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输入系统、板及识别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4766发布日期:2019-02-12 23:0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书写输入系统、板及识别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具备书写用的板和作为书写工具的笔的书写输入系统、安装于所述笔的识别符。更详细而言,所述笔当接触于所述板时在板上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所述板检测与该笔迹对应的位置坐标。



背景技术:

代替不具有硬拷贝(hardcopy)功能的以往的黑板及白板,而能够机械性地扫描黑板及白板而输出被书写的内容的硬拷贝的、被称为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的装置(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电子白板)正普及中。

关于像这种的扫描型电子白板,被期望有缩短扫描所需的时间,另外,使用于扫描的可动部分消失而提高可靠性的结构。

作为实现其的方法之一,被提出使用了附触摸面板的大型显示器的电子白板(显示器型电子白板),且在市面上贩卖中。

显示器型电子白板,除了扫描型电子白板的硬拷贝功能外,还能够使画面显示表格数据、文件数据或图像数据。而且,能够接受利用电子笔等进行的对画面的手动书写而将其笔迹显示于画面,输出施加有笔迹的画面的硬拷贝。

进而,显示器型电子白板,例如在电子会议中,如将反映远距的对象方的相机图像与会议数据一起显示于画面、且与对象方大致实时(realtime)地共有所显示的数据及向空栏的备忘录区域的书写,能够提供扫描型电子白板无法实现的功能。

然而,主要被使用于手动书写,将数据显示于画面的必要性低的用途也不少。

即使是像这种的用途,在显示器型电子白板中,也存在有扫描型电子白板没有的优点。显示器型电子白板通过触摸面板检测利用电子笔进行的对画面的书写,将与检测出的书写对应的笔迹实时地进行数据化,而将数据化后的笔迹显示于画面。即,与书写同时地获得笔迹的数据。

另外,关于书写输入的检测,正被开发各种的技术。例如,被提出有将多点触摸检测容易的静电电容方式、与可实现高检测分辨率的电磁感应方式并用而笔和手指的任何指示体均可检测的坐标检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13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即使是主要为进行手动书写的用途,显示器型电子白板也具有能够实时地将笔迹数据化的、扫描型电子白板所没有的优点。然而,在使用显示器的这方面,结构较扫描型电子白板复杂,而且,由于使用大型的显示器,因此成为高价物。

虽具有将因书写而留下的笔迹实时地进行数据化的功能,但被期望为单纯的结构者。

另外,虽以使失调感变小的方式被进行各种的设计,但在显示器型电子白板,在书写感、响应性、书写及消除的操作上,与传统的白板不同。

对习惯了使用现有的白板的用户而言,优选书写时的失调感更小者。

本发明是考虑如以上的情况而完成,提供能够进行与现有的白板相同的使用方法、呈现方法的书写且能够实时检测笔迹的书写输入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书写输入系统,

(1)该书写输入系统具备书写用的板、和作为书写工具的笔,所述笔具有当接触于所述板时在板上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的笔尖部、和提供识别信号的识别电路,所述板具有检测所述笔尖部接触的所述板上的位置坐标的坐标检测部、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述识别信号的笔识别部。

另外,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书写用的板,

(2)该板通过具有因书写而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的笔尖部、和提供识别信号的识别电路的笔而被书写,其具备检测所述笔尖部接触的所述板上的位置坐标的坐标检测部、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述识别信号的笔识别部。

进一步地另外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本发明提供识别符,

(3)该识别符安装于作为书写工具的笔且提供识别信号,所述笔具有通过对板的书写而在板上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的笔尖部,所述板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述识别信号的笔识别部、和检测所述笔尖部接触的所述板上的位置坐标的坐标检测部;具备有生成所述识别信号的识别电路。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1)的书写输入系统中,笔,由于当接触于板时在板上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因此能够以与现有的白板相同的使用方式进行书写,且进行与现有的白板相同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具有提供识别信号的识别电路;板,由于具有检测所述笔尖部接触的所述板上的位置坐标的坐标检测部、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述识别信号的笔识别部,因此能够以与笔的属性相应的形态实时地检测因书写而留下的笔迹。另外,笔识别部,由于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笔的属性,因此在笔尖部接触于板的时点已检测笔的属性。根据检测出的笔迹和笔的属性,可实时地生成笔迹的数据。

