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28182发布日期:2019-05-22 02:3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供应商是制造型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供应链流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是否科学关系到产品质量、供货时效、成本把控等。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可避免供应链管理中的“零和”现象,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价值提升,形成合理竞争、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基于信息化手段开展供应商管理是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方式。供应商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资源计划(英文: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简称:erp)系统中采购管理的相关功能实现,包括供应商准入、供应商退出、供应商评价等基本功能,其核心内容集中在传统的采购操作和公司管理层面,对企业内部跨部门协同以及跨企业协作涉及较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越发白热化,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演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条供应链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现有的供应商管理主要出现了以下不足:1)供应商管理模式简单;2)对供应商的评价不够客观准确;3)信息化管理环节缺乏模型支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及装置,实现了通过对供应商名录、供应商数据、供应商服务进行建模分析,综合多要素信息,智能推荐最优供需匹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类供应商名录,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存储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

将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准入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

获取所述第二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以及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准入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利用所述准入模型包括的风险维度标准和成本维度标准,确定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其中,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包括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以及一般供应商。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具体包括:

依次将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并结合各类型属性所包括的第一类供应商的数量,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选取第二类供应商。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统一服务接口,分别与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所述第三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

所述将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输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所述监管结果。

可选地,所述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具体包括:

通过式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

其中,pi=(第i个二级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年度采购金额/一级采购商对同一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100%;yi为第i个二级采购商对供应商评价总得分;n为一级采购商所属二级采购商数量;

所述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淘汰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具体包括:

通过函数f=f(m,n,l,h),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其中,所述函数为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得出的模式曲线;m为供应商的类型,n为供应商的评价得分,l为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严重等级,h为供应商未及时交付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类供应商名录,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存储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准入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提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以及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利用所述准入模型包括的风险维度标准和成本维度标准,确定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其中,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包括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以及一般供应商。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

所述提取单元具体用于,依次将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并结合各类型属性所包括的第一类供应商的数量,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选取第二类供应商。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统一服务接口,分别与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所述第三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输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所述监管结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式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

其中,pi=(第i个二级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年度采购金额/一级采购商对同一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100%;yi为第i个二级采购商对供应商评价总得分;n为一级采购商所属二级采购商数量;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具体用于,

通过函数f=f(m,n,l,h),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其中,所述函数为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得出的模式曲线;m为供应商的类型,n为供应商的评价得分,l为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严重等级,h为供应商未及时交付率。

因此,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及装置,供应商管理系统基于模型开展对供应商的管理。通过预设的模型,对各类供应商名录进行筛选,提取符合需求的供应商。同时,针对供应商准入、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服务过程提出合理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模型,辅助企业对社会化的供应商资源和能力进行利用和合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简单、对供应商的评价不够客观准确、信息化管理环节缺乏模型支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实现了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管理时,可简化人工操作流程,实现“数据+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应商分类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系统结构图。首先,供应商管理系统从外部系统引入或者接收管理人员输入的供应商信息,形成第一类供应商名录,该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候补梯队,满足企业对供应商的持续性需求。通过准入模型对第一类供应商进行合格性评价,得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然后,在企业对第一类供应商进行选择时,供应商管理系统通过横向比对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产品明细、资质资格以及服务能力等信息,优中选优提取第二类供应商,该第二类供应商为企业拟合作的供应商。

供应商管理系统与第二类供应商开展供需对接。通过统一服务接口与第二类供应商的erp、物料需求计划(manufactureresourceplanning,简称:mes)等信息化系统开展数据交互,收集第二类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等关键节点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最后,供应商管理系统将供应商的监管结果输入至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中。通过供应商评价模型,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完成对第二类供应商的立体画像;通过供应商淘汰模型,甄别出对有重大过失或经营管理问题的第二类供应商,防范于未然。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管理时,可简化人工操作流程,实现“数据+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每类供应商名录中均存储有该类供应商的属性信息,即第一类属性信息以及第二类属性信息,各类属性信息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流程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主体可以为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系统,该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系统可运行在终端中,例如,台式计算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获取第一类供应商名录,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存储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应商管理系统从外部第三方系统引入或者接收管理人员输入的供应商信息,形成第一类供应商名录,该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作为供应商选择的候补梯队,满足企业对供应商的持续性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供应商信息可为从第三方系统处直接获取的,或者,供应商管理系统已有部分信息但需管理人员补录完善其它信息。供应商信息可作为供应商的属性信息存储至供应商名录中。

具体地,按照对供应商管理的基本要求,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供应商信用信息等。但实际应用中并不限制于此,可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上述信息以表单方式进行存储,支持动态调整和数据分析。其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信息的具体信息项请详见表1,表1中的各信息以及信息项仅为示例列举。

表1第一类属性信息

如表1所示,供应商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编码、供应商名称、供应商种类、供应商类型、供应商主营产品、单位性质、上级主管部门、单位地址-省份(直辖市)、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地址-详细地址以及供应商信用报告。其中,除了供应商编码、供应商类型、社会信用代码以及供应商信用报告为非必填项,其余信息均为必填项。

