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5301发布日期:2019-01-18 23:1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机、穿戴设备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屏幕在不使用时一般会进入熄灭状态。为了增加美观,在移动终端进入熄灭状态后,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预设图片。

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中事先存储用于表示天气的预设图片,在检测到移动终端进入熄灭状态后,可以获取移动终端中事先存储的该预设图案,然后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该预设图案。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移动终端在进入熄灭状态后,获取移动终端中存储的预设图片并显示该预设图片,这样在各移动终端上显示的预设图片千篇一律,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在进入熄灭状态显示图片千篇一律,过于单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所述方法获取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和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片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所述第一图像包括相互平行的n条线条,相邻两线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间隔阈值,n为大于1的整数;根据所述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在所述第二图像中设置所述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这样获取的第二图片可以用于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显示,由于进入熄灭模式后,基于原始的第一图片生成第二图片,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上获取用于在熄灭模式下显示的不同图片,避免目前显示预设图片所带来的千篇一律,过于单一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变换成弯曲线条,得到第三图像;根据所述灰度图像对所述第三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由于灰度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的图像信息,因此使得平移后得到的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通过随机函数获取所述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所述第一线条为所述第一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根据所述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和所述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之间的间隔,获取所述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所述第二线条是所述第一线条的一条相邻线条;根据所述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分别平移所述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得到弯曲线条。通过随机函数获取第一线条包括的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不同,基于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可以将第一线条变换为弯曲线条。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从所述灰度图像中获取所述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所述第三线条是所述第三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根据所述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所述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根据所述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分别平移所述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由于灰度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的图像信息,因此使得平移后得到的第二图像中包括所述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目标像素点的目标位置,从所述第一图片中获取目标图像区域,所述目标像素点为所述第二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包括的一个像素点,所述目标图像区域的中心像素点的位置为所述目标位置,所述目标图像区域的半径为第一半径阈值;根据所述目标图像区域中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目标像素值;将所述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目标像素值。由于目标像素值是根据目标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的,所以给第二图像中的像素点设置像素值后得到的第二图片比第一图片更加抽象,更加具有艺术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所述环境因素信息包括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者;根据所述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从环境因素信息与环境颜色像素值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的所述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所述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这样第二图片中的图像颜色与当前环境相适应,提高了第二图片的显示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第二图片;或者,在所述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第三图片,所述渐变遮罩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小于透明度阈值,所述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为所述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所述显示区域的半径为第二半径阈值,所述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透明度阈值且所述显示区域中离所述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通过渐变遮罩可以实现渐变显示,可以提高显示第三图片的显示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触摸面积和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第三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这样可以在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动态改变显示第三图片的效果,实现调整第三图片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从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中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包括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包括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像素点;获取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大于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或者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小于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根据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和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这样在用户触摸第三图片时,可以使第三图片中的线条向靠近触摸点位置移动或向远离触摸点位置移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获取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这样可以实现将距离用户触摸点位置较近的像素点以较高的亮度进行显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时,根据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获取第二亮度调整值,并根据所述第二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和/或,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面积时,根据所述触摸面积获取所述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根据所述半径调整所述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在按压终端屏幕时,可以改变显示图片的亮度和/或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显示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所述采集的数据获取第三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第三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或者,获取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根据所述用户体征数据获取第四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第四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这样可以实现基于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或用户体征数据改变显示图片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显示所述第三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当所述第四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所述第三图片,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离当前最近且时长为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当显示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如果所述第四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表示用户正在观看终端屏幕,继续显示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四图片中不包括人眼图像且检测到所述终端被用户操作或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显示所述第三图片。当检测到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表示用户靠近终端,在用户靠近终端或操作终端时,用户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所以显示第三图片,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到所述终端被用户操作且进入熄灭模式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第三图片;或者,检测到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且进入熄灭模式时,在所述终端屏幕中显示所述第三图片。用户操作终端时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或者当检测到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表示用户靠近终端,在用户靠近终端或操作终端时,用户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所以显示第三图片,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显示目标图片,所述目标图片包括基于线条生成的图像的轮廓;获取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触摸面积和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这样可以在用户触摸终端屏幕时动态改变显示目标图片的效果,实现调整目标图片的显示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其中,目标图片的生成方法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所揭示的获取包括轮廓的图片(如第二图片)的方法。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从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中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包括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像素点,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包括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像素点;获取所述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和所述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均大于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或者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均小于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根据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和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根据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和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所述每个第二像素点。这样在用户触摸目标图片时,可以使目标图片中的线条向靠近触摸点位置移动或向远离触摸点位置移动。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获取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所述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这样可以实现将距离用户触摸点位置较近的像素点以较高的亮度进行显示。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时,根据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获取第二亮度调整值,并根据所述第二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在按压终端屏幕时,可以改变显示图片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目标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所述渐变遮罩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小于透明度阈值以得到第三图片,显示所述第三图片,所述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为所述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所述显示区域的半径为第二半径阈值,所述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透明度阈值且所述显示区域中离所述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通过渐变遮罩可以实现渐变显示,可以提高显示图片的显示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面积时,根据所述触摸面积获取所述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根据所述半径调整所述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在按压终端屏幕时,可以改变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提高显示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所述采集的数据获取第三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第三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或者,获取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根据所述用户体征数据获取第四亮度调整值,根据所述第四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所述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这样可以实现基于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或用户体征数据改变显示图片的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显示所述目标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获取所述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当所述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所述目标图片,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离当前最近且时长为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当显示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如果所述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表示用户正在观看终端屏幕,继续显示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图片中不包括人眼图像且检测到所述终端被用户操作或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显示所述目标图片。当检测到所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所述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表示用户靠近终端,在用户靠近终端或操作终端时,用户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所以显示目标图片,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含用于进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含用于进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且所述计算程序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的指令。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实施例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流程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图像的效果图;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移后的第三图像的效果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平移后的第二图像的效果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像素值后的第二图片的效果图;

