前实验室未全部实现视频监控管理,有的也是各自局部监控。需要建立实验室监控统一平台管理,根据权限各学院管理监控本学院实验室实时上课开放情况,校级管理层可随时查看视频监督全校实验室使用情况。人员考勤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监督。需要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门禁管理,实现上课、开放实验的考勤签到。

4、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较落后

实验室各类资料没有统一保存,档案功能欠缺,实验室的各类资料档案,如建设资料、技术资料、管理资料、教学资料等重要档案信息没有数字化保存,各类纸质材料分散在各实验室中,容易损坏和丢失,也不利于统计数据和今后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一个或多个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以克服传统实验室管理因为人工管理所带来实验教学排课手工方式繁琐无序、工作量大冲突检测难度大以及实验课表查询不方便,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基于b/s与c/s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所述系统用于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具体的,所述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库,用于存储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实验项目分配单元、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和实验课表查询单元,用于填报、审核或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申请实验课调课或停课、查询实验课课表;

信息传送模块,用于传送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到所述数据库;

基础信息设置模块,用于对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设置;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用户的账号和权限进行设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的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外部项,建立实验教学涉及的各项信息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教务系统接口,用于与教务系统对接,获取包括理论课教学课表。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实验项目分配单元、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和实验课表查询单元;

所述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用于填写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

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用于审核或调整填写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并生成实验课课表;

所述实验项目分配单元,用于安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

所述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用于教师或管理人员申请实验课调课或停课,并自动生成调课或停课申请表;

所述实验课表查询单元,用于系统用户查询实验课课表;

所述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实验项目分配单元、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信息设置模块包括学院设置单元、教师设置单元、班级设置单元和学生设置单元;

所述学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学院的基本信息;

所述教师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教师的基本信息;

所述班级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班级的基本信息;

所述学生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学生的基本信息;

所述学院设置单元、教师设置单元、班级设置单元和学生设置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账号管理单元、角色管理单元和权限管理单元;

所述账号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用户的账号信息,包括添加、删除、禁用、启用、编辑系统用户账号;

所述角色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用户的角色信息,包括添加和删除角色种类∶

所述权限管理单元,用于添加或删除角色所对应的权限;

所述账号管理单元、角色管理单元以及权限管理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实验室基本事务,包括实验室、实验分室、实验用房、实验人员队伍、获奖成果、实验室建设。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包括实验预约单元和实验安排单元;

所述实验预约单元,用于预约实验教室地点和实验起止时间;

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用于安排并确定实验项目、实验教室地点和实验起止时间;

所述实验预约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门禁管理模块,包括身份识别单元、视频采集单元、报警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报警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用于对通行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

所述视频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实验室每个门区的状态、人员进出情况;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在异常情况下实现微机报警或外加语音声光报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实验室电锁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门禁管理模块还包括校园一卡通接口,用于与校园一卡通对接,获取校园一卡通平台人员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资产管理模块,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和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

所述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实验室设备的入库、变更、挂失、报废、维修、调拨、借用和归还;

所述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实验室的低值品及耗材的入库、领用、审批、报废、归还、采购登记、采购报账和库存;

所述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身份验证模块,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依据系统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输入的识别码,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系统用户所对应的使用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教师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建立实验课课表,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2、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基于b/s与c/s的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

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多级用户角色,可定制各级用户角色的功能,一切操作均受权限管理,并通过身份验证机制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

4、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还提供有实验室预约的功能,支持学生个人预约、指定班长预约、教师预约等模式,实现灵活管理和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领用率;

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务处对全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监控实验室课表安排,提高了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6、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具有网络化、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管理方便等优点,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需要,稳定、安全快速地运行于校园局域网之上,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生成实验课课表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具体的,所述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库1,用于存储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所述各项数据包括实验教学计划表、实验教室基本信息、实验项目信息、实验室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识别码、对应所述识别码的使用权限、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理论课教学课表和实验课课表等。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2,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实验项目分配单元23、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和实验课表查询单元25,用于填报、审核或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申请实验课调课或停课、查询实验课课表。

信息传送模块3,用于传送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到所述数据库1,所述各项数据包括实验教学计划表、实验教室基本信息、实验项目信息、系统用户身份识别码、对应所述识别码的使用权限、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理论课教学课表和实验课课表等。

基础信息设置模块4,用于对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进行设置。

用户管理模块5,用于对系统用户的账号和权限进行设置。

数据处理模块6,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的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外部项,建立实验教学涉及的各项信息表。所述各项信息表包括实验教室基本信息表、实验项目信息表、实验课课表、系统用户身份识别码信息表、系统用户使用权限表、学院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班级信息表和学生信息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教务系统接口7,用于与教务系统对接,获取包括理论课教学课表。

进一步的,所述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实验项目分配单元23、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库1相连。

所述系统基于b/s与c/s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由系统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实现,其中,所述系统服务器实现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的服务器端,所述用户终端实现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的浏览器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系统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教师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建立实验课课表,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2、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基于b/s与c/s的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

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多级用户角色,可定制各级用户角色的功能,一切操作均受权限管理,并通过身份验证机制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

