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0432发布日期:2018-11-20 19:2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每个用户在不同的社交平台和移动终端上都设置有不同的密码,以保证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当用户忘记密码时,可以通过关联邮件和关联手机找回密码。但是,有时候客户的邮箱或手机更换或没有关联时,很容易发生密码丢失,找回十分麻烦。

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找回密码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找回密码的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所述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

获取用于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

将所述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

将所述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所述账户地址与多个所述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通过所述账户地址得到多个所述信息片段,将多个所述信息片段组合在一起后生成与所述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

可选地,获取用于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密码和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得到秘钥密文;

根据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获取所述秘钥的签名信息;

将所述秘钥密文和所述秘钥的签名信息作为所述待存储密文。

可选地,在获取用于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之前,还包括:

设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

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以使所述用户能够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找回所述秘钥。

可选地,当检测到秘钥的修改操作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原始秘钥和新秘钥;

在新秘钥替换成功后,对所述新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

将所述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

将所述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所述账户地址与多个所述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密码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配置成获取用户标识,所述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所述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

第二获取单元,配置成获取用于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

分解单元,配置成将所述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

处理单元,配置成将所述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所述账户地址与多个所述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配置成:

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密码和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得到秘钥密文;

根据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获取所述秘钥的签名信息;

将所述秘钥密文和所述秘钥的签名信息作为所述待存储密文。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单元,其配置成:设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

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对所述秘钥进行加密,以使所述用户能够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找回所述秘钥。

本发明的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用户标识,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将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将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账户地址与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上述方法和装置,对用户的秘钥进行加密后分解,得到多个信息片段并将其存储到当地数据库,用户可根据多个信息片段找回密码,而不需要借助于其他移动端。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码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方法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码生成装置的示意性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码生成方法的示意性方法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码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用户标识,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

步骤S102,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

步骤S103,将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

步骤S104,将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账户地址与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通过账户地址得到多个信息片段,将多个信息片段组合在一起后生成与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

进一步地,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包括:

根据第一加密密码和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秘钥进行加密,得到秘钥密文;

根据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获取秘钥的签名信息;

将秘钥密文和秘钥的签名信息作为待存储密文。

进一步地,在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之前,还包括:

设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

根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对秘钥进行加密,以使用户能够根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找回秘钥。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秘钥的修改操作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原始秘钥和新秘钥;

在新秘钥替换成功后,对新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

将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

将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账户地址与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密码生成装置的示意性装置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密码生成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第二获取单元2、分解单元3和处理单元4。

第一获取单元1配置成获取用户标识,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第二获取单元2配置成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分解单元3配置成将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处理单元4配置成将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账户地址与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第二获取单元2还配置成:

根据第一加密密码和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对秘钥进行加密,得到秘钥密文;

根据第二预设加密算法,获取秘钥的签名信息;

将秘钥密文和秘钥的签名信息作为待存储密文。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单元,其配置成:设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

根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对秘钥进行加密,以使用户能够根据至少一组密保问题和答案找回秘钥。

本发明的密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用户标识,用户标识包括账户地址和与账户地址对应的秘钥;获取用于对秘钥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码,对秘钥进行加密后输出待存储信息;将待存储信息分解成多个信息片段;将多个信息片段分别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建立账户地址与多个数据库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上述方法和装置,对用户的秘钥进行加密后分解,得到多个信息片段并将其存储到当地数据库,用户可根据多个信息片段找回密码,而不需要借助于其他移动端。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