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109发布日期:2019-03-02 02:1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防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其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提供了比条形码更多的信息存储量,在互联网时代极大的方便了人民日常的生活应用。

但是二维码在方便人民快速链接指定网址时,往往存在以下几点安全隐患:(1)极易制造,缺乏防伪性能;由于二维码本身不具备防伪性能,任何人都可以制备出没有数量限制的二维码,并且使用者无法通过有效手段对二维码的安全性进行识别,如果被不法分子欺骗扫描,使用者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引入陷阱,造成财产甚至人身的损害。(2)二维码访问无授权功能;即只要有这个链接的二维码,无论其是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还是非法获得,都可以链接到指定内容,在缺少其他审核手段的情况下,指定内容无法做到只给授权用户查看。(3)二维码访问的不唯一性,由于二维码可以很方便制造,理论上同一个链接可以制造无数个二维码图案,而在现实生产中每一个二维码图案就可能应用到一个产品上,因此可以使无数个产品链接到同一个二维码,如果没有其他防伪措施,那么这个产品信息被仿造的可能性很大,毫无限制能力。

因此,如何在现有的二维码引入防范功能,并保持二维码便捷使用特性的同时,增加安全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工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包括:

含有可承载防伪二维码的载体、二维码本体、在二维码本体的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的多个分布物;

依据多个分布物形成的物理防伪信息形成防伪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是指多个分布物占据二维码本体区域的面积的累计总和小于二维码本体的容错率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物是指由金属、纤维、塑料、纸张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对应边数为n,且n≥3的多边形;

或为随机印刷上去的上述形状油墨;

所述随机分布物最窄边长大小在0.01mm-10c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防伪信息包括分布物相对坐标信息、相对角度、颜色、形状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分布物被获取相对坐标信息,即

依据二维码本体上的定位图案或者两条相邻边建坐标系,并在坐标系基础上获取每个分布物各顶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物理防伪信息还包括二维码本体图案中单元的分布或者图片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包括:

底部含有不干胶或可干胶的载体、二维码本体,以及在二维码本体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的多个分布物;

多个所述分布物占据二维码本体区域的面积的累计总和小于二维码本体的容错率的面积;

且多个所述分布物粘接在所述二维码本体的印刷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保护膜上粘接有底层含有不干胶的遮盖层;

所述遮盖层适于遮盖以保护二维码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载体上印刷有序列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在防伪中的应用系统,包括:防伪二维码标签、识别设备、存储有防伪二维码识别数据库的服务器;

所述识别设备适于对所述防伪二维码标签进行扫描以获取二维码本体的地址信息以及多个分布物的物理防伪信息并存储于服务器中;

所述服务器适于依据地址信息以及多个分布物的物理防伪信息访问伪二维码识别数据库,并将物理防伪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防伪信息进行比对并进行防伪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将反馈信息回馈到识别设备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应用系统。其中,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包括含有可承载防伪二维码的载体、二维码本体、在二维码本体的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的多个分布物;

依据多个分布物形成的物理防伪信息形成防伪二维码。由于随机分散且可以部分覆盖多个分布物,每次覆盖的分布物生成的防伪信息均不相同,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的应用系统的原理图。

图中:110-二维码本体;111-印刷层;112-胶水层;120-分布物;130-保护膜;140-遮盖层;150-载体;210-防伪二维码标签;220-识别设备;230-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包括含有可承载防伪二维码的载体150、二维码本体110、在二维码本体110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110的多个分布物120;依据多个分布物120形成的物理防伪信息形成防伪二维码。由于随机覆盖了多个分布物120,每次覆盖的分布物120生成的防伪信息均不相同,解决了二维码110容易被复制的问题。

其中,所述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110是指多个分布物120占据二维码本体区域的面积的累计总和小于二维码本体110的容错率的面积,多个分布物120在二维码110上进行随机覆盖后不影响二维码本体110的扫描识别精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含有二维码的标签上随机分布纤维丝,有时会导致二维码识别出错,提高了二维码的扫描识别精度。