以能够检测一般被使用于白板的书写用的马克笔(markerpen)的笔尖部的方式构成坐标检测部,若与白板相同地构成板的表面,则可实现与现有的白板完全相同的书写方式、呈现方式。

关于(2)的板及(3)的识别符,也能够通过将它们应用于所述书写输入系统而获得相同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书写输入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书写输入系统的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的结构、尤其是x并联电极及y并联电极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中的环路切换电路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的铅直方向的剖面中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谐振频率与笔的属性具有对应关系的定义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识别电路的识别符的外观及作为识别电路的谐振电路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笔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与图8不同的笔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与图8及图9不同的笔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抹除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生成、更新笔迹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发明。另外,以下的说明,在所有的方面均为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内容。

(第一实施方式)

《书写输入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书写输入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书写输入系统的形态的一例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10的结构、尤其是x并联电极及y并联电极的配置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中的环路(loop)切换电路的功能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板的铅直方向的剖面中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书写输入系统100,广义而言是由笔30与板10构成。笔30具有笔本体31、盖32、笔尖部33、识别符34及墨水供给部36。以可掌握形状的形态于图1示出笔30。识别符34,具有图1中未图标的识别电路。

盖32可相对于笔本体31装卸,且以在安装的状态下笔尖部33不露出的方式覆盖。

本实施方式中,笔尖部33以浸润墨水的毡材形成。一般已知为白板(whiteboard)用的马克笔的结构。取出盖32而露出的笔尖部33,当其前端触及板10的写入区域18时,于该位置附着墨水并于板10上留下笔迹(参照图2)。

笔尖部33的另一端与贮存有墨水的墨水供给部36接触,通过毛细管现象将墨水从墨水供给部36往笔尖部33供给。

在接近盖32嵌合的部位的笔本体31的外周,安装有识别符34。如所述,识别符34具有图1中未图标的识别电路。识别电路的具体的结构例,为由电感成分l和电容成分c构成的lc谐振电路。

本实施方式中,板10的写入区域18被以笔30书写而留下笔迹。另外,优选为可消除该笔迹。板10若可廉价地构成则也可以使用后舍弃,但优选为可消除笔迹而可多次进行书写。

板10,其周围被以缘部件19a包围而确保强度。被缘部件19a包围周围的板10的表面为写入区域18。于下端配置有笔承受部19b。在笔30为马克笔的情形时,与其对应的写入区域18具有如马克板(markerboard)那样的表面(参照图5)。

如图1所示,板10在功能上广义而言具有坐标检测部11及笔识别部12。

坐标检测部11,对笔30的笔尖部33接触于板上的位置的坐标进行检测。笔识别部12,对来自安装于笔30的识别符34的识别信号进行检测。

作为实现其等的功能的结构例,本实施方式的坐标检测部11作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而进行动作。另外,笔识别部12作为电磁感应电路而进行动作以检测来自识别符34的识别信号。

构成坐标检测部11的是y并联电极13y、y检测电路15y、x并联电极13x、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及环路切换电路16。其等之中,x并联电极13x及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共有笔识别部12和硬件。另外,环路切换电路16为在将共有的硬件用于坐标检测部11时与用于笔识别部12时用于进行切换的电路。

笔识别部12构成为除了与坐标检测部11共有的x并联电极13x及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用于切换的环路切换电路16外,还包含x检测电路15x。

x并联电极13x为埋设于通过笔30而被书写的板10的表面附近的多个电极。各电极排列配置于x方向(横方向)且于y方向(纵方向)延伸(参照图3)。

另一方面,y并联电极13y为埋设于通过笔30而被书写的板10的表面附近的多个电极。各电极排列配置于y方向(纵方向)且于x方向(横方向)延伸(参照图3)。y并联电极13y的各电极,埋设于与x并联电极13x的各电极不同的深度。因此,y并联电极13y的各电极,与x并联电极13x的各电极隔着已定的厚度的绝缘层而交叉从而不接触(参照图5)。

