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7712发布日期:2019-02-12 23:3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互联网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资源分配是互联网等
技术领域
的一种常见概念,其可以指:资源提供方分配资源(例如电子券、处理线程、硬件资源或带宽资源等等)给资源使用方使用。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数据分析师常常会关注:资源分配后,资源使用方是否有使用该资源、是否会对业务带来正面影响;基于此,需要提供更好的资源分配方案,使得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提高。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券发放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用户的电子券。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剪枝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一电子券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二电子券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与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包括: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分配后的业务量变化;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使用方的资源。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资源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资源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与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券发放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用户的电子券。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剪枝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电子券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二电子券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与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分配后的业务量变化;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使用方的资源。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资源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二资源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与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的方法。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该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并将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基于此,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可以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根据影响程度调整属于该维度用户的电子券,使得电子券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图1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券发放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电子券发放装置/资源分配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券发放装置的框图。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分配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以电子券发放场景为例,电子券,是指资源提供方发放,以各种电子媒介形式制作、传播和使用的电子凭证。电子券包括:现金券、抵价券、抵扣券、折扣券,如红包、优惠券等;以及,各种类券商品,如游戏装备等等。在业务初始阶段,电子券发放可能遵循一定的策略,例如可以是对各个用户以相对平衡的方式发放,发放给每个用户的电子券的额度或数量等基本持平。购物平台方发放电子券后,数据分析师会关注电子券发放后对业务的影响。例如,电子券发放后业务量是否有增减、业务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哪些用户群体贡献的,以及哪些用户群体对发放的电子券并不敏感、贡献较少等等。业务数据通常会有多种指标,作为例子,数据的指标可以包括:订单量、曝光量、广告点击率、渠道转化率、日增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用户会话次数或用户价值指数等等。数据分析师会关注这些指标的波动,指标的波动采用指标的变化率来表征,例如同比或环比等;同比表示将当前统计周期和历史同周期比较,环比表示将当前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比较。指标的波动可能由多种原因产生,作为例子,若指标为用户订单数量、变化率为同比,影响订单数量的维度,可能包括用户职业、用户所在城市、年龄或性别等等,不同维度对于用户订单数量波动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如果能够及时地识别出造成指标波动的相关原因,就能够针对业务数据的变化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分析及解决措施,例如,分析电子券发放后哪些用户群体对业务的增加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哪些用户群体对业务的增加没有带来影响,从而能够使服务平台更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提高电子券的利用率。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券发放方法,通过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该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并将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因此,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可以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根据影响程度调整属于该维度用户的电子券,使得电子券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如图1所示,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券发放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在步骤102中,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在步骤104中,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在步骤106中,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用户的电子券。