4、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务处对全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监控实验室课表安排,提高了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具有网络化、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管理方便等优点,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需要,稳定、安全快速地运行于校园局域网之上,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实施例2

进一步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具体的,所述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库1,用于存储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所述各项数据包括实验教学计划表、实验教室基本信息、实验项目信息、实验室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识别码、对应所述识别码的使用权限、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理论课教学课表和实验课课表等。

实验教学管理模块2,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实验项目分配单元23、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和实验课表查询单元25,用于填报、审核或调整实验教学计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申请实验课调课或停课、查询实验课课表。

具体的,所述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用于填写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提前填写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总体情况,便于管理人员汇总统一查询,掌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计划情况,同事在制定实验课课表时自动根据提交的实验教学计划表进行匹配。

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用于审核或调整填写的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并生成实验课课表。系统与教务系统对接后,则同时可显示理论课课表,统一课表显示,方便教师统一查询。若实验课课表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直接修改。

所述实验项目分配单元23,用于安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来安排分配课程所对应的所有实验项目具体的操作时间(及第几周星期几第几节课做某一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是否分配不影响实验课表的生成。

所述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用于教师或管理人员申请实验课调课或停课,并自动生成调课或停课申请表。在本系统安排的实验课课表,如实验指导老师因生病、事假等原因需要进行调课或停课的,可以通过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进行申请并注明原因,相关管理人员会审核批准,自动生成调课或停课申请表。

所述实验课表查询单元25,用于系统用户查询实验课课表。系统用户可以按照教师、实验用房、实验项目、班级等条件查询实验教学的周、学期的实验课课表。系统与教务系统对接后,则可以将理论课课表和实验课课表集中到一张表上,方便系统用户查询。

所述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实验项目分配单元23、实验课表调停课管理单元24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库1相连。

进一步的,参照图2,实验教学管理模块2生成实验课课表的方法如下:

(1)实验指导老师通过实验教学计划填报单元21填写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

(2)所述实验课程审核或调整单元22通过冲突检测的算法检测课表是否存在排课冲突,并输出检测结果;

(3)若不存在冲突,则按照实验指导老师填写的实验教学计划直接生成实验课课表,并发送到数据库1;

(4)若存在冲突,则报告冲突位置,并将实验指导老师填写的实验教学计划退回,实验指导老师根据报告的冲突位置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后重新上传。

冲突检测的方法如下:

首先,一份正确有效的实验课课表,必须避免排课元素的冲突,其中,排课元素包括:时间、教室、教师、班级、课程。课表必须同时满足如下3个条件:

(1)教室不冲突,同一时间,不能在同一教室安排两门不同课程;

(2)教师不冲突,同一时间,不能让同一教师为两个不同班级上课;

(3)班级不冲突,同一时间,不能为同一班级安排两门不同课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定义:

(1)课表是一个5维向量a(t,r,p,c,l),其中,t∈t是离散时间片,r∈r是教室,p∈p是教师,c∈c是班级,l∈l是课程,如果在时间片t,教师p在教室r给班级c上课程l,则a(t,r,p,c,l)=1,否则a(t,r,p,c,l)=0。

(2)“教室不冲突”的条件为:

(3)“教师不冲突”的条件为:

(2)“班级不冲突”的条件为:

冲突检测的具体算法如下:

(1)冲突检测的算法:

proceduredetection

input:排好的课表即5维向量a(t,r,p,c,l)

output:有关课表是否存在冲突的检测结果

begin

flag:=0;//当存在冲突时,flag被设置为1

room;

professor;

class;

ifflag=othenreturn(“课表无冲突”),elsereturn(“课表有冲突”)

end

(2)教室冲突检测子算法:

procedureroom

lnput:排好的课表即5维向量a(t,r,p,c,l)

output:有关是否存在教室冲突的检测结果

begin

fort=1to|t|,

{forr=1to|r|,

{forl=1to|l|,co(l):=false//给定时间与教室,co(l)表征课程l是否被安排

forl=1to|l|,

{forc=1to|c|,

{forp=1to|p|,

{ifa(t,r,p,c,l)=1,thenco(l):=true}

}

}

if(i≠j)∧co(i)∧co(j),then//若被安排两门课

{return((t,r,i,j)&“教室有冲突”);flag:=1}//报告冲突位置

}

}

end

(3)教师冲突检测子算法:

procedureprofessor

lnput:排好的课表即5维向量a(t,r,p,c,l)

output:有关是否存在教师冲突的检测结果

begin

fort=1to|t|,

{forp=1to|p|,

{forc=1to|c|,co(c):=false//给定时间与教师,co(c)表征班级c是否被安排

forc=1to|c|,

{forr=1to|r|,

{forl=1to|l|,

{ifa(t,r,p,c,l)=1,thenco(c):=true}

}

}

if(i≠j)∧co(i)∧co(j),then//若被安排两班级

{return((t,p,i,j)&“教师有冲突”);flag:=1}//报告冲突位置

}

}

end

(4)班级冲突检测子算法:

procedureclass

input:排好的课表即5维向量a(t,r,p,c,l)