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4-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渐变遮罩的显示效果图;

图4-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图片的显示效果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1和服务器2;

终端1和服务器2之间建立有网络连接,该网络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等。

终端1可以获取在其进入熄灭模式后需要显示的图片,并在其进入熄灭模式后显示该图片。

可选的,终端1自己生成该图片,或者,服务器2可以生成该图片并向终端1发送该图片。

可选的,终端1可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等。

为了更好地对本申请进行说明,下面先对本申请中的图片以及图像等概念进行具体介绍。本申请中,图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用于保存图像的一种数据结构,图片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现有的图片格式(如jpg、gif、png等等)。图片文件中的数据既包括直接反映图像的数据(以下简称“图像数据”,例如,图像有若干个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都可对应于一个数据),也包括用于反映图片格式的一些其他的信息(如文件头信息)。可以理解,对图片的处理最主要的就是对图像数据的处理,通过对图像处理的数据,使得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发生改变。同时,为了说明方便,本申请在描述“对图像进行某种处理时”,其真实的意思是指通过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使得图像达到某种效果。例如,“将图像进行增加亮度的处理”表示的是“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定的调整,使得最终图像的亮度增加”。

参见图2-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200,该装置200可以为上述终端1、终端1中的部分、服务器2或服务器2中的部分,包括:

处理模块201、存储模块202和网络接口203;

存储模块202可以存储处理模块201和该装置200中的其他模块所需的静态数据和规则,还用于存储可以被处理模块201执行的软件程序。

网络接口203可以提供语音或数据的通信能力,可以提供有线或无线的接口,其包括rf接收元件、gps接收元件和/或其他元件,可以是软件和硬件(天线、调制/解调器、编/解码器、模拟/数字处理电路等)的结合。

处理模块201可以用于获取终端1在进入熄灭模式后需要显示的图片。如果该装置200为服务器2或服务器2的部分,处理模块201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口203向终端1发送该图片。

可选的,参见图2-2,在该装置200为终端1或终端1的部分时,该装置200还可以包括输入模块204和显示模块205。

输入模块204和显示模块205可以用来提供用户界面。输入模块204可以包括触摸屏、键盘、触控板、鼠标或其他指示设备。

显示模块205可以显示处理模块201获取图片或者可以显示服务器2发送的图片。

参见图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和第一图像,第一图片的尺寸(也即图片对应的图像的尺寸)等于第一图像的尺寸,第一图像包括相互平行的n条线条,相邻两线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间隔阈值,n为大于1的整数。

间隔阈值的取值可以由用户根据其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设置间隔阈值等于10个像素、20个像素、50个像素、80个像素或100个像素等。用户需要第一图像包括的线条较密一些,则可以设置间隔阈值的取值较小,用户需要第一图像包括的线条较稀疏,则可以设置间隔阈值的取值较大。

在执行本步骤之前,先获取第一图片。

当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时,终端获取第一图片的方式可以为:从网上下载一张图片作为第一图片、拍摄一张图片作为第一图片、从本地相册中获取一张图片作为第一图片或从本地用于存放壁纸图片的文件夹中获取一张壁纸图片作为第一图片等实现方式。

当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时,终端按上述方式获取第一图片,向服务器发送第一图片。相应的,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图片,以实现获取第一图片。

可选的,对于获取第一图片的灰度图的操作,该操作可以包括如下3011至3013的步骤来实现,可以为:

3031:判断第一图片是否为深度图片,如果是深度图片,则执行3032,如果不是深度图片,则执行3033

深度图片的格式为rgbd格式,深度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存在对应的像素值和深度值。像素点的像素值中包括r通道像素值、b通道像素值和g通道像素值。像素点的深度值是该像素点在物体上对应的点到摄像设备镜头的距离。

在本步骤中,可以获取第一图片的格式,如果该格式是rgbd格式,则判断出第一图片是深度图片,如果该格式不是rgbd格式,则判断出第一图片不是深度图片。

3032:根据第一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的深度值,获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得到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结束返回。

