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352发布日期:2018-12-28 19:53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特别是一种具有高密度储存单元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结合服务器以及因特网所提供的云端服务于近年来迅速普及于全球各地,而云端服务的普及化便导致服务器所需处理的数据资料以惊人的速度大量增长。因此,服务器对于储存单元的储存空间以及读写速度的需求便随着数据资料的增长而提高。

然而,除了储存单元外,服务器还需于有限的空间内配置如主板、散热模块以及扩充卡等组件,故服务器中的储存单元的设置数量难以突破服务器的空间限制,而导致储存单元的密度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服务器,借以解决传统服务器中储存单元的设置数量难以突破服务器的空间限制,而导致储存单元的密度难以提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服务器,用以设置于一机柜。服务器包括一机壳、一主板、至少一储存模块以及一服务存取交换板。机壳用以可活动地设置于机柜。机壳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侧板以及一第二侧板。底板具有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一第三侧以及一第四侧。第一侧相对第二侧。第三侧相对第四侧,且第三侧以及第四侧介于第一侧以及第二侧之间。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分别立于第一侧以及第二侧。主板介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且较靠近第一侧板。主板包括一电路板、至少一中央处理器以及至少一转接卡。电路板设置于底板。至少一中央处理器以及至少一转接卡设置于电路板。至少一转接卡电性连接至少一中央处理器。至少一储存模块设置于底板,且位于第二侧板以及电路板之间。至少一储存模块包括一背板以及多个储存单元。背板设置于底板。储存单元电性连接背板。服务存取交换板设置于底板,且介于电路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至少一储存模块介于服务存取交换板以及第三侧之间。至少一转接卡以及至少一储存模块的背板电性连接服务存取交换板。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服务器,因电性连接转接卡以及背板的服务存取交换板介于电路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且储存模块介于服务存取交换板以及第三侧之间,使得服务器内部储存单元的设置数量能突破原有的空间限制。如此一来,储存单元的密度便能提升,而使服务器拥有更大的储存空间以及更快的读写速度。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服务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服务器的储存模块的分解图。

图4为图1的服务器的储存元件以及散热结构翻转180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1的服务器的信号连接板、配电板、线缆、理线架、第一电连结器、第二电连结器以及校正螺丝的立体图。

图6为图1的服务器的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的服务器装设于机柜内的立体图。

图8为图1的服务器装设于机柜内,且位于插拔位置时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服务器

100机壳

101底板

102第一侧板

103第二侧板

150主板

151电路板

152中央处理器

153转接卡

154第一网络接口

155遮罩

156信号连接板

200储存模块

201背板

202储存单元

2020外壳

2021储存元件

2022散热结构

2023散热通道

203硬盘插拔空间

250服务存取交换板

300扩充网络卡

301第二网络接口

350配电板

400线缆

450理线架

500第一电连结器

550第二电连结器

600校正螺丝

601锁固螺丝

602弹性元件

20机柜

21滑槽

f1散热面

f2顶面

f3环形侧面

s1第一侧

s2第二侧

s3第三侧

s4第四侧

a散热气流

d距离

h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服务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服务器的分解图。

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的高度h例如为2u。一般而言,服务器10的高度h以u为单位,而1u相当于1.75英寸,也就是相当于44.45毫米。服务器10包括一机壳100、一主板150、两个储存模块200、一服务存取交换板250、一扩充网络卡300、一配电板350、一线缆400、一理线架450、多个第一电连结器500、多个第二电连结器550以及多个校正螺丝600。

机壳100包括一底板101、一第一侧板102以及一第二侧板103。底板101具有一第一侧s1、一第二侧s2、一第三侧s3以及一第四侧s4。第一侧s1相对第二侧s2。第三侧s3相对第四侧s4。第三侧s3以及第四侧s4介于第一侧s1以及第二侧s2之间。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分别立于第一侧s1以及第二侧s2。

主板150介于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之间,且较靠近第一侧板102。主板150包括一电路板151、两个中央处理器152、两个转接卡153、两个第一网络接口154、一遮罩155以及一信号连接板156。电路板151设置于底板101。两个中央处理器152设置于电路板151。两个转接卡153设置于电路板151。两个转接卡153例如分别通过两个具有高密度x16信道带宽的pci-e插槽而分别电性连接两个中央处理器152。两个第一网络接口154设置于电路板151。遮罩155设置于电路板151。信号连接板156设置于电路板151。本实施例中,主板150包括两个中央处理器152,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主板也可仅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此外,本实施例中,主板150包括两个转接卡153,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主板也可仅包括一个转接卡。再者,本实施例中,主板150包括两个第一网络接口154,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主板也可仅包括一第一网络接口。

两个储存模块200设置于底板101,并位于第二侧板103以及主板150之间。也就是说,两个储存模块200以及主板150并排地设置于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之间。两个储存模块200间保持一距离d而形成一硬盘插拔空间203。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包括两个储存模块200,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也可仅包括一个储存模块。

请参阅图3及图4。图3为图1的服务器的储存模块的分解图。图4为图1的服务器的储存元件以及散热结构翻转180度的立体图。两个储存模块200分别包括一背板201以及多个储存单元202。两个背板201设置于底板101。这些储存单元202例如为符合非挥发性内存标准(nvme)的固态硬盘,且电性连接同一储存模块200中的背板201。这些储存单元202的数量例如为十六,且两个储存模块200分别设有八个储存单元202。这些储存单元202分别包括一外壳2020、一储存元件2021以及一散热结构2022。每一储存单元202中,储存元件2021具有一散热面f1、一顶面f2以及一环形侧面f3。散热面f1位于储存元件2021靠近底板101的一侧。顶面f2相对于散热面f1。环形侧面f3连接于散热面f1以及顶面f2。外壳2020仅包覆于储存元件2021的顶面f2以及环形侧面f3而使散热面f1裸露于外,进而于储存元件2021靠近底板101的一侧形成一散热通道2023。散热结构2022位于散热信道2023,并热接触散热面f1,以将储存元件2021所产生的热量由散热通道2023逸散于服务器10外。

