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9119发布日期:2019-03-20 00:2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及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鼠标如图1所示;左右键对称设置,滚轮位于鼠标前端的中心;必要时,鼠标的左侧设有功能键,如前进后退键。长期且高频率使用这种鼠标,容易造成手指疲劳,严重时会造成筋鞘炎,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体的单手是非对称结构,而强制要求非对称结构的手适应对称的鼠标,显然容易造成人手的疲劳和抗拒。

因此,许多人对鼠标进行了改进,如公开号为cn10286679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其将左键区域增大,而将右键设置在外侧面(即右侧方),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手部的疲劳。但是与现有的鼠标使用方法不协调,会造成使用者不习惯;如在无名指位置设置滚轮,而在小拇指位置设置右键,用小拇指按动右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人体工学鼠标及实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及实现方法,该人体工学鼠标设置有隔离部,更适配人体手型的形状,便于握持,能有效减轻疲劳感。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0),鼠标本体的下端为底座(6);在鼠标本体的前端依次并排设有隔离部(1)、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3);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由分隔槽(9)隔开;

隔离部与第一按压部连成一体或隔离部与第一按压部分开设置。

隔离部外侧与底座相连,或隔离部整体与底座相连。

隔离部的高度大于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从而使得2个按压部与大拇指隔离,更适配人手的形状,增强握持感。

鼠标本体上还设有滚轮(4),滚轮设置在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之间,或者滚轮设置在底座的内侧部(如果右手用鼠标,则滚轮设置在左侧)。

底座的侧部还设有功能键。

功能键包括前进键(7)和后退键(8)。

功能键还可以是回车键,放大,缩小键,等等,功能键可以自由定义。如定义为左右键等。

底座的侧部还设有触摸板(11)或触摸柱(即导航柱,类似于现有联想thinkpad笔记本的小红帽,起到移动光标的作用)。

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与底座之间具有按压缝隙(5)。也可以是不具有缝隙,直接用压力传感器感应。

第一按压部上设有第一凹陷部(21),或者第二按压部上设有第二凹陷部(31)。

鼠标本体为蓝牙鼠标本体或有线鼠标本体。

所述的有线鼠标本体的连接线端具有usb插头。也可以是其他鼠标接口,如常用的圆形接口,即ps/2接口。

鼠标本体为光电鼠标本体或滚轮鼠标本体。

优选的,隔离部(1)、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的高度依次下降。这样适合手型,便于操作。

分隔槽为直线型或曲线型,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均倾斜向外,相对于鼠标的纵向中心线倾斜,倾斜角度为5-20度。分隔槽倾斜向外,相对于鼠标的纵向中心线倾斜,倾斜角度为5-20度。

优选的,鼠标上设有led灯,用于增加鼠标的酷炫效果;

鼠标上设有设置键和mcu,设置键与mcu相连;设置键按下是再按其他键可以进行设置;如按下设置键再按下滚轮,可以调节led灯的颜色和亮度。

一种人体工学鼠标的实现方法,在鼠标本体的一侧设置隔离部以隔开大拇指和食指,更适应人体手型;

所述的人体工学鼠标为前述的人体工学鼠标。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人体工学鼠标,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设置抬高的隔离部改善人手握持鼠标的握持感。

由于隔离部的存在,使得人手可以斜向放置于鼠标上;鼠标本体对人手形成良好的支撑。

(2)鼠标按压部上的凹陷部有利于为施加压力的手指提供限位;

