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移动互联网内移动终端中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5556发布日期:2019-02-12 22:1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识别移动互联网内移动终端中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中,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移动终端中所存储的数据文件也越来越多。通常,各种类型的应用在运行时也会生成数据文件。例如,照相机应用会通过拍照或录像来生成多个数据文件,并且多个数据文件被存储到移动终端中。为此,移动终端中的数据文件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的运行速度,需要对移动终端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数据文件进行识别,即需要识别低重要度文件。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

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向所述第一存储器内存储新的数据文件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而不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实际上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的状态通知给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

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对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和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将所述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器,根据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对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已经完成,而不将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是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完成的情况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

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后,获取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内多个数据文件中每个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的日志记录文件,并且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统计项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其中所述区域分类信息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

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确定所有数据文件中累计存储时间大于预先设置的累计存储时间阈值的多个候选数据文件,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并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tc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

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cai和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其中,

其中i为自然数,并且dfn≥i≥1,其中dfn为自然数并且为候选数据文件的数量,dfn≥100;

当cai≥(3×tai)时,

当tai≤cai<(3×tai)时,

当(0.5×tai)≤cai<tai时,

当cai<(0.5×tai)时,

其中re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prerei是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d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默认区域运行次数、u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常规区域运行次数、s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陌生区域运行次数、tt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以及t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其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c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其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以及

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

其中所述文件数量阈值为500、1000、2000、3000或5000;所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多个应用,并且响应于用户针对于所述移动终端中多个应用中的特定应用的触发请求,将所述特定应用确定为当前的运行应用。

当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在运行时需要对第一存储器进行数据文件的存储或数据文件的修改时,生成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为随机存储器。

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包括多个日志记录,并且每个日志记录用于记录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每个日志记录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运行时移动终端的位置、运行起始时间、运行结束时间

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或者根据系统预设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

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日期的前一天为结束日期并且以过去的特定日期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5个自然日、10个自然日、15个自然日或20个自然日;

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小时的前一小时为结束时间并且以过去的特定小时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30个小时、50个小时、80个小时或100个小时;

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自然日,或者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小时。

所述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包括:

从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中选择运行起始时间和运行结束时间均在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内的日志记录,以将所选择的每个数据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构成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运行历史信息,对所述运行历史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所经历过的所有位置点的集合;

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

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小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其中常规阈值为500、1000、1500或2000;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每隔5秒记录一次所经历过的位置点。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为常规区域;

将默认区域和常规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

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小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次数阈值为2次。

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为建筑物区域或公共设施区域。

所述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包括:

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对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中的日志记录进行分类统计以生成统计结果,基于统计结果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

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存储信息文件,根据所述存储信息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tt;

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运行统计文件,根据所述运行统计文件来确定每个数据文件在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

累计存储时间阈值为50个自然日、80个自然日、100个自然日或200个自然日。其中累计存储时间阈值的时间长度大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其中文件类型包括:视频类型、文档类型和音频类型;

所述特征描述信息包括:高隐私性、中隐私性和低隐私性;

还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所述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或非办公用途;

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9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4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非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8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6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7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

将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的重要度和特征描述信息的重要度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初始重要度prere是50%、60%或80%。

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经过修改的已有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修改内容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并利用修改内容对第一存储器中相应的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

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所存储的新的数据文件或修改内容的访问请求被定向到所述第二存储器。

其中重要度阈值为30%、40%、50%、60%或8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监测单元,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

处理单元,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向所述第一存储器内存储新的数据文件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而不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实际上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的状态通知给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对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和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将所述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器,根据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对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已经完成,而不将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是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完成的情况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

获取单元,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后,获取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内多个数据文件中每个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的日志记录文件,并且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统计项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其中所述区域分类信息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

确定单元,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确定所有数据文件中累计存储时间大于预先设置的累计存储时间阈值的多个候选数据文件,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并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计算单元,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tc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

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cai和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其中,