服务存取交换板250设置于底板101,且介于电路板151以及第二侧板103之间。两个储存模块200介于服务存取交换板250以及第三侧s3之间。两个转接卡153以及两个储存模块200的背板201电性连接服务存取交换板250。此外,服务存取交换板250、主板150以及两个储存模块200的两个背板201例如皆平行于底板101,以降低通过两个储存模块200的气流所受的阻抗。

扩充网络卡300例如为符合开放运算项目(opencomputeproject,ocp)规格的网络卡,且设置于电路板151。扩充网络卡300靠近第三侧s3的一侧具有两个第二网络接口301。两个第二网络接口301的数据传输速率大于两个第一网络接口154的数据传输速率。举例来说,两个第一网络接口154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为10gbps。两个第二网络接口301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为25gbps。本实施例中,扩充网络卡300靠近第三侧s3的一侧具有两个第二网络接口301,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扩充网络卡靠近第三侧的一侧也可仅具有一个第二网络接口。

请参阅图1及图5。图5为图1的服务器的信号连接板、配电板、线缆、理线架、第一电连结器、第二电连结器以及校正螺丝的立体图。配电板350可分离地连接于底板101。线缆400电性连接信号连接板156以及配电板350。理线架450可活动地设置于配电板350。线缆400设置于理线架450。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包括一线缆400,但并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也可包括多个线缆。

这些第一电连结器500设置于信号连接板156。这些第二电连结器550设置于配电板350。线缆400电性连接这些第一电连结器500以及这些第二电连结器550,以使信号连接板156以及配电板350能相互传送信号。

这些校正螺丝600分别包括一锁固螺丝601以及一弹性元件602。每一校正螺丝600中,锁固螺丝601锁固于配电板350。弹性元件602例如为弹簧,且套设于锁固螺丝601。弹性元件602的相对两侧分别连结于锁固螺丝601以及配电板350,以通过弹性元件602的弹力校正机壳100以及配电板350的相对位置。

请参阅图1以及图6。图6为图1的服务器的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当散热风扇(未绘示)导引一散热气流a自服务器10时,因两个储存模块200以及主板150并排地设置于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之间,而使两个储存模块200的散热途径以及主板150的散热途径彼此独立。

服务存取交换板250、主板150以及两个背板201平行于底板101的配置关系,则使散热气流a能以水平的方式更顺畅地被导引至两个储存模块200内的各散热通道2023,进而提升各散热通道2023内的热对流效率。

另一方面,对于每一储存单元202而言,散热气流a流经散热通道2023时,能不受外壳2020的干扰而直接对热接触散热面f1的散热结构2022进行散热。如此一来,散热结构2022便能更有效地排除储存单元202所产生的热量,以防止热量累积于储存单元202而导致储存单元202损毁。

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图1的服务器装设于机柜内的立体图。图8为图1的服务器装设于机柜内,且位于插拔位置时的立体图。服务器10用以设置于一机柜20。机柜20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两个滑槽21。第一侧板102以及第二侧板103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机柜20的两个滑槽21。一般而言,将服务器10于机柜20中拉出至可插拔储存单元202的插拔位置(如图7所示)之前必须先将线缆400拔除,才能使服务器10自由地于机柜20中滑动。然而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因配电板350可分离地连接于底板101,且理线架450可活动地设置于配电板350,而可供用户热插入各储存单元202。换言之,用户无须拔除线缆400即能于服务器10的硬盘插拔空间203中执行各储存单元202的插拔动作,且各储存单元202的插拔皆不会影响服务器10内其他元件的运作。而欲将服务器10收回机柜20时,这些校正螺丝600则能协助用户顺畅地接合信号连接板156以及配电板350。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服务器,因电性连接转接卡以及背板的服务存取交换板介于电路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且储存模块介于服务存取交换板以及第三侧之间,使得服务器内部储存单元的设置数量能突破原有的空间限制。如此一来,储存单元的密度便能提升,而使服务器拥有更大的储存空间以及更快的读写速度。

接着,因外壳仅包覆储存元件的顶面以及环形侧面,而裸露散热面于外,使得散热气流能不受外壳的干扰而直接对热接触散热面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如此一来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便能有效提升。

接着,因两个储存模块以及主板并排地设置于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之间,而使两个储存模块的散热途径以及主板的散热途径彼此独立,进而一并提升两个储存模块以及电路板的散热效率。

接着,因服务存取交换板、主板以及两个背板皆平行于底板,使散热气流能以水平的方式更顺畅地被导引至两个储存模块内的各散热信道,进而提升各散热通道内的热对流效率。

接着,因配电板可分离地连接于底板、理线架可活动地设置于配电板且线缆电性连接设置于信号连接板的第一电连结器以及设置于配电板的第二电连结器,使服务器不必拆除线缆便能于机壳中自由滑动,进而提高用户更换储存单元以及维修人员维修服务器的效率。

接着,通过设置具有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第一网络接口以及第二网络接口,而能兼顾用户选择网络接口上的灵活性以及用户对于网络接口高性能的需求。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