另外,作为构成写入区域18的板10的表面的部件,对埋设于表面附近的x并联电极13x及y并联电极13y电性地进行屏蔽的铝板、及磁性地进行屏蔽的钢板等并不适当。例如,可应用表面施有三聚氰胺(melamine)树脂涂层的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的树脂材料。

如图3所示,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与x并联电极13x的一端侧连接,从而对各电极施加已定的电压。该电压也可以在作为坐标检测部11而发挥功能的情形、和作为笔识别部12而发挥功能的情形不同。施加电压,例如从左端的电极向右端的电极依序施加脉冲状的电压。

y检测电路15y,对伴随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的驱动而于y并联电极13y的各电极诱发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进行检测。在该大小依存于x并联电极13x的各电极与y并联电极13y的各电极的耦合电容的大小时,于在两者交叉的附近的板上连接有电介质、金属体的情形、和未连接有电介质、金属体的情形,耦合电容的大小不同。例如,由于浸润墨水的笔尖部33或人的手指为电介质,因此当其等接触于板上时,耦合电容变大。通过检测耦合电容的变化,能够检测笔尖部33、人的手指接触于板10的位置坐标。此已知为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动作。

另外,于人的手指和笔尖部33,一般而言耦合电容的大小不同,因此不仅检测接触的位置坐标,也可以根据耦合电容的大小的不同而判别人的手指或笔尖部33。

如图4所示,环路切换电路16包含第一切换开关16a,该第一切换开关16a切换在另一端侧是否连接x并联电极13x的各电极中隔着已定的距离的两个电极。当通过第一切换开关16a而将一对电极于另一端侧连接时,由此形成u字型的电流路。其作为笔识别部12的感应线圈而发挥功能。在u字型的电流路的一端侧,配置有第二切换开关16b。

第二切换开关16b,与第一切换开关16a同步地进行动作。在第一切换开关16a切离成对的电极的状态下,第二切换开关16b将电极连接于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在第一切换开关16a连接成对的电极的状态下,第二切换开关16b将电极连接于x检测电路15x。由此,在成对的电极被切离的状态下,各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被驱动。

另一方面,在成对的电极被连接而作为感应线圈而形成u字型电流路的状态下,第二切换开关16b将u字型电流路的一端侧的电极连接于x检测电路15x。在u字型电流路的另一端侧不存在切换开关,另一端侧通过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而被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感应线圈的u字型电流路有多组,且在x方向(横方向)排列。

环路切换电路16在使用x并联电极13x作为笔识别部12的情形,例如,从左端的感应线圈向右端的感应线圈逐个依序进行驱动。在图4中,为了示出仅驱动左端的感应线圈,而以较其他感应线圈更粗的线来表示左端的感应线圈13c。一面改变驱动频率一面利用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来驱动u字型电流路即感应线圈13c的另一端。而且,利用感应线圈13c的一端侧的x检测电路15x,检测对应频率而流动于感应线圈的电流的大小。接着,针对右邻的感应线圈进行相同的检测,依序往更右邻的感应线圈移动并进行检测。

环路切换电路16,为坐标检测部11与笔识别部12为了共有x并联电极13x所需的结构要素。

在被驱动的感应线圈的附近存在识别符34,且,在以与该识别符具有的谐振频率对应的驱动频率驱动感应线圈时,通过与感应线圈的电磁耦合而在谐振电路流动大的谐振电流。与此对应地,也在感应线圈侧流动大的电流。通过利用x检测电路15x检测电流的大小,能够检测在x方向的哪个区域存在哪个谐振频率的识别符34。

本实施方式中,识别符34的谐振频率对应于笔30的属性而预先确定。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谐振频率f0与笔30的属性具有对应关系的定义的一例的说明图。图6所示的(a)的列表,示出使识别符34的谐振频率f0对应笔的墨水色(书写色)的例子。对应于黑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的各色的笔而定义不同的谐振频率f0。用户根据笔的书写色,安装与其对应的谐振频率f0的识别符34。

