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1203发布日期:2019-01-05 09: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商品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过对商品外包装赋香、并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涉及该方法在商品防伪、辨伪中的具体应用。



背景技术:

造假贩假和爱滋病、毒品、环境污染已并列成为世界4大公害。目前,全球各国家的商品假冒活动十分猖獗,以香烟类商品为例,被仿制或假冒的程度非常严重。据统计,2015年我国卷烟提稅顺价后假烟数量激增,2016年高达45.68%,假烟不仅坑害广大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严重危害卷烟工业的正常发展,导致巨额税款流失,国家利益蒙受巨大损失。

现有的商品防伪手段除依靠商标、生产工艺等作为判断商品真假的依据外,针对商品外包装还会采用激光全息防伪、彩色纤维防伪、微缩印刷防伪、光变油墨防伪、超细线防伪、二维码防伪等技术,但这些防伪技术也逐渐被造假者掌握,辨伪防伪的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随着科技的发展,防伪技术的研究已经涉及现代光学、分析化学、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电磁感应技术、生物工程学、遗传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等多个重要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但现有技术中尚未见有以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以及据此进行商品防伪辨伪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丁香花香韵对商品外包装赋香,并以该香韵的嗅觉感知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方法在商品防伪、辨伪中的具体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一种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丁香花精油按照印刷油墨质量的1%~10%混匀,然后用所得混合物在商品包装表面印制图案或文字,之后再对印制区域覆膜以保存香气。

所述的丁香花精油,是通过水蒸汽蒸馏法从myrtaceaefamily丁香的干燥花蕾中获得的精油,具有辛香及丁香酚特征香气。

所述的myrtaceaefamily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主产于印尼、印度、马达加斯加和越南等地,以及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

所述的水蒸汽蒸馏法具体为:称取粉碎的丁香花蕾装入烧瓶中,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至没有油状物且溶液澄清透明时停止加热,收集馏出液加入氯化钠使溶液饱和,加入适量乙醚充分混匀后用分液漏斗除去水层,然后在乙醚层中,加适量无水硫酸钠充分吸水,并用滤纸过滤到圆底烧瓶,将圆底烧瓶置水浴锅回收乙醚,得到精油。

所述的印制区域为商品包装的完全外表面,或是商品包装外表面的任意位置。

所述的对印制区域覆膜,具体为:对印制区域采用透明薄膜包覆,使印制区域与外部空气隔绝,但透明薄膜与印制区域不黏连。

所述的透明薄膜为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或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上述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在商品防伪、辨伪中的应用。

所述的应用具体为: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只需揭开印制区域的覆膜进行嗅闻,有明显特征香气的即为正规且在保质期的合格商品;无明显特征香气或香气异常的可初步判别为假冒商品或不合格商品。

所述的应用具体为:为了更加准确地鉴别商品真伪,商品生产企业对其所使用的丁香花精油依据iso标准进行色谱图像分析,明确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占比数值范围,作为品质评判指标;鉴别真伪时,取待鉴别商品的外包装物,随机裁剪印制区域作为分析样品,进行色谱图像分析,当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不符、或主要化学成分的占比数值中的任何一项超出评判指标范围,则判定该商品为假冒商品或不合格商品。

所述的依据iso标准进行色谱图像分析,具体为:依据iso11024-1(精油—色谱图像通用要求—第1部分:标准中色谱图像的建立)及iso11024-2(精油—色谱图像通用要求—第2部分:精油色谱图像的利用)进行色谱图像分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首创利用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的辨识特征,不同于以往需要依赖视觉或触觉的辨识方法,本发明通过嗅觉和香气成分定量的组合方法对商品真假进行辨识,为包装防伪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增加假冒者的造假难度。

2、该方法应用于商品防伪,可通过嗅觉和香气成分定量两种方法对商品真假进行辨识。消费者购买或使用商品时,通过嗅闻有无明显特征香气来辨别商品。生产企业或专门的鉴定机构,可以通过色谱成分分析的定性定量来辨别商品质量,从而有效实现商品真伪的判别,提高辨识的准确度。

