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5283发布日期:2019-04-17 05: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商品销售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商场运营时,不可避免的环节就是进货、囤货以及将商品卖给顾客。由于商品类型的不同,如牛奶、食物等商品是有明确的保质期的,商场进的批次商品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卖出去。用户购买商品是通常会选择商品距离保质期时间较长的商品购买,因此,距离保质期越近越接近过期的商品越难以销售。商场通常是对接近保质期的商品进行打折促销。这种销售模式使得常常会使得产品的销售周期变长,无法获得最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方案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定商品销售周期,合理调节商品售价,提高商场利益的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采集商品进行信息统计,根据商品的种类对商品进行分类,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

对同一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采购商品的数量,设置一个销售周期;

同一商品,根据商品的销售周期和商品保质期的关联,对商品的价格根据日期进行调控;

统计同一商品不同销售价格时对应的销量,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的对采集商品进行信息统计,根据商品的种类对商品进行分类,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包括:

通过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将商品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信息;

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商品进行分类。

其中,所述的对同一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采购商品的数量,设置一个销售周期,包括:

设置的销售周期的时长小于商品的保质期;

在销售周期内商品未销售完时,超出销售周期的产品不能进行销售。

其中,所述的同一商品,根据商品的销售周期和商品保质期的关联,对商品的价格根据日期进行调控,包括:

系统按照商品的分类,根据商品保质期的长短,销售时间长短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对商品进行定价;

将销售周期分配成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时间区域商品享受不同的折扣价。

其中,所述的统计同一商品不同销售价格时对应的销量,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

同一商品,根据距离保质期的不同时段,设定有不同的价格;

将商品的折扣活动和价格变动展示给顾客;

系统统计不同价格的相同商品每天对应的销售量,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商品的进货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一种商品销售系统,包括:

商品信息采集模块,用于系统采集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信息;

商品分类模块,用于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商品是否属于需要进行快销的商品,对商品进行分类;

保质期监管模块,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建立保质期监管,查看超过保质期后商品是否还在售卖;

销售周期设定模块,用于根据产品的保质期和进货日期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

价格设定模块,用于根据划分的商品种类,结合商品的销售周期和保质期制定商品的销售价格。

其中,商品销售系统,还包括:

进货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计算和分析进货量;

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实时更新各商品的库存量。

其中,商品销售系统,所述价格设定模块包括折扣设定单元,商品的折扣设定通过对当前商品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应不同的销售折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搜集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系统中,以销售数据信息为依据进行进货量的调节,最大限度的贴近用户的需求,也能缩短售货周期,减少商场售货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商店的效率和利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商品销售方法的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s1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s2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s3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s40的详细流程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商品销售系统结构框图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商品销售系统另一结构框图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1.商品信息采集模块、2.商品分类模块、3.保质期监管模块、4.销售周期设定模块、5.价格设定模块、6.进货管理模块、7.库存管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采集商品进行信息统计,根据商品的种类对商品进行分类,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

s20:对同一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采购商品的数量,设置一个销售周期;

s30:同一商品,根据商品的销售周期和商品保质期的关联,对商品的价格根据日期进行调控;

s40:统计同一商品不同销售价格时对应的销量,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地,商场或商店采集商品后,通过扫描在商品外包装上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rfid标签,并由rfid读取设备识别,获取商品信息,上传到上述商品销售系统中。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标签还可以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条码标签。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等。系统将商品信息保存到建立的商品信息库中。每次采购时,对当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商品种类性质和采购到的商品距离商品的保质期的时间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情况,如日常使用的工具、文具用品等受销售时间影响比较小,制定销售周期时可以不进行时间区域划分,只制定最后的销售截止时间,销售截止时间在商品的保质期之前。对于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或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如牛奶、面包等食品一类的商品,由于这一类的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较大,当销售价格相同时,顾客更加倾向于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近距离保质期远的商品,因此容易造成距离生产日期越远的商品越容易滞销,形成恶性循环,最后造成商品的浪费,商场的经营额也受到损失。因此,对于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或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进货日期距离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时间,对商品进行销售周期的规划,销售周期内的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的价格,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越近,对应的销售折扣越大,销售价格越低。将同一商品对应不同销售价格的销售量进行统计,分析用户的购买需求,对进货量进行调节。