最常见的qr二维码,用的是里德-所罗门码(rs)来做纠错。分有几级,纠错级别越高,整体需要携带的信息越多:l级可纠正约7%错误、m级别可纠正约15%错误、q级别可纠正约25%错误、h级别可纠正约30%错误,当二维码被破坏时,只要被破坏的面积小于容错率的面积,二维码还可以准确的进行识别。因此,本发明巧妙的利用了二维码具有一定容错率的特点,在不影响识别的前提下在二维码本体110上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多个分布物120,多个分布物120形成物理防伪信息,进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布物120是指由金属、纤维、塑料、纸张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对应边数为n,且n≥3的多边形;或为随机印刷上去的上述形状油墨;所述随机分布物120最窄边长大小在0.01mm-10c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理防伪信息包括分布物120相对坐标信息、相对角度、颜色、形状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其中,当物理防伪信息为相对坐标信息时,分布物被获取相对坐标信息,即依据二维码本体上的定位图案或者两条相邻边建坐标系,并在坐标系基础上获取每个分布物各顶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或者坐标信息的特定组合。其中,在本实施例中n=4,且四边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远小于坐标系的单位长度,因此,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等效为两个顶点的坐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对多边形的各个顶点进行坐标获取。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物理防伪信息还包括二维码110图案中单元的分布或者图片信息。通过获取多个分布物120在二维码本体110上形成的图片信息,或者其分布信息来进行人工比对。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在实施例1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包括:底部含有不干胶或可干胶的载体150、二维码本体110、及在二维码本体110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110的多个分布物120;多个所述分布物120占据二维码本体110区域的面积的累计总和小于二维码110的容错率的面积。且多个所述分布物120粘接在所述二维码本体110的印刷层111上。由于随机覆盖多个分布物120,每次覆盖的图案生成的防伪信息均不相同,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在二维码覆盖分布物120,会影响二维码的识别精确度,而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限制分布物120的总面积小于二维码110的容错率的面积,从而实现,在不影响二维码110的识别精度的基础上,实现防伪的目的。

其中,所述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110是指多个分布物120占据二维码本体区域的面积的累计总和小于二维码本体110的容错率的面积,多个分布物120在二维码110上进行随机覆盖后不影响二维码本体110的扫描识别精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含有二维码的标签上随机分布纤维丝,有时会导致二维码识别出错,提高了二维码的扫描识别精度。

最常见的qr二维码,用的是里德-所罗门码(rs)来做纠错。分有几级,纠错级别越高,整体需要携带的信息越多:l级可纠正约7%错误、m级别可纠正约15%错误、q级别可纠正约25%错误、h级别可纠正约30%错误,当二维码被破坏时,只要被破坏的面积小于容错率的面积,二维码还可以准确的进行识别.因此,本发明巧妙的利用了二维码具有一定容错率的特点,将二维码本体110上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的多个分布物120,多个分布物120形成物理防伪信息,进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具体的,多个所述分布物120通过胶水层112粘接在所述二维码本体110的印刷层11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布物120是指由金属、纤维、塑料、纸张任意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对应边数为n,且n≥3的多边形;或为随机印刷上去的上述形状油墨;所述随机分布物120最窄边长大小在0.01mm-10c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理防伪信息包括分布物120相对坐标信息、相对角度、颜色、形状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其中,当物理防伪信息为相对坐标信息时,分布物被获取相对坐标信息,即依据二维码本体上的定位图案或者两条相邻边建坐标系,并在坐标系基础上获取每个分布物各顶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信息。其中,在本实施例中n=4,且四边形为矩形,矩形的宽度远小于坐标系的单位长度,因此,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坐标,等效为两个顶点的坐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对多边形的各个顶点进行坐标获取。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物理防伪信息还包括二维码110图案中单元的分布或者图片信息。通过获取多个分布物120在二维码本体110上形成的图片信息,或者其分布信息来进行人工比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还包括保护膜130;所述保护膜130适于将多个所述分布物120覆盖于所述二维码本体110的印刷层111上。通过保护膜130对覆盖的分布物120进行保护,防止分布物120掉落,造成物理防伪信息的丢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110标签保护膜130上粘接有底层含有不干胶的遮盖层140;所述遮盖层140适于遮盖以保护二维码110标签。通过添加遮盖层140,防止防伪二维码110标签被他人扫描,通过遮盖层140的完整性,来判断该防伪二维码110是否为原厂出产。其中遮盖层140,可以是但不仅限于,贴纸,刮纸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体150上印刷有序列号。通过序列号进行第三重防伪的同时,通过序列号查询数据库中的物理防伪信息并进行对比,从而减少了对比时间,处理器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实施例3

请参阅3,实施例2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110在防伪中的应用系统,所述应用系统包括:防伪二维码标签210、识别设备220、存储有防伪二维码识别数据库的服务器230;所述识别设备220适于对所述防伪二维码标签210进行扫描以获取二维码本体110的地址信息以及多个分布物120的物理防伪信息并存储于服务器230中;所述服务器230适于依据地址信息以及多个分布物的物理防伪信息访问防伪二维码识别数据库,并将物理防伪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防伪信息进行比对并进行防伪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将反馈信息回馈到识别设备220上。

其中,防伪二维码标签可以是实施例2中提供的防伪二维码标签。

其中,识别设备可以是,但不仅限于,手持设备、相机、摄像头或者手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标签及应用系统。其中,基于容错率机制的防伪二维码包括含有可承载防伪二维码的载体、二维码本体、在二维码本体的区域内随机分散且部分覆盖二维码本体的多个分布物;依据多个分布物形成的物理防伪信息形成防伪二维码。由于随机分散且可以部分覆盖多个分布物,每次覆盖的分布物生成的防伪信息均不相同,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