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绘制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6692发布日期:2019-02-12 22:2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图像绘制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图像绘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绘制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d渲染中,对待绘制图像中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投影得到与其真实深度对应的z值深度,并将同一位置上被测像素点和当前像素点的z值深度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绘制该被测像素点:被测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于当前像素点的z值深度,则不进行绘制,反之则进行绘制。所有的像素点绘制完成后绘制成对应的图像。

在正交投影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和z值的关系是线性的,但在透视投影中却不是的。参见图1,横座标表示像素点的真实深度,纵坐标表示经过透视座标变换后得到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在透视投影中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现有技术中采用透视投影对图像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投影,得到对应的z值深度。

从图1中可以看出,像素点的真实深度的非线性程度和z值的大小相关,因此,在深度较大的地方可能产生z-fighting现象。当两个像素点的深度都较大,且二者的深度较为接近时,二者的z值就会非常接近,一旦二者的z值达到z缓存的精度下限时,在z缓存中,二者的z值就会变得完全一致。会导致深度测试的结果不可预测,系统无法判断这两个像素点到底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因此显示出来的现象是交错闪烁的前后两个画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绘制方法和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绘制方法,包括:

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每个所述像素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来表示,每个所述像素点的深度值通过三维坐标中的z轴的值来表示;将所述真实深度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得到第一z值深度,所述第一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

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得到第二z值深度,所述第二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投影的非线性度小于在所述第一投影的非线性度;

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

可选的,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透视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

可选的,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直线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可选的,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还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反向映射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可选地,所述反向映射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z值深度,将所述第二z值作取反操作实现反向映射。

可选的,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包括:

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

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小,则进行绘制。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绘制装置,包括:

像素点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每个所述像素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来表示,每个所述像素点的深度值通过三维坐标中的z轴的值来表示;

深度比较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真实深度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投影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得到第一z值深度,所述第一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

第二投影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得到第二z值深度,所述第二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投影的非线性度小于在所述第一投影的非线性度;

图像绘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透视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

可选的,所述第二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直线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可选的,所述第二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反向映射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可选地,所述反向映射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z值深度,将所述第二z值作取反操作实现反向映射。

可选的,所述图像绘制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

绘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没有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情况下,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在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已有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情况下,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小,则进行绘制。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对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透视投影,得到第一z值深度,再对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图像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得到第二z值深度,第二投影包括直线投影或反向映射两种方法。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图像在第二投影与在第一投影相比,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与像素点的真实深度的非线性度更低,z值精度更高,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透视投影技术中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多个图像像素点在透视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使得系统无法判断多个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显示出前后交错闪烁的画面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绘制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背景技术提供的透视投影中非线性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200的结构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第二投影采用直线投影法的图像绘制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第二投影采用反向映射法的图像绘制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绘制待绘制像素点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图像绘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2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1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210和处理器220。处理器220与存储器210通过总线230相连接,数据库250用于保存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数据。

计算设备200还包括接入设备240,接入设备240使得计算设备2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2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1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本说明书的一实施例中,计算设备200的上述以及图2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2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计算设备2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2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其中,处理器220可以执行图3所示方法中的步骤。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流程示意性图,包括步骤302至步骤310。

步骤302: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每个所述像素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来表示,每个所述像素点的深度值通过三维坐标中的z轴的值来表示。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来表示,每个所述像素点的深度值通过三维坐标中的z轴的值来表示。待绘制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具有一个真实深度,表示该像素点在三维坐标系中z轴方向距离屏幕的距离,例如一像素点深度为400,表示该像素点在三维坐标系中z轴方向距离屏幕的距离为400。

步骤304:将所述真实深度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一个预设阈值,用于与获取到的像素点的真实深度进行比较,例如预设阈值设置为500,像素点按真实深度的大小分为真实深度小于500的像素点和真实深度大于500的像素点,用于对两种像素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投影方法。

步骤306: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得到第一z值深度,所述第一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透视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