灰度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255中的整数。

在本步骤中,创建一个空白的灰度图像,该灰度图像的尺寸等于第一图片的尺寸,即该灰度图像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第一图片的长度和宽度。从第一图片包括的每个像素点的深度值中获取最小深度值d1和最大深度值d2,根据最小深度值d1和最大深度值d2计算灰度值系数x=255/(d2-d1)。对于第一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为了便于说明,称该像素点为目标像素点,从第一图片中读取目标像素点的深度值d和在第一图片中的位置,根据目标像素点的深度值d、最小深度值d1和灰度值系数x,计算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h=(d-d1)*x,其中*为乘法运算。根据目标像素点的位置,将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h填写在灰度图像中,即在灰度图像的该位置处填写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h。和上述获取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同的方式,获取第一图片中的其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和位置,并根据其他每个像素点的位置,将其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填写到灰度图像中,从而得到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

3033:根据第一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获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得到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结束返回。

在本步骤中,创建一个空白的灰度图像,该灰度图像的尺寸等于第一图片的尺寸,即该灰度图像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第一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对于第一图片中的每个像素点,为了便于说明,称该像素点为目标像素点,从第一图片中读取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和在第一图片中的位置。根据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出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根据目标像素点的位置,将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填写在灰度图像中,即在灰度图像的该位置处填写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和上述获取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同的方式,获取第一图片中的其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和位置,并根据其他每个像素点的位置,将其他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填写到灰度图像中,从而得到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

可选的,根据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出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列举了一种实现方式,该实现方式可以为:

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r通道像素值r、g通道像素值g和b通道像素值b,根据r通道像素值r、g通道像素值g和b通道像素值b,计算出目标像素点的灰度值h=r*s1+g*s2+b*s3,其中s1为r通道对应的第一系数、s2为g通道对应的第二系数、s3为b通道对应的第三系数,第一系数、第二系数和第三系数均为预设数值。

可选的,对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操作,可以为,创建一个空白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的尺寸等于第一图片的尺寸,即第一图像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等于第一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在第一图像中生成n条相互平行的线条,且相邻两个线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间隔阈值。

可选的,可以在第一图像中生成n条相互平行且等间隔的线条,这样可以使该n条线条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图像中。

可选的,第一图像中的每条线条可以与第一图像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一图像中的每条线条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一图像的宽度。例如,参见图3-2所示的第一图像,第一图像包括相互平行且等间隔的多条线条。

n为大于1的整数,在实现时,n可以为250、260、270、280、290或300等数值,通常n的取值可以与第一图片的长度成正比,第一图片的长度越大,n的取值可以随之越大,第一图片的长度越小,n的取值可以随之越小。

步骤302: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

第二图像包括的图像由线条组成,第二图像包括的图像比第一图片包括的图像更抽象。第一图像包括一个图像坐标系,第一图像中的每条线条上的像素点的位置可以为该像素点在该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

本步骤可以通过如下3021至3022的操作来实现,分别为:

3021:将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变换成弯曲线条,得到第三图像。

对于第一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为了便于说明,称该线条为第一线条,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通过随机函数获取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和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之间的间隔,获取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第二线条是第一线条的一条相邻线条;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分别平移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得到弯曲线条。

可选的,可以沿第一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一条坐标轴的方向,平移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

可选的,随机函数可以为柏林噪声函数、三角函数或perlin噪声函数等。对于第一线条上的任一个像素点,可以获取该像素点在第一图像中的位置,该位置可以为该像素点的坐标(x1,y1),将该像素点的坐标(x1,y1)输入到柏林噪声函数、三角函数和perlin噪声函数中的任一个随机函数,使该随机函数根据该坐标(x1,y1)生成一个随机值p,根据该随机值p和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之间的间隔d,获取该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为p*d,*为乘法运算;根据该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p*d,沿第一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纵坐标轴的方向平移该像素点,平移后的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1,y1+p*d);或者,根据该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p*d,沿第一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横坐标轴的方向平移该像素点,平移后的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1+p*d,y1)。

由于将第一线条包括的每个像素点的位置输入到随机函数,随机函数生成的每个像素点的随机值可能不同,这样获取的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也不同,在根据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平行第一线条上的每个像素点时就会将第一线条平移成弯曲线条。例如,对图3-2所示的第一图像中的线条进行平移得到后,得到如图3-3所示的效果图。

3022: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三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

其中,由于第一图片的尺寸等于第一图像的尺寸,所以第一图片的灰度图像的尺寸也等于第三图像的尺寸。

可选的,对于第三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为了便于说明称该条线条为第三线条,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从该灰度图像中获取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分别平移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对第三图像中的每条线条按上述方式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

可选的,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可以为该像素点在第三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假设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2,y2),则从灰度图像中获取位于坐标(x2,y2)位置的灰度值,将该灰度值确定为该像素点的灰度值。

可选的,可以沿第三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一条坐标轴的方向,平移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