避免手指横向滑动,增加按压点击的可靠性。

(3)整体设计符合现有使用者的习惯

不改变鼠标的左右键和滚轮的总体位置位于鼠标本体的上部;符合大众使用习惯。

(4)鼠标内层设有丰富的功能按键或触摸装置

按键可以是前进后退键,还可以使导航柱,还可以使触摸板;灵活性好,能增加鼠标的功能。

(5)具有独特的设置键

设置键与其他功能键或滚轮相适配,能灵活实施相关功能功能,如设定光效等。

(6)鼠标上设于led灯以及调光电路

led灯的调光电路能增加鼠标的光效,尤其适合年轻人群或游戏人群或其他追求特别体验的人群的品味。

(7)隔离部和按压部采用降序排布时具有特别的功能

隔离部(1)、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的高度依次下降。这样适合手型,便于操作。

(8)按压部和分隔槽倾斜设置,鼠标整体外观上更协调

鼠标外形更独特,由于按压部位于一侧,因此,按压部倾斜设置时,能与隔离部形成平衡,也更适合人体手型。

综上所述,这种鼠标结构独特,功能完善,易于实施,综合采用多种措施对现有的鼠标进行改进和再设计,更适合人体手型,能为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提供更好的支撑,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效率、舒适感和握持感,能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鼠标外形图;

图2为滚轮位于前端的鼠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滚轮位于侧部的鼠标结构示意图;

图4为鼠标侧部结构示意图(侧部具有功能键和滚轮);

图5为鼠标侧部结构示意图(侧部具有触摸板、功能键和滚轮);

图6为鼠标侧部结构示意图(侧部具有导航柱、功能键和滚轮);

图7为鼠标横截面示意图(隔离部与底座前端完全分离);

图8为鼠标横截面示意图(隔离部外侧与底座前端相连);

图9为调光电路示意图;

图10为与鼠标适配的便携式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与鼠标适配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具有免卡通信终端的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13是可调放大倍数的放大器的原理图;

图14为过流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恒流充电电路的原理图。

图16为循环吸热管网系统示意图;

图17为吸热管网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吸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吸热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吸热水管内壁凹槽示意图;

图21为吸热水管中挡板上的过孔分布示意图;

图22为外墙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3为2个相邻换热器通过联络管道串接示意图;

图24为2个不相邻换热器通过m管串接示意图;

图25为3个相邻换热器通过联络管道串接示意图;

图26为3个不相邻换热器通过m管串接示意图;

图27为3个换热器级联示意图;

图28为净化水系统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1-隔离部,2-第一按压部,3-第二按压部,4-滚轮,5-按压缝隙,6-底座,7-前进键,8-后退键,9-分隔槽,10-鼠标本体;11-触摸板;12-导航柱;21-第一凹陷部,31-第二凹陷部。

211-吸热水管,22-水管入口,23-水管出口,24-安装板,25-安装孔,26-挡板,27-过孔,28-凹槽,29-凸条;

30-汇聚管,311-外墙外层,32-水管安装层,33-隔热层,34-外墙内层。

100-主机本体,101-显示屏,102-usb接口,103-网线插口,104-sd卡插口,105-通信卡插口,106-视频接口。

201-机箱,202-螺钉,203-硬盘,204-托板,205-电源,206-内存条,207-主板,208-cpu,209-硬盘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2-11,一种人体工学鼠标,包括鼠标本体10,鼠标本体的下端为底座6;在鼠标本体的前端依次并排设有隔离部1、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3;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由分隔槽9隔开;

隔离部与第一按压部连成一体或隔离部与第一按压部分开设置。

隔离部外侧与底座相连,或隔离部整体与底座相连。

鼠标本体上还设有滚轮4,滚轮设置在第一按压部与第二按压部之间,或者滚轮设置在底座的内侧部(如果右手用鼠标,则滚轮设置在左侧)。

底座的侧部还设有功能键。

功能键包括前进键7和后退键8。

功能键还可以是回车键,放大,缩小键,等等,功能键可以自由定义。如定义为左右键等。

底座的侧部还设有触摸板11或触摸柱(即导航柱,类似于现有联想thinkpad笔记本的小红帽,起到移动光标的作用)。

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与底座之间具有按压缝隙5。也可以是不具有缝隙,直接用压力传感器感应。

第一按压部上设有第一凹陷部21,或者第二按压部上设有第二凹陷部31。

鼠标本体为蓝牙鼠标本体或有线鼠标本体。

所述的有线鼠标本体的连接线端具有usb插头。也可以是其他鼠标接口,如常用的圆形接口,即ps/2接口。

鼠标本体为光电鼠标本体或滚轮鼠标本体。

优选的,隔离部1、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的高度依次下降。这样适合手型,便于操作。