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经过透视投影法得到的第一z值深度与真实深度的非线性度低,在缓存时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直接用于图像绘制,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400小于预设阈值500,则采用透视投影法,得到的第一z值深度为0.88,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该像素点的z值深度。

步骤308: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得到第二z值深度,所述第二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投影的非线性度小于在所述第一投影的非线性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直线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与经过透视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相反,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经过直线投影法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与真实深度的非线性度低,在缓存时大于z值缓存下限,可以用于图像绘制,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800大于预设阈值500,采用直线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为0.8,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该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还包括:

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反向映射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与经过透视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相反,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500的像素点经过反向映射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与真实深度的非线性度低,在缓存时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该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所述阈值通过绘制精度确定,绘制精度要求高,阈值越小,精度要求低,阈值越大。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映射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z值深度,将所述第二z值作取反操作实现反向映射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例如,投影范围为1000,根据绘制精度确定阈值为500,真实深度大于500的像素点使用反向映射得到第二z值深度,所述反向映射通过得到的深度值最大的像素点映射得到的z值为0,深度值最小的像素点映射得到的z值为1,深度值越大的像素点得到的z值越小。

步骤310: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包括:

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

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小,则进行绘制。

例如,对于屏幕上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判断已经绘制有z值深度为0.7的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6,小于0.7,则系统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8,大于0.7,则系统不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

通过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透视投影得到的z值深度因为在缓存时达到z值精度下限,被缓存为一样的z值深度,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判断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显示处前后交错闪烁的画面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绘制的精度。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第二投影采用直线投影法的投影示意图。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每个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为0至100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例如,某一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为400。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设置预设阈值为500,并将每待绘制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与预设阈值500比较,从而将待绘制像素点分为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500的像素点和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500的像素点。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针对待绘制像素点具有不同的真实深度,采用的投影方法为:

其中,投影方法函数图中横坐标代表待绘制像素点的真实深度,纵坐标代表待绘制像素点经过投影后得到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c的真实深度为300,小于预设阈值500,则采用透视投影法对像素点c沿z轴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的第一z值深度为0.8,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该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另外的像素点a、b的真实深度分别为600和650,大于预设阈值500,则采用直线投影法,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分别为0.6和0.65,与经过透视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不同,经过直线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均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两个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先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例如,若对于屏幕上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判断已经绘制有z值深度为0.7的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6,小于0.7,则系统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8,大于0.7,则系统不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

通过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透视投影得到的z值深度因为在缓存时达到z值精度下限,被缓存为一样的z值深度,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判断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显示处前后交错闪烁的画面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绘制的精度。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第二投影采用反向映射法的投影示意图。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每个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为0至1000之间的任意一个值,例如,某一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为400。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设置预设阈值为500,并通过将每待绘制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与预设阈值500比较,从而将待绘制像素点分为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500的像素点和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500的像素点。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针对待绘制像素点具有不同的真实深度,采用的投影方法为:

其中,投影方法函数图中横坐标代表待绘制像素点的真实深度,纵坐标代表待绘制像素点经过投影后得到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c的真实深度为300,小于预设阈值500,则采用透视投影法对像素点c沿z轴方向进行投影,得到的第一z值深度为0.8,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该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例如,待绘制图像中另外的像素点a、b的真实深度均大于预设阈值500,则采用反向映射法,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分别为0.46和0.45,与经过透视投影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不同,经过反向映射得到的第二z值深度均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两个像素点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先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例如,若对于屏幕上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判断已经绘制有z值深度为0.7的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6,小于0.7,则系统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为0.8,大于0.7,则系统不绘制该待绘制像素点。