可选的,根据该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列举了如下两种实现方式,对于其他的实现方式就不再一一列举。

第一种实现方式,该像素点的灰度值包括r通道灰度值、g通道灰度值和b通道灰度值,根据该像素点的r通道灰度值、g通道灰度值和b通道灰度值,按如下第一公式获取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

第一公式为:

在第一公式中,f为第二偏移值,hr、hg、hb分别为r通道灰度值、g通道灰度值和b通道灰度值,z1、z2、z3和z4均为预设系数,例如,z1、z2、z3和z4可以分别为3、6、1和8。

第二种实现方式,根据该像素点的坐标(x2,y2),在灰度图像中确定位于坐标(x2,y2)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灰度值,从灰度图像中获取与第一像素点相邻的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灰度值,计算第一灰度值与每个第二灰度值之间的差值,根据计算的各差值计算平均值,将该平均值确定为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

假设,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2,y2),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为f,根据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f,沿第三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纵坐标轴的方向平移该像素点,平移后的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2,y2+f);或者,根据该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f,沿第三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横坐标轴的方向平移该像素点,平移后的该像素点的坐标为(x2+f,y2)。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灰度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信息,所以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三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且得到的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例如,假设第一图片中包括小鸟图像,则对图3-3所示的图片中的线条进行平移后得到的第二图像中包括小鸟图像的轮廓,如图3-4所示的效果图,在图3-4所示的第二图像的效果图中小鸟图像由线条组成。

步骤303:在第二图像中设置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

第一图片可能是彩色图片,也可能是非彩色图片。当第一图片为彩色图片时,可以根据第一图片设置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当第一图片为非彩色图片时,可以将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预设的环境颜色像素值。

对于根据第一图片设置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的操作,该操作采用高斯模糊处理方式对第一图片的像素点进行处理,得到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从而使得得到的第二图片相对于第一图片变的更抽象且更具艺术感。在实现时可以包括如下3021至3023的步骤,分别为:

3021:根据目标像素点的目标位置,从第一图片中获取目标图像区域,目标像素点为第二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包括的一个像素点,目标图像区域的中心像素点的位置为目标位置,目标图像区域的半径为第一半径阈值。

目标位置可以为目标像素点在第二图像的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

可选的,在第一图片中寻找出位于目标位置的像素点作为中心像素点,以该中心像素点为中心,以第一半径阈值为半径,在第一图片中获取一个图像区域作为目标图像区域。

3022:根据目标图像区域中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目标像素值。

像素点的像素值包括r通道像素值、g通道像素值和b通道像素值。

本步骤可以为,对于目标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像素点,计算该像素点的r通道像素值、g通道像素值和b通道像素值的第一平均值,按上述方式计算出目标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平均值。根据目标图像区域中的每个像素点的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每个像素点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每个像素点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距离获取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权重值,将每个像素点的第一平均值分别与每个像素点的权重值相乘得到每个像素点的第一数值,根据每个像素点的第一数值计算第二平均值,将第二平均值确定目标像素值。

可选的,可以事先保存距离范围与权重值的对应关系,这样对于每个像素点,确定该像素点与目标像素点之间的距离所在的距离范围,根据该距离范围,从距离范围与权重值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权重值,将该权重值确定为该像素点的权重值。

3023:将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目标像素值。

其中,重复执行上述3021至3023的步骤,设置第二图像中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

对于将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预设的环境颜色像素值的操作,在实现时可以包括如下3121至3123的步骤,分别为:

3121:获取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该环境因素信息包括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地理环境类型可以为雪地环境、沙漠环境、草原环境和大海环境等类型,温度信息可以为高温、温暖、低温或寒冷等,时间信息可以为早上、中午或晚上等。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当前环境选择一种环境颜色像素值,以将第二图片的颜色设置成与当前环境相适应的颜色,因此在本步骤中获取当前环境的环境因数信息,以在后续步骤基于该环境因素信息选择与当前环境相适应的颜色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

例如,当前为早上时,可以将第二图像中的线条颜色设置成金黄色,当前为中午时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白色,当前为晚上时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蓝色。或者,当前环境为雪地环境,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白色,当前环境为沙漠环境,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土黄色,当前环境为草原环境,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草绿色,当前环境为大海环境,可以将第二图片设置成海蓝色。

在本步骤中,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时,对于地理环境类型,终端可以定位出当前位置,根据该当前位置从服务器中查找出当前位置所处的环境类型。

对于温度信息,事先定义高温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低温对应的温度值范围、温暖对应的温度值范围以及寒冷对应的温度值范围,这样在获取温度信息时可以获取当前温度值,确定当前温度值所在的温度值范围,获取该温度值范围对应的温度信息。其中,可以从网络中查询其当前位置的当前温度值,或者,当终端内包括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可以通过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测量当前温度值。

对于时间信息,事先定义早上对应的时间范围、中午对应的时间范围和晚上对应的时间范围,在获取时间信息时,可以获取当前时间,确定当前时间所在的时间范围,获取该时间范围对应的时间信息。