分隔槽为直线型或曲线型,第一按压部2和第二按压部均倾斜向外,相对于鼠标的纵向中心线倾斜,倾斜角度为5-20度。分隔槽倾斜向外,相对于鼠标的纵向中心线倾斜,倾斜角度为5-20度。

优选的,鼠标上设有led灯,用于增加鼠标的酷炫效果;led灯设置在鼠标的滚轮处,或者设置在logo处;不但外形美观,而且能形成呼吸灯的效果。

鼠标上设有设置键和mcu,设置键与mcu相连;设置键按下是再按其他键可以进行设置;如按下设置键再按下滚轮,可以调节led灯的颜色和亮度,按下设置键再按下左右键或前进后退键可以设置led灯配色方案,如呼吸灯等。

简单的调光电路图9所示;鼠标的滚轮相当于循环拨位开关,朝一个方向滚动(如向下滚动)用于减小光强,朝另一个方向用于增大光强;

或者鼠标上设有调光旋钮;

如图10,鼠标可以与便携式终端相连,便携式终端可以是笔记本或平板电脑;

便携式终端相连包括主机100和显示屏101;主机为方形,显示屏设置在主机上,且显示屏与主机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

主机内设有wifi模块;

主机上设有通信卡插口、视频接口、网线接口和usb接口;通信卡插口用于插入手机卡;

视频接口为dvi接口、hdmi接口、dp接口或vgi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主机通过usb接口连接有鼠标;

主机上设有蓝牙模块。

usb接口为多个,多个usb接口阵列式设置或单列设置。

主机上设有sd卡插口。

便携式终端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具有旋转屏幕;

(2)接口丰富

终端具有sd卡插口、通信卡插口、视频接口、网线接口和usb接口;通信卡插口用于插入手机卡;

视频接口为dvi接口、hdmi接口、dp接口或vgi接口;视频接口可以用来外接显示屏。

usb接口可以接人体工学鼠标,操控方便。

如图11,鼠标可以与一般的台式机即主机相连。主机包括机箱201;机箱内设置有主板207、电源205和硬盘模块;电源为主板供电;主板上设有cpu208和内存条206;

硬盘模块包括固定在机箱上的硬盘安装架209和安装在硬盘安装架上的n个硬盘203;n为整数,n≥2;

硬盘安装架包括2块竖直设置的安装板,2块安装板平行布置;

硬盘安装架上设有n组托板204;n组托板设置在不同的高度;

每组托板包括2块托板,该2块托板分别固定在2块安装板上;该2块托板高度平齐设置;

n个硬盘对应安装在n组托板上;n个硬盘通过数据线与主板相连;硬盘由螺钉202固定;

机箱连接有显示屏、鼠标和键盘。

优选的,n=2。

硬盘的两侧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片210。

主机内设有led灯带,主机内还设有用于对led灯带进行调光的调光电路,参见图9。

如图9,所述的亮度调节电路(即调光电路)包括mcu、led灯串、三极管、电位器rx和a/d转换器;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显示屏的固定架上海设有旋钮开关与电位器rx同轴相连;

电位器rx和第一电阻r1串接形成分压支路,分压支路一端接电源正极vcc,分压支路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x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接mcu的数据输入端口;

led灯串包括多个串接的led灯;led灯串的正极接电源正极vcc;led灯串的负极接三极管的c极,三极管的e极经第二电阻r2接地;三极管的b极的接mcu的输出端。电源正极vcc为5v,a/d转换器为8位串行输出型转换器。

所述的台式机具有以下特点:

(1)设计了独特的硬盘安装架,能稳定固定多个硬盘;

(2)每组托板处设有散热窗口,用于为硬盘底部散热;

(3)硬盘的两侧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垫片,硬盘的底部与托板之间设有缓冲用的垫片,抗振效果好。

一种人体工学鼠标的实现方法,在鼠标本体的一侧设置隔离部以隔开大拇指和食指,更适应人体手型;

所述的人体工学鼠标为前述的人体工学鼠标。

鼠标与pc机连接或与平板电脑连接,或者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如图12,免卡通信终端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和mcu(又称基带模块);