通过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透视投影得到的z值深度因为在缓存时达到z值精度下限,被缓存为一样的z值深度,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判断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显示处前后交错闪烁的画面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绘制的精度。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绘制待绘制像素点的示意图。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点的位置信息通过三维坐标x-y-z来表示,每个所述像素点的深度值通过三维坐标中的z轴的值来表示。屏幕平面为x-o-y平面,三维坐标中的已绘制图像b内有z值深度为0.5的像素点b1和z值深度为0.7的像素点b2。图像a为三维坐标中的待绘制图像,灰色区域表示待绘制图像a和已绘制图像b沿z轴方向重叠的区域。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获取待绘制图像a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像素点包括待绘制图像a内灰色区域的像素点和灰色区域外的像素点,例如绘制图像a内灰色区域外的像素点a1的真实深度为300,待绘制图像a内灰色区域的像素点a2的真实深度为600,待绘制图像a内灰色区域的像素点a3的真实深度为650。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设置预设阈值为500,将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与预设阈值500作比较,将所述待绘制像素点分为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和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例如,对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500的待绘制像素点a1沿z轴方向采用透视投影法,得到的第一z值深度为0.8,大于z值精度下限,可以用作待绘制像素点a1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例如,对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500的待绘制像素点a2、a3沿z轴方向采用直线投影法,得到对应的第二z值深度分别为0.6和0.65,用作待绘制像素点a2、a3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像素点,先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

例如,待绘制像素点a1所在的位置上没有已绘制图像b的像素点,则直接绘制待绘制像素点a1;

待绘制像素点a2所在的位置上有已绘制图像b的像素点b2,则比较待绘制像素点a2和已绘制像素点b2z值深度的大小,待绘制像素点a2的z值深度为0.6小于已绘制像素点b2的z值深度0.7,则对待绘制像素点a2进行绘制,覆盖已绘制像素点b2;

待绘制像素点a3所在的位置上有已绘制图像b像素点b1,比较待绘制像素点a3和已绘制像素点b1z值深度的大小,待绘制像素点a3的z值深度为0.65大于已绘制像素点b1的z值深度0.5,则对待绘制像素点a3不进行绘制。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对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例如,对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500的待绘制像素点a2、a3沿z轴方向采用反向映射法,得到对应的第二z值深度分别0.4和0.6,用作待绘制像素点a2、a3的z值深度。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像素点,先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若没有,则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

若有,则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

例如,待绘制像素点a1所在的位置上没有已绘制图像b的像素点,则直接绘制待绘制像素点a1;

待绘制像素点a2所在的位置上有已绘制图像b的像素点b2,则比较待绘制像素点a2和已绘制像素点b2z值深度的大小,待绘制像素点a2的z值深度为0.4小于已绘制像素点b2的z值深度0.7,则对待绘制像素点a2进行绘制,覆盖已绘制像素点b2;

待绘制像素点a3所在的位置上有已绘制图像b像素点b1,比较待绘制像素点a3和已绘制像素点b1z值深度的大小,待绘制像素点a3的z值深度为0.6大于已绘制像素点b1的z值深度0.5,则对待绘制像素点a3不进行绘制。

通过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透视投影得到的z值深度因为在缓存时达到z值精度下限,被缓存为一样的z值深度,从而导致系统无法判断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并显示处前后交错闪烁的画面的问题,提升了图像绘制的精度。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适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图像绘制装置实施例。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图像绘制装置的模块图。如图7所述,该装置700包括:

像素点获取模块710,被配置为获取待绘制图像中像素点的真实深度;

深度比较模块720,被配置为将所述真实深度和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投影模块730,被配置为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进行第一投影,得到第一z值深度,所述第一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

第二投影模块740,被配置为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进行第二投影,得到第二z值深度,所述第二z值深度作为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在所述第二投影的非线性度小于在第一投影的非线性度;

图像绘制模块75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像素点的z值深度绘制所述像素点。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小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透视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一投影。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直线投影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投影模块对所述真实深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像素点沿z轴方向采用反向映射法沿z轴方向进行第二投影。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映射法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z值深度,将所述第二z值作取反操作实现反向映射。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绘制模块包括:

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屏幕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判断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是否有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

绘制子模块:被配置为在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没有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情况下,直接绘制所述待绘制像素点;在待绘制像素点所在的位置上已有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情况下,将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与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较,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大,则不进行绘制;若待绘制像素点的z值深度比已绘制图像的像素点的z值深度小,则进行绘制。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图像绘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图像绘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图像绘制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