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7890发布日期:2019-03-19 23:09阅读:1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煤矿施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七十六条规定:人员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时必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准入制度必须明确规定人员进入的时间、区域和人数,井下现场设立管理站。制定人员准入制度是针对从业人员进入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制度上的防护规定,是对个体防护在系统管理上强化保障防护更为有效措施。传统的限员方式是以人工盯靠的方式来实现,不但增加了作业人员人数,且多入口工作面管理困难,控制限员会有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上顺槽和下顺槽均设置三个考勤器;

设置限员人数;

采集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并按照考勤id录入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

判断当前考勤id序列号是否在限员人数范围内:

是,则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显示播报当前考勤id;

否,则不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发出警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上顺槽和下顺槽均设置三个考勤器包括:

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上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

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下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设置限员人数包括:

根据工作面扰动工序的冲击危险监测结果调整限员人数;

录入工程管理者联系方式;

根据所述联系方式将调整限员人数发送至工程管理者进行审批;

判断调整限员人数是否通过审批:

是,则将当前限员人数更新为调整限员人数;

否,则继续使用当前限员人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并按照考勤id录入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包括:

判断上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所述考勤id:

是,则生成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生成相应序列号;

判断下顺槽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所述考勤id:

是,则生成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生成相应序列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已录入考勤id人员的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上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出工作面人员的考勤id:

是,则移除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移除所述相应序列号;

判断下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出工作面人员的考勤id:

是,则移除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移除所述相应序列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设置于上顺槽的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设置于下顺槽的第四考勤器、第五考勤器和第六考勤器;处理器和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系统、红外激光警戒线和显示屏;

所述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第三考勤器、第四考勤器、第五考勤器和第六考勤器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报警模块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考勤器安装位置和所述第五考勤器安装位置均设置有报警模块。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审批端,所述远程审批端与处理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通过分别在上顺槽和下顺槽设置三个考勤器,根据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对进入工作面的人员进行记录和管理,本发明能实现采掘工作面智能化人员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人工投入,很好的解决了工作面限员状况。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管理系统安装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对本申请中出现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100包括:

步骤110,在上顺槽和下顺槽均设置三个考勤器;

步骤120,设置限员人数;

步骤130,采集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并按照考勤id录入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

步骤140,判断当前考勤id序列号是否在限员人数范围内:

是,则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显示播报当前考勤id;

否,则不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发出警告。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以本发明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的原理,结合实施例中对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进行管理的过程,对本发明提供的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在上顺槽和下顺槽均设置三个考勤器包括:

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上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

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下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设置限员人数包括:

根据工作面扰动工序的冲击危险监测结果调整限员人数;

录入工程管理者联系方式;

根据所述联系方式将调整限员人数发送至工程管理者进行审批;

判断调整限员人数是否通过审批:

是,则将当前限员人数更新为调整限员人数;

否,则继续使用当前限员人数。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并按照考勤id录入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包括:

判断上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所述考勤id:

是,则生成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生成相应序列号;

判断下顺槽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所述考勤id:

是,则生成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生成相应序列号。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已录入考勤id人员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上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出工作面人员的考勤id:

是,则移除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移除所述相应序列号;

判断下顺槽的三个考勤器是否均录入出工作面人员的考勤id:

是,则移除所述考勤id的相应序列号;

否,则不移除所述相应序列号。

具体的,所述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方法包括:

s1、在上顺槽和下顺槽均设置三个考勤器。

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上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按照人员行进方向在下顺槽依次设置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所述第一考勤器和所述第二考勤器间隔三十米;所述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间隔四十米。

s2、设置限员人数。

冲击危险工作面有扰动工序(割煤、移架、松动爆破)3个小时后根据冲击危险监测结果,手动增加工工作面限员人数,特殊情况下调整限员人数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批准。根据工作面扰动工序的冲击危险监测结果调整限员人数时,预先录入工程管理者联系方式,根据所述联系方式将调整限员人数发送至工程管理者进行审批,通过审批后,将当前限员人数更新为调整限员人数;若审批未通过,则继续使用当前限员人数。

s3、采集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并按照考勤id录入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