output:有关是否存在班级冲突的检测结果

begin

fort=1to|t|,

{forc=1to|c|,

{forl=1to|l|,co(l):=false//给定时间与班级,co(l)表征班级l是否被安排

forl=1to|l|,

{forr=1to|r|,

{forp=1to|p|,

{ifa(t,r,p,c,l)=1,thenco(l):=true}

}

}

if(i≠j)∧co(i)∧co(j),then//若被安排两门课

{return((t,c,i,j)&“班级有冲突”);flag:=1}//报告冲突位置

}

}

end

信息传送模块3,用于教学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数据到所述数据库1,所述各项数据传送包括实验教学计划表、实验教室基本信息、实验项目信息、系统用户身份识别码、对应所述识别码的使用权限、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理论课教学课表和实验课课表等。

基础信息设置模块4,用于对学院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和学生信息等进行设置,建立全校各个院系统一的基本数据。

具体的,所述基础信息设置模块4包括学院设置单元、教师设置单元、班级设置单元和学生设置单元;

所述学院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学院的基本信息;

所述教师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教师的基本信息;

所述班级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班级的基本信息;

所述学生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学生的基本信息;

所述学院设置单元、教师设置单元、班级设置单元和学生设置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库相连。

用户管理模块5,用于对系统用户的账号和权限进行设置。

具体的,所述用户管理模块5包括账号管理单元51、角色管理单元52和权限管理单元53;

所述账号管理单元51,用于管理系统用户的账号信息,包括添加、删除、禁用、启用、编辑系统用户账号;

所述角色管理单元52,用于管理系统用户的角色信息,包括添加和删除角色种类;

所述权限管理单元53,用于添加或删除角色所对应的权限;

所述账号管理单元51、角色管理单元52以及权限管理单元5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数据库1相连。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多级用户角色,对各级用户角色定制不同的功能,使一切操作均受权限管理,保障平台业务访问的安全可靠性。

数据处理模块6,用于处理通过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的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外部项,建立实验教学涉及的各项信息表。所述各项信息表包括实验教室基本信息表、实验项目信息表、实验课课表、系统用户身份识别码信息表、系统用户使用权限表、学院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班级信息表和学生信息表。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实验教学管理模块、信息传送模块、基础信息设置模块、用户管理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

教务系统接口7,用于与教务系统对接,获取包括理论课教学课表,便于系统用户查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基于b/s与c/s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由系统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实现,其中,所述系统服务器实现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的服务器端,所述用户终端实现所述b/s与c/s混合结构的浏览器端,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系统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实验室信息管理模块8,用于管理实验室基本事务,包括实验室、实验分室、实验用房、实验人员队伍、获奖成果、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块9,包括实验预约单元和实验安排单元。

所述实验预约单元,用于预约实验教室地点和实验起止时间;

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用于安排并确定实验项目、实验教室地点和实验起止时间;

所述实验预约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实验安排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1相连。自定义开放对象面向全校、学院、班级和学生,支持学生个人预约、指定班长预约、教师预约等模式,实现灵活管理和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领用率。

智能门禁管理模块10,包括身份识别单元、视频采集单元、报警单元、控制单元和校园一卡通接口。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报警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用于对通行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确认;

所述视频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实验室每个门区的状态、人员进出情况;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在异常情况下实现微机报警或外加语音声光报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实验室电锁的开启与关闭。

所述校园一卡通接口,用于与校园一卡通对接,获取校园一卡通平台人员信息,方便系统用户直接使用校园卡进出实验室。

资产管理模块11,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和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

所述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实验室设备的入库、变更、挂失、报废、维修、调拨、借用和归还,实现按所属单位、名称型号、入库时间、购置时间等各种条件对设备进行查询,方便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

所述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实验室的低值品及耗材的入库、领用、审批、报废、归还、采购登记、采购报账和库存,实现对低值品及耗材入库、领用、报废、库存、自行采购等信息的查询,便于统计低值品及耗材的明细情况以及经费情况。

所述实验室设备管理单元、低值品及耗材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库1相连。

身份验证模块12,所述身份验证模块用于依据系统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输入的识别码,从数据库中检索出系统用户所对应的使用权限,并自动匹配到系统用户的账号上,使系统用户在本系统中只能执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所有操作,保障平台业务访问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了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教师对学院各院系的实验室的教学实验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建立实验课课表,并且可以与教务系统对接,自动识别教师或管理人员理论课占用时间,检测排课冲突;

2、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基于b/s与c/s的混合架构体系,支持多种主流的浏览器;

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将系统用户划分为多级用户角色,可定制各级用户角色的功能,一切操作均受权限管理,并通过身份验证机制实现了系统的安全性;

4、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还提供有实验室预约的功能,支持学生个人预约、指定班长预约、教师预约等模式,实现灵活管理和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领用率;

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教务处对全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统一管理,统一管理监控实验室课表安排,提高了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6、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实验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具有网络化、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管理方便等优点,能够完全按照用户的需要,稳定、安全快速地运行于校园局域网之上,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在触发管理业务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