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均与mcu相连;

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存储器用于存储电话号码;

mcu用于数据处理;

mcu通过通信模块与运营商的服务器通信,并注册电话号码,并将电话号码存储于所述的存储器中。

所述的免卡通信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具有无线移动通信功能的平板电脑。

电子设备为便携式通信模块;便携式通讯模块具有2g、3g、4g或5g通讯功能的模块,便携式通讯模块具有与电脑或平板电脑相连的接口(如usb接口)。

笔记本电脑或pc机通过插入带usb接口的便携式通讯模块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的电脑或平板电脑连接有人体工学鼠标。

一个免卡通信终端能申请并存储和关联多个电话号码。基于其本身具有的通信模块的个数和通信机制确定。所述的注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从备选的电话号码选中一个电话号码;

步骤2:将选中的电话号码信息存储在本地存储空间内,在服务器存储有用户姓名以及与用户姓名对应的电话号码;

在所述的注册步骤中,还包括:用户向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传证件照片进行身份验证或留存;

在服务器端存储有用户的信息和用户确定的电话号码。

一种服务器,服务器中具有用于存储用户信息的存储单元;服务器中还设有用于将服务器接入互联网的网关;

服务器中具有注册单元;

注册单元用于受理和审核免卡通信终端提交注册申请;

用户提出注册申请后,注册单元向用户反馈备选的电话号码;

用户选中电话号码后,注册单元将用户选中的电话号码信息以及用户姓名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免卡通信终端为前述的免卡通信终端。

服务器存储单元中还存储有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身份验证信息为证件照片、指纹信息或自拍照片中的至少一种。

服务器存储单元中还存储有用户的通讯录。或者进一步包括微信记录,qq记录等。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至少一个免卡通信终端;免卡通信终端访问服务器实现申领电话号码;

免卡通信终端为前述的免卡通信终端。

免卡通信终端还可以访问服务器进一步办理套餐,缴费等。

一种免卡通信方法,包括注册步骤和通信步骤;

所述的注册是指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登录运营商的服务器申请电话号码;

所述的通信是指用户通过已获得电话号码使电子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所述的注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从备选的电话号码选中一个电话号码;

步骤2:将选中的电话号码信息存储在本地的存储空间内,还存储有服务器提供的特定的加密的密钥;优选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空间内,如rom,flash中,在服务器存储有用户姓名以及与用户姓名对应的电话号码;

在所述的注册步骤中,还包括:用户向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传证件照片进行身份验证或留存;

在服务器端存储有用户的信息和用户确定的电话号码。

注册过程中用于能发起人工服务,通过视频与服务器后台(可以是人工,可以使机器人)交互,由服务器后台指导用户进行注册操作。

所述的免卡通信方法还包括电话号码与电子设备的绑定步骤;

绑定是指:在服务器端,电话号码与电子设备的设备号关联,即实现电话号码与电子设备绑定。设备号可以是imei号,或者其他序列号,如设备的序列号,mac地址等。

更进一步,用户注册时可以上传用户的个人资料,个人资料为指纹、启动摄像头即时拍摄的自拍图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免卡通信方法还包括挂失步骤;一旦手机或通讯模块丢失,则用户可以启动挂失步骤。

用户在营业厅或接入到互联网的电子设备上发起挂失请求;挂失请求中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和需要挂失的电话号码;

用户本人上传自身的指纹和\或即时拍摄的自拍照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自动或通过人工取消本电话号码与原来电子设备的绑定;

挂失成功。挂失过程中,后台可以人工参与核实挂失信息,增加挂失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免卡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另一个电子设备上登录的步骤;

分两种情况:

情况1:已经挂失过的情况;

解除与原电子设备的绑定,添加与新的电子设备的绑定;

情况2:未挂失过的情况;

添加与新的电子设备的绑定。

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具有无线移动通信功能的平板电脑。

电子设备为便携式通信模块;

