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5359发布日期:2019-04-12 23: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境管理信息技术(辐射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国家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国家环境信息化发展战略,即建立适合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信息管理机制,基本完成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平台,环境管理业务应用平台等系统平台建设;初步实现环境政务业务信息化、环境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环境信息服务规范化,向数字环保的战略目标迈进。

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课题很多,涉及社区信息化、税务信息化、警务信息化及财务信息化等。纵观国内外近年来研究情况,国外关于环境信息化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功能及应用,而对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的研究比较少。国内研究现状,主要对各层级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环境信息系统的构建情况、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阻力及解决思路,而对具体的污染源管理系统等环境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很少。

现今,生态环境部针对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统计管理、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排污申报管理、排污收费管理等环境管理业务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发了业务应用系统,现有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共计18个,其中17个环境信息系统适用于非放射性行业,其中涉及放射性的管理系统为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申报系统和监管系统,申报系统为涉源单位申报材料使用,监管系统为监管部门使用。主要用于放射源管理、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管理、射线装置管理、辐射事故管理、监督执法管理、也用于核技术利用项目生产、销售、使用、退役过程管理。

大部分系统设计与当前环境管理目标脱节,当前环境管理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而大部分环保信息系统的设计仅能满足单项报表的填报,无法支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业务需求。缺乏数据深度分析挖掘和数据共享,无法发挥数据价值。

在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缺乏统一的、规范的统计元数据标准,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统计标准。缺乏高效的数据信息服务手段,目前,基础信息的处理和统计方式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各部门和社会公众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数据信息服务。缺少国际环境数据统计对标分析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科学有效地对核工业相关核设施流出物排放情况实施统计分析,为流出物排放监控、数据管理和挖掘、管理机构分析决策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包括:采用mvc开发模型的以下三层构架:

核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环境统计数据,作为数据访问层,

报送端,用于供成员单位上报环境统计数据,作为表现层,采用c/s架构,

管理平台,用于环境统计数据管理,作为业务逻辑层,采用b/s架构,

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液态流出物以及不同形态的废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按环境统计管理规定录入报送端,

成员单位对录入的数据自行审核后形成月报数据文件,并通过成员单位的涉密或商用广域网节点上的c/s应用界面,将数据直接推送到核数据库模块,

核数据库模块存储直接推送的数据,并标记数据为待审核状态。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报送端分别部署在各成员单位,管理平台部署在总部机房。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对象为各成员单位、环境中心、集团安全环保部及其他管理单位。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具有审核权限的环境中心,通过管理平台(b/s应用界面),对标记为待审核状态的数据进行复核、汇总,

当数据存在问题,环境中心需与报送单位联系核实并重新填报,

当数据没有问题,环境中心按照统计要求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确认数据无误后,将环境统计数据确认为合格数据。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在报送端,根据统计结果和环保要求,提供流出物数据填报界面,

所述统计结果采用以下方式得到:

根据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的特点,归纳总结流出物类型,所述核设施包括:铀矿冶、核电站和核燃料循设施,

将流出物类型按以下方式划分,分别提供流出物数据填报界面:

铀矿冶统计:铀矿冶放射性面源和点源排放情况、工艺废水或尾矿渗出水排放量、矿井水排放量、废石场堆放情况、尾矿及尾矿渣库储存情况;

核电站统计: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工业废水排放情况、非放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核燃料循设施统计:气载流出物排放量、液态流出物排放量、放射性废液盘存量、废液固化体暂存量、废液处置量、固体废物暂存量、固体废物处置量。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铀矿冶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u、th、ra、氡及氡子体,其中u具体包括u-234、u-235、u-238;

核电站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h-3、c-14、i、惰性气体;

核燃料循设施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u、am、pu、sr、cs、h-3,其中u具体包括u-234、u-235、u-238;

上述统计内容存储到核数据库模块中。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所述核数据库模块,按相关核与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建立信息库并存储核素的以下信息:

每种核素的半衰期、主要衰变方式、主要γ射线能量或强度,及其它与辐射相关的描述,

上述存储于信息库中的内容,作为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特有的核数据信息资源,用于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中使用。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所述核数据库模块,设有自动增量备份子模块,实现自动增量备份系统设计,

所述自动增量备份子模块,采用的数据储存方式为san,

在业务系统繁忙时段,将数据直接备份到虚拟磁盘带库中,

在业务系统非忙碌时段,再由虚拟带库备份到物理磁带库中,以保证每天到上一次备份的增量备份。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在管理平台,设定如下联动与共享机制:

使用报送端的成员单位,在集团涉密或商用广域网上,将流出物统计数据直接推送至中心机房的核数据库模块,形成集团统计数据库,

权限设定为环境中心的登录用户,对上报数据有编辑、审核、查询、汇总权限,实现上报数据的在线审核,

权限设定为环境中心的登录用户,对在线审核通过的数据有数据处理、分类统计、分别形成相应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报表权限,所述数据处理包括与国际核行业流出物排放数据进行对标分析,实现不同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的归一化排放情况统计,

权限设定为安全环保部的登录用户,有通过b/s的操作模式对集团各成员单位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查询、汇总、分析权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我国核设施流出物数据统计特点,建立核设施流出物统计系统,系统实现了包括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分析全流程在内的网络化操作,新增了核设施流出物排放核素数据库,实现了自动增量备份,以及国际核行业对标分析功能。

本发明所述系统,主要针对我国核设施流出物数据统计特点,以面向对象软件架构体系,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数据填报、审核、汇总、分析全流程的网络化操作,实现管理机构、审核机构、成员单位以及国际核行业之间的信息联动与共享机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软件体系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的结构框图,主要包括:

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开发模型的以下三层构架:

