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5571发布日期:2018-12-11 23:32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具体是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是监测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巩固实验室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lims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rsystem)是将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思想和信息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对样品监测过程和实验室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计算机系统,是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

现有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针对于各种物质的检测分析和质量控制。海洋环境监测由于存在样品量大、部分样品保存时间短,海上采样作业环境恶劣,样品分析数据繁多,实验室资源管理不够规范、质量控制意识薄弱等问题,lims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洋生物种类鉴定过程中涉及到同种异名、拉丁文书写不规范、种名输入繁琐和输出的生物种名格式不统一,一直是困扰海洋生物鉴定人员的难题,给后续的统计分析带来极大地烦恼,费时费力,特别是如何将千变万化的海洋生物种类鉴定活动纳入到lims系统中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现有海洋环境鉴定中生物种名、拉丁名及类群的输入不方便和容易出错等问题,规范物种名称书写和数据库维护,智能快捷的进行生物种类鉴定和分析,有必要开发一种针对海洋生物种类鉴定的输入和输出系统,确保海洋生物鉴定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开发、优化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领域lims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专利目的是为了解决海洋生物鉴定活动纳入lims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海洋生物种名、拉丁名和类群的输入,解决现有海洋生物鉴定过程中出现的同种异名、拉丁文书写不规范、种名输入出现错别字和统计分析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包括种群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种群信息采集模块相接的种群信息存储模块、与所述种群信息存储模块相接的种群信息管理模块、与所述种群信息管理模块相接的种群基本数据库、与所述种群基本数据库相接的excel种群信息调用模块、与所述excel种群信息调用模块或所述种群信息采集模块相接的生物鉴定分析录入模块、与所述excel种群信息调用模块相接的生物鉴定结果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群信息采集模块:基于相关文献中生物种群信息数据整合,形成国际通用的生物种名和拉丁名,实现数据由纸质、电子文件化,转换为结构化数据库存储数据,对鉴定过程中发现的基本数据库中未统计的物种进行补充和完善;

所述种群信息存储模块:用于配置种群信息数据的数据库二维化表字段,将转换好的结构化数据存储到二维表关系型数据库中;

所述种群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数据库中的种群信息可视化管理,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新增、删、改、一键数据导入、种群分类等操作,其中新增加的物种信息需要进行3级确认,杜绝人为不小心添加新的物种名称,确保数据库的规范和准确;

所述种群基本数据库:包含中文种名、拉丁学名、物种类群、物种特征介绍内容,是其他模块范围的核心内容,数据库的维护和完善需要3级审核,保证数据库的准确和完整;

所述excel种群数据调用模块:用于对储存在数据库中的生物种群数据进行快速检索、自动获取、数据抓取至lims系统对应模块中,能够通过输入中文种名或拉丁种名时自动匹配类群、分类学地位信息以节省了人为输入的时间和减少输入笔误的现象;

所述生物鉴定分析录入模块:将国家海洋环境监测规范中的海洋生物鉴定原始记录表数据化,物种名称的输入能够通过中文名称首字母缩写、中文拼音、拉丁文多种形式与储存在所述excel种群数据调用模块的物种名称、拉丁名和类群信息自动匹配,点击数据库中出现的相应物种列表即可实现相关信息的一键输入,极大地减少出差几率和繁琐的手写或输入工作,物种数量按照样品类型实现了自动计算功能;若所述excel种群数据调用模块中没有出现相应物种列表,这表明这种物种在所述种群基本数据库中不存在,则转入所述所述种群信息采集模块进行新增录入;

所述生物鉴定结果输出模块:实现了一键导出多种数据报表功能,输出的表格类型包括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计数表、浮游动物个体计数和生物量记录表、底栖生物定量记录表、每个航次海洋生物监测数据统计表、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海洋生物数据上报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lims系统中海洋生物鉴定智能输入和标准化输出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海洋生物种名、拉丁名和类群的输入,解决现有海洋生物鉴定过程中出现的同种异名、拉丁文书写不规范、种名输入出现错别字和统计分析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检测和数据分析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专利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不能认定本实施例仅限于此。在实施例的指导下,研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或优化,这些改进或优化未做出创新性劳动前提获得的其它实施例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浮游动物鉴定过程为例,简要说明系统使用过程,因系统规范了表格输入、输出格式,后续表格可自动查找已输入相应记录,减少出错几率和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样品采集记录表,将采集后的海洋生物样品信息(项目名称、海区、站位、采样经纬度、采样时间、水深、拖网类型、样品瓶号、拖网绳长、采泥器面积和型号、采泥次数等)填入此表格,该表格为分析的样品采集记录表,后续相关信息可自动填入相应物种分析记录表中,以浮游动物个体计数及生物量测定记录表为例,相应任务、海区、站位、样品编号、采样时间、网型、网口面积、水深、绳长等信息会自动匹配到该分析表中,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人为输入出错几率。

在种类鉴定输入过程中,把光标移动到种名单元格,点击工具栏中“设置种群“或者按下快捷键“ctrl+q”,在查询对话框中输入物种的中文首字母、汉语拼音或拉丁文前几个字母,下拉菜单自动出现相关的物种名称,双击出现的物种名称即可自动导入到光标所在的物种名称单元格中,后续的拉丁文和分类等信息也会自动导入。

在鉴定过程中,输入表格中的小计和检测样品百分比等信息后,会自动计算出浮游动物的总计和密度,不会出现公式错误导致结果出错的现象。该公式所在单元格处于锁定状态,如果公式发生变化,可通过解锁单元格进行再次编辑。其他的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等样品检测过程类似,需要注意的是,浮游植物样品分为水样和网样两个类别,各自密度计算公式不同,在分析鉴定时需要选取样品的采样形式是水样还是网样。

在物种输入过程中,如果出现重名物种名称或者数据库中没有的物种时,表格会自动出现红叉和字体不同颜色提醒,便于检测人员发现错误和修改。

此外,对于鉴定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还可以通过导入种名工具栏进行数据库的修改和完善。

对于新物种名称的输入,需要进行三级确认后自动导入数据库,不会出现个人书写错误或别名导致数据库异常的情形。数据库的维护包含批量导入、手动添加、删除和修改等功能。

样品检测完毕后进入校对和审核程序,如果三级审核无误后,可通过系统输出模块导出标准报表。以浮游动物为例,该报表包含监测区域、任务日期、监测单位、填报日期、监测站位、站位编码、经纬度、水深、绳长、总生物量、滤水量、类群、生物种名、拉丁名和密度等参数,通过一键生成报告,可将已有的分析记录自动导入到报表中,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不会出现以往手写汇总和输入的笔误情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