便携式通讯模块具有2g、3g、4g或5g通讯功能的模块,便携式通讯模块具有与电脑或平板电脑相连的接口(如usb接口)。

笔记本电脑或pc机通过插入带usb接口的便携式通讯模块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

一个电子设备能关联多个电话号码。

在服务器的一个存储区内存储有用户的通讯录。

在服务器的一个存储区内存储有用户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照片和文档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免卡通信终端、服务器和通信系统,无需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设置sim卡就可以实现通信,有利于用户注册电话号码,而且也方便运营商提供灵活的通信服务;

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厚度。

本发明的免卡通信终端,可以使手机,也可以是与笔记本等电子设备对接的便携式通信模块,灵活性好;

另外,免卡通信终端还可以具有大容量存储器,可以作为大容量的u盘或移动硬盘,可以存储大量数据,与笔记本或pc机等对接使用方便。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具体的注册、挂失、绑定以及在另一个设备上登陆等操作的方法,灵活性好。

如图13,可调放大倍数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lm393和4选一选择器;

光强传感器的输出端vin为信号端,所述的信号端经电阻r0的接运算放大器lm393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lm393的同向输入端经电阻r0接地,运算放大器lm393的同向输入端还分别经4个电阻r01-r04接4选一选择器的4个输入通道,4选一选择器的输出通道接运算放大器lm393的输出端vout,vout接mcu的adc端;

mcu的2个输出端口分别接4选一选择器的通道选端a和b。

vout与vin的计算公式:

vout=vin*(rx+r0)/r0;其中,rx=r01,r02,r03或r04;基于选通端ab来确定选择哪一个电阻;且r01,r02,r03和r04各不相同;优选的r04=5*r03=25*r02=100*r01;r01=5*r0.可以方便地实现量程和精度切换。

通过光强检测控制显示屏或led灯的亮度。

如图14,电子设备中还包括用于保护锂电池以及整个系统的过流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b、测量电阻r18和升压保护芯片u9;

测量电阻r18串接在汽车启动电源的前端供电回路中;

测量电阻r18的第一端经电阻r39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测量电阻r18的第二端经电阻r36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跨接有电阻r40;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升压保护芯片u9的反馈端fb相接。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20与升压保护芯片u9的反馈端fb相接;且反馈端fb接二极管d20的负极。

所述的前端供电回路为usb供电回路(通过usb接口为启动电源的储能模块充电);测量电阻r18的第一端接地(sgnd);测量电阻r18的第二端接usb充电接口j4的负端bat1-。

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258adr,升压保护芯片u9的型号为fp5139,电阻r18、r39、r36和r40的阻值分别为0.01欧姆、1k欧姆、1k欧姆和20k欧姆。

采用的基于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为反相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约为20倍;增加二极管d20起到防止电流倒灌的作用,即保障单向导通;另外升压保护芯片本身具有短路保护功能,以及升压放电功能,并且能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功能丰富,放大电路和保护ic相结合,能实现电路的过流保护,可靠性高。

电子设备还包括锂电池以及为锂电池充电的恒流充电电路;锂电池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如图15的原理图,各元件或标号说明:

vin+-----输入电源正极。vin------输入电源负极。vout+-----输出电源正极。vout-----输出电源负极。vref+-----参考电源的正极;c1为输入滤波电容。c2为输出滤波电容。c3为电流采样反馈滤波。r1,r2,r5,c3组成电流采样反馈线路。r3,r4,为电压采样反馈电路。d1为隔离二级管。

一种恒流充电电路,包括恒压驱动芯片和电流反馈电路;(1)恒压驱动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为恒流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vout+;恒压驱动芯片的负输出端接地;恒压驱动芯片由直流电压供电端vin+和vin-供电;(2)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5和参考电压端vref+;参考电压端vref+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r2和r5接地;电阻r5与r2的连接点为恒流充电电路的负输出端vout-;电阻r1与r2的连接点接恒压驱动芯片的反馈端fb。所述的恒流充电电路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3和r4以及二极管d1;电阻r3和r4串联后接在恒流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vout+与地之间;电阻r3和r4的连接点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恒压驱动芯片的反馈端fb。在恒流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vout+和负输入端之间跨接有电容c2。在直流电压供电端vin+和vin-之间跨接有电容c1。所述的恒压驱动芯片采用ztp7192器件。也可以是市场上其他的恒压驱动芯片。如mp1495,mp1593,rt8296,mc34063,fp5138…………。