首先对本实施例涉及的一些词语进行说明。维度,用于表征事物或现象的某种特征,如性别、地区、时间等都是维度。其中时间是一种常用、特殊的维度,通过时间前后的对比,就可以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变好还是变坏,如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10%、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0%,这就是时间上的对比,也称为纵比;另一种比较是横比,如不同国家人口数、gdp的比较,不同省份收入、用户数的比较、不同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等,简称横比。维度可以分为定性维度与定量维度,也就是根据数据类型来划分,数据类型为字符型(文本型)数据,就是定性维度,如地区、性别都是定性维度;数据类型为数值型数据的,就为定量维度,如收入、年龄、消费等。维度的所有取值称为枚举值,例如,维度性别的取值包括男和女,则该维度的枚举值为男和女,枚举值的个数有两个。电子券的发放对象是用户,本实施例中将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以分析哪些用户对业务有何种影响。具体的维度,可以包括所在城市、职业、年龄、性别或教育程度等等,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注册信息而划分,或者是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而划分的自定义维度,也可以是提供有配置接口,例如该配置接口可以是一可视化界面,可以包含有交互的功能,通过该配置接口可以获取输入的数据检测配置信息,例如维度和指标的变化率。实际应用中,可以针对用户预先划分有多种维度,针对已划分的维度,可以供数据分析师选取其期望区分的维度。本实施例中,历史业务数据的关注目标是业务量变化,因此采用业务量作为指标,指标用于衡量事物发展程度的单位或方法,在其他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包括人口数、gdp、收入、用户数、利润率、留存率、覆盖率等等。指标可以经过加和、平均等汇总计算方式得到,并且可以在一定的前提条件进行汇总计算,如时间、地点、范围,也就是统计口径与范围。指标可以分为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绝对数指标反映的是规模大小的指标,如人口数、gdp、收入、用户数,而相对数指标主要用来反映质量好坏的指标,如利润率、留存率、覆盖率等。本实施例中可以分析不同维度的用户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作为例子,有一份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该份数据的指标是业务量(具体采用订单量表征),指标变化率采用同比和环比作为例子,该份数据中用户维度可以包括:职业、城市、性别和年龄段。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多种维度,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职业的枚举值包括如下大学生、教职工或蓝领等11个,各个枚举值对应的业务量变化如下:职业订单量同比订单量环比无法识别1.21%0.13%大学生3.29%0.35%名企员工21.87%6.1%教职工1.44%0.62%个体户2.03%0.27%蓝领0.69%0.07%公务员0.81%0.05%医务人员1.88%0.19%白领0.13%-0.02%上市公司员工-1.04%-0.35%上市公司高管0.43%0.03%本实施例的该份数据中,订单量数量的环比为0.18%(表示用户数量的变化情况,即以整份数据计算得到的订单量数量的平均变化率),数据分析的目标是,从职业、城市、性别和年龄段4个维度中分析各个维度的枚举值对用户环比的影响,也就是说,检测造成用户环比变动的主要原因、检测各个维度的影响有多大、检测哪个维度影响最大、以及该维度的影响程度等等。上述例子以职业、城市、性别和年龄段4个维度为例,可能划分得较为粗糙,对业务分析的效果并不明显。可选的,维度还可以是上述职业中的各个枚举值“大学生、蓝领、白领、医务人员等等”对用户进行区分,此类维度还可以进一步具有一个或多个枚举值,例如“医务人员”的枚举值可包括“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或护士等等”。本实施例中,采用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该维度对业务量的影响;在信息论中,对一件事情起作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因素,其他大部分的因素都无关紧要,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业务量变化的影响,往往集中于少部分的用户。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各个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来分析业务量变化集中于哪些用户群体。具体的,数据分布可以采用各个维度的枚举值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目标平均分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例如可以是正态分布、幂律分布或泊松分布等。通过比较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从而确定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该差异可以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交叉熵(crossentropy)是香农信息论中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度量两个概率分布间的差异性信息。在信息论中,交叉熵是表示两个概率分布p,q,其中p表示真实分布,q表示非真实分布,在相同的一组事件中,其中,用非真实分布q来表示某个事件发生所需要的平均数。作为例子,交叉熵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其中,交叉熵越大,表示该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越大。本实施例中,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剪枝处理后确定,具体的剪枝方式包括: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其中,幂率分布(powlawdistribution),其概率密度函数形式如下:y=et幂律分布表现为一条斜率为幂指数的负数的直线,幂率分布表示,对一件事情起作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因素,其他大部分的因素都无关紧要;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券发放场景中,可以理解为,某个维度对业务量增加的影响,往往集中在其中少数的枚举值,其他大部分的枚举值影响较小。基于此,本实施例删除低于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以减少噪点,摒弃数据信息量较低的三种情况。例如,当该维度的枚举值对应数据缺失值比较少,未知仅占比一小部分的时候,可以精准踢掉这部分用户;若某维度的缺失值占比比较大,而对有信息含量的数据也比较低,该维度的枚举值也会被剔除掉。若数据的自身分布差异比较大,例如90%的用户都是杭州市的用户,那么它本身的变化就会影响全部的异动分析,则该维度的枚举值也会被删掉。经过上述处理,可以确定各个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本实施例中,该业务量变化可以是指增加的业务量,也可以是指减少的业务量。各个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可能有大有小。其中,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用户的电子券的过程,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例如根据所有维度的影响程度,相应地对所有维度用户的电子券进行调整;也可以针对部分维度用户的电子券进行调整,影响程度与电子券的调整幅度可以是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较大的,对于电子券的调整幅度也相应较大,影响程度较小的,对于电子券的调整幅度也相应较小。