参照图2,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10对采集商品进行信息统计,根据商品的种类对商品进行分类,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建立商品数据库,包括:

s11:通过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将商品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信息;

s12: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对商品进行分类。

在本实施例中,商品采集后,对商品进行信息录入,将商品信息录入到系统中,通过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将商品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在系统中根据商品的品种对商品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对于顾客选择商品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根据商品的保质期和销售日期,对于受销售时间影响小的商品,在保质期前设立甩卖出促销价;对于受销售时间影响大的商品,在销售周期内设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的销售价格。

参照图3,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20对同一批次采购的商品,根据采购商品的数量,设置一个销售周期,包括:

s21:设置的销售周期的时长小于商品的保质期;

s22:在销售周期内商品未销售完时,超出销售周期的产品不能进行销售。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销售周期时,销售周期的起始时间为商品的进货日期,截止时间设定在保质期之前。商店对上架的商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超出销售周期的商品进行排查,避免超出销售期的商品进行上架销售。用户购买商品后进行买单时,系统检查商品信息,对于超出销售周期的商品,对用户进行提示。

参照图4,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30同一商品,根据商品的销售周期和商品保质期的关联,对商品的价格根据日期进行调控,包括:

s31:系统按照商品的分类,根据商品保质期的长短,销售时间长短对商品质量的影响,对商品进行定价;

s32:将销售周期分配成不同的时间区域,不同的时间区域商品享受不同的折扣价。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对商品进行分类时,根据商品受销售时间的影响程度,对商品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将制定的销售周期分成不同的时间区域,对于越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销售时间区域划分的越多。例如,对于保质期为6个月的牛奶,前三个月销售时,以每个月为销售时间区域划分,每月设置不同的销售价格;第四和第五个月,一周为销售时间区域划分,每周设定不同的销售价格;第六个月时,一天为单位,每天设定不同的销售价格,随着销售时间的增长,距离保质期的时间越近,设定的销售折扣越大,销售价格越低。

参照图5,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s40统计同一商品不同销售价格时对应的销量,系统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

s41:同一商品,根据距离保质期的不同时段,设定有不同的价格;

s42:将商品的折扣活动和价格变动展示给顾客;

s43:系统统计不同价格的相同商品每天对应的销售量,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商品的进货量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同一商品,根据商品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不同,根据系统设定的销售周期的不同时间段的指导价格,对商品的当前价格进行标示,并将对应的优惠显示给顾客,供顾客进行选择。因为商场会进行持续不断的进货,因此同一商品根据距离保质期的不同会对应不同的销售价格。统计每个价格对应的销量,分析出用户的购买喜好,从而根据用户的购买喜好调节进货量。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商品销售系统,包括:

商品信息采集模块1,通过扫描在商品外包装上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rfid标签,并由rfid读取设备识别,获取商品信息,上传到上述商品销售系统中。记录商品具体信息的标签还可以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等条码标签。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称、产地、生产产商、成分、品种、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等。

商品分类模块2,用于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根据商品的质量随销售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商品是否属于需要进行快销的商品,对商品进行分类。

保质期监管模块3,对录入系统中的商品建立保质期监管,查看超过保质期后商品是否还在售卖。商店对上架的商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超出保质期的商品进行排查,避免超出保质期的商品进行上架销售。用户购买商品后进行买单时,系统检查商品信息,对于超出保质期的商品,对用户进行提示。

销售周期设定模块4,用于根据产品的保质期和进货日期设定商品的销售周期。将制定的销售周期分成不同的时间区域,对于越容易受销售时间影响的商品,销售时间区域划分的越多。

价格设定模块5,用于根据划分的商品种类,结合商品的销售周期和保质期制定商品的销售价格。根据销售周期,随着销售时间的增长,距离保质期的时间越近,设定的销售折扣越大,销售价格越低。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商品销售系统,还包括:

进货管理模块6,用于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计算和分析进货量。同一商品根据距离保质期的不同会对应不同的销售价格。统计每个价格对应的销量,分析出用户的购买喜好,从而根据用户的购买喜好调节进货量。

库存管理模块7,用于实时更新各商品的库存量。

进一步地,商品销售系统,所述价格设定模块5包括折扣设定单元,商品的折扣设定通过对当前商品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应不同的销售折扣。

本发明的一种商品销售方法及系统,根据商品的销售日期距离保质期的时间长短,对同一商品制定不同的价格,搜集对应不同价格的商品销量,将数据信息反馈到系统中,以销售数据信息为依据进行进货量的调节,最大限度的贴近用户的需求,也能缩短售货周期,减少商场售货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商店的效率和利益。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