3、该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判断商品真伪,还可以鉴别商品的存放环境、时间是否合格。

4、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辨识方便、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商品辨伪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5所述丁香花蕾精油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附图和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所有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出的变化或等同替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卷烟包装条盒的辨识特征。

1、用水蒸汽蒸馏法从myrtaceaefamily丁香的干花蕾中获得的精油,称取50g粉碎的干燥丁香花蕾颗粒装入250ml烧瓶中,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9-10h,至没有油状物且溶液澄清透明时停止加热。收集的馏出液加入氯化钠使溶液饱和,加入适量乙醚充分混匀后用分液漏斗除去水层,然后在乙醚层中,加适量无水硫酸钠充分吸水,并用滤纸过滤到圆底烧瓶,将圆底烧瓶置水浴锅50℃回收乙醚,得到精油。精油通过专业人员嗅辩,确定其香韵特征为具有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气。

2、依据iso11024-1及iso11024-2标准对丁香花蕾油的色谱图像进行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如表1。

表1丁香花蕾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单位:%)

3、将丁香花蕾油以1%的添加量加到油墨里,再将油墨喷涂到卷烟包装条盒的二维码或卷烟牌号文字等特定区域,然后对喷涂区域用聚丙烯(pp)薄膜进行覆膜处理。

4、卷烟包装:按照正常卷烟生产包装流程得到产品。

5、卷烟条盒在温度30℃,相对湿度60%环境下存放90天,随机抽取10条产品,撕开条盒表面的覆膜,嗅闻发现有明显的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气。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将丁香花蕾油以10%的添加量加到油墨里;在卷烟包装条盒的外表面全部采用该加香油墨印刷图文,然后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覆膜;卷烟条盒在温度25℃,相对湿度40%环境下存放一年,随机抽取10条产品,撕开条盒表面的覆膜,嗅闻发现依然有明显的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气。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点:将丁香花蕾油以10%的添加量加到油墨里;在卷烟包装条盒的外表面全部采用该加香油墨印刷图文,然后用聚氯乙烯(pvc)薄膜覆膜;卷烟条盒在温度40℃,相对湿度80%环境下存放一年,随机抽取10条产品,撕开条盒表面的覆膜,嗅闻发现依然有明显的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气。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得产品投放市场,消费者购买后揭开覆膜,可以嗅闻到明显的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气,如果没有覆膜,或是撕开覆膜后不具有辛香及丁香酚的特征香韵,或者有其他杂气,则可判定所购产品为假。

实施例5

从市场上随机选择不同渠道销售的相同产品,取包装材料进行真假辨别:首先撕开覆膜通过嗅辩该产品是否具有丁香酚的特征香气。对于具有近似特征香气的产品,进一步裁剪加香覆膜区域作为分析样品,采用agilent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自动进样器对样品进行分析。

色谱条件为:rxi-5silms石英毛细管柱(6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纯度为99.999%),流速:1.0ml/min。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保持6min;以3℃/min的速率升温至180℃;再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保持10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1.0μl,分流比:10:1,溶剂延迟6min。

质谱条件为:离子源:电轰击电离(ei)源;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离能量:70ev;传输线温度:280℃;扫描范围(m/z):40~450,质谱检索图库:nist11谱库。

检测样品所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2,其结果采用nist11进行检索后结合eso香精保留指数进行对比定性,面积归一化计算得出丁香花蕾油中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确定了27个化合物,占丁香花蕾油中化学成分96.913%。其中丁香花蕾油中丁香酚、β-石竹烯、乙酸丁香酯3个主要特征化合物含量如表2,通过与表1数据比较,3个主要化合物均检出,且其含量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可判定该产品为真。

表2丁香花蕾油中3个主要特征化合物含量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有以下不同点:

样品中丁香酚、β-石竹烯、乙酸丁香酯3个主要特征化合物含量如表3,通过比较,该丁香花蕾油3个主要特征化合物均检出,但β-石竹烯及乙酸丁香酯含量不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综合香韵嗅辩结果、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表3)分析结果,可判定该产品为假。

表3丁香花蕾油中3个主要特征化合物含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