图6所示的(b)的列表,示出不仅笔30的书写色,也使笔尖的粗细及笔尖的形状等的属性对应于与其等的组合相应的谐振频率f0而定义的例子。如列表(b),通过分配与多个项目的属性的组合一对一对应的谐振频率f0,可获得与检测出的谐振频率f0对应的多个项目的属性。

若在笔识别部12检测出识别符34的存在的区域内,坐标检测部11检测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则能够生成对应于位置坐标与识别信息的与笔的属性相应的笔迹数据。

笔迹数据,例如可以使个人计算机执行专用的处理程序,并根据坐标检测部及笔识别部的检测内容来生成。或者,也可以在板10内置有微型计算器,而不仅坐标检测部11及笔识别部12的处理,也使所述微型计算器执行生成笔迹数据的处理。

在图1中,以控制部20表示处理笔迹数据的生成的主体。控制部20,以cpu或微型计算器为中心,并以定时器、输入输出电路等的外围电路及存储器等来构成。

控制部20,可以与板10分体,也可以与板10一体、即内置于板10中。

换句话说,可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书写输入系统的外部进行处理,也可以包含于所述书写输入系统中。

于前者的情形,书写输入系统检测并提供成为用于生成笔迹数据的基础的信息。于后者的情形,除此之外还包含笔迹数据的生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书写输入系统还包含笔迹数据的生成的情形时,也能够例如如图2所示,于控制部20连接显示设备21,使生成的笔迹数据实时地显示。

当然,即使无显示设备21的显示,也在板10的写入区域18留下以笔30书写出的笔迹40。

显示设备21,在确认控制部20生成的笔迹数据与写入区域18的笔迹40一致上是有效的。

在笔迹数据反映笔30的属性。例如,根据图6的(a)的定义,在显示设备21显示的笔迹数据的书写色,与笔迹40的书写色一致。进一步地,根据图6的(b)的定义,被显示的笔迹数据,进一步成为笔迹的粗细、形状反映了笔尖部33的粗细及形状者。若使用未图示的彩色打印机来印刷笔迹数据的硬拷贝,则可获得反映了书写色或进而笔尖的粗细、形状者。

《笔及识别电路的结构例》

接下来,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笔30及识别电路的结构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识别电路的识别符34的外观及作为识别电路的谐振电路35的说明图。图7的(a)表示识别符34的外观,(b)表示谐振电路35。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笔30的外观的说明图。尤其是,表示将识别符34安装于笔本体31的具体的形态。

如图7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识别符34,厚度薄且为大致圆筒形,具有上方的固定部34a和下方的识别电路部34b。

固定部34a,具有其内径牢固地嵌合于笔本体31的外径的大小。优选为在内周面配置橡胶或聚氨酯树脂等具有弹性的部件,即使笔本体31的外径稍有差异也能够将识别符34安装并固定于笔本体31。

在识别电路部34b的部分,收容有谐振电路35。

图7的(b)示出谐振电路35的结构。如图所示,谐振电路35以电感l和电容器c构成。如图7的(b)所示那样的lc谐振电路,例如能够在柔性基板等的薄膜状的绝缘体形成导体的电路图案,使该绝缘体的两端吻合而可作成轮。或者,也可以对呈线圈状卷绕的细导线以树脂进行模制(molding),在导线的两端连接电容器。

通过改变电感l及电容器c的至少任一者的大小而可获得具有不同的谐振频率f0的谐振电路35。由此,如图6所示,能够获得与多个谐振频率f0对应的识别符。

图8中,(a)及(b)表示笔30的外观的一例。(a)为在笔本体31嵌合有盖32的状态,(b)为取出盖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笔本体31及盖32也可以是市售的马克笔。

如图8的(c)所示,取出盖32将识别符34从笔尖部33侧插入,如(d)所示在嵌入至笔本体31的笔尖部33附近的状态下使用。即,也可使用市售的马克笔,在该马克笔安装有识别符34的状态下,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笔30。