工作原理说明:采用稳定参考电源作为基准电压,采用r1,r2,r5分压得到与fb相等的电压,从而通过fb去调整dcdcic的内部pwm而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例如,当输出电流变大,在取样电阻r5上的电压就会升高,由于vrfe+是固定的值,从而是fb电压变大,fb变大,占空比就会减少,从而是输出电流减少,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反馈,达到稳定电流输出的目的。

io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没有任何关系,只与vfb.r1,r2,vref有关,而这些参数在具体的设计中,它们都是固定的(vfb在稳态时是固定的,对于芯片fp7192恒压芯片,其稳态值为0.6v),所以k必然为一个固定的值,所以算式:io=k/r5具有极好的线性度,及具有优良的可控性。

把上面的参数赋予上面设定的具体值可得:

io=(vfb*(r1+r2)-r2*vref+)/r1*r5=1.25a;恒压芯片。成本约0.8元

从以上的等式中可以看到,此方案引入固定的vref+,从而使io变成一个只与r5取样电阻成线性关系的等式,使io变成恒定,从而达到恒流的目的。

本方案参考电压恒流法的特点如下:使用稳定固定vref+电压,便于精度的控制和稳定性控制。使用将电流采样变成电阻分压反馈,更简单可靠。适用性广,任何需要恒流的线路都可以使用。成本大幅降低,例如使用ic恒流方案做12v/1a输出要3元以上,而使用本方案在1元以内。

另外,如图16-28,笔记本电脑或pc机可以置于智能居室资源节约系统(一种智能家居)内,智能居室资源节约系统,包括智能冷量分配系统;

所述的智能冷量分配系统中,由主冷量供应管p为各居室提供冷量,主冷量回管q回收冷量;智能冷量分配系统还包括辅助冷量传输管m;

每一个居室均设有换热器和设置在换热器处的风机;主冷量供应管p和辅助冷量传输管m均通过流入阀门接换热器的入口;主冷量回管q和辅助冷量传输管m均通过流出阀门接换热器的出口;相邻的居室的入口与出口之间设有联络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上设有联络阀门;进入阀门、流出阀门和联络阀门均受控于主控中心;居室内设置有受控于主控中心的控制器;

主冷量供应管p、辅助冷量传输管m和主冷量回管q中的工质温度依次降低;即p中的温度高于m中温度,m中温度高于q中温度,进入阀门,流出阀门和联络阀门均为气阀或液阀,功能相同,只是名称的不同。控制器可以控制居室空调的打开和调节风量,以及设定温度。控制器与主控中心通信。

智能冷量分配系统控制策略如下:

(1)若t(i+1)-t(i)>t0,t0为设定的阈值(t1可以是1-5度,优选1度或2度),t(i)、t(i+1)分别为相邻的2个居室中控制器的设定温度;则主控中心通过阀门控制居室i中换热器的入口接通p,出口与居室i+1的入口接通,而居室i+1的换热的出口接通q;此时2个房间的换热器串联,以充分利用冷量,如图23所示;

(2)若t(k)-t(j)>t1,t1为设定的阈值(t1可以是1-5度,优选1度或2度),t(k)、t(j)分别为非相邻的2个居室中控制器的设定温度;则主控中心通过阀门控制居室j中换热器的入口接通p,出口与m管相通,m管与q管分别接居室k的换热的入口和出口;此时2个房间的换热器通过m管串联,以充分利用冷量,如图24所示。