供应商资质信息包括:国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认证标准、国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认证标准、国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起始日期-终止日期)、保密资质等级、保密证书有效期(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是否具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许可证编号、是否具有装备承制单位资格、注册编号、是否具有国军标生产线认证、资质附件以及附件密级。其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应在“国标”和“国军标”二者之一选填,许可证编号、注册编号在前一项选择为“有”时必填,其余信息均为非必填项。

配套产品信息包括:供应商分类、配套物料、配套产品以及配套层级。其中,供应商分类、配套物料均为必填项,配套层级为外协必填项,配套产品为非必填项。

供应商信用信息包括:供应商纳税信息、供应商工商登记信息、供应商存续情况以及是否纳入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其中,上述信息均为非必填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应商管理系统从外部第三方系统可引入的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信用信息,同时,供应商管理系统接收管理人员输入的供应商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后,形成特有的第一类供应商名录,该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存储的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即为前述的供应商信息。

步骤220、将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准入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步骤220中的第一类属性信息(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供应商信用信息)作为准入模型的输入,通过准入模型,对第一类供应商名录对应的第一类供应商进行合格性评价,得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准入模型具体用于对第一类供应商名录对应的第一类供应商进行分类。准入模型具体包括风险维度标准和成本维度标准。通过上述两个维度标准对第一类供应商进行分类,进而得到第一类供应商的分类结果。从风险维度标准角度进行分类,可以解决平衡质量和成本的问题;而从成本维度标准角度进行分类,可以解决采购降本和库存管理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应商分类结果示意图。风险维度标准可将第一类供应商分为低风险供应商、高风险供应商两大类;成本维度标准可将第一类供应商分为重点降本供应商、整合外包供应商两大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支出占比大、风险高的第一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分类结果为战略供应商。战略供应商的数量应较少、但企业与其合作关系较为固定,对于该类供应商的准入,企业应与之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关注供需关系的维护。

对于高风险、支出占比小的第一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分类结果为瓶颈供应商,企业对瓶颈供应商的依赖度高,需要企业维护好与其的供需关系。

对于低风险、支出占比大的第一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分类结果为杠杆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可选范围广,企业对杠杆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低,在对杠杆供应商进行准入时,可将准入门槛适当开放,引入供应商之间的充分竞争,此类供应商是企业降本的重点。

对于低风险、支出占比小的第一类供应商,该类供应商的分类结果为一般供应商。一般供应商供需双方的依赖程度都较低,对一般供应商进行准入管理时,关键在于企业对一般供应商进行服务整合,企业不宜纳入过多一般供应商,减少一般供应商管理成本。

步骤230、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步骤210的描述,供应商管理系统依次将第一类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中包括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并结合各类型属性所包括的第一类供应商的数量,从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选取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类供应商可包括多类型的第一类供应商,比如,包括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以及一般供应商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类供应商的数量为管理人员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在先输入至供应商管理系统中,而且,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输入所需的每一类型的第二类供应商的数量。

在一个示例中,输入的第二类供应商的数量为30,且可进一步输入第二类供应商包括战略供应商10、瓶颈供应商5、杠杆供应商5以及一般供应商10。此时,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包括200个供应商,其中,战略供应商为50,瓶颈供应商50、杠杆供应商50以及一般供应商50。

以战略供应商为例进行说明,供应商管理系统将50个战略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同时,结合输入的第二类供应商应包括10个战略供应商,从进行横向对比后的50个供应商中选取前10个作为战略供应商,也即是从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其他三类供应商也类似前述过程提取,在此不再复述。

可以理解的是,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均包括在前述步骤中公开的第一类属性信息所包括的供应商基本信息、供应商资质信息、供应商配套信息以及供应商信用信息中。

例如,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可具体为供应商基本信息中的供应商主营产品、供应商配套信息等;资质资格信息可具体为供应商资质信息;服务能力信息可具体为供应商信用信息。

步骤240、获取所述第二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三类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应商管理系统通过统一服务接口,分别与每个第三类供应商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建立通信连接;基于建立的通信连接,供应商管理系统获取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其中,第二类属性信息包括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

供应商管理系统获取到第二类属性信息后,将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供应商管理系统仅涉及就供应商本身进行管理,未涉及对供应商订单、合同履行情况等细节进行管理。对于生产型企业,供应商实际的服务情况、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都发生在供需对接过程中。因此,如果企业希望真正与供应商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则必须从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交付节点、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分析相关数据,得出一次供需对接过程中供应商的服务、交付、质量、价格等多维信息。

供应商管理系统获取到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将作为企业管理者、质量检验工作人员、采购管理员开展相关工作的辅助决策信息。通过积累数据,结合机器学习形成各类模型曲线,逐步实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完善供应商订单、合同的管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类属性信息包括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等。但实际应用中并不限制于此,可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上述信息以表单方式进行存储,支持动态调整和数据分析。其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述信息的具体信息项请详见表1,表1中的各信息以及信息项仅为示例列举。