在本步骤中,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时,终端可以将定位的当前位置发送给服务器,这样服务器根据终端的当前位置获取终端当前环境的地理环境类型,还可以根据当前位置,从网络中查询出当前温度值,进而基于当前温度值获取温度信息。服务器可以获取当前时间,基于当前时间获取时间信息。

3122:根据该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从环境因素信息与环境颜色像素值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

对于环境因素信息与环境颜色像素值的对应关系中的任一条记录,该记录中包括环境颜色像素值和与该环境颜色像素值对应的环境因素信息,与该环境颜色像素值对应的环境因素信息可以包括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者。也就是说与该环境颜色像素值对应的环境因素信息可以为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或时间信息,或者,与该环境颜色像素值对应的环境因素信息可以包括地理环境类型和温度信息,或者包括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或者包括地理环境类型和时间信息,或者包括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

3123:将第二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

例如,对图3-4所示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按上述两种方式设置像素点的像素值后,得到如图3-5所示的第二图片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如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则终端可以按如下图4-1所示的实施例显示第二图片;如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二图片,以让终端按如下图4-1所示的实施例显示第二图片。

可选的,可以在终端需要显示图片时,按上述301至303的步骤获取第二图片,以使终端每次显示不一样的图片;或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图片,以使终端在每个周期内显示不一样的图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和第一图像,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在第二图像中设置第二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这样获取的第二图片可以用于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显示,由于进入熄灭模式后,基于原始的第一图片生成第二图片,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上获取用于在熄灭模式下显示的不同图片,避免目前显示预设图片所带来的千篇一律,过于单一的问题。

参见图4-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图片的方法,该图片可以是通过图3-1所示的实施例获取的第二图片。该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包括:

步骤401: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二图片;或者,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处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

第二图片可以是终端通过上述图3-1所示的实施例获取的;或者,第二图片是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服务器在通过图3-1所示的实施例获取第二图片后向终端发送第二图片。

可选的,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可以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第二图片;或者,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处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在实现时,可以在如下几种情况显示第二图片,分别为:

第一种情况,在终端刚进入熄灭模式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第二图片。或者,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处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

可选的,可以在终端刚进入熄灭模式时,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时长可以等于预设时长阈值。

第二种情况,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且检测到终端被用户操作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二图片。或者,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处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

通常用户在拿起终端观看终端屏幕或操作终端时,终端随之发生抖动。例如,用户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拿起终端观看终端屏幕,或者,用户从衣服口袋中拿起终端观看终端屏幕。此时终端可以检测到抖动发生,进而确定终端被用户操作,由于用户在操作终端时会观看终端屏幕,因此可以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供用户观看。

可选的,终端中包括陀螺仪、重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个运动传感器,通过运动传感器采集终端的运动参数,在该运动参数超过预设参数阈值时,确定终端发生抖动。

第三种情况,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且检测到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二图片。或者,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处片,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

在第三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为电视机或显示器等终端设备,终端往往固定在某个位置,通常用户会向靠近终端方向走动,当用户走近终端,即用户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以让用户观看显示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

可选的,终端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或接近传感器,该距离传感器或该接近传感器可以检测终端屏幕前方是否有障碍物,以及该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渐变遮罩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为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显示区域的半径为第二半径阈值,显示区域中离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

透明度阈值可以为0、1%或2%等透明度较低的值,这样使得位于非显示区域下方的第四片无法被显示出来。

当显示区域是一个规则的图形区域时,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是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例如,当显示区域是一个正圆形区域时,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是显示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当显示区域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区域时,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是显示区域的重心位置。

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是预先定义的位置,例如预设位置可以是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下方且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为预设值的位置,或者,可以是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上方且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为预设值的位置。假设预设值为200像素,则预设位置为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下方且距离中心位置200像素的位置,或者,预设位置为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上方且距离中心位置200像素的位置。

本步骤可以通过如下4021至4022的步骤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可以为:

4021:在第二图片叠加一层遮罩,其中,该遮罩的透明度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

由于该遮罩的透明度较小,小于或等于透明度阈值,所以该遮罩可以挡住第二图片显示。

可选的,该遮罩的颜色可以为黑色。该遮罩可以是图层。

4022:在该遮罩上设置显示区域,形成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片,该渐变遮罩除显示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为非显示区域。

首先,可以确定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例如,可以寻找出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下方且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为预设值的位置并作为预设位置,或者,可以寻找出终端屏幕中心位置正上方且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为预设值的位置并作为预设位置。

然后,在遮罩中以预设位置为圆心且以第二半径阈值为半径确定一个圆形区域作为显示区域。

其中,第二半径阈值包括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或者,第一半径小于第二半径;如果当前终端屏幕竖屏放置,则在遮罩中以预设位置为圆心且以第一半径确定一个圆形区域作为显示区域;如果当前终端屏幕横屏放置,则在遮罩中以预设位置为圆心且以第二半径确定一个圆形区域作为显示区域。

