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感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8146发布日期:2019-01-05 10:3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压感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感触控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迅速发展,触控显示屏已遍及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尤其是手机、平板技术的飞速发展,压感触控技术在显示技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利用压感触控技术,终端设备不仅能够识别用户的触控位置,还能感测触控力度的大小。

目前,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都具有触控功能,但是终端设备上设置的实体home(返回桌面,起始)键会在触控显示屏上占据一定的面积,导致触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面积相对减少,影响显示效果。

综上所述,现有的便携式电子终端设备上的实体home键会影响显示区域的占屏比,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感触控模组,在现有的触控显示屏上增加触控感测层,以形成虚拟的触控键,进而取代触控显示屏上设置的实体home键,以解决实体home键影响显示区域的占屏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感触控模组,包括:缓冲层;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上;触控感测层,所述触控感测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触控感测层用于感测施加于所述触控感测层上的触控压力的位置和力度;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触控感测层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感触控模组还包括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整体厚度为0.13~0.17毫米。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感测层包括图案化的线路,所述线路的线宽为7~9微米,所述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9微米。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感测层采用银纳米纤维材料制作。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感测层的厚度为7~13微米。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感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缓冲层上形成第一粘结层;

步骤s20,将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表面;

步骤s30,在所述基板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

步骤s40,在所述触控感测层表面形成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触控感测层;

步骤s50,在所述绝缘层表面形成第二粘结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3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在所述基板表面沉积纳米银薄膜;

步骤s302,在所述纳米银薄膜表面涂布光刻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光刻胶保留区域和光刻胶去除区域;

步骤s303,对所述纳米银薄膜进行蚀刻,以形成图案化的线路;

步骤s304,将所述光刻胶剥离,以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图案化的线路的线宽为7~9微米,所述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9微米。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触控感测层的厚度为7~13微米,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整体厚度为0.13~0.17毫米。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基板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提供压感触控模组,用以感测施加于触控感测层的触控压力的位置和触控压力的大小,取代触控显示屏上的实体home键,进而提高触控显示屏上的显示区域的占屏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一的压感触控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感触控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触控显示屏,由于触控显示屏上设置的实体home键,会导致显示屏的一部分面积无法作为显示区域使用,影响显示区域的占屏比,进而影响显示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感触控模组,包括:缓冲层11;第一粘结层12,所述第一粘结层12设置于所述缓冲层11上,基板13,所述基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12上;触控感测层14,所述触控感测层14设置于所述基板13的表面;绝缘层15,所述绝缘层15设置于所述触控感测层14上;第二粘结层16,设置于所述绝缘层15上。

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整体厚度为0.13~0.17毫米左右,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各个结构层都采用高分子有机材料制备,所述压感触控模组贴合在oled显示层的背面,所述缓冲层11与整机中框接触,作为支撑。

其中,所述缓冲层11主要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显示屏在工作发生形变时,对所述触控感测层14造成影响;所述缓冲层11采用密度较大的泡棉材料制备,所述泡棉具有弹性好、重量轻、体积薄的特性。

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起到连接作用,所述第一粘结层用以连接所述基板13和所述缓冲层11,所述第二粘结层用以连接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上表面与触控显示屏的其他部件;所述第一粘结层和所述第二粘结层采用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胶制备,所述oca光学胶具有高透光性、高黏着力的特性,并且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和变质的问题。

所述基板13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备,所述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耐弯折特性,可以应对触控显示屏工作时发生形变。

所述触控感测层14的厚度为10微米;所述触控感测层14采用银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所述银纳米纤维具有高透明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利用光罩制程在所述基板13表面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14,使用光罩工艺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得所述触控感测层14上的图案化的银纳米线路达到所需要的精度要求,所述银纳米线路的的线宽为8微米,所述银纳米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为微米。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感触控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缓冲层11上形成第一粘结层12;

其中,所述缓冲层11主要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显示屏在工作发生形变时,对所述触控感测层14造成影响;所述缓冲层11采用密度较大的泡棉材料制备,所述泡棉具有弹性好、重量轻、体积薄的特性;

步骤s20,将基板13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12表面;

其中,所述基板13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备,所述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耐弯折特性,可以应对触控显示屏工作时发生形变。

步骤s30,在所述基板13表面形成触控感测层14;

首先,将纳米银线纤维进行水洗、超声波清洗、药液清洗等步骤后,采用磁控溅射法在所述基板表面沉积纳米银薄膜;然后,在所述纳米银薄膜表面涂布光刻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被光照射到的所述光刻胶保留,没有被光照射到的所述光刻胶去除;再对所述纳米银薄膜进行蚀刻,形成所述触控感测层14,得到图案化后的纳米银线路;最后剥离所述光刻胶;

其中,所述触控感测层14的厚度为10微米,所述纳米银线路的线宽为8微米,所述纳米银线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微米;

步骤s40,在所述触控感测层14表面形成绝缘层15,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触控感测层14;

其中,所述绝缘层15采用有机绝缘材料制备,所述绝缘层15用以保护所述触控感测层14;

步骤s50,在所述绝缘层15表面形成第二粘结层16。

所述压感触控模组的整体厚度为0.13~0.17毫米,所述压感触控模组整体贴合在oled背面,所述缓冲层11与整机中框接触连接;所述压感触控模组可根据不同的显示屏尺寸用同样的制作工艺制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提供压感触控模组,用以感测施加于触控感测层的触控压力的位置和触控压力的大小,取代触控显示屏上的实体home键,进而提高触控显示屏上的显示区域的占屏比。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