表2第二类属性信息

如表2所示,供应商的供货信息包括:产品批次、产品批量、订单编号、合同编号、交付日期、物流名称以及物流单号。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信息包括:备料开始时间、备料结束时间、生产开始时间、生产结束时间、是否完成批次任务以及未完成原因。供应商的质量管控信息包括:质量监测点1、质量检测报告1、质量检测点2、质量检测报告2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指标类型、指标名项可根据不同行业特点,个性化定制。通过将获取的上述属性信息,作为生产过程和质量管控数据分析模型的输入项,实现对关键质量管控点开展分析,规避质量风险;同时实现对生产进度监控,规避交付风险。

步骤250、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以及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应商管理系统还将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输入至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中。通过供应商评价模型,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完成对第二类供应商的立体画像;通过供应商淘汰模型,甄别出对有重大过失或经营管理问题的第二类供应商,防范于未然。

具体地,供应商管理系统预先建立供应商淘汰模型。供应商淘汰模型用于对多次未按交付节点完成的供应商,供货质量问题严重级别较高的供应商,通过供应商淘汰模型启动供应商淘汰流程。

进一步地,供应商淘汰模型通过一算法函数,得到供应商淘汰类型f=f(m,n,l,h)。该算法函数为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而得出的模式曲线。

其中,所述函数为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得出的模式曲线;m为供应商的类型,n为供应商的评价得分,l为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严重等级,h为供应商未及时交付率。

具体的供应商淘汰类型还请见表3。但实际应用中并不限制于此,可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补充。其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表3中的供应商淘汰类型、淘汰措施仅为示例列举。

表3供应商淘汰类型

如表2所示,每类供应商类型均对应三种供应商淘汰类型,即a(拟淘汰)、b(待观察)以及c(不淘汰)。每个供应商淘汰类型均对应一淘汰措施。

更进一步地,供应商评价模型具体是指:采购商对供应商按年度开展评价,鼓励优秀供应商的同时对供应商的服务状态进行综合排名,督促供应商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对于集团型采购商,对供应商的管理为多级管理、集中管控的模式,因此,采用如下供应商评价模型:

某供应商的年度评价最终得分通过式:得到,

其中:pi=(第i个二级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年度采购金额/一级采购商对同一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100%;yi为第i个二级采购商对供应商评价总得分;n为一级采购商所属二级采购商数量。

供应商管理系统得到某供应商的年度评价最终得分后,将按照评分情况对所有供应商进行排名,并将提供同一类型、同一产品的供应商进行多维比较,扩大采购商的采购范围便于开展集中采购。

因此,通过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系统基于模型开展对供应商的管理。通过预设的模型,对各类供应商名录进行筛选,提取符合需求的供应商。同时,针对供应商准入、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服务过程提出合理的管理规则和业务模型,辅助企业对社会化的供应商资源和能力进行利用和合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供应商管理模式简单、对供应商的评价不够客观准确、信息化管理环节缺乏模型支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等问题。实现了在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管理时,可简化人工操作流程,实现“数据+模型”的供应商管理模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任务的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410、第一处理单元420、提取单元430、第二处理单元440以及第三处理单元450。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410,用于获取第一类供应商名录,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存储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第一类属性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420,用于将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准入模型,得到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提取单元4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提取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类供应商,形成第二类供应商名录;

第二处理单元440,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第二类属性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输入至预设的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450,用于将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监管结果分别输入至预设的供应商评价模型和供应商淘汰模型,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以及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基本信息、资质信息、配套产品信息以及信用信息,利用所述准入模型包括的风险维度标准和成本维度标准,确定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

其中,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类型属性包括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杠杆供应商以及一般供应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属性信息具体包括所述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

所述提取单元430具体用于,依次将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每个第一类供应商的物资类型信息、产品明细信息、资质资格信息以及服务能力信息进行横向对比,并结合各类型属性所包括的第一类供应商的数量,从所述第一类供应商名录中选取第二类供应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440具体用于,通过统一服务接口,分别与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建立通信连接;

基于建立的所述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第二类属性信息,所述第三类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440还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类供应商的供货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以及质量管控信息输入至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得到所述监管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处理单元450具体用于,

通过式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评价得分;

其中,pi=(第i个二级采购商与供应商的年度采购金额/一级采购商对同一供应商年度采购金额)*100%;yi为第i个二级采购商对供应商评价总得分;n为一级采购商所属二级采购商数量;

所述第三处理单元450还具体用于,

通过函数f=f(m,n,l,h),得到每个第二类供应商的淘汰类型;

其中,所述函数为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得出的模式曲线;m为供应商的类型,n为供应商的评价得分,l为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严重等级,h为供应商未及时交付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图1、图2、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模型的供应商管理装置还可用另一种结构实现,即用一种终端设备来实现。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可以实现本发明图1-3所示实施例的流程,如图5所示,上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51、处理器52、存储器53、电路板54和电源电路55。其中,电路板54安置在壳体51围成的空间内部,处理器52和存储器53设置在电路板54上;电源电路55,用于为上述装置的各个电路或器件供电;存储器53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52通过读取存储器53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处理器52对上述步骤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处理器52通过运行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进一步执行的步骤,可以参见本发明图1-3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该终端设备: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终端设备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装置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是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