最后,在显示区域中设置离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其中,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的透明度可以为100%,显示区域边缘的透明度可以为预设透明度阈值。

在本步骤中,通过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例如在图3-5所示的图片上添加渐变遮罩,得到的第三图片的效果图为图4-2所示,添加渐变遮罩可以实现渐变显示,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增加用户体验。

为了提高显示效果以及增加用户体验,在用户手指触摸终端屏幕时,可以调整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和/或调整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详细实现如下:

步骤402:获取触摸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触摸面积和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终端屏幕可以是触摸屏,在用户的手指触摸终屏幕时,可以检测到触摸屏产生触摸事件,并获取终端屏幕被触摸的触摸面积和/或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触摸点位置可以为该触摸面积的中心位置

步骤403:根据该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

调整第二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可以包括平移第二图片中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调整第二图片中的条线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调整第三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可以包括平移第三图片中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调整第三图片中的条线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和/或调整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等。

可选的,在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可以平移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详细平移过程可以包括如下41a至43a的操作,分别为:

41a:从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中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第一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像素点。

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和该触摸点位置,计算出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将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像素点作为第一像素点并组成第一像素点集合,以及将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像素点作为第二像素点并组成第二像素点集合。

42a: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大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或者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小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

可选的,预设第一分段函数和第二分段函数,第一分段函数对应的曲线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分段函数对应的曲线变化幅度。例如第一分段函数可以为正弦函数,第二分段函数可以为正态分布函数。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分段函数计算出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以及,可以根据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分段函数计算出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且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大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或者,

可以根据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二分段函数计算出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以及,可以根据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一分段函数计算出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且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小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

43a:根据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每个第一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根据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和每个第二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二像素点。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使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像素点向远离触摸点位置的方向平移,实现过程可以为:

对于任一个第一像素点,如果该第一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上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上平移该第一像素点,如果该第一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下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下平移该第一像素点。以及,对于任一个第二像素点,如果该第二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上方,则根据该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向上平移该第二像素点,如果该第二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下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下平移该第一像素点。

可选的,本步骤可以使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像素点向靠近触摸点位置的方向平移,实现过程可以为:

对于任一个第一像素点,如果该第一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上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下平移该第一像素点,如果该第一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下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上平移该第一像素点。以及,对于任一个第二像素点,如果该第二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上方,则根据该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向下平移该第二像素点,如果该第二像素点位于该触摸点位置的下方,则根据该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向上平移该第一像素点。

可选的,在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可以调整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条线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详细调整过程可以包括如下41b至43b的操作,分别为:

41b:获取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可以根据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和该触摸点位置,计算出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42b:根据第二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第二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或者,根据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

可选的,对于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任一线条中的任一个像素点,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可以为k1/d,d为该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k1为第一预设系数。这样当该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大,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越小,当该像素点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越小,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越大。

43b:根据第二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二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根据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对于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任一像素点,可以将该像素点的高度值增加该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其中,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越近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变化幅度较大,所以当用户手指划过显示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时,离触摸点位置附近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较大,离触摸点位置较远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较小,所以在手指划过的位置可以显示出发光较亮的线条,如图4-3所示的效果图,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该触摸参数包括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时,可以调整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条线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详细调整过程可以:

根据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获取第二亮度调整值,并根据第二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第二亮度调整值可以为k2*w,其中k2为第二预设系数,w为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或者为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所在的级别。

其中,事先建立压力范围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所以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所在的级别可以按如下方式得到:确定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所在压力范围,根据确定的压力范围,从压力范围与级别的对应关系获取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所在的级别。

可选的,在触摸参数包括触摸面积时,可以调整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详细调整的过程可以为:根据该触摸面积获取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根据该半径调整该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当该触摸面积s大于预设接触面积s0时,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r=(r0*s)/s0,r0为第二半径阈值。

可选的,终端中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为了提高显示效果以及增加用户体验,可以获取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调整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和/或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其中,终端中可以包括紫外线传感器、心率/血氧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麦克风)、距离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等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紫外线传感器时,获取紫外线传感器采集的紫外线指数a。根据第三预设系数k3和该紫外线指数a,计算第三亮度调整值为k3*a,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三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一半径系数r1和该紫外线指数a,计算第一半径调整值为r1*a,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一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心率/血氧传感器时,获取心率/血氧传感器采集的心率值b和血氧值c。根据第四预设系数k4、该心率值b和该血氧值c,计算第四亮度调整值为(k4*b)/c,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四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二半径系数r2、该心率值b和该血氧值c,计算第二半径调整值为(r2*b)/c,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二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气压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麦克风)时,获取气压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麦克风)采集的气体流速v。根据第五预设系数k5和该气体流速v,计算第五亮度调整值为k5*v,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五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三半径系数r3和该气体流速v,计算第三半径调整值为r3*v,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三半径调整值。