可选的,通过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可以获知哪些用户群体对业务量增加的贡献较大、哪些用户群体对业务量增加的贡献较小,例如,根据计算结果,对业务量增加贡献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可以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广州;对业务量增加贡献最小枚举值集合可以是:昆明。基于此,可以提高发放给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电子券,或者降低发放给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电子券。可选的,可以是针对电子券的数量进行提高或降低,也可以是电子券的优惠额度等进行提高或降低,具体的提高方式和降低方式可以灵活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作为例子,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在需要调整第一电子券和第二电子券的情况下,为了使提高方式和降低方式可以较为平衡,本实施例中,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一电子券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二电子券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对贡献较大的用户群体调高了电子券,则对另一些贡献较小的用户群体调低电子券,使得电子券提高的幅度与电子券降低的幅度能够相匹配。可选的,实际应用中可能电子券的数量或总额有一定限制,或者用于调整的电子券的数量或总额有一定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券提高的系数与第二电子券降低的系数还可以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电子券提高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电子券降低的系数。上述公式表征在电子券发放的调整过程中,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电子券提高了多少,相应地会降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电子券,使得电子券的调整能够满足需求,也可以防止部分群体用户的过度调整,从而不会对其他用户造成影响。接下来再通过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电子券发放后,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寻找出最敏感的人群以及最不敏感的人群。其中,敏感人群是指,因电子券发放后,交易笔数增幅最大或者降幅最大的人群;不敏感人群是指,电子券发放后,交易笔数增幅几乎保持不变的人群。以交易笔数同比作为衡量业务数据变化的指标,首先根据确定该指标的各个维度(例如性别、城市或职业等);根据数据分析师的选择,针对各个维度,计算每个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p_ki(1>p_k>0)。针对所述维度的每个枚举值的p_ki进行排序,并基于幂率分布进行拟合,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将维度的枚举值个数从n剪枝到m。根据剪枝后的枚举值个数,计算出一个假设的目标平均分布:计算原来的数据分布和平均分布的差异: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对每个维度的枚举值的c_k进行排序,c_k最大的即敏感人群,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c_k最小的即不敏感人群,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小。最后根据敏感人群和不敏感人群的人数比例,动态调整系数,例如,可以针对敏感人群的系数进行调高,针对不敏感人群的系数进行减小,作为例子,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调整: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可选的,可以以x=0.1为起始值和步长,动态增量调整;可选的,为了防止过度调整,还可以设定系数的上限或下限,例如,敏感人群量不超过0.1%或者系数不超过大于s,s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述实施例以电子券发放场景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资源分配方法,可适用于多种资源分配场景。如图2所示,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在步骤202、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分配后的业务量变化;在步骤204、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在步骤206、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使用方的资源。本实施例中,在资源分配后,为了确定资源使用方在接收到后资源后对业务的影响,可以通过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该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分配后的业务量变化,并将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基于此,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可以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根据影响程度调整属于该维度使用方的资源,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本实施例中的资源可以包括电子券、处理线程、硬件资源或带宽资源等等,资源使用方可以包括用户、商户、计算机设备或服务器集群等等;资源使用方的具体维度,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而灵活配置。本实施例中,历史业务数据的关注目标是业务量变化,因此采用业务量作为指标,指标用于衡量事物发展程度的单位或方法,在其他例子中,还可以包括业务量、人口数、gdp、收入、用户数、利润率、留存率、覆盖率等。指标可以经过加和、平均等汇总计算方式得到,并且可以在一定的前提条件进行汇总计算,如时间、地点、范围,也就是统计口径与范围。本实施例中,采用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该维度对业务量的影响;在信息论中,对一件事情起作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因素,其他大部分的因素都无关紧要,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业务量变化的影响,往往集中于少部分的用户。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各个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来分析业务量变化集中于哪些使用方群体中。具体的,数据分布可以采用各个维度的枚举值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目标平均分布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例如可以是正态分布、幂律分布或泊松分布等。通过比较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从而确定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剪枝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幂律分布表现为一条斜率为幂指数的负数的直线,幂率分布表示,对一件事情起作用的,往往是少数几个因素,其他大部分的因素都无关紧要;在本实施例的资源发放场景中,可以理解为,某个维度对业务量增加的影响,往往集中在其中少数的枚举值,其他大部分的枚举值影响较小。