其中i为自然数,并且dfn≥i≥1,其中dfn为自然数并且为候选数据文件的数量,dfn≥100;

当cai≥(3×tai)时,

当tai≤cai<(3×tai)时,

当(0.5×tai)≤cai<tai时,

当cai<(0.5×tai)时,

其中re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prerei是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d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默认区域运行次数、u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常规区域运行次数、s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陌生区域运行次数、tt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以及t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其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c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在其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以及

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

其中所述文件数量阈值为500、1000、2000、3000或5000;所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多个应用,并且响应于用户针对于所述移动终端中多个应用中的特定应用的触发请求,将所述特定应用确定为当前的运行应用。

还包括生成单元,当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在运行时需要对第一存储器进行数据文件的存储或数据文件的修改时,生成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为随机存储器。

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包括多个日志记录,并且每个日志记录用于记录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每个日志记录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运行时移动终端的位置、运行起始时间、运行结束时间

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或者根据系统预设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

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日期的前一天为结束日期并且以过去的特定日期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5个自然日、10个自然日、15个自然日或20个自然日;

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小时的前一小时为结束时间并且以过去的特定小时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30个小时、50个小时、80个小时或100个小时;

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自然日,或者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小时。

所述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包括:

从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中选择运行起始时间和运行结束时间均在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内的日志记录,以将所选择的每个数据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构成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运行历史信息,对所述运行历史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所经历过的所有位置点的集合;

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

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小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其中常规阈值为500、1000、1500或2000;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每隔5秒记录一次所经历过的位置点。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为常规区域;

将默认区域和常规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

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

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小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

次数阈值为2次。

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为建筑物区域或公共设施区域。

所述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包括:

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对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中的日志记录进行分类统计以生成统计结果,基于统计结果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

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存储信息文件,根据所述存储信息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tt;

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运行统计文件,根据所述运行统计文件来确定每个数据文件在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

累计存储时间阈值为50个自然日、80个自然日、100个自然日或200个自然日。

其中文件类型包括:视频类型、文档类型和音频类型;

所述特征描述信息包括:高隐私性、中隐私性和低隐私性;

还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所述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或非办公用途;

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9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4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

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非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8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6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7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

将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的重要度和特征描述信息的重要度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经过修改的已有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

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修改内容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并利用修改内容对第一存储器中相应的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

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所存储的新的数据文件或修改内容的访问请求被定向到所述第二存储器。

其中重要度阈值为30%、40%、50%、60%或80%。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进行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根据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进行数据处理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方法100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方法100从步骤101处开始。

在步骤101,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其中所述文件数量阈值为500、1000、2000、3000或5000;所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多个应用,并且响应于用户针对于所述移动终端中多个应用中的特定应用的触发请求,将所述特定应用确定为当前的运行应用。当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在运行时需要对第一存储器进行数据文件的存储或数据文件的修改时,生成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

在步骤102,根据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向所述第一存储器内存储新的数据文件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而不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实际上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的状态通知给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

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对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和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将所述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器,根据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对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已经完成,而不将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是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完成的情况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为随机存储器。

在步骤103,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后,获取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内多个数据文件中每个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的日志记录文件,并且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统计项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其中所述区域分类信息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

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包括多个日志记录,并且每个日志记录用于记录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每个日志记录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运行时移动终端的位置、运行起始时间、运行结束时间。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或者根据系统预设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日期的前一天为结束日期并且以过去的特定日期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5个自然日、10个自然日、15个自然日或20个自然日;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小时的前一小时为结束时间并且以过去的特定小时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30个小时、50个小时、80个小时或100个小时;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自然日,或者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小时。

所述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包括:从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中选择运行起始时间和运行结束时间均在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内的日志记录,以将所选择的每个数据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构成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运行历史信息,对所述运行历史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所经历过的所有位置点的集合;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小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其中常规阈值为500、1000、1500或20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每隔5秒记录一次所经历过的位置点。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为常规区域;将默认区域和常规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例如是,用户经常携带移动终端所去的饭店、健身场所、游泳场所等。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小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陌生区域例如是用户携带移动终端第一次去的电影院。其中次数阈值为2次。

