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业办公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2813发布日期:2018-12-08 07:5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企业办公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办公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办公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全面普及,网络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已经成为各个机构的标配,政府机关和大型企业越来越依赖于oa系统,这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省了大量的办公费用,大幅度提高了办公的效率,oa系统已经成为了各个机构运作的核心系统。对于企业的高层而言,oa系统为他们提供了企业运转的各个方面的数据,为他们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对企业的中层而言,oa系统为他们提供了具体项目进展的所有明细,为他们的项目管控提供了保证;对于企业的基层员工而言,oa系统能为他们推进各个项目提供各种决策和信息支持。

随着近两年移动互联浪潮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2014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一线城市16到59岁的人群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4%,二线城市智能手机普及率在75%到88%之间,三线城市普及率在66%到88%之间,四线城市普及率86%。预计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将达到55%。oa系统也慢慢的向着移动化趋势在靠拢。

移动互联的浪潮也带来了创业的浪潮,创业公司的迅猛发展也对企业的oa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业务的急速发展和创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导致了公司组织结构的快速变更,oa系统也需要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演化。

目前流行的oa系统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偏向于流程性,需要在系统中预先配置好工作流,然后才能发起任务,并一环一环的往下走。如果遇到突然的流程更改,需要重新配置工作流,并且发起任务。创业型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对问题有着极为迅速的反馈,也就意味着碰到问题马上要能够找到相应的人来提供支持。以工作流引擎为核心的oa系统,在流程的变更上缺乏灵活性,在时间的反馈上注定了冗长而缓慢。

传统的企业办公模式,离不开纸质的表单和面对面的沟通,这种办公模式效率较低,不适合大型企业,容易造成程序混乱,且也增加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传统的办公模式开始向网络办公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缺少系统化的应用,导致系统的企业办公系统仍然不够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办公系统偏流程性、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提供了企业办公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企业办公系统,包括企业管理主机、部门管理主机和项目管理主机;

所述企业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公告子系统、工作台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和任务管理子系统,任务管理子系统包括任务交流子系统、任务阶段设置子系统、任务文件管理子系统和成员管理子系统;

所述项目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进度管理子系统,通过项目管理主机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管,从而便于了解企业运行状况;

所述部门管理主机分别对应企业内各个部门,通过部门管理主机各部门能够对内部进行单独管理,例如财务部、管理部、工程部高层能够对自己部门员工进行针对性管理部门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数据中转主机,所述数据中转主机信号连接有多个用户客户端端,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用户客户端登录系统,实现系统的管理,数据中转主机起到远距离传输的目的。

作为优选,公告子系统是用于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布信息公告。

作为优选,工作台子系统用于展示与用户相关的任务信息、启动新任务和查看组织结构子系统的信息。

作为优选,组织结构子系统包括部门管理子系统和员工管理子系统,在部门管理子系统中设置部门的信息,在员工管理子系统中设置员工的信息,并建立员工和部门的对应信息。

作为优选,任务交流子系统用于用户交流沟通。

作为优选,任务阶段设置子系统用于将任务划分成至少一个阶段。

作为优选,任务文件管理子系统用于对任务文件统一管理。

作为优选,成员管理子系统用于对任务参与人员管理。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系统化的管理,对不同部门进行分类管理,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能够适应创业公司对反应效率的高要求,也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业务形态,同时由于交流的核心和小组讨论,所以信息能够在组员之间能够及时方便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企业办公系统,如图1所示,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办公系统,包括企业管理主机,企业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信息录入子系统、通知公告子系统、用户信息库、管理员客户端、流程审批子系统、流程管理主机、部门管理主机、项目管理主机,信息录入子系统用于用户的注册,通过注册后录入基本信息,然后记录在用户信息库内,系统管理员通过管理员客户端登录企业管理主机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项目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进度管理子系统,通过项目管理主机对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管,从而便于了解企业运行状况,企业内各个部门分别登录系统内对应的部门管理主机,然后各部门能够对内部进行单独管理,例如财务部、管理部、工程部高层能够对自己部门员工进行针对性管理,部门管理主机信号连接有数据中转主机,数据中转主机信号连接有多个用户客户端端,企业工作人员通过用户客户端登录系统,实现系统的管理,数据中转主机起到远距离传输的目的。

公告子系统是用于公司向全体员工发布信息公告,用户通过公告子系统查看发布的信息公告。

工作台子系统用于展示与用户相关的任务信息、启动新任务和查看组织结构子系统的信息。用户在进入系统后,工作台显示当前用户相关的的任务信息,并根据任务的状态划分成已办和代办;用户在工作台中启动相应的任务;用户在工作台查看组织结构子系统的信息。

组织结构子系统包括部门管理子系统和员工管理子系统,在部门管理子系统中设置部门的信息,在员工管理子系统中设置员工的信息,并建立员工和部门的对应信息。用户通过组织结构子系统查看部门和员工的信息。

任务交流子系统用于用户交流沟通。任务交流子系统是参与人员交流信息和想法的地方,后期加入的参与人员也可以看到历史的所有交流信息。

任务阶段设置子系统用于将任务划分成五个阶段,并提供项目看板和甘特图管理,借此对任务的进展进行精细化的监控。

任务文件管理子系统用于对任务文件统一管理。

成员管理子系统用于对任务参与人员管理,随时邀请相关人士参与到任务中。

上述企业办公系统用户操作流程如下:发起一个任务;设定任务的负责人,选择参与人,并且设定任务的工期;在任务的推进过程中,所有关于该任务的任何交流信息对参与人来说都是完全公开的,每个参与人都可以对该任务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则添加参与人参加讨论,任务的状态更改没有严格的控制流程;最终该任务在得到所有负责人的最终确认后,可以设置为处理完成。

对于创业公司或者大公司的小团队而言,任何人都可以是任务的发起人,可以直接调用相关人员来参与任务的解决。如此结构就使得信息可以充分、平等、及时地交流,快速的应对市场的各种变换。企业办公系统以项目为核心,具有沟通效率高、灵活性强、非常适合创业团队的优点。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