基于此,本实施例删除低于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以减少噪点,摒弃数据信息量较低的三种情况。例如,当该维度的枚举值对应数据缺失值比较少,未知仅占比一小部分的时候,可以精准踢掉这部分资源使用方;若某维度的缺失值占比比较大,而对有信息含量的数据也比较低,该维度的枚举值也会被剔除掉。若数据的自身分布差异比较大,例如90%的用户都是杭州市的资源使用方,那么它本身的变化就会影响全部的异动分析,则该维度的枚举值也会被删掉。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经过上述处理,可以确定各个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本实施例中,该业务量变化可以是指增加的业务量,也可以是指减少的业务量。各个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可能有大有小,在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使用方的资源的过程,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例如根据所有维度的影响程度,相应地对所有维度使用方的资源进行调整;也可以针对部分维度使用方的资源进行调整。影响程度与资源的调整幅度可以是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较大的,对于资源的调整幅度也相应较大,影响程度较小的,对于资源的调整幅度也相应较小。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资源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二资源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为了使提高方式和降低方式可以较为平衡,本实施例中,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资源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二资源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对贡献较大的使用方群体调高了资源,则对另一些贡献较小的使用方群体调低资源,使得资源提高的幅度与资源降低的幅度能够相匹配。可选的,实际应用中可能资源的数量或总额有一定限制,或者用于调整的资源的数量或总额有一定限制,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与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该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并将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基于此,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可以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根据影响程度调整属于该维度使用方的资源,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与前述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装置及其所应用的计算机的实施例。本说明书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计算机设备上,例如服务器或终端设备。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电子券发放/资源分配装置所在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310、内存330、网络接口32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340之外,实施例中装置331所在的服务器或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计算机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券发放装置的框图,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用户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用户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电子券发放后的业务量变化;确定模块42,用于: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调整模块43,用于: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用户的电子券。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剪枝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一电子券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第二电子券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与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用户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电子券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电子券调整的系数。如图5所示,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资源分配装置的框图,包括: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使用方的历史业务数据,所述使用方通过多个维度进行区分,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指示资源分配后的业务量变化;确定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维度对应历史业务数据的数据分布与目标平均分布的差异,确定确定所述维度对业务量变化的影响程度;调整模块53,用于:根据确定结果,调整发放给属于所述维度使用方的资源。可选的,所述差异通过计算所述数据分布与所述目标平均分布的交叉熵而确定。可选的,所述维度具有多个枚举值,所述目标平均分布通过对所述维度的枚举值进行如下处理后确定:删除不符合幂率分布的枚举值。可选的,所述数据分布通过计算对应维度的各个枚举值的如下占比参数而确定:枚举值对应增加的业务量与所述维度的整体增加的业务量的比例。可选的,所述交叉熵通过如下方式计算得到:其中,c_k为所述交叉熵,p_ki为所述维度的枚举值i的占比参数,q_k为所述维度的目标平均分布,q_k=1/m,m为所述维度剪枝处理后的枚举值个数。可选的,所述确定结果包括:对业务量变化影响最大的第一维度集合和影响最小的第二维度集合;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一资源的调整,与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第二资源的调整具有负相关关系。可选的,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与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满足如下关系:ax=by,其中,a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一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b为所述属于所述第二维度集合使用方的数量参数,x为所述第一资源调整的系数,y为所述第二资源调整的系数。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前述电子券发放方法/资源分配方法。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
技术领域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