(3)在第(1)和第(2)的基础上级联;如多个连续的居室换热器通过联络管道串联,如图10三个换热器(1#,2#和3#)串联;多个两两不相连的居室换热器通过m管串联,如图11三个不相连的换热器(1#,3#和5#)串联;以及部分居室的换热器通过联络管串联,部分居室的换热器通过m管串联,如图27,居室3#和4#通过联络管串联,居室1#和3#通过m管串联。

p和q来自于中央空调。

智能居室资源节约系统还包括废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的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废水净化池和净水池;废水收集池用于收集一次使用废水(如洗手和洗澡用水等),废水净化池中设有净水设备(如过滤器等)用于将所述的一次使用废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进入净水池储存,进水池的水进行二次利用;所述的二次利用包括用于冲马桶、用于对绿植浇水以及对室内外的水池进行补水。

在居室内设有用电设备保护系统,用电设备保护系统包括基于继电器的过载保护电路。

居室内设有自动通风系统,自动通风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居室的墙壁上的能自动开启的窗户(可以是百叶窗式或推杆式开合的窗户),还包括设置在室内和室外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室外的雨量传感器,窗户的开合受控于居室内的控制器。优选的居室内墙上设有风机。必要时开启风机使得空气对流,从而调节温度和湿度,以及净化室内空气,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当空气质量低于设定值,则打开窗户,启动风机,实施换气。

智能居室资源节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墙壁内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

所述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包括设置在居室外墙内的吸热管网,吸热管网输出的水进入锅炉,锅炉为多间居室提供热水供应;

锅炉中设有锅炉加热装置;

吸热管网由多个蛇形的吸热水管211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而成(实施例中,由6个吸热水管组成3条支路的并联管,每一条支路由2个吸水管通过法兰串接而成);吸热管网的入口接自来水或接空调系统的冷却水(或冷冻水);吸热管网具有统一的出水管即汇聚管30;汇聚管处设有用于检测吸热管网输出水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t1);锅炉内设有用于检测锅炉中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t2);吸热水管竖直方向或斜向布置(以便冷水能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

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锅炉加热装置均与mcu相连。

工作模式说明: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如夏天气温超过30度或35度,此时墙面的温度在太阳的照射下超过50度甚至60度,将冷水注入吸热管网充分吸热后进入锅炉,而居室的热水来自于锅炉,一般客人需要的热水温度在45-55度之间。根据以下情况实施控制:

(a)若吸热管网输出的水温t1在45-55度内,则锅炉无需加热即可直接输出;

(b)若t1大于55度,直接输出热水,或者mcu通知控制冷水加入管往锅炉中加入一些冷水,使之温度在该范围内再输出;锅炉中原本具有冷水阀k1,k1受控于mcu;

(c)若吸热管网输出的水温t1小于45度,则mcu启动锅炉加热装置,将锅炉中的水加热到45-55度再输出。

吸热水管的外部设有多个安装板24(等间距设置),每一个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25,安装孔用于插入螺钉以固定吸热水管。

吸热水管内设有多块挡板26(优选等间距设置),每一块挡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水流穿过的过孔27;过孔为多圈同心圆设置,实施例中,分为三圈,内圈为一个过孔,中间圈为4个过孔,外圈为8个过孔,过水均匀。

在吸热水管的内壁的周向等间距设有多条凹槽28。用于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吸热效率。

挡板和过孔用于延缓水流速度,便于水充分吸热。

居室的外墙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墙外层311、水管安装层32、隔热层33和外墙内层34,吸热管网设置在水管安装层内。外墙外层优选采用导热材料,隔热层采用保温隔热材料。

另外,外墙的部分区域安装太阳能板,用于吸收热能并转化成电能,为居室供电,节能环保,而且作为居室的应急电源。

本发明的智能居室资源节约系统及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能耗的降低,以及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具体的:

(1)采用设置在墙壁内的循环吸热管网系统

蛇形的吸热水管能吸收外墙的大量热量,第一,能充分利用热量加热冷水,再经锅炉的必要加热为居室提供热水供应,第二,吸收外墙的热量后,能大量减少进入居室内部的热量,使得室内更加凉爽怡人。

(2)采用独特的智能冷量分配系统,具有独特的官网设计方案,基于不同居室的位置以及冷量需求的不同,将冷量的利用最大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冷量的利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在居室内设置有独特的废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

该废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能充分利用一次废水,即将一次废水进一步净化后用于冲洗马桶,补充池水,为植物浇水等,能显著节约水资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