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为建筑物区域或公共设施区域。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均是地理上的区域范围,例如,建筑物区域、公园区域、科技园园区等。

所述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包括: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对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中的日志记录进行分类统计以生成统计结果,基于统计结果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存储信息文件,根据所述存储信息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tt。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运行统计文件,根据所述运行统计文件来确定每个数据文件在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

在步骤104,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确定所有数据文件中累计存储时间大于预先设置的累计存储时间阈值的多个候选数据文件,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并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累计存储时间阈值为50个自然日、80个自然日、100个自然日或200个自然日。其中文件类型包括:视频类型、文档类型和音频类型;所述特征描述信息包括:高隐私性、中隐私性和低隐私性;还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所述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或非办公用途。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9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4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非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8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6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7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的重要度和特征描述信息的重要度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在步骤105,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tc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

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cai和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其中,

其中i为自然数,并且dfn≥i≥1,其中dfn为自然数并且为候选数据文件的数量,dfn≥100;

当cai≥(3×tai)时,

当tai≤cai<(3×tai)时,

当(0.5×tai)≤cai<tai时,

当cai<(0.5×tai)时,

其中re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prerei是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d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默认区域运行次数、u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常规区域运行次数、s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陌生区域运行次数、tt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以及t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c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在步骤106,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或者,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多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经过修改的已有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修改内容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并利用修改内容对第一存储器中相应的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所存储的新的数据文件或修改内容的访问请求被定向到所述第二存储器。其中重要度阈值为30%、40%、50%、60%或80%。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进行数据处理的示意图。移动终端内的控制单元202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204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控制单元202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204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201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

控制单元202根据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向所述第一存储器204内存储新的数据文件时,控制单元202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控制单元202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203中,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201: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一存储器204中,而不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实际上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203中的状态通知给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201。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204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203为随机存储器。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根据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进行数据处理的示意图。控制单元302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304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控制单元302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304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301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304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

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对所述第一存储器304中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时,控制单元302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和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控制单元302将所述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从第一存储器304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器303,并且根据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对所述第二存储器303中存储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301: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304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已经完成,而不将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304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是在所述第二存储器303中完成的情况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301。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304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303为随机存储器。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在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中识别低重要度文件的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系统400包括:监测单元401、处理单元402、获取单元403、确定单元404、计算单元405以及生成单元406。监测单元401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第一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所有数据文件的总文件数量,当所述总文件数量大于文件数量阈值时,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使得在随后从当前的运行应用接收到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时,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其中所述文件数量阈值为500、1000、2000、3000或5000;所述移动终端中包括多个应用,并且响应于用户针对于所述移动终端中多个应用中的特定应用的触发请求,将所述特定应用确定为当前的运行应用。当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在运行时需要对第一存储器进行数据文件的存储或数据文件的修改时,生成针对于第一存储器的文件处理请求。

处理单元402根据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处理。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向所述第一存储器内存储新的数据文件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包括的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一存储器中,而不将所述至少一个新的数据文件实际上已经被全部存储到第二存储器中的状态通知给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

当所述文件处理请求的类型为对所述第一存储器中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时,对所述文件处理请求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和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将所述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复制到所述第二存储器,根据与每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相关联的修改内容对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并向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发送响应消息以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已经完成,而不将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已有的数据文件的修改是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中完成的情况通知所述当前的运行应用。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器为闪存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二存储器为随机存储器。

获取单元403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后,获取用于记录所述移动终端内多个数据文件中每个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的日志记录文件,并且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统计项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其中所述区域分类信息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

