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质量防伪二维码溯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644发布日期:2018-11-16 23:0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质量检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生产过程的复杂化,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环节快速增长,要素也急速增加。随之出现的便是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存在于食品供应链环节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生产、食品加工、物流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方面。面对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亟需一个安全的食品追溯体系和框架来保证食品安全。可靠的食品质量溯源系统则是食品追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食品溯源是指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食品生产运输相关信息能够被追溯.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中.便于在发生食品安全隐患时理清职责.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溯源系统就是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消费的各个过程信息记录的一种系统,主要是为了对食品质量的安全进行一个控制和保障,从而能够对食品供应链的各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二维码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保密性和追踪性高、抗损性强,且易实现信息化管理等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溯源、防伪等领域。现有的食品二维码朔源系统通常设置食品溯源信息数据库,将食品相关的食品溯源信息提交到食品溯源平台,食品朔源平台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并且按照相应的编码规则生成二维码后,制作成标签贴在食品包装上,发往经销商进行销售。消费者则可以利用安装在智能终端上app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获取详细的溯源信息。

现有的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仅能够给出食品生产运输过程中的信息,对于食品质量,其仅能够给出例如食品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等静态信息,无法给出当前食品的实时状态信息。例如,对于需要冷链运输的食品,其当前的实时质量与其存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状态有关,即使处于保质期内的食品,如果其保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过高,则其实时状态可能是异常的,而现有的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无法给出关于其实时状态的动态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其中设置了能够根据食品质量改变的二维码图像,从而能够给出食品的静态溯源信息,以及实施状态的动态信息。然而,该技术中二维码图像可能被复制用于其他假冒食品上,导致消费者将假冒食品误认为是正规食品,影响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能够给出食品溯源的静态信息以及食品实时状态的动态信息,同时还能够防止复制,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食品质量二维码溯源系统,包括:二维码标签,其设置于食品包装上;二维码扫描设备,其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获取二维码图像;二维码识别设备,其根据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的二维码图像,确定二维码信息;网络传输设备,其将所述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的二维码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产品质量云平台,同时接收产品质量云平台查询得到的食品信息;产品质量云平台,其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码标签的信息确定食品的来源以及食品的当前质量信息;所述二维码信息中包括对应食品的唯一特征识别码,所述产品质量云平台查询在识别出特定的唯一特征识别码的产品信息后,再次接受包括该唯一特征识别码的产品信息的查询时,给出该二维码已经被查询过的提示。

优选的,所述二维码标签上设置掩盖层,所述掩盖层在揭开后才能够获取二维码图像。

优选的,所述掩盖层的面积略大于所述二维码图像的面积。

优选你的,所述掩盖层使用非透明材料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维码特征码号码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二维码标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取其他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用于具有冷链存储运输的食品,例如海鲜,水果,肉类,农产品等;参见图1,包括二维码标签,二维码扫描设备,二维码识别设备,网络传输设备以及产品质量云平台。二维码标签用于设置于食品表面或者食品的外包装上,可以通过例如粘贴的方式设置二维码标签。

二维码标签通过其包含的特征码信息产品表示食品的来源以及当前质量信息。其中特征码包括多个号码段,参见图2,号码段中包括唯一特征识别码号码段,食品来源信息号码段以及食品质量信息号码段。其中,每个二维码标签设置一个唯一特征识别码号码段,对应于唯一一件商品,唯一特征识别码在产品质量云平台的数据库中被查询一次后,数据库对其进行标识,再次查询该唯一特征识别码的产品信息的查询时,给出该二维码已经被查询过的提示。

食品来源信息号码段对应信息可以包括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品等级,产品原产地,产品厂家,产品批次,产品生产日期,产品保质期等;食品质量信息号码段对应的信息为食品的当前质量为异常或者正常。每个二维码标签对应于单个食品的信息,在食品生产完毕后将其对应的信息根据二维码编码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图像,可以使用现有的二维码编码技术例如qr二维码进行编码。产品质量云平台通过数据库存储特征码各个号码段的参数,以及各个参数对应的具体信息。

参见图3,二维码标签由下之上包括基层10,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透明薄膜层30以及掩盖层40。基层10可以是透明树脂层,其能够粘贴于食品外包装上。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初始颜色为浅色,在超过临界温度的时间达到临界时间后颜色变成为深色。可以使用聚合反应型或者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器材料作为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二维码图像通过油墨印刷在透明薄膜层30上。掩盖层40使用非透明材料制作,其设置于透明薄膜层30之上,具有略大于透明薄膜层30的边,从而能够从透明薄膜层30揭开,获取二维码图像。

二维码标签包括第一二维码图像以及第二二维码图像,第一二维码图像以及第二二维码图像对应的二维码信息特征码中唯一特征识别码号码段以及食品来源信息号码段的特征码相同,对应于食品质量信息的特征码不同。即对于同一个食品,设置两个二维码图像,两个二维码图像中仅食品质量信息的特征码不同。其中,第一二维码图像对应的食品的当前质量信息为食品质量正常,第二二维码图像对应的食品的当前质量信息为食品质量异常。第一二维码图像打印时根据其特征码生成依据编码规则二维码图像,将其中的深色码元使用黑色颜料打印在透明薄膜层30上。第二二维码图像打印时,根据其特征码生成二维码图像,然后将二维码图像中的深色码元和浅色码元进行反转,生成反码图像,然后将其中的深色码元使用浅色颜料打印到透明薄膜层30上。

具有二维码标签的食品在冷链存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其温度正常,则二维码标签中的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颜色不变,从而第一二维码图像中的深色码元与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浅色背景形成足够的反射率差,从而第一二维码图像能够被识别;而第二二维码图像中的浅色码元与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浅色背景形成的图像则无法识别。如果食品在冷链存储运输的过程中超过临界温度的时间达到临界时间后,其表示食品保存异常,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颜色变成为深色,从而第一二维码图像中深色码元与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深色背景的反射率差过小无法被识别,而第二二维码图像中的浅色码元与时间温度指示器层20的深色背景形成的二维码图像则能够被识别。

消费者在购买或者使用食品时,揭开二维码标签中的掩盖层40,通过二维码扫描设备例如摄像头获取食品对应的二维码标签中的第一二维码图像以及第二二维码图像。然后,通过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第一二维码图像以及第二二维码图像,其中仅有一个二维码图像能够被识别。二维码识别设备识别出的食品特征码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传送到产品质量云平台,产品质量云平台在数据库中查找给食品特征码参数对应的食品来源信息以及食品质量信息。产品质量云平台在接收到查询请求后,首先对于唯一特征识别码进行查询,看其是否为第一次查询,如果是第一次查询则根据二维码信息查询相应商品的信息,查询完毕后,将查询的结果返回网络传输设备,同时对于查询过的唯一特征识别码进行标记;如果不是第一次查询,则返回该二维码信息已经被查询过的提示。网络传输设备接收到产品质量云平台查询得到的食品信息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显示。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食品质量检测二维码溯源系统,不仅能够给出食品溯源的静态信息以及食品实时状态的动态信息,同时还能够防止复制,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优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二维码图像在印刷时,其中深色码元使用低温变色油墨打印,所述低温变色油墨在所述食品的冷链运输温度时颜色变为深色。通过该优选的实施例,使二维码标签在制备过程中也不能够被复制,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其防伪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