上顺槽进入工作面人员通过人员定位考勤器1号2号,待3号人员定位考勤器考勤成功后进入限员区域,计入限员人数,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若只通过1号2号,考勤器未通过3号不计入限员人数,限员人数达到上限,警示灯亮后仍在3号考勤器考勤成功按制度对进入人员进行处罚)

下顺槽进入工作面人员通过人员定位考勤器4号5号,待6号人员定位考勤器考勤成功后进入限员区域,计入限员人数,生成相应的考勤id序列号。(若只通过4号5号考勤器,未通过6号考勤器不计入限员人数,限员人数达到上限,警示灯亮后仍在3号考勤器考勤成功按制度对进入人员进行处罚)

s4、判断当前考勤id序列号是否在限员人数范围内:是,则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显示播报当前考勤id;否,则不允许当前考勤id进入工作面并发出警告。

2号5号考勤位置设置led屏幕显示器,显示限员人数,当前工作面内人员数量。人员达到上限后声光报警系统响起红外激光警戒线开启,投射提示禁止如内。未达到限员人数上限在2号或者5号考勤成功后语音播报卡号并在led屏幕显示姓名和卡号,在看到屏幕显示或听到卡号可以进入(如5121进入工作面请不要在顺槽内逗留,如一秒之内同时考勤两个以上,播报5121、5122……进入工作面请不要在顺槽内逗留,语音播报重复一次,播报后者覆盖前者)。如工作面限员差一位达到上限(如限限员26人现工作面已进入25人),两人以上一起到达限员考勤点只能进一位时,只允许led屏幕显示姓名和卡号语音播报卡号的进入。led屏幕显示请在冲击危险区域外等待的不允许进入工作面。

s5、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已录入考勤id人员的位置信息。

监测进入工作面人员位置,对携卡人员出/入工作面时刻、工作面人员活动路线等进行监测、显示、储存、查询、报警、管理等操作。

s6、人员出冲击危险区域

上顺槽出工作面人员通过人员定位考勤器3号,待1号、2号任一人员定位考勤器考勤成功后出冲击危险区域限员区,移除限员人数统计。(若只通过3号,考勤器未通过2号、1号考勤器仍然计入限员人数)

下顺槽出工作面人员通过考勤器6号,待5号、4号任一考勤器考勤成功后出冲击危险区域限员区,移除限员人数统计。(若只通过6号考勤器,未通过5号4号考勤器仍然计入限员人数)

为防止漏读考勤失败,在工作面外任意一点考勤后不再计入限员人数。

s7、手动开启限员装置功能,应力在线、煤粉检测等出现多通道预警,高度冲击危险时手动开启限员装置,禁止人员入内。当工作面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1h。建立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系统运行日志,运行状态填入防冲日报表。

如图2示,本发明提供的冲击危险区域综合限员管理系统包括:

设置于上顺槽的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和第三考勤器;设置于下顺槽的第四考勤器、第五考勤器和第六考勤器;处理器和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系统、红外激光警戒线和显示屏;

所述第一考勤器、第二考勤器、第三考勤器、第四考勤器、第五考勤器和第六考勤器连接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报警模块连接处理器的输出端。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包括kxb12矿用本安型声光报警器、矿用本安型冲击危险警示投射灯、矿用本安型激光警戒线投射灯、矿用本安型led显示屏、矿用本安型控制箱、kjf210b型矿用双向读卡器、kge116d型识别卡。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第二考勤器安装位置和第五考勤器安装位置均设置有报警模块。

可选地,作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本系统还设有远程审批端,所述远程审批端与处理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因此,本申请通过分别在上顺槽和下顺槽设置三个考勤器,根据考勤器录入的考勤id对进入工作面的人员进行记录和管理,本发明能实现采掘工作面智能化人员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人工投入,很好的解决了工作面限员状况,本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