其中,气压传感器或声音传感器(麦克风)采集的气体流速v可以是用户对终端进行吹气产生的,这样当用户吹气的流速越大,显示第二图片的亮度越高,或者显示第三图片的亮度越高和/或显示区域的面积越大;或者,当用户吹气的流速越大,显示第二图片的亮度越低,或者显示第三图片的亮度越低和/或显示区域的面积越小,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声音传感器(麦克风)时,获取声音传感器(麦克风)采集的音量值e。根据第六预设系数k6和该音量值e,计算第六亮度调整值为k6*e,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六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四半径系数r4和该音量值e,计算第四半径调整值为r4*e,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四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光线传感器时,获取光线传感器采集的光线强度值f。根据第七预设系数k7和该光线强度值f,计算第七亮度调整值为k7*f,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七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五半径系数r5和该光线强度值f,计算第五半径调整值为r5*f,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五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气压传感器时,获取气压传感器采集的气压值f。根据第七预设系数k7和该气压值f,计算第七亮度调整值为k7*f,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七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六半径系数r6和该气压值f,计算第六半径调整值为r6*f,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六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磁场传感器时,获取磁场传感器采集的磁场强度值g。根据第八预设系数k8和该磁场强度值g,计算第八亮度调整值为k8*g,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八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六半径系数r6和该磁场强度值g,计算第六半径调整值为r6*g,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六半径调整值。

可选的,当终端包括距离传感器时,获取距离传感器采集的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h。根据第九预设系数k9和该距离h,计算第九亮度调整值为k9*h,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九亮度调整值;和/或,根据第七半径系数r7和该距离h,计算第七半径调整值为r7*h,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增加或减小第七半径调整值。

其中,用户手指可以远离终端屏幕或靠近终端屏幕,距离传感器采集的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h,该距离可以为用户手指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这样当用户手指靠近终端屏幕时,显示第二图片的亮度越高,或者显示第三图片的亮度越高和/或显示区域的面积越大;或者,当用户手指远离终端屏幕时,显示第二图片的亮度越低,或者显示第三图片的亮度越低和/或显示区域的面积越小,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可选的,用户往往会配载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可以采集到用户的体征数据,为了提高显示效果以及增加用户体验,可以获取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根据用户体征数据调整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

可选的,该体征数据可以包括心率值b和血氧值c,或者可以包括血压值等。

当该体征数据包括心率值b和血氧值c,可以根据第四预设系数k4、该心率值b和该血氧值c,计算第四亮度调整值为(k4*b)/c,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四亮度调整值。

当该体征数据包括血压值p,可以根据第十预设系数k10和该距离p,计算第十亮度调整值为k10*p,将终端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亮度增加或减小第十亮度调整值。

可选的,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之后,当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获取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当第四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第一时间段为离当前最近且时长为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当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如果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包括人眼图像,表明当前用户还在观看终端的屏幕,因此继续显示预设时长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获取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之后,当第四图片中不包括人眼图像且检测到终端被用户操作或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

当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如果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不包括人眼图像,表明当前用户可能没有在观看终端的屏幕。但仍然判断终端是否被用户操作或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如果判断终端被用户操作,则表明用户在操作终端时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因此可以继续显示预设时长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或者,如果判断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则表明用户可能在靠近终端屏幕,在靠近时可能会观看终端屏幕,因此可以继续显示预设时长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终端中还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等传感器,可以通过终端的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等传感器检测终端是否发生抖动,如果发生抖动,则判断出终端被用户操作。可以通过终端的接近传感器和/或距离传感器获取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还可以根据终端的陀螺仪或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终端屏幕,当检测到终端屏幕由横屏切换到竖屏时,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设置为第一半径,当检测到终端屏幕由竖屏切换到横屏时,将渐变遮罩的显示区域的半径设置为第二半径,第一半径小于第二半径或者第一半径大于第二半径。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按上述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方式显示除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以外的其他图片,该其他图片包括基于线条生成的图像的轮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触摸显示的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时,获取触摸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根据该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显示第二图片或第三图片的效果。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500,所述装置5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终端中的部分、服务器或服务器中的部分,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像和第一图像,第一图片的尺寸等于第一图像的尺寸,第一图像包括相互平行的n条线条,相邻两线条之间的间隔不超过间隔阈值,n为大于1的整数;

平移单元502,用于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

设置单元503,用于在第二图像中设置该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

可选的,平移单元502,用于:

将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变换成弯曲线条,得到第三图像;

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三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

可选的,平移单元502,用于:

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通过随机函数获取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第一线条为第一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

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随机值和第一线条与第二线条之间的间隔,获取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第二线条是第一线条的一条相邻线条;

根据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分别平移第一线条包括的像素点,得到弯曲线条。

可选的,平移单元502,用于:

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位置,从该灰度图像中获取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第三线条是第三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

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取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

根据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分别平移第三线条包括的像素点。

可选的,设置单元503,用于:

根据目标像素点的目标位置,从第一图片中获取目标图像区域,目标像素点为第二图像中的任一条线条包括的一个像素点,目标图像区域的中心像素点的位置为该目标位置,目标图像区域的半径为第一半径阈值;

根据目标图像区域中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计算目标像素值;

将目标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目标像素值。

可选的,在设置单元503,用于:

获取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该环境因素信息包括地理环境类型、温度信息和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当前环境的环境因素信息,从环境因素信息与环境颜色像素值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

将第二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设置为当前环境对应的环境颜色像素值,得到第二图片。

可选的,所述装置500还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二图片;或者,

所述装置500还包括:

叠加单元,用于在第二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片,该渐变遮罩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小于透明度阈值,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为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显示区域的半径为第二半径阈值,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大于或等于该透明度阈值且显示区域中离该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

显示单元,用于在终端屏幕中显示第三图片。

可选的,所述装置500,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触摸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触摸面积和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该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第三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从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中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第一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该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像素点;

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大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或者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均小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

根据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三偏移值和每个第一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根据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四偏移值和每个第二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二像素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获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

根据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时,根据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获取第二亮度调整值,并根据第二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和/或,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面积时,根据该触摸面积获取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根据该半径调整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获取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获取第三亮度调整值,根据第三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或者,

获取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根据该用户体征数据获取第四亮度调整值,根据第四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第三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显示第三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获取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第四图片;

当第四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第三图片,第一时间段为离当前最近且时长为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第四图片中不包括人眼图像且检测到终端被用户操作或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第三图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第一图片对应的灰度图和第一图像,根据该灰度图像对第一图像中的各线条进行平移得到第二图像,第二图像中包括第一图片中的图像的轮廓,在第二图像中设置第二图像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各像素点的像素值得到第三图片。这样获取的第三图片可以用于在终端进入熄灭模式后显示,由于进入熄灭模式后,基于原始的第一图片生成第三图片,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上获取用于在熄灭模式下显示的不同图片,避免目前显示预设图片所带来的千篇一律,过于单一的问题。

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600,所述装置6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终端中的部分、服务器或服务器中的部分,包括:

显示单元601,用于显示目标图片,目标图片包括基于线条生成的图像的轮廓;

处理单元602,用于获取触摸所述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所述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触摸面积和按压所述终端屏幕的压力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所述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所述目标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从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中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和第二像素点集合,第一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一像素点,第二像素点集合包括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的第二像素点;

获取第一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和第二像素点集合中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均大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或者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均小于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

根据每个第一像素点的第一偏移值和每个第一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根据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偏移值和每个第二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分别平移每个第二像素点。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点位置时,获取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与触摸点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取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

根据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第一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时,根据按压终端屏幕的压力获取第二亮度调整值,并根据第二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显示单元601,用于:

在目标图片上叠加渐变遮罩以得到第三图片,显示第三图片,渐变遮罩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小于透明度阈值,显示区域的中心位置为终端屏幕的预设位置,显示区域的半径为第二半径阈值,显示区域的透明度大于或等于该透明度阈值且显示区域中离中心位置越远的区域的透明度越小。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用于:

在该触摸参数包括触摸面积时,根据触摸面积获取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半径,根据该半径调整渐变遮罩包括的显示区域的面积。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还用于:

获取终端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获取第三亮度调整值,根据第三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或者,

获取穿戴设备采集的用户体征数据,根据用户体征数据获取第四亮度调整值,根据第四亮度调整值调整显示目标图片中的各线条包括的像素点的亮度。

可选的,处理单元602,还用于在显示目标图片的时间长度达到时长阈值时,获取终端的前置摄像头拍摄的图片;

显示单元601,还用于当该图片中包括人眼图像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目标图片,第一时间段为离当前最近且时长为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可选的,显示单元601,还用于:

当所述图片中不包括人眼图像且检测到终端被用户操作或终端屏幕前方的障碍物与终端屏幕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在第一时间段内显示目标图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触摸显示的目标图片时,获取触摸终端屏幕的触摸参数,根据该触摸参数,执行用于调整目标图片显示效果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显示目标图片的效果。

参见图7,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图片的装置700示意图。该装置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总线系统702和存储器703。

该装置70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5所述的装置中的功能单元。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5所示的装置500中的获取单元501、平移单元502和设置单元503可以通过该至少一个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代码来实现。

可选的,该装置700还可用于实现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或者实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上述总线系统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上述存储器7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专利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7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装置7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7中的处理器701和处理器7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705和输入设备706。输出设备705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7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706和处理器7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7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参见图8,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图片进行处理的装置800示意图。该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总线系统802、存储器803和输出设备805。

该装置800是一种硬件结构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图6所述的装置中的功能单元。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图6所示的装置600中的处理单元602可以通过该至少一个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3中的代码来实现,显示单元601可以通过输出设备805来实现。

可选的,该装置800还可用于实现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或者实现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上述总线系统8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上述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专利方法中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装置8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8中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8。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该装置800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806。输出设备805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8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806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8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