如图8的(e)所示,识别符34极优选为于在笔尖部33的附近嵌入至笔本体31的状态下安装于盖32确实地嵌入的位置。另外,优选为识别电路部34b安装成较固定部34a接近笔尖部33。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笔30为在市售的马克笔安装识别符34而成者,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笔30的不同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9及图10,表示与图8不同的笔30的形态的说明图。

图9所示的笔30,示出作为识别电路的谐振电路35内置于笔本体31中的形态。另外,图9的(a)对应于图8的(a),图9的(b)对应于图8的(b)。

如图9所示,谐振电路35内置于接近笔本体31的笔尖部33的部分。根据本形态,由于在取得笔30时,其内置有与笔的属性相应的识别电路,因此用户能省去安装识别符34的手续。另外,无需担心笔的属性与安装的识别符34的对应。

图10与图8及图9不同,为谐振电路35被安装于替换笔芯上的形态。图10的(a)对应于图8的(a),图10的(b)对应于图8的(b),图10的(c)示出替换笔芯37。

如(b)所示,替换笔芯37可通过将密封栓31c从笔本体31的外筒部31b取出而取出并更换。密封栓31c安装于与外筒部31b的笔尖部33相反侧的端部。如(c)所示,替换笔芯37包含笔尖部33、作为识别电路的谐振电路35及墨水供给部36。

根据本形态,由于在消耗品的替换笔芯37含有涉及笔的属性的部分,内置有与该属性相应的识别电路,因此用户无需另外再安装识别符34。进一步地,无需担心笔的属性与安装的识别符34的对应。

另外,由于能够不会如图8所示的形态那样被盖32的装卸所约束而在更接近笔尖部33的前端的位置配置谐振电路35,因此能够获得与感应线圈更强的电磁耦合。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图8-图10所示的形态,以笔本体31或替换笔芯37具有与笔30的属性相应的识别电路为前提。此处,虽以笔30为马克笔进行了说明,但此并非为必须的条件。优选笔30为在板10留下可消除的笔迹者,但例如也可以是如能消失的墨水的圆珠笔那样的书写工具。圆珠笔的笔尖至少一部份以金属体构成。以适合于该笔尖的特性的方式设计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由此,可利用坐标检测部11检测笔尖部的位置坐标。

关于通过作为书写工具的笔30而被书写的板10的写入区域18也是马克板,并非必须的条件。例如,笔30为圆珠笔的情形时,写入区域18也可以是适合于圆珠笔的书写的材质。

进一步地,板10不限于具有高刚性的板状的结构物,也可以是例如片状的结构物。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及二实施方式中,以识别电路为lc谐振电路进行了说明。但是,识别电路并不限定为lc谐振电路,也可以是不同的形态。

例如,也可以代替谐振电路而将使用了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应用于识别电路。rfid是使用电波以非接触的方式读取被存储于称为rf标签的ic芯片中的数据的技术。也可以代替图8-图10所示的谐振电路35而识别符34、笔本体31或替换笔芯37具有rf标签,从而板10侧的笔识别部12为读取rf卷标的电路。

此情形,代替谐振电路35的谐振频率f0,rf卷标对应于笔的属性而存储已预先定义的值的数据。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优选为笔迹可消除。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消除笔迹的操作和笔迹数据的同步进行说明。

作为一例,笔30为与马克笔相同的书写工具,对应其而写入区域18具有与马克板相同的表面。

现有的白板的抹除器(eraser),是使用如聚氨酯那样的弹性部件的表面以起毛的纤维覆盖而成者。通过使用与马克笔相同材质的抹除器擦拭写入区域18的笔迹而能够消除写入区域18上的笔迹。

虽能够使用如所述的现有的抹除器来消除写入区域18上的笔迹,但无法同步更新笔迹数据。为了使笔迹数据同步,让坐标检测部11能够辨认位置坐标的抹除器是必要的。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抹除器的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1的(a)所示,抹除器50具有消除部50a、和握持部50b。消除部50a为以长方体状的弹性部件作为芯材而其表面以起毛的纤维覆盖而成者。其外观及表面的部件,与现有的白板用的抹除器相同。