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包括多个日志记录,并且每个日志记录用于记录数据文件的运行日志,每个日志记录包括:数据文件的标识符、运行时移动终端的位置、运行起始时间、运行结束时间。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或者根据系统预设信息来确定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日期的前一天为结束日期并且以过去的特定日期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5个自然日、10个自然日、15个自然日或20个自然日;其中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是以当前小时的前一小时为结束时间并且以过去的特定小时为起始日期的一段时间,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30个小时、50个小时、80个小时或100个小时;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自然日,或者所述当前的有效时间段tp包括多个小时。

所述基于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和日志记录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包括:从每个数据文件的日志记录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中选择运行起始时间和运行结束时间均在当前的有效数据时间段tp内的日志记录,以将所选择的每个数据文件的多个日志记录构成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还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运行历史信息,对所述运行历史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所经历过的所有位置点的集合;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将所包括的位置点的数量小于常规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其中常规阈值为500、1000、1500或2000;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每隔5秒记录一次所经历过的位置点。

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根据用户输入来确定为常规区域;将默认区域和常规区域之外的所有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其中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工作区域,或者默认区域为居住区域和/或学习区域。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大于或等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常规区域,其中常规区域不包括默认区域。常规区域例如是,用户经常携带移动终端所去的饭店、健身场所、游泳场所等。将用户终端进入次数小于次数阈值的区域确定为陌生区域。陌生区域例如是用户携带移动终端第一次去的电影院。其中次数阈值为2次。

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为建筑物区域或公共设施区域。其中,默认区域、常规区域和陌生区域均是地理上的区域范围,例如,建筑物区域、公园区域、科技园园区等。

所述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和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包括:基于区域分类信息对每个数据文件的有效运行信息中的日志记录进行分类统计以生成统计结果,基于统计结果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存储信息文件,根据所述存储信息文件确定每个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tt。获取第一存储器内的运行统计文件,根据所述运行统计文件来确定每个数据文件在总存储时间内的总运行次数tc。

确定单元404根据每个数据文件的统计项确定所有数据文件中累计存储时间大于预先设置的累计存储时间阈值的多个候选数据文件,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并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累计存储时间阈值为50个自然日、80个自然日、100个自然日或200个自然日。其中文件类型包括:视频类型、文档类型和音频类型;所述特征描述信息包括:高隐私性、中隐私性和低隐私性;还包括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所述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或非办公用途。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特征描述信息来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9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4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非办公用途时,将视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80%、将文档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60%和将音频类型的重要度设置为70%;当所述移动终端的用途属性为办公用途时,将高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90%、将中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70%和将低隐私性的重要度设置为50%。将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文件类型的重要度和特征描述信息的重要度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prere。

计算单元405根据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默认区域运行次数dc、常规区域运行次数uc、陌生区域运行次数sc、总存储时间tt以及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tc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

确定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cai和每个候选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其中,

其中i为自然数,并且dfn≥i≥1,其中dfn为自然数并且为候选数据文件的数量,dfn≥100;

当cai≥(3×tai)时,

当tai≤cai<(3×tai)时,

当(0.5×tai)≤cai<tai时,

当cai<(0.5×tai)时,

其中re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重要度系数、prerei是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初始重要度;d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默认区域运行次数、u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常规区域运行次数、s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陌生区域运行次数、tt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以及tci为第i个候选数据文件的总存储时间内的运行次数:c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当前的有效时间数据段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为第i个数据文件在各自的总存储时间内平均每小时的运行次数tai。

生成单元406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至少一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或者,按照预先设定的压缩率将所确定的多个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进行压缩。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促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经过修改的已有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将多个候选数据文件中重要度系数小于重要度阈值的候选数据文件确定为低重要度的数据文件之后,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新的数据文件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将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的每个文件处理请求所涉及的修改内容从第二存储器移动到第一存储器中,并利用修改内容对第一存储器中相应的已有的数据文件进行修改;使所述第一存储器退出存储保护模式。

在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针对于所述第一存储器进入存储保护模式期间所存储的新的数据文件或修改内容的访问请求被定向到所述第二存储器。其中重要度阈值为30%、40%、50%、60%或8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