核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环境统计数据,作为数据访问层,

报送端,用于供成员单位上报环境统计数据,作为表现层,采用c/s架构,

管理平台,用于环境统计数据管理,作为业务逻辑层,采用b/s架构,

成员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液态流出物以及不同形态的废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按环境统计管理规定录入报送端,

成员单位对录入的数据自行审核后形成月报数据文件,并通过成员单位的涉密或商用广域网节点上的c/s应用界面,将数据直接推送到核数据库模块,

核数据库模块存储直接推送的数据,并标记数据为待审核状态。

本发明中,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架构体系,其中在各成员单元(数据报送单位)采用c/s的架构体系,在环境中心及中核集团安全环境部采用b/s的架构体系,两种架构通过环境中心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连接。即:b/s是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的架构形式,c/s是数据库报送端采用的架构形式。软件体系架构示意图参见图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报送端分别部署在各成员单位,管理平台部署在总部机房。

总部机房部署管理平台可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的现有硬件资源及数据安全保密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管理平台的应用对象为各成员单位、环境中心、集团安全环保部及其他管理单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有审核权限的环境中心,通过管理平台(b/s应用界面),对标记为待审核状态的数据进行复核、汇总,

当数据存在问题,环境中心需与报送单位联系核实并重新填报,

当数据没有问题,环境中心按照统计要求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确认数据无误后,将环境统计数据确认为合格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报送端,根据统计结果和环保要求,提供流出物数据填报界面,

所述统计结果采用以下方式得到:

根据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的特点,归纳总结流出物类型,所述核设施包括:铀矿冶、核电站和核燃料循设施,

将流出物类型按以下方式划分,分别提供流出物数据填报界面:

铀矿冶统计:铀矿冶放射性面源和点源排放情况、工艺废水或尾矿渗出水排放量、矿井水排放量、废石场堆放情况、尾矿及尾矿渣库储存情况;

核电站统计:工业废气排放情况、工业废水排放情况、非放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核燃料循设施统计:气载流出物排放量、液态流出物排放量、放射性废液盘存量、废液固化体暂存量、废液处置量、固体废物暂存量、固体废物处置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铀矿冶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u、th、ra、氡及氡子体,其中u具体包括u-234、u-235、u-238;

核电站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h-3、c-14、i、惰性气体;

核燃料循设施统计如下放射性流出物中包括的核素:u、am、pu、sr、cs、h-3,其中u具体包括u-234、u-235、u-238;

上述统计内容存储到核数据库模块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核数据库模块,按相关核与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建立信息库并存储核素的以下信息:

每种核素的半衰期、主要衰变方式、主要γ射线能量或强度,及其它与辐射相关的描述,

上述存储于信息库中的内容,作为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特有的核数据信息资源,用于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中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核数据库模块,设有自动增量备份子模块,实现自动增量备份系统设计,

所述自动增量备份子模块,采用的数据储存方式为san,

在业务系统繁忙时段(默认为8:00~18:00),将数据直接备份到虚拟磁盘带库中,

在业务系统非忙碌时段(默认为22:00~00:00),再由虚拟带库备份到物理磁带库中,以保证每天到上一次备份的增量备份。

现有的主流存储结构,采用的数据储存方式有das(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nas(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和san(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其中,das属于直连方式,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储存空间扩展,nas采用独立于pc服务器,集中连接了所有的网络书储存备份,san是将储存设备单独通过光纤交换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光纤通道的网络,然后这个网络在与其它网络进行连接。本发明选用san,并分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进行备份统计。例如:

每月月末最后一周的周六用exp导出一份该月完整的备份数据,下一个月在上一个月的基础上增量备份;

每季度最后一月用exp导出一份该季度完整的备份数据,下一个季度在上一个季度的基础上增量备份;

每半年最后一月用exp导出一份该半年完整的备份数据,下半年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增量备份;

每年最后一个月用exp导出一份该年完整的备份数据,下一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量备份。

这种备份统计方式可以避免人机交互所带来的备份风险。在系统中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手动备份和手动恢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管理平台,设定如下联动与共享机制:

使用报送端的成员单位,在集团涉密或商用广域网上,将流出物统计数据直接推送至中心机房的核数据库模块,形成集团统计数据库,

权限设定为环境中心的登录用户,对上报数据有编辑、审核、查询、汇总权限,实现上报数据的在线审核,

权限设定为环境中心的登录用户,对在线审核通过的数据有数据处理、分类统计、分别形成相应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报表权限,所述数据处理包括与国际核行业流出物排放数据进行对标分析,实现不同核设施流出物排放的归一化排放情况统计,

权限设定为安全环保部(或其他管理部门在授予一定权限的情况下)的登录用户,有通过b/s的操作模式对集团各成员单位的环境统计数据进行查询、汇总、分析权限,可消除以往的信息孤岛。

本发明给出的核设施流出物统计数据集约化精准管控系统,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可采用mis操作模块,模块划分的基础上,模块内部又采用三层构架方式。管理机构可以为不同的成员单位配置相应的环境统计数据指标和差异化填报内容,不同成员单位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统计元数据标准,从数据填报源头为约束起点,真正实现了统计元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并且该系统可按照时间、设施、排放口编号等指标实现分类筛选,深度分析挖掘流出物排放数据,为不同设施流出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并能实现与国际核行业流出物排放情况对进行对标分析的功能。

本发明一方面实现了对流出物统计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将流出物统计数据的管理规定以信息化的方式严格执行,确保了数据的规范性,体现了集约化管理的思想;另一方面,由管理平台为成员单位配发标准的统计报表,约束上报时间和条件,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按照管理、审核和填报的应用需求,为不同级别用户配置相应权限,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