与现有的抹除器不同点在于,在消除部50a的下面(参照图11的(b)),在芯材的至少四个角落配置有坐标检测部11可检测的电介质50c。电介质50c配置成在抹除器50的下面接触板10时,坐标检测部11分别辨认消除部50a的四个角落的位置。只要坐标检测部11能够进行检测,则也可以代替电介质而使用金属体。

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由于可进行所谓的多点触摸的检测,因此能够检测配置于抹除器50的四个角落的各个电介质50c的位置。例如,在坐标检测部11于预先确定的广度的区域内同时检测出四处的位置坐标的情形下,只要判断为其不是笔30或手指而是抹除器50即可。以如此方式,能够将抹除器50与笔30或手指进行识别。

在辨认出抹除器50,且检测出四个电介质的位置在板上进行移动的情形时,对以直线链接了四个电介质的位置坐标的矩形区域移动的范围内的笔迹数据进行消除。通过此处理,能够与写入区域18中的笔迹的消除同步地消除笔迹数据的对应的部位。

另外,如图11的(c)所示,也可以除了电介质50c外,还在抹除器50的弹性部件配置作为识别电路的谐振电路35。通过在抹除器50具有固有的振荡频率f0,能够利用识别信号确实地识别笔30、手指与抹除器50。

另外,在现有的白板中,存在有用户常常不使用抹除器而以手指擦拭白板而消除笔迹的情况。这是由于在消除小的区域的情形时利用手指进行消除的方法简便之故。

本实施方式中,坐标检测部11由于是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因此能够检测作为电介质的手指的接触。进一步地,能够根据静电电容的大小的不同而识别手指与笔30。同样地,能够识别手指与抹除器50。

由此,能够与利用手指消除笔迹的操作同步地消除笔迹数据的对应的部位。

(第六实施方式)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板10的结构的变形例,可考虑与x并联电极13x分开地设置感应线圈的形态。于此情形,无需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环路切换电路16,且x并联电极13x及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成为仅坐标检测部11的结构要素。

除此之外,感应线圈的电极及驱动电路成为笔识别部12的结构要素。感应线圈的检测,利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示的x检测电路15x来进行。

本实施方式中的感应线圈,埋设于与x并联电极13x及y并联电极13y均不同的深度。由此,均不与x并联电极13x及y并联电极13y接触。

(第七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书写输入系统包含控制部20的情形时,该控制部20生成并更新笔迹数据的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也在控制部20位于系统的外部的情形时,涉及笔迹数据的生成及更新的处理相同。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生成及更新笔迹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2所示的处理,在多任务处理环境下与其他的任务并行地处理。另外,在任务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后,反复被启动。

当任务开始处理时,控制部20监视笔识别部12的识别信号的检测及坐标检测部11的位置坐标的检测,执行与其等的检测相应的处理。

为了使处理的流程容易理解,图12中仅示出涉及书写的处理,省略涉及笔迹的消除的处理。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从图12所示的书写的处理与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容易理解消除的处理。

首先,控制部20对笔识别部12是否检测出识别信号进行判断(步骤s11)。

在识别信号被检测出的情形(步骤s11的是),取得与该识别信号具有对应关系的识别信息(步骤s13)。即,如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般识别电路为谐振电路35的情形,笔识别部12试着以不同的驱动频率驱动感应线圈,对是否存在谐振产生的频率进行判定。对各感应线圈依序执行此判定。若判断为在某个感应线圈产生了谐振,即若检测出识别信号,则判定为在该感应线圈存在的区域的附近存在有笔30。取得谐振产生时的驱动频率、即谐振频率f0作为识别信息。

此处,由于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即坐标检测部11可进行多点触摸的检测,因此即使多个人同时在不同的位置的写入区域18进行书写,坐标检测部11也能够检测各个的书写。笔识别部12,为了对应于坐标检测部11的多点触摸检测功能,而在x方向(横方向)的不同位置排列配置多个感应线圈。通过某个感应线圈检测出识别信号,能够判别笔30的x方向上的大致位置。

根据图1、图3及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笔识别部12虽能进行x方向上的位置的判别但无法进行y方向上的判别。但是,如图2所示,板10若为被悬挂于墙壁者,则在多个人同时进行书写时在x方向的不同位置被书写。由此,只要能够识别x方向的位置便足够。另外,笔识别部12也可以也能够识别y方向的位置的方式构成。针对y方向也只要设置与图3所示的环路切换电路16、x检测用驱动电路14x及x检测电路15x对应的电路即可。

回到流程图的说明。

控制部20取得如图6所示般对应于该频率而定义的笔30的属性。而且,于识别信号正被检测的期间,将该属性保持于存储器(步骤s15)。

接着,控制部20对坐标检测部11是否检测出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进行判断(步骤s17)。若检测出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步骤s17的是),则根据检测出的笔的位置坐标和保持于存储器的属性来生成笔迹数据。或者,更新已生成的笔迹数据(步骤s19)。

其后,控制部20对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是否移动进行判断(步骤s21)。

在笔尖部移动的情形时(步骤s21的是),根据移动后的笔的位置坐标和保持于存储器的属性来更新笔迹数据(步骤s23)。然后,例行地返回上述步骤s21,监视笔尖部33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1中笔尖部未移动的情形时(步骤s21的否),控制部20进一步对笔尖部33是否自板10上离开进行判断(步骤s25)。

若笔尖部33未离开板10(步骤s25的否),则例行地返回上述的步骤s21,继续监视笔尖部33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笔尖部33已离开板10的情形时(步骤s25的是),控制部20更新笔迹数据(步骤s27),例行地返回上述的步骤s17。然后,监视是否检测出笔尖部33的新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17中,在未检测出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的情形时(步骤s17的否),控制部20进一步对在上述步骤s11中检测出的识别信号是否中断进行判断(步骤s31)。

若识别信号持续被检测出(步骤s31的否),则例行地返回至步骤s17,等待笔尖部33的位置坐标的检测。

另一方面,在检测出的识别信号已中断的情形时(步骤s31的是),例行地向步骤s43前进,清除至此为止识别信号被检测的期间保持于存储器的笔30的属性(例如,书写色等)。然后,结束处理。在结束了处理后,由于任务重复启动,因此识别信号的检测逐次被检查。

在上述的步骤s11中未检测出识别信号的情形时(步骤s11的否),例行地向步骤s41前进,判断在维持识别信号未被检测出的状态下是否经过了已定时间。若尚未经过已定时间(步骤s41的否),则例行地返回至步骤s11,继续等待识别信号的检测。

在经过了已定时间的情形时(步骤s41的是),例行地向步骤s43前进,若至此为止识别信号被检测且存在有存储器中已保持着的笔30的属性(例如,书写色等),则将其清除。然后,结束处理。由于任务重复启动,因此识别信号的检测逐次被检查。

以上为控制部20生成及更新笔迹数据的处理。

如以上所述,

(i)本发明的书写输入系统,具备书写用的板、和作为书写工具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具有当接触于所述板时在板上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的笔尖部、和提供识别信号的识别电路,所述板具有检测所述笔尖部接触的所述板上的位置坐标的坐标检测部、和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所述识别信号的笔识别部。

本发明的书写输入系统的书写用的板,可使用笔进行书写。极优选为表面为与现有的白板相同的材质及精加工,但只要能够以笔进行书写,则也可以与现有的白板不同。

进一步地,优选为板非使用后舍弃而是可消除因书写而在板上留下的笔迹,极优选为可以利用与现有的白板相同的做法消除笔迹。即,可利用抹除器轻轻擦拭板上而消除笔迹,且从易于使用的方面而言,极优选为若为小的区域则用户可以手擦拭而消除。

另外,此处笔迹是笔尖部接触于板的位置的轨迹,且是通过以笔进行书写而在板上留下的书写的痕迹。

另外,所述书写输入系统的笔,是能够在所述板上进行写入的书写工具。关于写入,虽极优选使用与现有的白板用的马克笔相同的墨水,但若能在板上写入,则也可以使用与现有的白板用的马克笔不同的墨水,或者也可以利用不同原理来写入。但是,如使用了显示器般并非板侧对应于笔尖部的位置而显示笔迹,而是在笔尖部接触的板上的位置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

另外,笔尖部,为当接触于板时留下可视觉辨认的笔迹的部分,若笔为与现有的马克笔相同的毡笔,则为进行接触时在板附着墨水的部分、也就是浸润墨水的毡材露出的部分。

另外进一步地,识别信号为用于将笔与其他属性的笔进行区别的信号。也可以使用于与笔以外的例如抹除器进行区别。

所述坐标检测部,检测笔尖部接触于板的位置的坐标、即位置坐标。若笔尖部未接触于板则不检测位置坐标,因此能够检测与笔迹对应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地,针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进行说明。

(ii)也可以:所述识别电路配置于可相对于所述笔的本体装卸的识别符。

据此,通过安装与笔的属性相应的识别符,能够使笔的属性与识别信号具有对应关系,且能够生成与笔的属性对应的笔迹的数据。

进一步地,若可将识别符安装于市售的马克笔,则用户能容易取得消耗品的笔。

(iii)也可以:所述识别信号是用于识别所述笔的书写色、所述笔尖部的粗细、所述笔尖部的形状中的至少任一者的识别信息。

据此,通过安装有与书写色、所述笔尖部的粗细、所述笔尖部的形状中的至少任一者相应的识别符,能够使笔迹的颜色、笔迹的粗细、笔迹的线的形状的至少任一者与识别信号具有对应关系。而且,不仅笔尖部接触的位置坐标,也能够生成与颜色、线的粗细、线的形状的至少任一者对应的笔迹的数据。

(iv)也可以:所述笔尖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电介质或金属体构成,所述坐标检测部埋设于所述板且作为检测所述笔尖部的接触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进行动作,所述识别电路为具有固有的谐振频率的谐振电路,所述笔识别部包含驱动埋设于所述板的感应线圈的检测用驱动电路、和检测通过所述感应线圈的驱动而被所述谐振电路感应的谐振的检测电路。

据此,能够利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检测笔尖部接触的位置坐标,驱动感应线圈而获得涉及谐振电路固有的谐振频率的信号作为识别信号。

(v)也可以:进一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使用所述检测用驱动电路并以多个频率驱动所述感应线圈来判定谐振的有无而由此检测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取得对应于所述谐振频率而预先确定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述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检测而获得所述位置坐标的数据,根据所述识别信息和所述位置坐标的数据而生成与所述板上的笔迹对应的笔迹数据。

据此,控制部能够检测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并取得对应于该谐振频率而预先确定的识别信息。而且,能够利用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面板获得笔尖部接触的位置坐标的数据,生成与所获得的位置坐标及识别信息对应的笔迹数据。

(vi)也可以:所述识别电路,较笔的中央靠近笔尖部但配置于较笔尖部靠近中央,提供与涉及所述笔尖部的至少书写色、粗细、形状的任一属性对应的识别信号。

据此,可从识别电路获得与笔迹的颜色、笔迹的粗细、笔迹的线的形状的至少任一者具有对应关系的识别信号,不仅笔迹的位置坐标,也能够生成与颜色、线的粗细、线的形状的至少任一者对应的笔迹的数据。

此处,笔的中央,位于具有笔尖部的笔的前端与其相反侧的后端的中间,且从其等两端起位于相等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形态中,也包含组合上述的多个形态中的任何者而成者。

除了前述的实施方式,关于本发明也可以有各种的变形例。其等的变形例不应被解释为不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中应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在该范围内的所有的变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板、11:坐标检测部、12:笔识别部、13c:感应线圈、13x:x并联电极、13y:y并联电极、14x:x检测用驱动电路、15x:x检测电路、15y:y检测电路、16:环路切换电路、16a:第一切换开关、16b:第二切换开关、18:写入区域、19a:缘部件、19b:笔承受部、20:控制部、21:显示设备、30:笔、31:笔本体、31b:外筒部、31c:密封栓、32:盖、33:笔尖部、34:识别符、34a:固定部、34b:识别电路部、35:谐振电路、36:墨水供给部、37:替换笔芯、40:笔迹、50:抹除器、50a:消除部、50b:握持部、50c:电介质、100:书写输入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